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5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肖衍闷闷道,“不是药,不是药,是好喝的!”
    于是更多的人笑了起来。
    大家其实都是善意的笑,看这眉眼精致的青年不断地夸自家饮品,又不断吃瘪,有点好玩而已。可小姑娘看得不乐意了:明明大哥哥都委屈了,为什么大家还要笑他?
    身为小孩子,对于这种情况她是非常有体会的。有时候明明认认真真地说一件事,大人们却跟听到了什么天大的滑稽事一般,哈哈大笑,简直气死人!
    于是乎,虽然小孩儿也怕苦苦的药汁,但还是一咬牙,一屏呼吸,咕咚喝了一大口。
    哗——大家都惊了一下。一时间竟是忽然静了下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小姑娘身上,看这孩子会不会忍不住吐出来。
    小姑娘本来想着,不管怎么样,千万不能说难喝,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哪知一口下去后,稍稍体会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地睁大了眼睛,对着手中的“黑乎乎”看了又看。
    “哈哈哈哈,是不是这药太难喝了?她都不敢相信了?”有人笑了起来。
    其他人也跟着笑,然后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只见小姑娘咕咚咕咚咕咚,一气不停地把剩下的全喝了,意犹未尽地看肖衍:“好好喝!”
    所有人看看小姑娘,再看看肖衍,将信将疑。这会儿大约是还不大流行“托儿”的,小孩儿的反应唬住了不少人。
    饕餮则是最疑惑的那个。
    围观的人不知道小女孩儿的真实样子,他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一看就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应当也吃过不少好东西,不大可能分辨不出好吃难吃吧?
    这么寻思着,终于也舀了一碗。这回,注意的人就更多了一点。
    只见饕餮微微皱着眉,嫌弃般地对着碗里的液体左看右看,想要下口,又想起曾经被肖衍的辣椒坑了的日子。于是半途稳住了碗,伸出舌头如蜻蜓抄水一般,飞快地舔了一下。
    都做好舌尖被奇奇怪怪的味道占据的准备了。
    周围人被这上断头台般的表情唬住了,一时间气氛格外凝重。
    酸酸甜甜的味道在舌尖绽开,饕餮愣了一下。尝试着喝了一小口,味道更浓郁了一些,冰甜适口,一点点酸味恰到好处,虽然有那么一丢丢涩,但又被蜂蜜醇厚的味道压得差不多了。
    从没尝过这样的味道!饕餮惊讶地看向肖衍,肖衍翻了个白眼,不想理这货,给小姑娘再盛了一碗。
    饕餮腆着脸凑上去,无比利索地给自己再盛了一碗。
    一大一小两只抱着碗,忙不迭地仰着脑袋咕咚咕咚。
    哇——周围人更加骚动了一点。终于,有人忍不住好奇心:“给我来一碗——”
    肖衍施施然指指小锅浓汤:“一块灵石一碗。”
    再指指大锅淡汤:“十五颗灵珠一碗。”
    噗——众人吐血:“之前明明没有那么贵的!”
    “之前是试喝价,你们错过了。”肖衍理直气壮,“你们知道这材料有多难得么?以后再想喝,说不定还得涨呢。”
    人就是这样,有时候免费试喝,退缩着不愿尝试。可现在一涨价,心里的草就疯狂地涨了起来。一边嘀咕着好贵好贵,一面又忍不住想,真那么稀罕么?
    终于,有人忍不住买了一碗淡的。
    带着“你要是骗我的话,这铺子就别想开了”的表情,那人满脸怀疑地喝了一口。然后……掏了一块灵石:“再来一碗浓的,不对,再来两碗吧。”
    说着,又摸出一块。
    哗——人群彻底炸开了锅。
    越来越多的人凑上来买酸梅汤,不一会儿,两锅大半天都没卖出去的饮料就见了底。有人抢了几碗,迎来了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有人喝了一碗还想再来一碗,对着空空如也的锅子后悔不迭。有人压根没排上,不停地问喝过的人到底什么味道。
    “闻所未闻的美味。”尝过的人斩钉截铁道。
    哪个世界都是不缺乏吃货的,有人眼巴巴地看着肖衍:“明天还会有吗?”
    肖衍收钱收到手软,心里乐开了花,面上一派高冷:“看吧,这材料真不好找。”
    呜呜呜呜,明明中午就摆出来了,为什么不早点尝尝!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免费的都不尝尝!
