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8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老辣的罗杰·艾伯特下了个结论。
    相对于影评人们看得更深入一些,普通的观众们反而想的没有那么多,当崔妮蒂跟尼奥一身黑衣带着墨镜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兴奋了,到了两个人开始进行碾压性的进攻时观众们已经完全开始肾上腺素激升了。柯达剧院的音响效果很好,轰轰的枪声在耳边不停响起,伴随着激烈的音乐让电影院里的人完全陷入了狂热状态。
    人们看着大荧幕上面的慢镜头下子弹一颗一颗的掉到地上敲击出清脆的响声,看着尼奥黑色的风衣上下翻飞,倒立着捡起被他击毙的特工身边的枪支继续扫射,看着崔妮蒂在空中翻转着双手进行射击……被强大的火力击成碎末的大理石在空中漂浮着。
    god!!!!
    fuck!!!!
    所有的人都被这两股黑色的旋风带进了一种奇妙的节奏,这太不可思议了,从来没有人能够把枪战拍的这么绚烂而又美感十足。整段他们突击的戏份就像是一场长长的华丽的歌剧,让人完全沉溺其中。
    寂静的大厅中一块儿大理石板掉了下来打破了沉默。
    观众们纷纷呼出了一口气,太过瘾了!
    然而这还没完,骤然爆发在屏幕上的爆炸火焰让人们意识到这只是前戏,墨菲斯还没救出来呢!
    然后就是那场被后世无数人模仿的子弹时间。观众们已经无法发出声音了,导演的想象力完全征服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心灵。怎么会有这么酷的电影?怎么可以有这么酷的男主角跟女主角?
    接着的崔妮蒂开着飞机,尼奥操纵着加特林疯狂扫射,喷发的火舌跟子弹像下雨一样从天空落下的的镜头让电影院里面的观众们再也不会好了。那种骤然飙升的肾上腺素当场就让几个人脑子里空白一片,完全意识不到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回过神来才暗自腹诽怪不得这片子会被评级为r,太他妈的刺激了!
    剧情并没有因为墨菲斯被救出来而平缓下来,之后的直升机撞大厦发生的爆炸又给观众们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高潮,紧接着的地铁站的大战始终让这些人保持着紧张的情绪,时间已经过去了快要两个小时,大家都知道电影快要结束了,那么结果是什么?
    尼奥死了?!已经完全被沃卓夫斯基兄弟玩坏的观众们都懵了!我他妈的在电影院里面坐了两个多小时你就告诉我男主角就这么死了?然而在这股愤怒还没被发泄出来的时候观众就重新被吸引住了目光。
    崔妮蒂终于说出了一个秘密,她爱上的人就是救世主,尼奥就是那个人,他绝不会死!就像王子吻醒了睡美人,崔妮蒂也轻轻的吻上了尼奥,在一堆凌乱的电线跟火花四溅的机器中,这个场景美得简直让人流泪。当时就有感情丰富的姑娘们眼眶发红,等到尼奥真的因为这个真爱之吻复活之后,她们又喜极而泣。
    之后的事情毋庸置疑,正义战胜了邪恶,尼奥打败了史密斯,救世主跟他的情人拥吻在现实世界,真相被更多人的知道。
    走出电影院的人们腿都有些发软,走起路来更像是在飘。一个个都被《黑客帝国》震得有点儿回不过来神。
    在1999年4月6日这一天,北美的土地上有无数的人被《黑客帝国》征服,这场纯黑色的旋风从这里开始向全世界席卷,风衣,墨镜,厚底靴,诺基亚手机……一切能够跟这部电影沾上关系的东西都在爆发,脱销,甚至连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书籍都变成了畅销书。无数看过这部电影的年轻人跑到网上去宣泄自己的心情,甚至认为自己真的是生活在母体里面而导致拿着枪扫射的人都有。
    不过在4月6日首映的当天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影评人们也没开始放大招。所以玛格丽特跟kiki还是能够悠闲自在的坐在咖啡厅跟约翰尼·德普一起喝咖啡而不是每天缩在家里躲避疯狂的影迷。当然,kiki跟德普喝的是咖啡,玛格丽特是永远的果汁。这点还让德普相当侧目,咖啡店里喝果汁?这姑娘的行为方式……嗯,还挺特别的,有个性。
    “这部电影的剧情确实很丰满,人物挖掘的也非常深刻,莱斯考虑过将女主角的背景进行改动,以符合你的状况……”约翰尼·德普还是没有放弃说服玛格丽特,都这份上了,他要是放弃了,之前的工作不就白做了吗?
