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玛格丽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安妮·弗兰克本来就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她需要一种让观众感同身受的痛苦感,那简直都不用选了,除了亨德尔的lascia ch'io pianga还有谁能胜任这个要求?抡起催泪大弹,自然是咏叹调,而这首“让我痛哭吧”在咏叹调里渲染悲伤情绪的能力真是当仁不让,没见那么多的大拿都演绎过吗?
    “亨德尔的lascia ch'io pianga,谢谢。”玛格丽特开口。
    路易斯·肯特一挑眉,居然是这首,“你会意大利语?”
    “懂一些。”当一个人的时间里只剩下等死,别的都不用去做的时候往往会有大量的时间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为了啃那些意大利电影和电视剧她当年也是很尽心尽力啊,专门找了意大利语教授来指导她呢。
    路易斯没有说话,手指滑过唱片墙,抽出这张唱片,放到唱片机上。
    唱针缓缓的滑过胶片,忧伤的音乐声响起,玛格丽特心中默数着节拍,随即开口:
    “lascia ch'io pianga
    mia cruda sorte,
    e che sospiri la libertà! ……”
    路易斯直接打了个激灵,身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oh,shit,这声音太有穿透力了!玛格丽特还没有变声,虽然音域够广,可声音还是少女的青涩与稚嫩,但是这种歌声里的情绪是怎么回事?一个小女孩哪来那么多苦大仇深?
    “e che sospiri,
    e che sospiri la libertà!
    lascia ch'io pianga
    mia cruda sorte,
    e che sospiri la ……”
    玛格丽特好像又回到了那张冰冷的病床上,家人握着她的手,焦急痛苦,而她却只能在呼吸机下苟延残喘,她得为了爱她的家人努力活下去,即使死亡是对她最好的解脱……
    “il duolo infranga
    queste ritorte
    de miei martiri
    sol per pietà,
    de miei martiri
    sol per pietà.
    e che sospiri la libertà…… ”
    一曲唱完,玛格丽特把自己从回忆中拉回现实,以眼神向路易斯·肯特询问自己是否让她满意。
    路易斯·肯特的心中布满了不可思议,当时听阿瑟·米勒说自己的小外孙女完美的诠释了‘memory’的时候还以为是他在往自己脸上贴金,一个九岁的小女孩?人生才刚刚开始,能有什么阅历,又怎么能唱出老猫心中的感情?
    可是现在她相信了,这个孩子的天赋太好,表现能力也太好,如果不是亲耳听见,她真的不敢想象这充满了痛苦和呐喊的动人心魄的歌声是从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口中发出的。刨去她的年龄和经历,只能用天才来形容。
    她应该去唱歌剧,路易斯脑中突然生出一个念头,随即又把这个想法给掐灭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孩子连到百老汇发展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她已经演了一部电影,莉莉安·米勒的事情她也知道一些,眼前的小女孩很可能拿到一个奥斯卡提名,又怎么会回到百老汇当一个没什么前途的小演员呢?
    顺利的搞定了路易斯·肯特的下马威,约好了上课的时间,玛格丽特就和安德莉亚离开了。
    走出路易斯·肯特的工作室,玛格丽特突然叹了一口气,安德莉亚奇怪的看着她,搞不明白她干嘛叹气,连她这个不看百老汇戏剧的外行人都觉得她唱的太好了,感情渲染力maxmax的,为什么本人还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玛格丽特忧伤的看了安德莉亚一眼,冒出了一句中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宝贝儿。”还是太年轻啊不懂这些乱七八糟的勾心斗角。
    想要看一下一个人的台词基础,让她念两段台词不就完了,干嘛大费周章的非要来一段音乐选段?这跟舞台剧的台词功力有个毛线的关系啊,又不是唱音乐剧。还有那个唱片机,当她眼瞎看不到屋子里面的cd机吗?非要用这种古董机来镇场子,还不是想要压一下她吗!
