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2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就好像她明面上是关心他的伤,实际上话语里,句句是将错推在他头上。
    贤妃打他,永远是他的错。
    这个道理,从少年起就未曾变过。
    春雨绵绵不绝,细细地濡湿了他的衣裳。
    那块渗着血的伤口,很快和周围的颜色融为一片,在雨中看不真切。
    他几乎是仓皇而逃。
    这许多年来,他的心思,似乎没有一件能瞒得住贤妃。
    无论他多想隐瞒,贤妃都能一眼看穿他,而后冷冷地嘲讽他。
    再者,雷霆暴雨一般,在他身上摔打……
    他极力想掩饰自己对沈风斓的心意,仍然被贤妃一眼看穿,并且毫不留情地作为筹码。
    她说,动情便动情吧,欢好之时小心,别叫晋王拿住。
    她说,她可不能与你过了明路,莫要留下孽种。
    她说,你对付女人那一套,本宫放心——
    拿住了沈风斓,正好可以通过她,日后对付晋王。
    他轻声回应了一句,“母妃误会了,儿臣并不……”
    贤妃疾言厉色,“你是怎么哄住沈风翎的,便怎么哄住沈风斓,还用本宫教你吗?”
    不管他动心还是不动心,既然沈风斓没死,那就得好好利用起来。
    他瞬间闭上了嘴。
    只是听到她嘴里的不堪之语,下意识想为沈风斓正名。
    而后便明白了自己的愚蠢。
    和贤妃说这些,做什么?
    她这辈子都不会懂的。
    汪若霏走进暖阁,只见贤妃正襟危坐的身影,端在榻上。
    她走上前去,站在榻边行礼。
    “见过贤妃娘娘。”
    尚未福下身来,已有宫女识相地扶住了她。
    贤妃转过头来,一半面孔被明窗映得模糊,一半面孔在室内的幽暗中显得阴森。
    然而她却是笑着的。
    “你今儿来得倒早,用过早膳没有?本宫这里有新蒸的玫瑰乳酥,大约合你胃口。”
    说着携着她上了榻,又命宫女道:“去沏一壶上好的君山银叶来,把这茶撤了。”
    炕桌上的那茶,是方才宁王喝过的二等雨前龙井,贤妃一惯用来漱口。
    宫女收拾了下去,心中不免暗想,宁王殿下要是知道一定很难堪。
    汪若霏朝宫女手中一望,几乎瞬间就会意了。
    “姑母不必麻烦,若霏是用过早膳才进宫的。”
    她嘴上客气了一句,又道:“方才进来的时候,见到宁王殿下了。”
    贤妃面色淡淡地,眉宇间透出一种轻蔑之色。
    汪若霏最善于察言观色,见此便道:“这一回,宁王殿下又犯什么错了?”
    在外人看来,贤妃温和慈善,待人宽厚,德行出众。
    对待宁王这个养子,也同亲生子一般,自有一派慈母风范。
    作为汪家的嫡长女,汪若霏对此间内情,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什么慈母,什么善待,统统和贤妃没有关系。
    自小无论宁王做了什么,只要有一丝惹得贤妃不快,动辄便是打骂。
    为了防止伤口在明面上,破坏她的贤名,她甚至会用一些隐秘的法子。
    比如,在他身上衣物覆盖的地方,如腰间、臀股,用绣花针来扎。
    这种伤口一开始,会渗出细密的血珠。
    过不了多久,就会凝结起来,像是身体本身长了什么疹子。
    再过两天,就彻底恢复如常了。
    她清楚地记得,她幼年时有一回在掖庭宫玩耍,看到宁王拿着一只玉钗发呆。
    出于一时好奇,趁他不备她就抢了过来,争执中一不小心玉钗摔烂了。
    她当时有些害怕,忍不住哭了起来,宁王只是愣愣地去捡玉钗的残肢。
    贤妃闻讯赶来,以为是宁王欺负了她,便把他关进了小黑屋子里。
    她贴在屋门上,听见里头一阵阵的闷哼声。
    等他再出来,她就在宁王的手臂上,看到那一点点的“红疹子”……
    贤妃看了她一眼,有些怜惜道:“卫皇后布下大好的刺杀之谋,要结果了沈风斓,偏被他搅了。”
    宫女捧上上好的君山银叶,并一干点心,汪若霏只是瞬间眉头一皱。
    “他为什么要救那个沈风斓?”
