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36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但南雁迟迟没来, 这让王主任有点不安。
    不应该啊。
    这几天南雁的行程他都打听了的。
    去了彩电厂,还点名表扬了生产线上的工人, 以及几个提出产线升级的工程师和工人。
    甚至奖励了这些人一人一台彩色电视机。
    不管什么时候奖励都是好使的, 尤其是这种荣誉伴随着物资奖励。
    虽然不在厂里, 但三言两语就能得到工人的尊重与信赖,这种能力还真不是谁都能有的。
    你看老徐兢兢业业的当老黄牛,不舍得搞这些奖励,就口头表扬请人吃了个饭,哪比得上现在这大手笔,整个彩电厂都掀起了一阵技术学习的高.潮。
    后来又去了老陈主持工作的收音机厂和老赵主管的农用研发中心。
    收音机厂那边没转型,这事王主任挺纳闷的。
    毕竟南研所那边的事情听说了,如果从南研所引进那随身听制造技术,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就不知道为什么,高厂长全然没有这个打算。
    还让收音机厂继续干老本行。
    不过国内的收音机市场还挺大,做这个倒也不是不行。
    至于农用研发中心,那个部门一直都那样。
    老赵不争不抢的一直在搞些小东西,听说和农学院的项目团队有合作,在搞一些技术方面的研究。
    反正厂里就这么养着,倒也习惯了。
    这三个部门都去了,接下来不是他们半导体研究中心,就是老黄那边的微型计算机研究中心。
    听说贺兰山暂时回不来,高厂长要投身到微型机的研究中去。
    所以老黄那边应该是最后一站才对。
    按理说该轮到他们这边了。
    咋就被略过去了?
    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王主任开始反思。
    想起了前几天余明城传达的工作指示。
    那或许,不该简单的复刻这些光刻机,更重要的是得有自己的专利?
    行吧。
    随便领导什么时候来视察吧。
    他先安排人,把这交代下来的任务捋清再说。
    南雁的耳报神很快就带来了消息。
    半导体研究中心那边开始进行光刻机的相关研究。
    这个消息让南雁笑了起来,行,她改天有空去半导体研究中心那边一趟。
    王主任完全没想到,他这边不期待人来了,准确点说想着拿出点说得过去的东西后,再等着人过来。
    结果领导冷不丁的过来了。
    猝不及防啊。
    “我就是过来看看。”南雁对机械还算懂行,但光刻机这可不止是机械,涉及到了光化学种种,她虽说知道一些关键性的知识。
    但眼下压根派不上用场。
    提了也没用。
    光刻机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五代。
    接近式光刻机、分步重复式等倍投影光刻机、步进式缩小投影光刻机、步进扫描式投影光刻机以及日后大杀四方的极紫外光刻机即euv光刻机。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前半段是接近式光刻机的时代,尽管后来出现了渐进式光刻机,但因为技术缘故,良品率低,这导致芯片成本居高不下。
    就连美国军方都觉得贵。
    提高良品率显然很有用。
    想要提高良品率,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来提高晶圆也就是多晶硅的纯度。
    二来则是提高光刻机的性能。
    无线电厂这边选择的是提高晶圆的纯度,这当然无可厚非。
    甚至可以说,掌握了这一技术,不管何时都能够保证绝对的晶圆纯度,在眼下比提高光刻机性能更具有性价比。
    试想,国内光刻机远远落后于日本,现在还在使用接近式光刻技术却能够达到和日本半导体一般无二的良品率,可以想象晶圆纯度的提升有多牛掰。
    但只有这个技术还不够。
    毕竟提升晶圆纯度的方法是多样的,说不定哪天日本也掌握了其他方法提高晶圆纯度。
    到那时候这专利也不再具有独一无二性。
    咋办呢?
    所以提高光刻机的性能是必备选项。
    一口吃个大胖子不可能,再说现在的技术也远远没达到二十世纪末的标准。
    极紫外光刻技术这个杀手锏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国内半导体设备想要发展,也得循序渐进的来。
    事实上在七十年代,还是硅谷那边的半导体厂商在打架,日本半导体产业远没有那么强有力的竞争力。
    马萨诸塞州的perkin elmer率先搞出了投影式光刻机micralign100,让芯片不再那么贵不可攀。
    几年后,gca公司又推出了步进式光刻机dsw4800。
    从特曼教授寄来的杂志中不难看出,这台步进式光刻机有着更先进的制程,更高的良品率以及提供更高的芯片性能。
    pe的市场被gca蚕食。
    而在亚洲,日本的尼康和佳能这两个光学行业的佼佼者也才刚刚入局半导体设备行业。毕竟此时的光刻机技术还没有那么精细,光学行业的顶流用一星半点的技术,就足以追赶眼下的光刻机时髦。
    一水之隔的中国,想要追上这脚步却并不轻松。
    因为国内并没有太好的光化学公司。
    昔日参与了国内第一台光刻机研发的上海光学仪器厂,做不出如此高精度的镜头。
    而这,正是南雁给半导体研究中心的难题。
    技术性的难题绝不是一星半点,更何况还有镜头这个致命缺陷在。
    “别看现在gca一家独大,等着吧,用不了几年,尼康就能后来居上。”
    王主任也不是傻子,明白南雁的言外之意,“镜头,gca用的是德国的蔡司镜头。”
    且不说蔡司镜头的竞争力本就不如尼康。
    尼康有自家技术支持,什么最好的镜头都可以往光刻机上用,gca成吗?
    现在光刻机对镜头要求越来越高。
    解决不了镜头问题,gca早晚会把这江山拱手让出。
    美国市场太大了,再者说这本身就是个大熔炉似的国家,也不曾有什么民族而言。
    民族大义不存在,在绝对的利益面前,资本家着眼的只有利益。
    届时尼康抢走gca的市场是板上钉钉的事。
    只是眼下还不知道,尼康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实现最终的霸占。
    “市场变化,可真是……想象不到。”
    “不过这也没什么用。”
    王主任一愣,“什么意思?”
    “尼康就算是再强势,日后在美国本土追着gca打又如何?美国的航母一开过来,日本立马投降。”
    没有主权的国家,在过程结束前,一切的结果早已经写好了。
    王主任傻了眼,他怎么没有想到这个结果?
    “可,可日本那这不是白费功夫吗?”
    “不算白费功夫,只是在认清事实真相前,想要再赌一次而已。”
    换作是南雁,她也会下这个赌注。
    日本这个国家不算特别大,但特别喜欢赌国运。
    当初赌国运发动侵略战争,后来又赌国运投入到半导体之中。
    两次都失败了,但失败的缘由又不一样。
    前者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的失败。
    而后者完全是美国爸爸的泰山压顶。
    标榜自由的美利坚是制定规则的人,哪里容许你在我的地盘上嘎嘎乱杀?
    要知道,八十年代的日本疯狂到要买下美国。
    却忘了在本土,美国大兵们还在淫.辱日本女人。
    让人想不明白的疯狂年代。
    而这个疯狂年代很快就会上演。
    他们会亲身经历,而作为旁观者的南雁,自然想要从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学到点什么。
    看如何在美式自由市场的规则下,将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起来。
    这有点麻烦,她目前还没有太好的办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