    她在来见这位女士之前有了解过这位女士的过往。
    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出身于歌剧世家,但是她本人却投身于百老汇。短短几年的功夫就从百老汇的一个小配角成为了能够独自单杠的主角,可惜被酗酒的未婚夫坑死了,一场车祸毁掉了她的前途。消防员把她从车里面拖出来的时候,她的左小腿已经没救了,只能截肢,她的那个醉鬼未婚夫也当场死亡。本来两天后就要公演的《歌剧魅影》也被换掉了角色。老天保佑,克里斯汀即使能把魅影和夏尔迷得神魂颠倒也没办法拖着半条腿又唱又跳,更何况那会儿她还躺在病床上呢。这可比朱迪·丹奇因为排练而骨折失去老猫的角色那事儿惨多了。
    第24章
    只能说这些都是命啊,老天大概特别喜欢给那些有才华的人找麻烦。
    难怪她对自己的态度有点奇怪,大概是阿瑟又说了什么吧,其实在她看来,这位肯特女士倒是蛮适合唱那首《让我痛哭吧!》的咏叹调,法里内利被亲哥坑得没了命根子,永远都只能做个假男人,肯特女士被未婚夫坑得没了半条腿,再也无法登上舞台享受观众的掌声只能开个工作室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师。
    离开了罗莱蕾工作室的玛格丽特不知道,还是在那间练歌室里,路易斯·肯特正在一遍一遍的听着她录下来的玛格丽特的“让我痛哭吧”而痛哭不已。没有真正经历过的苦难的人很难理解她的心情,论演唱技巧,玛格丽特远远逊色于那些真正的歌剧演员,可是她的歌声却偏偏能够穿透她的心灵震撼她的灵魂。
    她不知道玛格丽特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唱出这首亨德尔的名作,但是她从玛格丽特的歌声里听到了自己知道自己已经截肢,再也不能登上舞台的痛苦。
    她努力了多少年?十年?还是二十年?时间早就在她努力的练习中模糊掉了,最后只剩下要登上最好的舞台,做最好的女主角的念头了。可是那场车祸毁掉了一切,即使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能够更好的诠释音乐的感情,现场渲染力再好又怎么样?一个已经无法长久站立的演员又怎么可能再登上那个竞争激烈的舞台?长久的努力一朝毁于一旦,她痛苦的想要死掉,如果莱纳德没有在那场车祸里当场死亡大概也会被她杀掉吧……
    玛格丽特奄奄一息的趴在床上接电话,“不,最近没时间,去不了了,阿瑟给我接了一份合同,不,不是电影合同,我这个年龄段短期内也没什么电影可以演,是百老汇的舞台剧。对,不用怀疑,就是你想得那个,《安妮日记》。黛西·布鲁克十六了,最近身高窜得飞快,身材发育得太好,有成为第二个碧姬·巴铎的潜力,演不下去了。没有,就签了三个月,基本上是替打,梅森心仪的演员没有档期,要到一月份才能空出来。而且毕竟为了颁奖季。就为了这个你知道我的周薪是多少吗?阿瑟亲自出马和派特的加持也没让我能够挣上1000块,300块,天哪,300块,汤姆你能想象吗?我可是个童工!”
    玛格丽特气得大叫:“就因为我没名气没作品只能演两个季度居然就只给我300块!而且我还得自己付钱去路易斯·肯特的工作室做培训,这根本就是剥削童工!你绝对想不到我昨天晚上甚至做了一个用ak47狂射史蒂夫·梅森的梦,我把他吊在百老汇的钟楼上,每个半个小时扫射一次,然后他掉进了一口装满了绿色的化学染料大缸变成了小丑,于是我只能呼唤蝙蝠侠来救我,但是最后来得却是超人,然后他跟我说我应该加入他的不义联盟。天哪,我是不是真的精神错乱了?”
    滔滔不绝的跟克鲁斯先生疯狂吐槽百老汇那点破事儿,玛格丽特翻了个身,撸着q的长毛,继续和熊孩子二人组里的另一位掰着。
    丽贝卡又被召回洛杉矶去继续未完成的“制片人”工作了,她只好孤军奋战,南希在这方面实在是帮不了她什么忙,一个劲儿的煲汤为她进补,补得她都快吐了。现在好不容易汤姆邀请她去参加跳伞,她却只能乖乖地待在纽约,为了那该死的颁奖季忙前忙后。嗷嗷嗷嗷,好想破坏点什么东西啊……
    “居然现在就开始宣传了?”玛格丽特听着汤姆爆给她的八卦诧异道。
    “才八月份吧?”
