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20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统筹化肥调度安排。
    至于沧城本地,还没这个资格。
    当然,两间办公室用不了南雁多少时间。
    她把精力放在了小化肥厂的建设上。
    化肥关系重大,粮食提产必不可缺的要素。
    一个大化肥厂解决不了太多的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小厂惠及周遭。
    就像是沧城地区,就得需要这么一个厂子啊。
    但改进生产工艺这事显然是为难南雁,她安排了下工作,出差去其他小化肥厂参观。
    当然,还是省内。
    那边化肥厂厂长姓马,听说南雁要过来有点惊。
    “她怎么来了?”
    办公室主任如实回答,“说是想过来参观一下,大概是那边还没生产出化肥,就有点着急吧。”
    大化肥厂耗资巨大,又是中央钦点,多大的阵仗啊,可偏生现在还没产出,换作其他人怕不是都要着急上火掉头发了。
    马厂长想了想,“我觉得不单是这事。”
    想要调整心情有的是办法,咋还来他们这边了?
    他有点担心,“总不能是想要把咱们这厂子给合并了吧?”
    “不可能吧。”虽说就是隔壁邻居,但也有一百多里路呢。
    这咋合并?
    而且化肥生产工艺都不一样,合并了还能统一?
    “不是说光那套设备就快五千万美元了吗?真要是给咱弄这么一套设备,咱还赚了呢。”
    办公室主任想的很好,但马厂长显然并没有被说服。
    “哪是这么简单的事啊,她这人无事不登三宝殿,忽然间过来肯定有别的目的,等回头你去车站接她,先打听打听。”
    他不能直接迎上去,得先给自己点时间来消化这个消息。
    办公室主任姓杨,听到这话乐呵呵的答应,“成,我尽力打听。”
    就不信,还能应付不来这一个年轻女同志。
    杨主任举着牌子来接人,看到走过来的人时,心情有些忐忑,这就是高南雁?是不是太年轻了点,咋跟个娃娃似的。
    “是田城化肥厂的人是吧?我师傅马上就过来。”
    原来是那位高厂长的徒弟啊,杨主任庆幸自己没闹出笑话来。
    “高厂长身体不舒服?”
    “不是,遇到了个探亲的老爷爷,她帮忙搀扶一把。”
    段莹莹倒是想帮忙,但是被安排了别的活。
    正说话间,南雁已经扶着一位双腿都没了,依靠着拐棍行走的老人从车上下了来。
    “辛苦你了小同志,好人一生平安啊。”
    南雁笑了笑,“有接您的人吗?”
    “有的有的,你先去忙吧。”
    杨主任连忙上前,跟南雁打招呼,“高厂长是吧?我是咱们田城小化肥厂的办公室主任小杨,我们厂长今天去乡下了,走之前特意嘱咐我来接您。”
    “麻烦杨主任了,您开车过来的?”
    “对。”接人肯定要开车嘛。
    “那能不能先送这位老人家去个地方?”
    杨主任能拒绝吗?
    把老人家送到那边炼油厂的职工大院后,他们这才离开。
    杨主任瞧着闭目养神的南雁,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打听。
    倒是段莹莹笑着说,“我师父有点晕车。”
    杨主任连忙表示,“真是辛苦了。”
    “没事。”南雁是生理期作祟。
    吃了布洛芬但止不住的身体难受,再加上出门坐车,不能再遭罪。
    殊不知这态度却是让杨主任拿捏不准,也没打听出来什么。
    马厂长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从乡下考察回来的人十分热络的跟南雁寒暄。
    南雁也打起精神来闲聊,“马厂长是在乡下开辟了试验田吗?”
    “什么试验田?”马厂长一愣。
    南雁当即明白,要么是压根没去乡下,要么就是工作没到位。
    她也没戳破,笑着岔开话题,“我来是不是打扰马厂长工作了?其实就是想看看咱们小化肥厂的生产车间,学习取取经,真不用劳烦您亲自陪同。”
    马厂长也没把刚才的话当回事,“不麻烦不麻烦,我还想着有机会去沧城参观,没想到高厂长比我还耐不住性子。”
    两人往车间那边去。
    田城的小化肥厂有些年头,车间略有些老旧,便是设备都有些破旧,恨不得能藏污纳垢。
    工人们在车间里十分忙碌,这才四月初,就已经满头大汗。
    “这车间里的温度是多少?”
