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8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8月15日,奥运会田径项正式开战。
    蓝珂早餐吃了几个小笼包,这个挺她胃口的,接着目送一部分队友前往鸟巢备战。她报名的女子一百米,则是在第二天,也就是8月16号,上午十点五十分开始。因此今天,可以说是她最后的时间了。
    自然,这一天也是在训练之中度过的。
    第83章
    早睡早起身体好, 蓝珂不到七点的时候已经醒了, 刚走到洗手间,陈圆开门出来,问她:“不再休息会?比赛是十点五十,赶着八点就行。”
    今天将进行两场女子百米的比赛。首先是预赛,正如陈圆所说接近十一点开始。另一场是复赛, 也可称1/4决赛, 在晚上20:35开始。由于本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只在上午和晚上举行,两场比赛之间, 大概有九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足够运动员们恢复状态了。
    “我昨晚睡得早, 九个半小时也够了, 早点过去吧。”
    “也好。”
    先去餐厅与王教练以及队友们汇合,少少的吃了点东西垫肚子, 保证不至于饿着,接着乘车去了紧邻着鸟巢的热身场地。
    在车上,王教练和蓝珂坐在一排,悄悄对她说:“关于分组, 这次上面会尽量照顾你的,其他只能看你自己了。”说完这个,他犹豫了一下,又说:“这话本不该说的,给你压力,但是我觉得, 你这丫头缺的就是压力,不给点怎么成?我相信你压不垮。”
    蓝珂撇嘴,说:“那我不听了,压垮了你又不用负责。”
    王教练眉毛一竖,说:“我跟你交个底,王静的伤势不容乐观,如果全盛时期,她进复赛不成问题,但是现在,不提了,这次上面的目标,是至少要进入复赛,最好是半决赛。这么多年来,国家中没有一位运动员进入过女子百米半决赛,你要是做到,也算是创造历史了。”
    这件事儿在蓝珂意料之中,她毕竟骨子里是个成年人的灵魂,王静的伤势要真像田管中心跟外界宣布的那样乐观,怎么会急吼吼的把伤的不轻的何仪拉回来当4x100米接力的备选?反正她连刘飞人退赛的事儿都知道了,还怕其他能镇住她吗?
    蓝珂认真点头,然后问:“有奖金吗?”
    王教练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要是你能拿个奥运冠军回来,国家不给,我私人砸锅卖铁也给你发奖金。”
    蓝珂叹了一口气,“愁眉苦脸”的说:“谁让爹妈把我晚生了几年。而且啊……我才不要教练你的破铜烂铁呢。”而且蓝珂觉得教练已经忘了,他的锅铁里面,还有她的一万块呢,尽管还没到账,拿自己的钱奖励自己,一点意思都没有。
    见她依然没什么压力,王教练松了一口气之余,也怀疑蓝珂是不是不知道压力是什么,都说大赛型运动员,是压力越强,动力越强,为什么这丫头看发挥确实是个大赛型运动员,但却几乎没有承受压力的时候,总是那副模样,难不成变异了?这样到底好不好?