    “是是是,我知道宣传从开拍的时候就开始了,现在只不过是大规模宣传的开端。可是你真的确定要这么早就开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酵期啊……倒也是,到上映的时候这条新闻应该是发酵的差不多了,上映一段时间以后就是提名的时间了,确实能够引起一部分反应。你的最后一个反面角色呢,大概会掀起一个小小的观影高潮。不过你真的确定以后再不演了吗?我觉得除了你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这么完美的诠释莱斯特了,你要是不演的话真的很可惜啊。”玛格丽特是真的感到遗憾可惜。
    新世纪后,一直有传闻说环球要重启“吸血迷情”系列,可惜诸多影迷从好莱坞扒拉到欧洲,又从欧洲扒拉回好莱坞也没扒拉出一个能够胜任莱斯特的演员,无论是颜值还是气质还是契合感和演技,汤姆·克鲁斯充分的向你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做汤姆之后无莱斯特的传说。
    至于路易,哦,忘了路易吧,人们八演员的时候完全忘了这么一号人了,克劳迪娅都比他有存在感。
    “好吧,鉴于你不想再演了,我想这个系列的后几部的版权我大概是卖不出去了。哈哈哈,别担心,我还不至于靠着电影版权吃饭,好歹我也是个富n代啊,别说饿不死了,我一直生活的都蛮滋润的。”
    这话说的倒也没错,威廉和莉莉安两个人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两个人对于敛财这方面的技能似乎是天生被加持过,不但在自己本身的事业上混得风生水起,连附带产生的一系列产业也都发展的顺风顺水,堪称生财小能手,有着不菲的财富。
    从某个层面来说她其实真的是很有钱,再加上那笔庞大的信托基金,想说她是穷人都没人信。只不过这些钱她现在还不能动用而已,最快也要等到十八岁成年。当然如果莱克斯点头签字的话她也可以动用那么一些,投给史蒂夫的实验室的资金就是她死磨硬泡的赖在莱克斯的办公室里磨出来的。
    唉,想起史蒂夫那个实验室她就觉得头疼,这倒霉孩子可真没白瞎了他那个名字,不但名字像,长得也像,同样的金发碧眼大胸,都可以直接去演美国队长了。可惜性格和史蒂夫·罗杰斯差了十万八千里。而比他的性格还要糟糕的是从小到大最爱喜欢的漫画人物居然是冬日战士,天哪,你是史蒂夫·休斯不是史蒂夫·罗杰斯啊,真的不用跟他一样那么在意冬兵的啊。
    这个狂热的漫画爱好者,连创业都念念不忘他心爱的漫画人物,做的是人体仿真肢械,还有那个德国的小伙伴约翰·施密特是什么鬼?再想起他爹叫亚历山大,关系好的人叫他莱克斯,还有个霍华德这个继承自曾祖父的名字的哥哥,以及英国舅公那边的查尔斯叔叔和詹姆斯叔叔……妈呀,细思恐极啊!
    玛格丽特打了个冷战,还是不要再想下去了,总觉得思维拐到了什么奇怪的地方啊。
    可怜的史蒂夫,还有两年才二十一岁,信托基金愣是死活用不了,只能紧巴巴的和同学一起挤在导师的实验室里挣那点可怜的工资,有了初步的设想之后为了保有专利设计的所有权连实验室都不能继续待下去了,更别提工资了,两个人居然挤在车库里建了实验室。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史蒂夫的那个叫约翰的小伙伴的老婆还怀孕了,强烈的妊娠反应直接让她工作的老板把她开掉了。很不幸的是这个叫做克拉拉的姑娘并不是德国人,她是一个只持有美国绿卡的法国人,上学的时候和来美国留学的约翰一见钟情,再见倾心,毕业就跟着老公包袱款款的回德国了。现在这种情况找美国大使馆都没用。
    更雪上加霜的是两个人的另一个小伙伴,克拉克·莱恩,这位家境优渥的先生因为出柜而被老爹扫地出门了,而史蒂夫以往存下的零花钱都投入了实验设备,同样作为研究人员的三个人加上一个孕妇,经济状况糟糕到都快要吃不起饭了,要不是史蒂夫回国过圣诞节她都不知道这娃儿已经快要穷困潦倒了。
    最后还是霍华德和玛格丽特各自赞助了一些生活费,尤其是霍华德,本身公司就在发展阶段还硬是挤出了一笔钱赞助给了他,权当股东入股了,当然,这笔钱他压根儿就没打算有收回来那一天。
    然后就是玛格丽特今年的再次入股。这玩意儿太过烧钱,克拉克和史蒂夫以前的小金库都投进去了,霍华德也投了一笔,然而依然像个无底洞,好在年初终于有了进展,但是又没钱了,玛格丽特还是听回国的霍华德说他们又快要穷得吃不上饭了才知道这帮倒霉孩子有多能作,于是只好去找伯父莱克斯签名要钱,总不能看着成果都快出来了就倒在临门一脚上。