    “一般都三十多度。”
    南雁觉得不止这个,她进来没多大会儿就已经手心出汗了。
    小化肥厂的制造工艺的确不复杂,但是对工人的损耗或者说造成的伤害有点大。
    没有防护措施的高温车间,甚至一些生产环节也都没有安全保障。
    要不是南雁提醒,一个工人会被机器切到手。
    而且车间里她看到了好几个缺了手指的工人。
    这个年代没有安全生产的概念,但也不能这么消耗人啊。
    南雁下午就离开了田城这边,让马厂长一肚子困惑,“她来,真就是为了参观?”
    这也没回沧城,买了去安萍的车票,那边也有个小化肥厂。
    不到十天,南雁把省里的七个化肥厂参观了一遍,不是在参观就是在去参观的路上。
    回到沧城已然四月中旬。
    “你先回家睡觉,记得中午去食堂吃饭,下午要是觉得困就去睡觉,不困的话就去找佟工他们学习。”
    小徒弟应了下来,“师傅,您不睡觉?”
    她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南雁笑了起来,“我不困,快回家去吧。”
    她这几天参观心得还挺多,需要总结成书面报告给许副部长,让这位化工部的领导来做决定。
    小化肥厂的生产规模不大,不能说是小作坊作业,但一年的化肥产量也就那么一两万吨。
    产能低下,远远不能解决化肥供应问题。
    而且工艺流程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可以优化。
    除此之外涉及到的安全生产以及一些浪费、污染的问题也要解决。
    林林种种,着实需要大刀阔斧的加以改进。
    南雁将这信写好后,安排人立马去首都,将这信送到许副部长手中。
    她则是去找任雪松和佟教授开会,讨论小化肥厂生产工艺精简这一问题。
    任雪松曾经作为工程师参与过小化肥厂的建设,事实上他也考虑过工艺优化,但是提出的优化方案又被佟教授驳斥。
    讨论中会议被拉长,几个人在会议室里熬着,便是连食堂送来的饭都忘了吃。
    等着终于把这工艺给确定下来,想着回头去找一个小化肥厂来做实验,不速之客到来了——
    省里几位小化肥厂的厂长们不约而同的来到沧城。
    “说是来参观,但我怎么瞧着是来兴师问罪?”南雁的办公室主任姓吴,原先在地委的办公室工作,季长青原本有意提拔他,还没等着提拔,瞧到南雁这边缺了个办公室主任,就把他推荐了过来。
    吴主任三十多岁,说话时习惯性的往上推了推眼镜,“要不我就说您不在厂里?我先接待着?”
    他作为办公室主任,肯定要给领导着想嘛。
    你看这会议,开了两天两夜,这人脸上都挂着黑眼圈赶上大熊猫了。
    这么出去接待访客也不合适啊。
    “没事。”南雁揉了揉脸,“躲着反倒是心虚,他们现在到哪了?”
    “刚才在车站打的电话,现在来咱们厂的路上。”
    南雁笑了笑,“没搞个专列把车开到咱们厂已经是给面子了,行,既然他们来了,要不佟工、雪松咱们辛苦下?一块开个会看能不能找个厂子来给咱们做做实验?”
    两人都累得很,但听到这话跃跃欲试。
    对于工程师而言,看到自己的想法落实比什么都高兴。
    只是他俩的高兴并没有持续太久。
    远道而来的小化肥厂厂长们的确是来者不善,为首的那位廖厂长刚进来就打断了南雁的寒暄,“高厂长你什么意思?您这是大厂,国家出资兴建的有底气,可再有底气也不能在我们背后捅刀子吧?咱们小化肥厂产能再低,生产再不安全那也实实在在的生产了化肥,给国家做了贡献,你们这厂子听说快花了两个亿,到现在一粒化肥的影子都没见到,可别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佟教授和任雪松闻言面面相觑,这还真是来找麻烦的呀。
    为啥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