    这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想明白的,王教练干脆说:“别贫了,快下车去热身,筋骨放开,千万别受伤。”
    蓝珂和王静一起去了热身区。
    一位黑发中分,带着眼镜的女运动员走了过来,一口港普跟王静招手:“王静,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之前就听说你获得了外卡,能参赛百米,恭喜了。”王静也回了一声,两人便简单的聊了起来。
    因为王静个子比蓝珂还高些,足足有170,而来人却只有160左右,她们两个之间,足足差了接近一个头的距离,一个抬头,一个低头,这样的聊天方式,蓝珂都替她们两累得慌,但两人似乎没有觉得不对,如常聊天。
    蓝珂在一旁做热身,顺便听了一耳朵。
    这位是香港最出名的女飞人,温安英。也被称为香港的女飞人,全能运动员。一个人保持着100米、200米、400米、400米栏、4x100米以及跳远的香港纪录。虽然香港地小,保持一地记录难度显然没有国家纪录来的大,但这一番成绩,也足以让人侧目了。
    一个人精通一项已经是不容易,蓝珂有系统,现在也只敢跑100米兼200米,后来倒过来跑200米兼100米和4x100米,一般来说,兼项100米和200米,200米和400米的很多,但这三个短跑都凑在一起练的,那是真的非常少。而温安英却能做到这样,可见真的是天赋不一般。
    王静和她是在之前的仁川亚锦赛上认识的,赛场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地方,运动员的友谊,一场比赛就够了。至于成绩,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能参加同一场比赛,正常来说都是处于同一水平的。当然,蓝珂这种跨级的特例不算在内。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香港是单独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比赛,不占用内陆的比赛名额,奖牌数也是独自计算。除了香港,包括澳门,台湾等地,都享受这个待遇,奥运会参赛并不仅仅限于国家,地区也是可以的
    温安英出生于1975年7月,也就是说,在仁川亚锦赛的时候,她已经30岁了,田径运动员黄金年龄相比体操之类的已经算是来的长,二十四五左右到了巅峰,接着就走下坡路,一般二十七八就要退役了。
    在王静仁川亚锦赛夺冠之后,接下来的比赛两人多多少少见了不少次面,温安英在各项赛事里面也是比较活跃的,只是王静后来伤势逐渐严重,更多时间花在养伤上,毕竟隔得也远,渐渐也有不少日子没见了。
    温安英现在已经三十三了,早就过了黄金年龄,她从14岁开始接受田径项目的训练,迄今为止已经跑了足足十九年。八年前的悉尼奥运会,她正当盛年,却因为伤势缺席,雅典奥运会,她伤好的差不多了,但成绩却又不足以参赛。
    年岁日长,越发充足的经验,并不能弥补她身体的衰弱,现在温安英一百米甚至只能跑到二级运动员标准了,加上香港政府已经撤销了对于她训练的资金支持,前段时间温安英为了能够保持竞技状态,甚至连理疗费用,都要辗转找了数人帮忙,才得以解决。
    这场家门口的奥运会,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奥运,温安英打算在之后,也要准备退役了。能够得到一张外卡,特邀参加女子一百米,真的是非常不容易了,也算是圆了毕生的一个梦想了。
    奥运参赛一般就四种办法,如果能达到奥运标准,a标三人,b标一人,直接去就行,要是女子达不成,男子达成,便可以借用男子名额塞一个过去,反之女子达成,男子项目不能达成,也是一样的,蓝珂之前二百米就是这个情况。
    另外还有就是如果一个b标都达不成,可以选择一位国内最优秀的运动员,参加除了少数有限制以外的大多数比赛,最后就是外卡选手了。就算是奥运会,也是要招商引资赚钱的,赞助公司可以得到少量外卡名额。温安英就是第四种。
    王静聊了会,把蓝珂也介绍给她认识。
    温安英一笑,说:“我知道她,大名鼎鼎的最美弯道运动员,这声势比你当年还来的大,年轻就是好啊,至少还能战十年。我这点本事,也就是窝里横罢了,出了香港,可能连你们一个省的都比不过呢。”
    王静摇头,说:“我也比不上了,顶峰早过去了,这次奥运之后,大概也要退役了,你能跑到33岁,我最多也就二十七八就得退了,以后还得结婚呢,你也是知道的,我男朋友等我都快等了五年了,总不能让他再等五年。”
    说罢,她对蓝珂说:“这一次跑完,一百米的重担,就交给你了。”
    蓝珂不自觉看了一下王静的腿,她站立的姿势有些奇怪,更多的将全身的重量压在左腿,避免触及到右脚踝的顽固性伤势,连站都要这样站了,真的能跑吗?不过,这也不是她该问的,家门口的奥运,还能弃赛吗?