    可惜史蒂夫这娃儿大概是小时候太作了,长大了也不安分,实在是不被老爹待见,这边玛格丽特刚要完钱,那边史蒂夫就接到了老爹的谴责电话说他现在居然已经作到坑可怜的无依无靠父母双亡的堂妹了,简直心酸的要命。
    然而自己作的大死打落牙齿也要吞下去,史蒂夫也只好苦逼的被老爹骂,顺带着的不知道是谁干的好事,他老妈也知道他现在已经混到了穷困潦倒到坑堂妹的地步,还特地打电话跟他说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到法国投靠她,一个儿子她还是养得起的。搞得史蒂夫郁闷了好久。
    第25章
    “真不想演舞台剧啊,要重复那么多遍一样的台词,想起来就闹心。”
    玛格丽特叹气,所以说百老汇绝对不是她的工作首选,日复一日的重复,简直太过枯燥,这半个多月她过的日子可以称得上是生不如死了。演戏剧的演员们都是真爱啊。
    “是啊,电影还可以ng,舞台剧ng就完蛋了,一整场下来精神绷得不得了,我每次下戏都累得不行,疲倦的要命,再这么下去我怀疑我大概会因为成长期糟糕的作息时间而导致身高发育不良。”
    玛格丽特其实也挺能自黑的,不过她和汤姆·克鲁斯的黑点截然相反。
    从路德维希家到休斯家,就没有一个矮个子,男的没有身高低于六尺三寸(约1.92米)的,女的没有没有低于六尺一寸(约1.86米)的,当然,女的没有低于六尺一寸(约1.86米)特指路德维希家,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祖上出过维京海盗的原因,安妮的母亲葛丽泰身高足有六尺二寸(约1.89米),鲁道夫真的该庆幸那个时代没有红底鲁布托,要不然即使他身高有六尺四寸(约1.95米)画面也不会十分美丽。
    而休斯家的女性直系成员目前只有她一个,未来真不好说。但是安妮身高六尺一寸(约1.86米),凯瑟琳身高五尺八寸(约1.77米),莉莉安身高五尺九寸(约1.8米),从这些让人震撼的数据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玛格丽特将来也矮不了,不过长太高了鞋子不好买啊……
    玛格丽特只能祈祷玛丽莲的身高能给她加成一下,别高过头了。想想一旦她真的长到六尺一寸,脚上再登上一双高跟鞋,不用恨天高,只要十厘米,往合作的男明星身边一站,估计以后就不会有什么电影找她了,毕竟好莱坞身高超过六尺二寸(约1.89米)的男明星也不多啊。
    和好熊友吐槽了半天最近遇到的那些糟心事儿 ,玛格丽特麻溜儿的滚下床向厨房进发,她得去烤两个蛋糕释放一下心情,唔,烤完送给谁呢?庄园里工作的人员都被她塞蛋糕塞了两个多月了,她实在是不好意思继续祸害他们了,还有两个年轻的小伙子没结婚呢,要是腹肌从八块变成一团找不到女朋友她的罪过就大了啊。
    时间就在玛格丽特时不时的和基友们吐槽中和百老汇的演出中来到了九月末,《夜访吸血鬼》已经开始进行大面积的宣传,预告片也被剪出了好几版,在全美辐射,影片的预告中几个演员的扮相很是惊艳了大众一把。
    玛格丽特的克劳迪娅还没怎么样,毕竟只是个小女孩,扛票房这种大任还落不到她身上,预告片里的镜头也不多,加起来还不到十个,台词还不到三句,其中还包括了五个根本看不到脸的模糊和背影镜头以及一句尖叫。
    引起观众兴趣的是三个主要的男演员,哦,对了,饰演记者的演员,长相一般的克里斯帝安·斯莱特完全被忽略掉了,人们关心的是另外三个人。
    首当其冲的就是电影预告片里第一个露面的路易,伊万·麦克格雷格。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出身苏格兰的原因,这个年轻人即使面目英俊,长相精致,也依然浑身充斥着一股阳刚之气,丝毫没有因为那头长发和惨白的面孔而显得娘气。他蓝色的眼睛里似乎总是布满了忧伤和矛盾,让人忍不住去探究到底是多么沉重的事情将他折磨至此。
    然后是幼虫期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阿曼德,镜头虽然不多,但是那张精致到了极点的面孔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眼尖的观众已经认出了这个美少年就是《成长的烦恼》里的那个小男孩,没想到现在已经长得这么帅了。
    最后就是汤姆·克鲁斯先生的莱斯特,不得不说,这张脸现在正处于巅峰时期,褪去了婴儿肥加上刻意减重使得这张脸更加轮廓分明,染成金色头发居然意外的适合他,嘴角勾着的那抹笑容直接让电视机前观看预告片的女性观众们尖叫。最重要的是,这个预告片一出,那些静坐示威的原著粉丝们也哑火了。他们再也找不出理由来反对他来饰演莱斯特,至少在预告片里来看,汤姆·克鲁斯很有莱斯特的气质。
