肉宅屋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10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就红武公社都不止!
    一开始骆主任还担心这部分名额会浪费——
    来自大城市的知青不见得能瞧上陵县这种小地方。
    人家盼望着有份工作, 那是回家乡落实工作, 而不是在你这小县城。
    但这些名额并不够用。
    显然骆主任在工厂里待久了,不知道乡下干农活有多累。
    能回城的知青早就回去了,现在还留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家中没什么门路。
    近在眼前的工作机会好过遥遥无期的回城何止一星半点?
    报名人数太多,最后还是进行了一个小考试,筛选出了这些。
    当然,食品厂的知青远不止这不到三十人。
    毕竟南雁这边还下放给每个公社的二十个工人名额,不少公社都留了几个工作岗位给表现突出的知青。
    当作奖励。
    你表现的好,咱们公社不亏待你。
    红武公社直接拿出五个名额来,属于最大方的那一波。
    要不是马书记和赵留真在公社威信高,也没有给自家亲属谋福利,把剩下的十五个工作名额分给了村里念了高中的娃儿。
    或许也会闹出一些事情来。
    但并不是所有公社都能学马书记他们,有大公无私的也有私心重的。
    这就给南雁的工作增添了一些麻烦,让褚怀良直接看了热闹。
    “你为什么不干脆树立一个标准?”
    “嗯?”
    “我看你们红武公社做得就很挺好,让公社里那些念了高中的来上班,这也是告诉村民们,读书有用。”
    事实上也不用红武公社,但是南雁拿出五十个名额来招县里的高中生,用意就已经十分明确。
    为什么不把这个标准明确了呢?
    “因为标准一旦明确,公社的人都会来找我的麻烦。”
    褚怀良:“你现在没被找麻烦吗?”
    “那不一样。”南雁把这一搪瓷缸子的水灌了下去,觉得自己的胃都被塞满了,“现在只是向我抱怨,他们归根结底是对公社的干部不满。”
    可现在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之间犹如隔着一条鸿沟,乡下老百姓很难跨越,也不敢直接找到公社那里去,只能找自己发发牢骚。
    褚怀良搞不明白了,“这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是我有责任整合群众意见,再反过来给公社施压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不然耽误了生产,你说这责任公社那边扛得起吗?”
    前来反映情况的社员并没有什么威胁生产正常运行的话,但不妨碍南雁用这个来跟公社反应情况嘛。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礕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1
    南雁利用的就是大家的这份心思。
    她不想还没开始生产就折腾出一堆事来,索性没制定标准,让公社各展神通。
    若是公社能达成一致意见,做出最合适的决定自然再好不过。
    但如果公社处事不公,那南雁就利用群众意见倒逼公社。
    没有哪个公社干部能承担得起这责任。
    这时候南雁再制定相关标准,即便社员还有意见,但反应绝不会那么强烈。
    褚怀良听得啧啧一叹,“亏得我还担心你处理不来,倒是我想多了。”
    这人的鬼点子多得是。
    自己算是白担心了。
    “读书从来不是没用处的,起码现在很有用处。”
    南雁挨个给公社那边打电话,通知一起开个会。
    省食品厂、陵县肉联厂、陵县各公社都投资参观建设陵县食品厂。
    出资比例而言,肉联厂占大头。
    省里将管理的事交由钟厂长来处理,钟厂长虽然从首都回来,但依旧还处于半修养状态,前些天不少人去拜访都吃了闭门羹——
    静养。
    静养的人今天倒是出现在了会议室里。
    当初骑着自行车满陵县跑,各处做工作的人这会儿脸上都没多少肉,看着的确憔悴许多。
    与他说话的南雁眉宇间也带着些解不开的愁思一般。
    “等过两天生产安排上,步入正轨后我出去一趟,您盯着家里头就行。”
    钟厂长看着清瘦许多的南雁,不免有些心疼。
    年纪轻轻的能有担当是好事,但担当太多他可不心疼吗?
