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8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懒蛋蛋把周曲山、易东雷、苏煦挨个表扬完了,这才笔锋一转——
    “以上是我目前为止的,在尽量不剧透的条件下,浅薄但客观的评价,接下来,我将进入无脑不客观的粉丝mood——”
    “啊啊啊我云宝简直美如画!从头到尾美如画!周导你们《霸业》的周边中有没有云宝的画集?我要买!”
    “先给还没能看到《霸业》的小云朵们透个气,云宝一共有五个造型,全剧中除了齐桓公,好像没人造型比她更多,她最先出来时是白衣造型,就是预告片里的那个和苏煦共舞时的造型,之后又有两套不同的白衣造型,除了大量的白色,还有红衣、紫衣和黑衣造型……”
    “除了负责美貌,云宝还贡献了精湛的表演。在观影之前,我其实有点担心她在影片里会是花瓶,在电影院里被愉快地打脸了!客观地说,云宝和易东雷老师搭戏的时候,完全没有被压戏的时候,而且,她的表演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魅力!为了不剧透,我只能告诉大家,她的角色年龄跨度其实也很大,真的非常具有挑战性,而周导这部电影的‘眼’,也就在她这个角色上。”
    懒蛋蛋这篇影评其实就如他所说,是非常不专业的,他采用了一种毫无包袱,不带大脑的态度,流露着一种“以纯粹的享乐主义,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观众看了场大热闹”的感觉。
    但是,谁让他粉丝多呢?
    懒蛋蛋这篇极不专业绝对平民的影片总结一下中心思想就是:《霸业》老好看了!周导拍的可漂亮了!易东雷老师演得可好了!苏煦、姬云、袁芝他们都好棒棒啊!你们赶快去看!
    周曲山、易东雷还有其他演员的粉丝,《霸业》制作组,投资商,包括鸿星、唐风这两家公司,全都乐呵呵地看着这篇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口水评转啊转啊,从微博转到微信,再转到其他社交平台,被各种大v转,再被各种营销号或者保留懒蛋蛋的名字或者无耻地洗掉水印当成自己原创,配上各种呛俗如“去看《霸业》的十个理由”“《霸业》让你看到你从没见过的易东雷/苏煦/姬云/袁芝”“从十五岁封帝到三十岁封神,他用了整整十五年”“他让遥远的先秦之美重现”之类的名字。
    俗么?俗。
    俗好啊,俗就说明大众容易接受,就意味着人多,钱多。
    但是呢,平时和懒蛋蛋就不对付的几个影评人立刻抓住懒蛋蛋这篇口水评大撕特撕,说他没有专业性,不带脑子看电影,粉丝都是买来的等等。
    不过,这些人撕着懒蛋蛋,他们发表的具有专业眼光和深度分析的影评,却散发出和懒蛋蛋那篇评一样的浮夸的气息——《霸业》真不错啊!我要给它打高分!
    《霸业》上映后的第二天中午,在民众影评网站豆根的分数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8.3分。
    上映第三天,《霸业》的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四亿。
    项明琳、蔡佳河、周曲山等人自然是乐得走路生风,王韬跟姬云吐槽,说她这时要是要求加薪,八成能被批准。
    影片上映一周后,更为专业的影评陆续出炉,懒蛋蛋也发表了他酝酿已久的第二篇影评:“四刷纪念——我已经准备好买《霸业》dvd的钱了,这是部经典之作”。
    ☆、第90章 齐国骨科
    在他的第二篇影评中, 懒蛋蛋用专业的眼光犀利地分析了周曲山这部野心之作, 评价的时候他连用了三个成语——朝思暮想、处心积虑、狼子野心。
    “《霸业》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已经不知在周曲山的大脑里上演过多少次了, 天晓得这故事在他脑里生长了多少年了。现在,他不过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了他在脑中演绎了无数次的版本中的一个。”
    “周曲山讲故事从来不喜欢用别人用过的套路。这一次也一样。在电影一开始时, 我一度自以为是地认为他这次选择了爱情和权力这两个人性中最永恒最重要的矛盾来演绎齐桓公这位春秋霸主的故事, 我错了。”
