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2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林帆准备好茶用红色,中品用绿色,最次的用黑色。颜色也没有具体的讲究,完全跟着林帆的心情来的,李家宝之前明确说了,邮寄过来的中等品相。当然按照李家宝的标准,即使是次茶也是很好的,不可能是真很次,只是为了区别价格而已。
    第二天,白棠她们漂亮的包装果然很受欢迎,多给个几分钱都觉的值得。林帆的茶就卖出去三盒子,主要这不是生活必需品,都是那种有单位也到一定职位的人才会喝茶,这时候喝茶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呢。
    不过林帆卖的茶可不便宜,林帆看合适的人就给推荐,并给一些人赠送一些茶叶,她相信过不久,她的茶叶会在喝茶的圈子里站稳地位。就像林帆之前想的那样,一个圈子里,不管爱喝茶不爱喝茶,只要他需要交际除了酒,茶一样不能缺少。
    这个学期林帆请假挺多次,好些活动能推就推了,连俄语交流群也不去了。现在人说成熟但也幼稚,很容易热血沸腾,林帆不觉得这一定就是坏事,但是她没有时间热血充脑,她要跑生意啊!
    自从把李家宝的茶钱给她汇过去了,李家宝就给她邮寄不少好茶过来,优良次每一样都有,这是林帆要求的。林帆为了这个高价茶,免不得要想法子推销出去。要见的人都不少,最近连团团姐弟都难得看见亲娘在家呆一整天的。
    秋天来了,意味着有大波大波的作物成熟,林帆趁机通过陈家兄弟收了许多的新粮食,重新在白棠租的那排房里又租了两间专门用来放粮食和秋天成熟的山货,满满当当,只要是有用的林帆都收回来,而且价格绝对低廉,只比收购站高一点。
    林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明年这些就可以用得上了,那时候如果有机灵的人开始学着做挑货郎,林帆提前积累这么多,到时候就比别人有优势。
    陈家兄弟靠着林帆也是赚了不少,听说明年春天准备开土建几间新瓦房。所以有好东西都乐意送过来给林帆看,看林帆这里感不感兴趣。
    他们平时为了收货也是走许许多多的村寨,见到许多城里没有见过,没有吃过的东西,所以林帆这里物资是最丰富的。只是林帆的小店里明面上摆的都是平常的农家货物,最贵的是中等茶叶,山里的核桃,农家的花生、鸡蛋,还有晒干的蘑菇等。
    至于蔬菜水果,自制的辣椒酸菜,都是店里的主打产品了!
    北方的天气开始冷了,林帆除了能储存长久的粮食,也开始给自家存白菜白萝卜,这是要过北方漫长冬天不能少的。
    今年他们走得近的三家人,赚了不少钱,不过白棠也学乖了,没有再跟丈夫刘望城提起这个,海蓝的钱张坤更不会过多过问。三个女人手里都握着巨款,想来这个年一定会过得很滋润的。
    店里不在做生意,她们也是要休息的,孙海蓝的肚子已经很大了,预产期在一个多月后,孩子应该可以跟着家人过新年了。
    张爱国给林帆拍电报了,说是要全家回老家看老父母。林帆到邮政局给张爱国挂去电话,张爱国说他们就是回去看看,几天就回来了,在老家过年不现实,他没有那么多的假期。张爱国还说希望今年能回驻地过年,林帆答应了。
    林帆开始收拾一些行李,之前的熏肉什么的还要继续做,等他们从老家回来,经过帝都带吃的回驻地去过年,那边啥都没准备,如果不带的话,驻地比帝都还要靠北,大冬天,天寒地冻的。当然这个林帆也跟张爱国说了。
    张爱国说:“到时候能带的咱们带些,然后找车运回去一些,够过一个冬天就行,反正开春你们不是还要来上学嘛!”