    “我想我是真的并不适合这部电影,如果女主角的背景被改变了那就不是电影想要表达的意思了,我并不想破坏一部优秀的作品,真的是非常遗憾,不能跟你合作。”玛格丽特摇摇头,坚定的拒绝了他。见德普还想要说话,玛格丽特在他继续劝说之前打断了他。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她就已经想通了约翰尼·德普为什么会向她示好,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你真的不用担心我会对赖德女士的冲奖之路做些什么。我其实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小心眼。”玛格丽特说。
    见他眼里闪烁着你不小心眼谁小心眼的光芒,玛格丽特真的很无奈,她即使小心眼也要分对象的好吗?如果人家不是故意黑想要把她的事业给搞掉或者是完全利用她上位而连声招呼都不打,她也不愿意费那个脑细胞去算计别人,很累的。
    “你跟赖德女士并没有给我造成太大的伤害,我想这点儿度量我还是有的。”玛格丽特耸了耸肩。就算是这两个人不做这件事拉她入局,奥斯卡的结果出来了也会有人拿她跟格温妮丝·帕特洛对比的。同为不到三十岁的影后,同样的金发碧眼,甚至是同样的莎翁题材的电影,没人说才是不正常。
    第201章
    看看前段时间奥斯卡结束第二天的报纸。媒体已经完全炸裂了, 五位提名者的演技被拿来好一顿比较。为梅丽尔·斯特里普这位奥斯卡的宠儿叫冤的一堆,替老太太佛兰达·蒙特勒罗鸣不平的也不少, 还有两次提名都没得奖的艾米丽·沃森, 反正是提名者里面的四个人都被叫冤,尤其是大热的凯特·布兰切特。
    跟格温妮丝·帕特洛同为金发一族,演的还都是英国的题材, 也同样是传记片类型,演技上面更多的人显然认为是布兰切特更胜一筹。但是偏偏格温妮丝拿到了这个奖,再加上当初为这个剧本闹出来的跟薇诺娜·赖德姐妹翻墙的破事儿,好多人根本不能忍,媒体几乎一面倒的吐槽她!而格温妮丝本人因为这次没涉及到抢剧本的话题也是亲身上阵的好一顿撕, 反正小金人都拿到手了,她怕什么?
    这些单对单的其实还不算什么, 还有更缺德的媒体, 为了销量还做出了一期历年的水后名单。
    远的那些不用提了,单说近十年来奥斯卡就没怎么正常过,一期比一期的离谱,奥斯卡的各种非演技因素又太多, 本身也不是什么清白的良家妇女,文章自然也不会客气。玛格丽特作为史上最年轻的影后当然也会被拉出来溜溜, 文章的作者明显不怎么待见她, 称当年她的运气太好,如果不是戴安·基顿已经拿过小金人,其他的提名者又都是外国人, 再加上奥斯卡想要造神,这个奖项绝对落不到她的身上。然后可怜的艾米丽·沃森就又被拖出来当了一次背景墙,说她败在玛格丽特手里面绝对不冤枉,谁叫你不是美国人呢?
    这份报纸看的玛格丽特嘴角跟眼角直抽抽,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其实挺同意对方说的,而且还给对方添上了不知道的一些内幕。安德莉亚看完她总结在纸上的内幕之后差点没笑死,从没见过这么能够吐槽自己的影后。
    1.凯瑟琳人情票
    2.阿瑟关系票
    3.奥斯卡造神行为
    4.玛丽莲补偿票
    5.莱克斯的金钱攻势
    6.提名者除了一个前任影后戴安·基顿全是外国人
    7.影评人的黄金时代情怀……
    林林总总的列了十多条除了自己的演技全都列进去了。安德莉亚笑得不可自已的问她为什么不列这条,玛格丽特只回答了她一句,戏如人生。
    而作为跟格温妮丝·帕特洛同样类型的影后她当然也会被拉出来跟对方比较一下,从演技到长相到人品,就没有不被挖出来的东西。反正到了最后玛格丽特在水后名单上仅排名第十二,连前十都没进去,第一当然是新科影后帕特洛小姐。再过二十年还能有个娜塔莉·波特曼跟她作伴,但之前的日子嘛,还是委屈她一个人先扛着吧!
