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51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胡主任稍加思忖,“行,那我安排安排。”
    事情发展到这里都还算正常。
    然而当工作岗位出来后,一下子就成了闹剧——
    打扫公厕。
    别说藤原悠人愤怒,松下次郎也傻了眼,“李秘书,这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也想知道,你的人到底怎么回事?我正安排着呢,她巴着胡主任说什么工作都可以,信不过我是吧?”
    松下次郎算是明白,什么叫倒打一耙。
    李朝阳和杨光是两类人,她可不会按照常理出牌。
    如今一百万算是打了水漂。
    同样的招数再用出来,意义不大。
    李朝阳再度出招,“我给你出个主意。”
    松下次郎附耳过去,对这个主意有点拿不准……
    与其想法子安插人,倒不如想办法收买人。
    如何收买?
    自然是花钱。
    比如说电子工业部的办公厅有个科员十分热爱摄影,攒了几年的钱买了尼康的相机。
    周末的时候经常去拍照。
    完全可以以某杂志社又或者某协会的名义,高价收购这位科员的摄影作品。
    “一定要把钱给足了,你想你要是给个三五十的肯定不够,哪像是受贿啊。钱给的多了,对方的把柄拿捏在你手中,你这才算是拿捏住了他。回头再用这个来要挟,他敢不答应?”
    李朝阳老神在在,“反正已经掉进泥潭里洗不清,为了保住前程也只能跟你们共沉.沦了。”
    松下次郎觉得这真是个好招数。
    但他不明白,李朝阳为什么会告诉他这个。
    她总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的身份,真以为他是日本间谍吧?
    李朝阳没给答案,但藤原悠人有自己的看法,“她办砸了事,如果还想要继续从你这里拿钱,可不是得拿出点东西来,就按照她说的去做,我们可以温水煮青蛙。”
    得到许可的松下次郎迅速行动,专门安排人来接近李朝阳说的那位科员。
    “鱼儿上钩了,领导你这一招真高明。”
    “可不是高明,等回头还可以当作经典案例,在全国推广,让广大干部引以为戒。”林辰觉得,这个目的才是关键。
    至于那个科员小孙,祖辈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有血海深仇。
    是他们这边安插的棋子。
    “放长线钓大鱼,小孙这步棋慢慢走就是了。”
    关键时刻来给日本人一些假资料,干扰他们的方向。
    顺带着,让日本人以为自己奸计得逞,省得再想法子搞这些有的没的。
    完全掌握对方的行动,甚至主导了对方的间谍计划。
    这才是南雁的目的。
    她可不喜欢被动。
    这条长线慢慢来,起码得需要一两年才会有结果。
    至于眼下,南雁正在等着panda五月的出货数据。
    美国那边的数据来的晚一些。
    今天刚好是科迪跟南雁约定的通话时间。
    已经十点十分。
    电话还没有打过来。
    南雁看着桌面上的电话,思考着最近的事情。
    超级计算机工作已经在推动中,争吵了许久最终还是将实验基地落在了他们这边。
    美国方面定期进行技术咨询,同时中方会安排人去美国那边的实验基地进行相关指导。
    周淮明是个十分谨慎的人,倒不用担心这个。
    芜湖无线电厂那边最近在考虑改名,拟定名字已经递交了过来。
    南雁还挂着厂长的名号,最后一锤的决定权自然在她这边。
    其实这几个名字她都不是很喜欢,想了想提笔落下另外几个字。
    芜湖半导体公司。
    简单一些就挺好。
    除了改名外,那就是厂区的扩建和分家。
    扩建是因为要分家。
    原厂区作为半导体研发中心继续保留使用,其中几个研究中心分出去。
    这其中包括芜湖计算机制造厂、芜湖彩电制造厂、芜湖集成电路制造厂等六个子公司。
    现在的芜湖无线电厂太大了,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管理。
    术业有专攻无疑是最好的出路。
    南雁看着芜湖那边递过来的方案,始终没有签字。
    实际上芜湖无线电厂的转变,涉及到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国企改制。
    当然,无线电厂的积极求变,是为了能够更好更方便的管理。
    和日后的国企臃肿冗岗冗员工作效率低下还不是一回事。
    但国企改制……
    南雁想起了成为弃子的共和国长子。
    又有谁能够想到,不过十年时间,东北的地位就再也不复往日呢。
    这件事她目前还管不着。
    只是看着如今芜湖无线电厂的调整,她总觉得这或许可以成为一个范例。
    新厂区的建设还是围绕着老厂区,产业集群。
    半导体产业要学会抱团,这是从硅谷学到的东西。
    而且产业集群也便于物流运输,能极大地降低成本。
    整体来说,芜湖无线电厂的拆分没什么问题。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总公司以及分公司领导的任命。
    尤其是总公司领导的任命。
    总不能还是自己兼着吧。
    这不合适。
    南雁正想着,电话响起。
    是科迪·加尔文打来的电话。
    青年的声音中透着掩藏不住的喜悦,“你知道吗?我们五月份的销售额是多少。”
    “三万六千七百二十三台。”
    这是在全美只有一家公司,就连员工也只有不到二十人的前提下。
    三万六千台电脑的销售额。
    一个月。
    “当然,六月份的销售数据不见得有这么好看,但我还是想说我们成功了。”
    即便搭载的是amd的8086电脑cpu,性能略逊于英特尔又如何?
    他们依旧十分成功。
    “我看了下全美的电脑销售数据,五月份我们的市场份额也就略逊于ibm和王安电脑,排在当月的第三位。”
    这是个巨大的成功。
    现在全美市场上的电脑品牌多如牛毛,最有名的不外乎那几家。
    ibm后来居上,超越了apple这个行业老大。
    王安电脑依靠着文字处理器虽然稍有些落后于时代,但依旧顽固。
    重要的是,panda完成了单月倍杀apple的壮举。
    硅谷小报惊呆了。
    甚至于加尔文家族都有些懵。
    不是在经营餐厅吗?
    怎么又搞起了半导体,卖起了电脑。
    “雁,现在有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intel想要跟我们合作。”
    之前压根不搭理他们的intel想要跟rose合作了。
    又或者说,英特尔想要跟panda合作。
    对于企业而言,哪有那么多的国家隔阂民族利益之分,商人追求的是利润。
    “最好的处理器,搭载最便捷的操作系统,intel给出的条件还不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