    林帆把这件事跟王婆说了一下,如果王婆愿意就跟他们去驻地过年,孩子们很习惯她带,去年王婆也是跟着他们一起过年的,两年的时间林帆也挺喜欢这个老太太的。
    但是王婆不愿意,林帆只好给她把工钱提前结了,还有一封红包。另外再有粮食和肉菜,希望她自己过年能过得丰盛些。
    “嫂子你们真要回老家过年?”
    “不是,就是回去看看,但是过年估计要在驻地那边,你知道爱国不能不在场,也不能离开太久。”
    “太好了,我以为今年就我家一家回去呢,刘望城也是要我们回驻地去。”刘望城也是副营长的级别了,三十多岁算是年轻有为。
    “那刚好,没有你们,离开驻地那么久,到处都是厚厚的冰雪,就怕回去过年也冷清得很。”
    “我们得先回老家看,到时候从这里想法子把我们的过年的肉菜带回去,不然驻地什么吃的都没有。”就算白菜萝卜也是要提前准备的,不然哪里够吃的,过了时间就没有了。
    “对对,到时候一起拉回去!”
    “孩子放假了,我们还有两个星期才放假呢,就怕时间太紧。”
    “没事儿,我们等你们。”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闹了个乌龙,把两篇文的封面传错了,真是-_-!
    第161章 归乡
    又回到了这片土地上,林帆知道即使不想承认它也是他们的根,即使有许多不开心的回忆。这里稍稍靠南,天气寒冷,但是还未开始下雪,这算是个好消息。
    团团还有记忆,小再就早忘记了,而四斤更是没有一点记忆。路上的疲惫冲淡了出门的期待,何况这不是他们长大的地方,找不到一丝丝熟悉的气息。
    “娘,咱什么时候到呀?”四斤走不动了,四岁瘦伶仃的,要不是爹脸太黑他一点都不想移动脚步,太累了!不知道小军有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真是长长长的。
    “小再,你背我吧,我帮你读书。”
    “哼,骗人精,你要叫哥哥!”
    “哥哥,哥哥背我呗。”
    “不要,我背着咱们的衣服呢。”小再转头,大步追着爹去了。
    “四斤,很快就到了,就在前面,跟姐姐的脚步走。”
    “不要,我不要走了,你都说快到很多次了,七次了。”四斤跺跺脚,强调到。
    “可是小再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很能走路了!”团团也累。
    “先休息一下再走吧。”林帆发话了,张爱国只好带着小再往回走,一家子坐在石头上喝水吃东西。
    本来是有人接的,可是他们的火车晚点了,等他们到本市火车站的时候,都第二天了,点了将近一天。他们看不到人只能走路回家,张爱国因为顺便给父母送年货,这东西不少,孩子们也只能靠自己了。
    没多久,张爱国站起来,看向他们来时的路,尽头处出现了牛车,张爱国看个个焉头搭脑的儿女们。打算停下等!
    等到牛车驶到眼前,三个孩子眼睛瞪亮了,四斤激动的看着爹,眼巴巴的瞧着人,仿佛爹说不能坐就哭给他看。
    “爱国,怎么现在才回来啊,昨天你兄弟借牛车没接到人啊。”
    “叔,火车晚点了,晚了近一天才到。叔,您这是?”
    “刚从县城回来,要是知道你们回来就顺便去接了。快上来,位置多着呢,哎哟,这几个孩子,天这么冷怎么让孩子走这么远的路,别是受凉感冒了。”
    “哇哈哈,谢谢老爷爷!”团团嘴巴甜,家长话她还记得,最首先反应过来,欢呼着要爬上牛车。张爱国赶紧抱着她在上面坐好。
    小再这个运动细胞好的,看姐姐上去,已经赶紧爬上去了,还在人家旁边坐着,一脸兴奋。
    “娘,娘,我也坐,抱我。”
    张爱国大手一拎,四斤就腾起来,坐在牛车板上,吓得赶紧抱紧木庄子。等确定没事了,就想过去挤到哥哥和老爷爷的中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