    “姜小白无视那些微笑凝望他的美丽的宫女, 穿过齐宫一层一层回廊,终于到达一个院子后,他开口叫了一个名字。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激动了。这个名字,证实了我在预告片播放时的大胆推测。”
    “宜姜。像是生怕我们猜不到她的身份,周曲山给他的女主角取名叫宜姜。”
    “这名字直白得近乎可笑。齐桓公姜小白有几位名留史书的异母姐妹:文姜、宣姜。
    齐国的公主自然都姓姜, 而她们的真实名字不详。宣姜的宣字, 只是说明她是卫宣公的夫人;和哥哥齐襄公乱|伦的文姜以才华著称于世。所以称为‘文’姜。
    不过, 你硬要说宜姜只是个普通的名字,宜姜并不是齐国公主, 那也说得通。因为影片由始至终都没有讲明宜姜的身份。”
    “纠结于宜姜究竟是不是齐国公主、公子小白的异母姐妹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当看到死于宫乱的宜姜在小白登上国君宝座后仿佛从不经历过死亡似的再次出现时,你思考的重点已经偏向哲学思辨——死亡、镜像、精神分裂、另我(aler ego)……
    再次出现的宜姜、仿佛从没死过的宜姜、但是只有姜小白一人才能看到并与之交流的宜姜, 你可以轻松地把她当成一个幽魂, 也可以像我这样,像邪恶的周导引导的那样,把她看成姜小白分离出的自我。”
    “这时, 我再想起片头出现的第一个镜头——一片让人无法分辨究竟是天空还是水面倒影的那个画面,不由背后一凉。周导还真是顽皮,什么时候都要玩一下象征主义。”
    “到了这个时候,我终于可以安下心欣赏演员们的表演了,抓住象征主义这条线索,姜小白之后的一系列举动都变的合情合理,宜姜时不时会在他的幻觉中出现,时而对他冷漠鄙视,时而又鼓动他日益膨胀的野心,可总是在他内心对自我的欣赏达到顶峰时,又转变态度,对他鄙薄、批判……这其实都是他自己在对自己做出评价。”
    “看到后来,我脑内不断发着弹幕:妈的,周曲山是诗人!这是诗人的世界!诗人眼中的霸主!霸主他妈的也是诗人!”
    “到了姜小白吃下人肉那一段,整部电影到了高|潮,燃烧经费的商业特效、易东雷老师的神级表演、我云宝盛世美颜、叶弘之大神的配乐、图腾般恢弘完美的美术设计……以上所有这些最顶级的配置被周曲赋予用象征主义的灵魂,绘制成了一幅画,一首诗,一部经典。”
    “我、跪、了。”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姬云在姜小白一步一步成为齐桓公的时候,她的每次出现,都带着一种难以捉摸但又无法忽略的森然鬼气,很美丽,又很令人畏惧,像是她本身就代表了死亡、粉碎、不详、血腥、杀戮、残忍,可是,又那么美。那种美,甚至不是建筑于**之上的。”
    “在高|潮段,就是姜小白梦到自己化身为黑龙的时候,周曲山让姜小白终于完成了一个他少年时懵懂萌动的**——宜姜。”
    “姜小白这时已经处于权力的巅峰,不夸张地说,他是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力的男人。可是——他的内心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呢?很讽刺,这恰恰是他对自己评价最低的时候。姜小白看着周围美丽宫女的那个眼神,是男人都明白:他不行了。
    或者说,他知道自己在无可避免地在一天天走向衰老,他的儿子们很快将取代他成为齐宫的新主人。刚好,这个时候易牙烹子献食,小白得知自己吃掉的美味是人肉,是一个幼童的肉时,对自己的厌弃达到了顶峰。”
    “在姜小白对自己充满鄙弃的时候,他分裂出的宜姜,再次出来了。她先是对他鄙夷,可在他呼唤她时,又义无反顾奔回他身边。”
    “为什么?因为他潜意识里知道,能救赎自己的,只有自己!”
    “姜小白重返青春那一段也是很明显的暗示——他用他的权力换取了勃勃生机,他终于可以以一个强大的男人的身份面对宜姜,甚至……拥有她!”
    “在梦境中,宜姜也变成了一条象征‘恶’与‘力量’的龙,一条白龙。”
    “他一直不确定长大后的宜姜是否会和他心意相同,现在,他们终于相同了。”
    “接下来,两条龙尾巴交缠的景象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交尾嘛!”