    看到汪若霏眼中一瞬的急切,贤妃伸出手来,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
    “只怕,他是对沈风斓动了真情。”汪若霏从未怀疑过贤妃的判断,尤其是,对于她一手教养出来的宁王。
    因为贤妃,同样是平西侯府,一手培养出来的小姐。
    尽管她与平西侯府,并没有半点血缘关系。
    但关于宁王对沈风斓动情这话,她却万万不愿相信。
    人人都道,她汪若霏是京城双姝之一,大家闺秀,才貌双全。
    可这京城双姝,她的名字,永远排在沈风斓的名字后头。
    人人在夸赞她的时候,都要顺道提起一句太师府的二小姐,如何如何美貌动人。
    “汪大小姐是气度高华,沈二小姐却是倾城之姿。”
    天下男子皆重色,气度又有何用?
    听在她的耳中,几乎是拐着弯骂她丑。
    换做任何一个地位尊贵的女子,也不能接受这样的评价。
    可她不但不能露出些许不满之色,还要按着旁人说的那样,更加展示自己的大气端庄。
    同时暗中调查沈风斓,将她的每一丝每一毫,都掌握在手中。
    连她的手腕上有颗胭脂痣,这样的细微之处,她都知道。
    传闻沈风斓三岁识字,五岁作诗,十岁下棋赢了国手廖亭翁。
    还有什么弹琴能引百鸟朝凤,出门便是掷果盈车……
    这些流言,她也可以派人去编造。
    便是不如沈风斓那样自小有名,也能些须势均力敌。
    直到,一道圣旨,将沈风斓赐给了宁王为正妃。
    京中多少青年才俊仰慕的沈二小姐,要嫁给那个,在一众皇子中并不得圣心的宁王。
    多少世家权贵盯着的沈太师之女,一个香饽饽,就这样飞到了宁王手中。
    有人揣测,沈太师一向中正不肯党附,圣上只能将他唯一的嫡女赐给宁王,这种不太可能有机会争储的皇子。
    而于汪若霏而言,这只会让她对沈风斓更加嫉恨。
    从小,汪家的人就告诉她,她长大后是要嫁给宁王的。
    因为宁王不是贤妃的亲生子,只有和平西侯府结亲,才能保证宁王没有异心。
    一旦宁王登基,她便会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好不容易宁王和沈风斓的婚事告吹,现在贤妃告诉她,宁王动了真情?
    这怎么可能。
    汪若霏笑道:“姑母,您是不是多心了?宁王殿下是你一手教养出来的,说句不好听的,他还有真心吗?”
    贤妃点了点头。
    “本宫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这不重要,宁王正妃的位置,永远是属于你的。让他把沈风斓弄到手也好,日后也是我们的筹码。”
    汪若霏略娇羞地低了低头,眼波流转。
    “父亲说,宁王殿下年纪足了,沈风斓嫁做晋王侧妃的事,也已经尘埃落定。”
    言下之意,是该准备婚事的时候了。
    贤妃自然听得懂这层意思,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你回去转告兄长,请他不要着急。这段时间,本宫会找个合适的时机,让圣上为你们赐婚的。”
    “父亲说,圣上未必会愿意平西侯府与宁王,亲上加亲。到时候,只怕要劳烦姑母了。”
    汪若霏嘴上句句说的是她父亲,贤妃对这个称谓也极其重视的模样,态度殷勤得很。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劳烦不劳烦的话?圣上便是再不愿意,也得给本宫一分薄面,宁王到底还是养在本宫膝下的。”
    在圣上面前,她一直有这分薄面。
    否则,当初宁王未必会交到她的膝下,成为她的养子。
    汪若霏终于放下了心来,伸出精巧的银筷,朝碟中的点心夹了小半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