    尝到的没尝到的人全都后悔到眼泪流下来。
    小姑娘喝了两碗后,肖衍又给她半碗,叮嘱她慢慢喝。她便捧着个粗糙的陶碗一点一点地抿着,灵活的大眼睛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南城的人好有趣,跟内城那些装模作样的一点都不一样。
    逃亡了半天的小孩儿忽然就没那么害怕了,随着众人夸张的举止咯咯笑了起来。
    肖衍的铺子空了,众人也就慢慢地散去,临走还依依不舍地表示:“明天一定要来啊。”
    肖衍等人走得差不多了,一脸财迷地把灵石收好,对饕餮说:“发了发了,我们发了!”
    饕餮失笑:“等离开这边,我们去熊山弄点,一块都抵得上这个多少了。”
    “你不懂,这是劳动的快乐。”肖衍甩了甩汗湿的头发,骄傲仰脸,“不在人群中,灵石也就没那么大的意义了。”
    饕餮:“……”小狐狸又说奇奇怪怪的话了。
    小姑娘的警惕性又下降了不少。肖衍也不多问,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几句,发现这次的事,竟然是小女孩儿的下人参与其中。
    她跟了姐姐出门逛街,姐姐进了一家剑铺,她实在不感兴趣,又难得出来一次,恨不能多逛一逛。姐姐也了解她的性子,笑着说去吧别走远了,我也马上出来。
    三名下人跟着她,而且只在相邻的几个铺子走动,本以为是绝对不可能出事的。结果其中一个人,先是指挥一人去给她买糖,又指挥另一人给她买水果。她虽然不那么想吃,但这人跟在身边护卫也挺久了,一个人守着也不大可能出岔子,于是便点了头。
    结果等两人走开后,这人一把捂住她的嘴就七弯八拐地按照显然摸透了的路线跑了。
    要不是中途她死命扒住一辆路过的牛车,又把上头装着的货物全都扒拉了下来,倒了那人满身,自己指不定就在哪儿了。
    小姑娘瘪着嘴,很受打击。
    肖衍听得咋舌,正要安慰两句,忽然,城门处骚乱了起来。挨挨挤挤的人群忽然向两侧退避,几排手握长枪的人快速而有序地跑了出来,眨眼间分散开,迅速地占领了城外一些容易有人逃跑的角落。
    人群惊疑不定,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肖衍伸着脖子张望时,就看到城门的守卫整整齐齐地站成两排,齐齐行礼后大声喊道:“见过大公主!”
    小姑娘又惊又喜,小声对肖衍和饕餮道:“呀,姐姐来了!”
    噗——肖衍差点没被口水呛到。虽然知道小孩儿出身不凡,可这来头,也太大了吧?
    第80章 传奇
    在一臂国这样的小国家, 组织方式还是相当原始的。
    长老会亲自带人去打猎, 遇到危险也第一时间拎着武器上阵。圆眼和长颈虽被人称一声少主, 但平日里跟差不多年纪的人也都是嘻嘻哈哈勾肩搭背, 一点架子都没有。
    肖衍见了几次他们讨论事情, 都是长老首领凑在一块叽叽咕咕地就开始了。
    谈得开心了互相拍肩大笑, 谈不拢时嗓门越来越高,拍桌子骂人也是常有的事, 骂完了脸红脖子粗地喘着气互瞪,活像一群斗鸡。可就在旁人以为他们就要拳脚相向时, 他们又哼哼着坐下了, 继续吹胡子瞪眼地争论。
    当然,大部分时候,这些老大们的意见还是非常一致的。
    而早就以武力起家,并壮大到差点能吞并整个西边的丈夫国, 显然不是这画风。
    无论是一开始便强势冲出,占据各个重要位置的兵士,还是夹在在其中的, 几乎无法掩藏的强大灵力波动,甚至是城门守卫大喊公主, 路人几乎非常习惯地退避到两侧,都可以看出其严格的秩序性。
    在小姑娘嘀咕完后, 又是两排人马自城门处飞快出现。这次与之前一批不同, 清一色地骑着高头大马, 昂首扬蹄间显得神骏非凡, 更奇特的,则是马背上的人。
    那是清一色的娘子军。
    干干净净不施粉黛的脸,头发利落地束在脑后,统一的深色服装,身上要害处加了防护,窄袖收口方便行动,样式简洁无比,只在上衣下摆处绣了一圈偏亮的花纹,让整支人马都多了几分亮色。
    更重要的是,肖衍能明显地感觉到她们身上比前一些人活跃得多的灵气,加上那不经千锤百炼不可能出来的沉凝之气——显然,这些人马绝对不止看着赏心悦目而已,动起手来也绝对给力。
    若说小姑娘只听到喊声时还有些迟疑的话,这两排人马一现身,小脸上的凝重顿时荡然无存,几乎忍不住跳起来:“呀——羽衣军的小姐姐们!”