    不过依这位大小姐的脾气来看估计她也不会在意这种排名。她只会高贵冷艳的嘲讽回去“不是影后的人没资格跟我讨论演技的问题。”比起后来以“真性情”出名的女明星们,这位才是真的真性情啊!
    公里公道的讲,格温妮丝·帕特洛的演技其实没那么差,人家也是演文艺片出身的,而且既然能够提名就说明了她的演技够格。毁就毁在她的用力过度,韦恩斯坦兄弟臭名昭著上面,再加上抢剧本那件破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家才都不待见她。
    德普沉默了一下,他或许真的不应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玛格丽特·简跟格温妮丝·帕特洛不一样,这个姑娘他虽然并不了解,但确实每次出手都有理由,而且她承诺过的事情也都会做到,从来没有晃点过人。
    当年她给斯皮尔伯格投资《辛德勒的名单》明明可以收回那些她母亲的承诺的,大家也不会说什么,毕竟投资人都变了,但她依然硬是一个字都没改的抗到底了。这对于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来说称得上是奇迹了。还有就是詹姆斯·卡梅隆,说了给他补《泰坦尼克号》的资金缺口就眼也不眨的往水里面扔钱,要知道那时候全世界都没人看好这片子,她投的那些钱搁别的电影公司那块儿都能再拍出来一部中档投资的电影了。可是为了对朋友的承诺她就是干了这么蠢的事情。整个圈子里面这么有情有义的人都不多了,说她是一朵奇葩花真的一点都不错。
    这样的人既然做下了承诺就不会出尔反尔。诺丽的精神状态最近真的不怎么好,他实在是担心如果被人使绊子冲奥失败她会崩溃。否则的话也不会拉下脸来跟一个小姑娘求和。
    “不用客气,祝赖德女士成功。”玛格丽特微微一笑。
    照她看来悬。
    《移魂女郎》这片子她既没看过也没听过,但薇诺娜·赖德没得过奥斯卡她还是知道的。即使事情的轨迹发生了偏移,有些事情还是不会改变。明年的影后恰好是她少数知道的一个,希拉里·斯万克,靠着一部虐身虐心的《男孩不哭》捧走了小金人。这片子完全符合了奥斯卡的一贯口味儿,性别认知障碍的女主角,阴暗的社会现象,反正是怎么折腾怎么来,再加上希拉里·斯万克演技在线,奥斯卡不给她给谁?
    玛格丽特摇摇头,不管怎么样她还是决定把手里的这张选票给赖德,这对夫妻走到今天这步很不容易,至少德普肯为了妻子放下身段来跟她说软话,她知道想要说服韦恩斯坦兄弟更改剧本有多难,德普也许付出了很多。愿意为妻子做到这种地步的男人总不会坏到哪去的,但愿他们能够一直恩爱下去。
    #
    第二早上起床之后安德莉亚就在她的面前放上了一大摞的报纸跟杂志,“全都是《黑客帝国》的影评,梅格,我觉得这片子过后你就能够冲进2000万俱乐部了。”
    安德莉亚喜滋滋的说。她已经看完了这些影评。大部分人给这部电影的评价都是正面的,负面的几乎没有多少。当然这个情况会随着电影上映的时间而改变,但至少这奠定了一个基调。《黑客帝国》真的要爆了!
    “这些不是全部,罗杰·艾伯特的影评还没出来,大概要过两天,你知道的,他的速度并不快。”安德莉亚说。
    这位大佬级人物的影评从来都不是即时的,而是会在他多次观影之后才会给出自己的评价,也算是给一些烂片留出了点儿活路,要不然以他现在的声望还真的挺能够左右一部分观影人群的选择的。
    玛格丽特不在意的摆摆手,顺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报纸。离首映式过去还不到24个小时,有什么可着急的?
    “你看懂了《黑客帝国》了吗?”《好莱坞报道者》给出了这样一个标题。
    “毫无疑问的,这是一部聪明的电影,从虚拟到现实,从现实到虚拟,从西方的宗教到东方的哲学,再从机器到人类的内心,我们从导演沃卓夫斯基兄弟的电影里面看到了巨大的野心。你可能需要看两遍,三遍,甚至四五遍才能从这部电影里面看出他们所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那么我想说,管他多少遍呢?这么一部聪明的电影值得我们去挖掘探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你甚至会怀疑你身边的一切,这就是《黑客帝国》的魅力……”
    影评的作者并没有剧透,反而是不断的强调着《黑客帝国》有多聪明,会对人的世界观进行怎样的颠覆,说的好像不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就过时了一样。
    玛格丽特忍不住想这该不会是华纳兄弟买的水军吧?这么吹捧也不怕被人攻击?