    “这话说得太早了,王静姐,你至少还能跑两年吧。”蓝珂安慰她。
    “希望吧。”王静却不太乐观。
    随着时间过去,热身场上的运动员也越来越多,王静交友还挺广泛的,她之前在仁川亚锦赛登顶之后,一度被誉为国内女子短跑第一人,拉着蓝珂训练之余,甭管国内的国外的,认识了一堆。不过因为王静主场只在亚洲,欧美那边她就不熟悉了,互相之间也没什么交流。
    很快,就到了检录时间了。
    王静递给了蓝珂一对耳塞,说:“赛场上太吵,直接进去耳朵可能会被震聋,提前带着能隔音,上跑道再取下来,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敏感度,发令反应能更快点。进场的时候再带,现在先放着。”
    有些游泳运动员进场的时候,带着大大的耳机,其实也是同一个道理,只是田径项目和游泳项目还是有些区别的,耳塞足够了。
    蓝珂还真不知道这种小技巧,没人告诉她,说:“谢谢王静姐。”
    两人进去抽签分道。
    “好运帝都”公开赛的时候,蓝珂已经体验过一次,这种繁琐的检录并没有给她带来麻烦。换好衣服,将第二检录处得到的号码布贴在身上,深深吸了一口气。
    一百米本来就是热门项目,多达八十多位运动员报名参加了本次比赛,预赛共分为十组,有些组八人,有些组则是九人。鸟巢的跑道比很多田径场多一圈,共有九道。其中小组前三名可以直接晋级复赛,一共取三十名直接晋级,剩下的成绩通排,再取前十位补位晋级。
    这次比赛分组法,也是蛇形分组,目的是让更多成绩优异的运动员,能够尽量晚的碰面,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来自同一国家的运动员,不会在预赛甚至复赛见面,当然到了半决赛,场次减少,那就没办法了。
    王静被分在了第一组。
    基本上每一组,都有一到两个种子选手,这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组的种子选手,便是来自美国的运动员爱德华兹。她是美国最杰出的短跑运动员之一,曾经在女子200米世界排名第一位,在去年田径世锦赛上,还创造过10.90的可怖成绩。之前2004年,因为服用兴奋剂,她被国际田联禁赛两年,无缘雅典奥运会,不然奥运必然有她一席之地。
    这样的运动员,除非她自己犯错,抢跑、服用兴奋剂,要不就是和其他种子选手半决赛撞上,不然几乎可以说是稳进半决赛,甚至决赛的。
    另一位,则是来自英国的运动员科瓦凯,她的实力不如爱德华兹,但也不俗,说好听点,就是和王静不相伯仲,说难听点,王静伤了之后,已经不如她了。
    王静的实力,在这一组排在第三,剩下的运动员,都是奥运b标都无法达成的,只要她发挥正常,至少可以以第三名的成绩,晋入复赛。
    这也算是国内良苦用心了。
    “王静姐,加油。”蓝珂给她鼓气。
    王静在10:50分准时上了跑道。
    听到自家女飞人上场,鸟巢的气氛格外的火热,对比一下,之前“好运帝都”那会,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王静习惯的转了一圈,分别向观众席挥手,引得一片惊呼。
    发令枪响,运动员们依次冲了出去。
    第一名自然是来自美国的爱德华兹,她想向整个世界展示自己的存在,以绝对的领先优势,第一个过了终点。
    王静以11.30的成绩,排在第二位,顺利晋级。
    第三名则是英国的运动员科瓦凯。
    第四名为来自咯麦隆的运动员马尼,她的成绩相比之下就差得远了,为11.64,不出意外地话,靠着补位进决赛的希望都比较渺茫了。
    每一场预赛之间只间隔七分钟,运动员比完之后,不可在赛场上久留。
    王静慢慢地走回了休息室,蓝珂在她进门之后,便将她扶着,走进去坐了下来。她的额头上汗水一滴滴的往下落,也不知道是热身导致的,还是因为疼痛造成的冷汗。
    “你先休息下吧。”蓝珂说。
    “嗯,我知道,你也快去准备吧,马上该你了,分组安排不错,不要冲太拼了,不然晚上复赛冲不起来。”
    “我知道的。”蓝珂说。
    蓝珂在王静之后,被分在了第二组,她们两人的分组都非常靠前,这样也是希望她们早点跑完,能够更多的时间恢复体力。十组下来,一组七分钟,足足就有差不多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差距。国家对自己的运动员,在能照顾的地方,都是挺照顾的。
    第二组和第一组差不多,强敌是不可避免的,但能够媲美蓝珂实力的不多,只要不犯错,蓝珂晋级是没问题的。
    最为出色的,就是来自法国的运动员阿隆,她和蓝珂擅长的项目一模一样,都是一百、二百再加上4x100米。不过阿隆是1973年生人,换言之,她已经三十五岁了,比之前的温安英还大些,实力退步的很厉害。