    羽衣军。
    虽然肖衍才来丈夫国没两天,但对这三个字可绝对不陌生。
    在介绍起丈夫国的情况时,一臂国的人不止一次地以敬佩的口吻提起过她们。不过肖衍他们的身份是生意人,不好表现得对人家的兵力太感兴趣,便假装兴致缺缺,只稍稍旁敲侧击了一些内容。
    好在他们有个包打听的智。
    老头儿东转西走,听了一脑门杂七杂八的消息,把其中关于羽衣军的剔出来,再去掉那些不靠谱的道听途说,很快就理出了一条相对清晰的“丈夫国大公主崛起记”。
    这是一个近乎传奇的故事。
    说起来,很久之前,丈夫国的人也基本如现在的一些小国一样,男女都很剽悍,上阵亲兄弟,打架夫妻团。也不知是远古的血脉特别浓郁,还是占据的地方灵气特别丰沛,这里有神血的人相当多,不拘男女,实力相当。
    转折点还是那次与巫咸国的一场大战。
    丈夫国功败垂成,被打得相当惨,之后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不管勃勃野心是不是还在,表面上的姿态总是要做足的,装模作样地去遥远的中原学了满口的谦退之辞,又号召国内所有人学礼,从穿着打扮到进退举止,总要做出一副谦谦君子型“大丈夫”的模样。
    一时间满国衣冠胜雪,全是白衣飘飘宽袍大袖的模样,不知情的人猛一看肯定会吓一跳,以为在举行什么隆重的国丧。虽然满街的大汉们依然走路甩手甩脚,下巴朝天,一言不合就恨不能撩袖子打一架,看起来与“哀戚”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然而,表面工作做了多年,到底也会有些潜移默化的作用。
    丈夫国到底太偏西,与中原文化差异太大,理解起来,难免会有些偏差。这般不走心地学习中原时,囫囵吞枣下难免就会走一些极端。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盛行。
    事实上,肖衍听着老头儿对东边风俗的描述,在这个世界的中原地带,虽然男人有越来越强势的趋势,但男女的地位差别还没那么大。可到了丈夫国,经过多年的发酵演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得“女人就该乖乖待在家里”。
    类似的声音越来越多,对女性的审美悄然改了方向。同样的美人胚子,以前跺跺脚能震塌一间房,挥挥手电闪雷鸣,能力强悍性子又爽直的妹子受欢迎,现在变成了会绣花一类“高雅艺术”的、温顺乖巧的妹子备受追捧。
    倒不是说两者之间有高下之分,可当风向明显地一边倒时,许多懵懵懂懂的人就开始随大流了。
    父母开始教育男孩子,你要专心练剑,专心锻炼神血能力,将来保家卫国。然后转头对小女孩说,你要温顺乖巧,不要老反驳别人,没事别往外疯,多学学绣花,或者跟某家的闺女学学赏花也行。
    什么?锻炼神血能力?没必要,有哥哥弟弟保护你呢!什么?某某某家的孩子?不行,你不能跟她玩,那简直是个疯丫头!
    这样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养成了丈夫国男女间截然不同的气质。底层为生计奔波的还好一些,上层贵族中尤为明显。
    自然也有女孩是不乐意的。
    她们或天生神血浓郁,打起架来可以秒杀那些只会淘气的笨蛋小男生,却总是被人告诫,女孩子别这么野。或在某些领域有特殊的领悟能力,却被告知女孩子不要整天“不务正业”,学好女红找个好人家才是正经。或者有些女孩子,单纯因为不爱梳妆打扮,就被人指指点点“不讲究”“没礼貌”“将来找不到人家的”。
    在环境还相对宽松的时候,有不忿的女子联合起来,按着兴趣自由地学习武艺,锻炼神血能力,或者钻研其他喜欢的内容,试图以此来证明,女子绝不只有温顺乖巧的单调一面。
    然而她们并没能平稳地发展。
    导火索是当时的王与后的意见分歧。
    丈夫国自来都是王与后都握有极大的权力,两人商议后共同决定一些大的政策。虽然也会有摩擦,却基本在可控范围内。
    但那时的丈夫国情况毕竟特殊。
    曾经不可一世的强国遭逢完全超出预料的惨败,韬光养晦多年依然没有恢复元气,国内矛盾积累得相当严重。这时候,每个急于解决问题的上位者,都会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决定立刻执行。
    偏偏,这一次,王和后考虑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线,并且相当自信推下去一定会见效,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反复的妥协和斗争中,矛盾愈发尖锐,最终,一国之君对着一国之后下手了。
    虽然工作上有分歧,但感情上其实相当信赖丈夫的昭后万万没料到会迎来这么一天。
    一旦动了念头,男人的心就变得冷硬无比。蓄谋已久,反复揣摩,等到时机成熟,终于迫不及待地冲着枕边人露出了獠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