    放下《好莱坞报道者》,拿起了《娱乐周刊》。
    “电影拍得很漂亮,展现出好莱坞和香港二合一式的流光溢彩,但无法与约翰·吴的《变脸》相提并论。看起来就像是在故弄玄虚。”
    撇撇嘴,扔掉,《纽约时报》。
    “如果你错过了这部电影就等于错过了一部经典的动作片,刨去电影本身想要表达的思想,里面的动作戏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来自东方的中国功夫会让你的眼睛吃上一口爽到心里的冰淇淋,里面的枪战场面更是会让你肾上腺素激升,走出影院的时候双腿颤抖……”
    《华盛顿邮报》,“这是一种释放,是一种能量的转换,影片会点燃你,让你在眼花缭乱中眩晕不已。”无聊,半点内容全无。
    《纽约邮报》,“这电影很像动画,但画面却更加立体,如果你是一个科幻电影的迷,那么你就绝对不会想要错过电影的任何一秒。它会让你的眼睛牢牢的黏在荧幕上再也不舍得离开。”
    《洛杉矶时报》,“这是一部太过疯狂的电影,甚至是一部充满了悬疑色彩的惊悚片。《黑客帝国》中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同时还结合了传统的科幻小说感,而影片崭新的视觉技术表达方式,更是无法描述。你可以在这部电影里面发现完全不可思议的画面,那种浓重的未来世界的感觉完全值得你在电影院里面坐上两个小时。”
    ……
    总体上来说,影评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电影的特效,一个是电影的动作戏,前者让人们纷纷惊呼这超越了现代的科技水平,充满了未来感。后者让媒体们大开眼界,重新定义了电影的动作新纪元。意料中的,几乎没有人对这部电影里面的演员做出什么点评。
    这很正常,卖特效的商业大片嘛,演员就是一个点缀而已,就算是要出点评演员的影评也不是现在,他们总会等着观众们从特效里面缓过来一些之后再继续讨论,这片子的放映周期长着呢,不急于一时。
    玛格丽特并没有多在意影评,她又不靠着这片子冲奖,看了也是白看,只要知道自己在里面真的很酷就好了。嘻嘻,总算没白遭那么多的罪,等着片子的dvd出了之后一定要收集起来,这可是她的第一部 动作大片呢。
    现在嘛,她要跟男朋友煲电话粥,艾利克斯昨天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她因为首映式太晚都快睡着了,连他专门唱给她听的瑞典情歌都没听到几句,今天一定要再让他唱一遍!
    第202章
    整个四月份玛格丽特几乎都在忙碌着跟着剧组到处宣传, 北美还好,本来就是大制片厂的大本营, 口味儿也比较一致, 在这里推广一部电影并不是什么难事。
    主要是欧洲方面,这里一向更加青睐那些艺术电影,看看欧洲的三大电影节, 戛纳,威尼斯,柏林,没有一个是能跟商业片扯上边的,北美则是除了奥系之外, 商业电影的奖项数不胜数。土星奖,mtv大奖, 人民选择奖, 青少年选择奖什么的就不说了,他们甚至还拥有小众电影的狂欢节圣丹斯,就连新世纪之后不久差点掀翻了威尼斯的多伦多电影节也是对商业电影相当包容的。哪像欧洲,即使是市场都快被好莱坞给冲垮了还死要面子的挂着艺术的遮羞布!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黑客帝国》这片子套着一个哲学跟宗教的壳子, 这让它身上的商业色彩相比较于纯粹的商业大片要淡了许多。
    看看罗杰·艾伯特是怎么夸奖这部划时代的作品的吧。
    “这部电影很有意思,乍一看之下是一部典型的科幻电影, 甚至是一部枪战动作片, 但如果你冷静下来重新再看一遍就会觉得它其实没有那么简单。事实上这部电影通篇只说了一个问题,世界是不真实的,一切都是虚妄。
    它通过那些吸引人眼球的火爆动作跟神奇的想象力来让观众们走进电影院, 但实际上,在这些喧嚣表面的背后是一场哲学性的思考。其中蕴含的那些哲理能让人纠结个三天三夜也想不明白。