    “可悲的是,即使是在梦中,姜小白仍然保留一丝理智,即使在梦中,他也是不愿乱|伦的。于是他惊醒了,然后悲哀地发现一场春|梦并没能让他‘恢复青春’。而年少时爱上的人,也早已死去多年。”
    “影片结尾又是一片蓝天,让人看不出究竟是天还是水中倒影的蓝天,和开头一样。”
    懒蛋蛋和以往一样,并没用很多枯燥的专业术语来解读《霸业》,但毫无疑问,他精准地把握住了周曲山想要表达的东西。
    这篇评论的转发量比起第一篇的口水评小了很多,但评论的水平却显然比第一篇评高了几个档次。
    留言者很多在讨论剧情,分析周曲山使用的各种象征和暗示,各种逼格极高但让外行人完全看不懂的词汇也比比皆是,以至于有些懒蛋蛋的粉丝大呼:“看个电影还看出自卑感来了!”
    有些人干脆直接到那些逼格甚高的留言下回复:“看个电影还看出优越感来了!看把你能的。”
    懒蛋蛋这篇评被顶到豆根网首页的第二天,姬云的后援会会长云胡不喜转发了一个名叫“一辆玩具车”的妹子的一篇影评。
    这篇风格同样是平易近人的影评迅速盖过了懒蛋蛋前两篇影评的风头。
    这篇影评的名字,叫“以看爱情片的姿势去看《霸业》是怎样一种体验”。
    一辆玩具车,在豆根网名不见经传,成为会员的五年多来,实际上有点意思的评论只有寥寥5篇,还都是短评,其余几百条全是“谢谢介绍我这就去看”“好的周末去看”“谢谢推荐”之类的。
    从她挑的片子看,这是个对爱情片有着异常强烈嗜好的人。她挑片不管导演是谁演员是谁,不管影片语言是法语还是俄语,不管主角性取向,不管时代背景,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就一条,要感动。如果能感动到哭就更好了。
    这个妹子对《霸业》影评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认为,姜小白和宜姜是真爱么?
    紧接着,她又问,那么,姜诸儿和文姜是真爱么?
    姜诸儿,即齐襄公。那个被大臣们暗杀了的国君。就是因为他死了,姜小白才有机会成为齐国的国君。
    姜小白的哥哥襄公和他们的异母妹妹文姜乱|伦的事《左传》《史记》都这么说,铁板钉钉了,可是,姜小白是不是也和他哥哥一样,是个德国骨科绅士呢?哦不,是齐国骨科。
    很遗憾。他可能只是和他哥哥一样,不幸刚好喜欢的人是妹妹。
    同样是喜欢上了妹妹,齐襄公和文姜至少还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幸福日子,看看《左传》里不厌其烦地记载他们幽会那些部分吧,可是,姜小白的结局就非常不美妙。
    在齐宫庞大的宫殿中,齐僖公(姜小白的爹)有很多美丽的女人,这些女人为他生了更多的美丽的子女,小白和宜姜很可能并不是一起长大,也没有建立起亲情关系,而是作为一对普通的美丽的少男少女,在某个春日,在庞大而冷漠的宫殿中的某一处僻静宫室相遇了。
    知道了对方的身份又如何?反正她已经要做巫女了。更有可能,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异母兄妹这层身份的禁忌,甚至根本还没有发觉自己对对方懵懂的爱慕和渴望。
    其实,这份至纯的感情在小白离开齐宫前往莒国的那个夜晚就已经悄然死去。宜姜站在宫墙高台远望的那一幕让人感到无奈而心碎,很多人(包括懒蛋蛋大人)都认为姬云和易老师对手戏的那几场是她在《霸业》中的华彩段,但我却以为,高台远望这一段,才是姬云目前所有表演中的巅峰。
    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她远望时的侧颜,是,很美,只有情窦初开的少女在思念自己喜欢的人时才会有这样的表情,可她同时也是失落的,孤寂的。
    这一幕无疑让我动容和感动,但感动之后,我又觉得宜姜又美丽又寂寞的笑容有一丝神秘的意味深长。
    她的表情微妙之处难以用文字说明,只有你亲眼看到的那短暂的一瞬才能心领神会。
    她的表情,让我怀疑,那个时代,是否真的有巫术,或者说,通灵之术?而宜姜,她是不是有某些通神或者更为奇异的天赋?
    为了证实我的猜测,我二刷了。在二刷时,我注意到刚开场极短的一帧画面,就是盐块掉入水中散出一圈圈涟漪那个画面,紧接着出现在水中的,是姜小白的脸!而将水中的盐块拿出来的那双手,又是宜姜的手!
    周导在这儿玩了个小技巧混淆观众的判断力,他的下一个镜头切到了在宫中疾走的姜小白脸上。
    也因为这样,我们没法判断,水中出现姜小白的脸,是因为这几个画面并非连贯的,没有发生在同一空间?