    而仅仅在预告片刚刚公布一个星期后,汤姆·克鲁斯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就在本已暗潮涌动的自己的粉丝们和莱斯特粉里丢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汤姆·克鲁斯表示自己以后将不再出演非正面角色。”这个标题不停地在各种报纸上来回的盘旋,彰显着自己的存在感,顺带着给《夜访吸血鬼》又做了一波宣传。
    截止到十月份的中旬,经过半个多月的发酵,基本上美国大众都知道汤姆·克鲁斯的最后一部最后一部非正面角色的电影要上映了,连带着伊万·麦克格雷格这个来自英国的新人的热度也上升不少。
    而从年初就开始放出的原著作者莉莉安·米勒去世的消息也再次被翻了出来。华纳的发行部宣称莉莉安·米勒从开始就坚定不移的认为汤姆·克鲁斯是莱斯特的最佳人选,力挺他出演,并为此差点和制片方翻脸,两个人就莱斯特这个角色进行了大量的交流,并且汤姆·克鲁斯还为了这个角色特地飞到法国去体验生活,过着黑白颠倒的日子……
    大致上讲,这一波的宣传主力是克鲁斯先生。如果莉莉安没挂掉的话,这也就是一部披着文艺片皮子的商业巨作,然而谁叫莉莉安死了呢?这部片子立马转型成冲奥佳作,为了多卖一点票房,华纳也是拼了。本来年底的档期就是拼杀大战,无论是为了冲奖的各种奥系电影还是冲着各种节日去的商业大片都堆在这块儿了,要是不出点杀招怎么吸引观众?只要能拿上一个提名就能给影片拉高两到三千万的的票房,如果再能拿到一个有点分量的奖项,票房很可能会比预期的成绩多出近亿,即使华纳财大气粗也不可能不在乎这些美金。现在这个机会太好了,《夜访吸血鬼》拿奖是注定了的,区别在于是几个而已,简直就是白送钱一样。
    而对于玛格丽特来说,太基了就是她对这版预告片的全部看法了。
    虽然这片子确实有关于同性的暧昧情节,但总体上来说,这并不是一部同性恋片子,这是讨论人性的文艺片啊文艺片,到底是哪位大神这么神奇,居然能把预告片剪成二十一世纪的腐向mv大片?再配上那个旁白解说,“他选择了一个男人……给他一个永远年轻的女儿……”到底是用什么样的心情才能写出这种旁白啊!简直是天然腐好不好。
    玛格丽特彻底给剪预告片和写旁白的工作人员跪了。这段数太高,她愿意献上自己的膝盖。比起二十多年后的那些mv剪辑大手们的作品只能在网上流传,“夜访”的腐向mv可是豪迈多了,全美的观众们都能在自己家的电视上观赏到那些似有若无的暧昧气息。她已经不想去考虑剪出这版预告片的人到底是粉还是黑了,只能冲着这股勇气竖起一个大拇指了。
    不考虑《夜访吸血鬼》的预告片给玛格丽特思想上带来的冲击,她的日子还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除了担心一下自己的sat成绩外就是按时去百老汇排练、演出,感谢观众,顺带着给几个年纪快要和阿瑟比肩的犹太老头子们签名,听着他们讲那些在集中营里度过的日子和当时的苦难。玛格丽特自己也觉得太过悲伤,也许这个民族确实是有那么点被害妄想症和玻璃心,可是他们也确实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这些老人都是从死人堆里挣扎着爬出来的幸存者,就像她的曾爷爷,那个从南京的地狱里厮杀出来的老人,民族的苦难太过沉重,也许你可以不以为然,但是却不能嘲笑这些老人,他们失去了太多太多,回忆也许是他们仅存的东西了。
    又一次谢幕,玛格丽特回到后台,想到再过一个多月就能结束了,也不禁微微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把苦日子熬过去了一半,再撑一撑就好了。
    有时候她真的挺佩服阿瑟的,不愧是戏剧界的大拿,对人性的了解也够深,看看这些观众,她在百老汇的舞台上演了一个月,观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专业,而且根据阿瑟的说法,很多人都是学院的成员,虽然一个个都平凡的不起眼,甚至有一些已经年龄大到需要人扶的地步,但毫无疑问这些人在奥斯卡上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大众。
    还有那些影评人,其中一个看起来就快要入土的白发老人,那是纽约影评人协会的现任主席,两千年之后的纽约人影评协会奖也许已经逐渐走向了衰败,和奥斯卡的重合率也越来越低,但是现在,毫无疑问,这个被称为美国三大影评人奖项的协会奖的影响力依然如日中天。
    第26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