    这要是自家孩子,为人父母的是骄傲之余恨不得能给她天天补营养。
    然而这个本该是孩子的孩子如今还带着好几个徒弟呢。
    “也不用你亲自跑这一趟。”
    “该去的还得去,就当是长长见识了,现在多跑点将来就少走些弯路。”
    两人正说着,公社里的一把手也陆续到齐。
    钟厂长主持会议,“……我身体不太好,就听听你们说,具体的小高你来跟各位书记商量。”
    戏台子都搭好了,要是还唱不好这出戏,只能说南雁没扮演好主角。
    “我年轻说话直,要是有哪里不周到的地方,各位书记主任尽管指出来,就当我是自家孩子,该说的说该骂的骂,不用客气。”
    这话听得马书记心底里直乐呵。
    场面话都说足了,但谁敢真的把她当孩子看呀。
    傻子才这么着。
    正想着,南雁已经说了起来,“……咱们食品厂的竣工,离不开各位的鼎力支持,往后还要各个公社好好养鸭子给食品厂供货,回头咱们的采购员也到位,我会好好培训采购员,省得往后跟各位打交道时再不周到。”
    “当然。”她话锋一转,“咱们今天说的事情和采购还没什么关系,之前我依照我们厂长与大家的约定,把工人名额下放到各个公社,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公社里的群众意见很大,这些天我也没忙别的,整天接待来厂里头反映情况的群众了。”
    马书记听得眼皮一跳,扫了眼四周,其他公社的一把手们脸上神色复杂的很。
    “有的说这些工作岗位直接被公社的干部给瓜分了,有的说自家孩子明明也是高中毕业,为啥连个工作都捞不到,我也知道这每个公社二十个工作岗位是少了点,但咱们食品厂一期工程就这么大,你想要多招工人那也是养闲人。”
    南雁的长篇大论让钟厂长微微眯起眼睛。
    好钢用在刀刃上,食品厂需要多少人,怎么招工都是有定数的。
    养闲人那纯属浪费。
    为难之处说了,顺带着又抛出了新的诱饵。
    不得不说这小同志很会画大饼,这话一说公社里的领导们交头接耳起来——
    有一期工程,那是不是就有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要再招工?
    南雁倒没着急让会议室安静下来,她看着议论纷纷的公社领导们,等着他们安静下来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口。
    “说实在话,咱们可以发展的机会多得是,日后也需要更多的工人,但都跟这次似的,紧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让群众意见多……虽说我年轻,但丑话也得说在前面,这么下去下次招工我可没办法再考虑公社这边,县里头等待就业的年轻人多得是,真不缺人。”
    中国什么时候缺人了?
    缺的是顶级人才。
    但工厂里的工人可从不缺。
    甚至人太多了,城市青年都要下乡去地里头找吃的。
    南雁这话让几个公社一把手着了急,谁做了什么心里都清楚,没直接点名那是给面子。
    但开口岂不是做贼心虚?
    好在公社里有自己人,马书记开口说话,“没规矩不成方圆,咱们大家也都是头一次经历这事不知道咋处理,要不南雁你给制定个方案,咱们按照你给的方案来招工,这样大家也都信服,社员们也没啥意见。”
    “是啊,小高同志你跟大家伙又没利益纠纷,要不你来弄个招工方案?”
    谁都不想得罪工厂这边。
    年轻人说话直,不给人留面子,年纪大的说话难道就委婉吗?
    遇到个脾气火爆的,更难听的等着他们呢。
    这才哪到哪?
    现在是第一次招工,那么多人盯着呢,往后要是招工次数多了,他们也还有机会安排人。
    倒也没必要在这一时半会的现了眼。
    南雁等的就是这话,但她也没着急应下,脸上带着几分为难,“这是公社的事务,我来安排不合适,回头再被人说三道四,说我手伸得太长……”
    “谁要敢这么说,我第一个不同意!”红星公社的书记站起身来,“没规矩不成方圆,咱们这招工也得有标准,小高你尽量的多费心,拟定一个咱们能给社员们交代的方案,这样咱们都省心。”
    “南雁你就费费心,你见识多还去首都见过中央的领导,咱们大家都信服。”马书记冷不丁的来了这么一句,倒是让其他人一懵——
    见过中央的领导?
    哪位。
    他们咋不知道呢。
    这可是大事啊,咋一点风声都没有?
    马书记一句话让南雁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有胆子大的问了起来,倒是把这会议给带偏了几分。
    始作俑者却十分淡定,有时候就得拿中央的领导出来吓唬吓唬人,省得这一帮人还真成了土霸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