    但如果,这组画面其实是发生在同一空间,或者说,是同一个人的眼中所看到的呢?
    那么,推测出的结果就非常惊人了。它说明,宜姜是名副其实的巫女,她具有某种类似预知的能力。所以,她才能在占卜用的铜盆中投入盐块,看到小白的脸,预测到小白即将来找她。
    而小白在她的居室外呼唤她,她回头微笑的表情,也是明知他会来的的样子,似乎恰好可以佐证她的预知能力。
    如果这个推测是正确的,那么,宜姜是否能看到更远的未来呢?
    我希望三刷的时候能找到更多的旁证或线索。
    有趣的是,在年老的小白梦中变化为黑龙,梦醒之后,他也来到了当年宜姜去的宫墙高台!背景音乐也一样!等网络播放开通后,我会截图做对比,我怀疑他们两个的站位、风吹动发丝和衣袖的角度都是一致的。
    这无疑是对开头这一组镜头的映射,他和她,互为镜像,或者说,他们本为一体,后来分裂成了两个人,最终又以某种玄妙的形式合一。
    姜小白和宜姜的爱情悲剧不是悲在她在他功成名就之前就香消玉殒,而是悲在他长大之后,有一部分自己一直在排斥、谴责爱上宜姜的那部分自己。似乎,他极力想要避免重蹈哥哥襄公的覆辙。
    为什么姜小白会极力排斥乱|伦,即使是在梦中,他都要以变成恶龙的形态才能完成和宜姜的合体呢?还得从他的哥哥襄公姜诸儿说起。
    桓公成为了春秋时代第一位毫无争议的霸主,而他的哥哥襄公,提到他,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不是他的什么功绩,而是他是位齐国骨科绅士。但其实,桓公能成为霸主,离不开襄公在位时打下的基础。
    齐国在小白、诸儿的爹齐僖公在位时是什么样呢?公元前706年,北戎伐齐,齐僖公向郑庄公求援,世子忽带兵救了齐国。齐僖公再次向世子忽求婚,想要把齐国公主嫁给他,又被拒绝了!
    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在这之前,这位郑国公子已经拒绝过一次僖公了!他拒绝的,就是文姜。而且,他还造出了个著名的成语——齐大非偶。这位公子忽就是后来的郑昭公。
    大约八年之后,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诸儿继位。
    我们来看看他即位后都做了什么。
    公元前698年,姜诸儿登上齐君宝座后决定的第一战,就是攻打郑国。宋、齐、陈、卫、蔡五国联军攻入了郑都,甚至把郑国大宫的椽木当做战利品带回了宋国。
    这一战,终结了郑庄公小霸留给郑国的霸主地位。
    此战之后郑国内乱,分裂,郑厉公和郑昭公对峙。公元前695年,昭公被高渠弥所杀,公子亹继位。
    公元前694年,姜诸儿又搞事情了。他驻军于首止,约见公子亹。公子亹去见他,结果被杀了!姜诸儿又扶植了其他郑国公子即位,郑国也从此沦为了齐国的小弟。
    收拾了郑国之后,姜诸儿又开始在纪国搞事情。
    公元前693年,齐国驱走纪国的郱、鄑、郚三邑居民,占领其地。
    公元前690年,齐**队攻破纪国都城。纪国灭亡。这时,诸儿才即位五年。
    公元前688年,姜诸儿又搞了个大动作。他与鲁、宋、陈、蔡伐卫。次年,他再以周庄王的名义率师伐卫,杀左右公子,逐公子黔牟,助卫惠公复位。从此,卫国也成为了齐国的小弟。
    搞垮郑国,灭掉纪国,收了卫国、宋国当小弟,姜诸儿只用了十年。
    这样一位君主,毫无疑问是非常成功的。所以史学界也有学者提出“齐襄小霸”的说法,毫无疑问,齐襄公在位时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
    可同时,姜诸儿搞事情搞得太频繁,他穷兵黩武,独断专行,激怒了以连称、管至父为首的大贵族。
    公元前686年,姜诸儿的堂弟公孙无知联合连称、管至父弑杀齐襄公,自立为君,鲍叔牙和公子小白奔莒国,管仲则和公子纠逃到了鲁国。
    一年之后,公孙无知又被大夫雍廪杀死,姜小白这才有机会回国即位,成为新的齐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