    阿隆的巅峰时刻,应该是在十余年前,也就是1998年的欧锦赛,她曾经创造过10.73的一百米个人记录。她也被誉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最顶尖的女子短跑运动员之一。前一年,后一年,她也曾帮法国队夺取了4x100米的铜牌以及银牌。
    这之后,阿隆就慢慢走下坡路了,伤病加上结婚,让她离开了田径世界几年。
    在2003年的时候,阿隆复出,也可以说是她最后的疯狂,刷了不少的奖牌,至于之后,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了。05年还抢了三个奖牌,一金一银一铜,再两年过去2007就只有一个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总决赛100米季军。
    另外一位,则是来自美国的运动员劳瑞·威廉姆斯。她如今刚刚二十五岁,相比走下坡路的阿隆,正是田径运动员最黄金的年龄,同时战绩也很彪凛。
    03年世锦赛接力银牌,04年雅典奥运女子百米银牌,05年世锦赛女子百米冠军。而且还在05年的瑞士洛桑,创造过10秒91的女子百米个人最好成绩。可以说,她就是如今是美国短跑项目上一张王牌。
    至于其他几位运动员,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哈林甘、来自巴西的穆拉、来自格林纳达的弗莱切、来自伊拉克的阿卜杜拉扎克、来自巴基斯坦的西迪奎伊、以及来自图瓦卢的马诺阿,她们实力有限,蓝珂不用将之当成对手。
    蓝珂要是发挥出色,压制阿隆还有希望,但想赢过劳瑞·威廉姆斯,那就不太现实了,这个分组安排,算是照顾她保三争二,顺利晋级的。这个分道,上面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照顾归照顾,但是吃相不能太难看,在公平分组的前提下,然后才能照顾。
    预赛的景况,暂时还不用动用状态卡,倒不是她抠门,而是蓝珂现在医疗卡变多了,但因为破纪录较少,状态卡又有所不足了,100米、200米、4x100加起来,要是从预赛就开始用,想破产都没地方破,根本不够用啊。根据分组情况,观察对手实力,保证能够晋级就没必要浪费了。
    这叫精打细算。
    10:57分,蓝珂从通道出来,跟观众们挥手致意,引来疯狂的回应,鸟巢人潮鼎沸,声音似乎要将整个帝都都给掀上天去。王静给她的耳塞挺好用的,并不完全隔音,但声音被阻了一层,倒不像开幕式那会,被险些震聋了。
    之前给王静欢呼的,大部分都是国人,不过蓝珂这会,人气还要更胜一筹,除了不少人喊着她的名字,还有一些虽然稀少,但可以准确听得出来的英文。
    “miracle girl。”
    虽然蓝珂只参加了一场田径世青赛,但世青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其实并不小,国内重奥运,但是国外对于世青赛关注度更高,加上媒体的疯狂炒作,蓝珂的名气就像是病毒一样在国外扩散开,还真有人,是为了看蓝珂才选择来帝都看奥运的。
    蓝珂广告效应很不错,至少忽悠了些外国人来帝都,也算是为国家创收了,只可惜她一分钱提成都拿不到。
    接下来,当伊拉克运动员阿卜杜拉扎克登场的时候,场上响起了又一次激烈的掌声。这并不是因为她的名气,只是所有的观众,自发向在战火中坚持训练的运动员致敬。蓝珂离得近,可以看到阿卜杜拉扎克站在跑道上的时候,似乎眼中已经有泪光了。
    当所有的运动员都上了跑道,裁判确认大家动作、姿势完备之后,发出了口令。
    蓝珂在第四道。这时她已经取下了耳塞,王静的这个办法确实很有效果,她的耳朵比平时更加敏锐,第一时间捕捉到了枪响的声音。
    这是奥运会,她在为国家而战,蓝珂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冲出去的这一刻,周围熟悉的观众欢呼声给了她无穷的动力。
    阿隆和劳瑞·威廉姆斯分别在第六道和第三道,她们的想法很一致,预赛没必要太拼,晋级就行了,因此蓝珂仗着前程强大的爆发力,抢到了领先的位置,她们也没有追赶的意思,紧紧坠在她身后,也不被甩开。
    相比之下,蓝珂耗费的体力,比她们还多一点,毕竟她的pb成绩,也就是之前在世青赛上才创造的,11.30。而后面这两位,一个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正是当打之年,都跑到过11秒以内,蓝珂暂时还是没法相比的。
    因为谁也没有争,所以这个顺序便一直保持到了终点。
    +1.0m/s
    第一名:中国蓝珂第四道 11.3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