    而《黑客帝国》里面包含的不仅仅是哲学,还有宗教。从崔妮蒂这个名字我们就能看出导演的野心,三位一体,一体的是什么呢?母体无所不能、无所不察、无所不知,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儿熟悉?人类自己作死的那些事情跟史密斯特工以及独立于世界上某个角落的锡安是不是也让你觉得这个剧情其实就萦绕在身边?深入思考会不会让你觉得恐惧?导演沃卓夫斯基兄弟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们选择了用精彩的视觉效果来包装自己的理念,并且选了两个再适合不过的男女主角来诠释这部电影。喜欢思考的人们能够从这部电影里面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不喜欢深入的观众也能在电影里得到他们热爱的爆米花镜头,这是哲学的悲哀,但却是电影的成功……”
    这位影评人的杠把子言论一出,后续的跟风也纷纷迎头赶上,分析电影里面的哲学思想的,宗教氛围的,因果循环的,一时之间《黑客帝国》从开始上映时候的特效大片定位转变成了一部思想内容深刻的哲学大作。观众们完全被激起了兴趣,无论是自诩为智商高超的阳春白雪还是就喜欢爆米花枪战突突突的下里巴人,统统的走进了电影院来观看这部神奇的电影。为票房做出了一份贡献。
    这种情况也让他们的欧洲宣传之旅轻松了不少,至少不用因为拍摄的是特效商业片而被那些艺术家们白眼了。也不知道华纳兄弟那帮子脑子长年进水的高管是不是因为天气转暖而蒸发掉了一点儿水分,这次他们终于靠谱了一把。不但在北美双管齐下,加大了宣传力度跟排片的院线数量,在欧洲这方面也开始转变了角度的卖力宣传,于是《黑客帝国》这部真·特效商业大片在这里就成为了一个兼顾艺术与商业的电影,甚至还偏向一些艺术片。
    真的,听说了《黑客帝国》是艺术片的时候玛格丽特差点没吓得呛出来。投资超过九千万的艺术片?你当这是布拉德·皮特跟安东尼·霍普金斯的《第六感生死缘》吗?求别闹!
    但是她也真是佩服宣发部门的那帮子人,这么清奇的脑洞都能被他们想出来,真是服了。不得不说,这招对欧洲人还挺管用的,至少《黑客帝国》在这里的票房是随着时间翻翻的往上涨。剧组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基本上欧洲电影已死,大家只不过是拉不下脸来赞同好莱坞那套而已,现在《黑客帝国》被包装成了艺术片,还美其名曰深受欧洲哲学电影的影响,大家都感到很满意,再加上华纳兄弟的发行力度跟金钱开道,说真的,欧洲影评人的节操也没高到哪去!
    #
    玛格丽特觉得米兰绝对是她的衰地,每次来这里都没什么好事!下楼吃个饭也能遇见绯闻对象,真是够了!
    非常不巧的,这座剧组下榻的酒店正好也是尤文图斯球队下榻的酒店。她一下楼就看见了正在餐厅和维埃里坐在一起的因扎吉。要是对方没看见她还好,直接回楼上点餐就ok ,但好巧不巧的,他们坐的那张桌子正好面对着她,还有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维埃里……
    “嗨,漂亮的姑娘,要不要过来一起坐?”见到自家好基友的绯闻对象,天生热情的男人克里斯蒂安·维埃里眼睛一亮,直接站起来了冲着玛格丽特挥手打招呼。
    这个举动搞得整个餐厅的人眼睛都齐刷刷的看向了楼梯上面的玛格丽特。呵呵,你这么唯恐天下不乱你妈知道吗?玛格丽特心中的小人已经把维埃里诅咒了个遍。碍于这种公众场合她实在是很难亲自上手揍这个家伙一顿,也只能僵着脸往他们那张桌子走过去。
    “请坐。”维埃里为她拉开了椅子。
    “不用了,维埃里先生,我下来买瓶矿泉水而已。很高兴见到你,再见。”说完之后露出了一个假惺惺的笑容又翻书似的换上一个微笑对因扎吉点了点头就迅速的朝着餐厅的售卖部过去了。
    开玩笑,跟这两人沾上肯定没好事儿,他们之间又不熟,没必要搞得好像关系多好似的,再说了,她现在可是有男朋友的人了,才不要跟外面的野男人闹绯闻,哼!
    这种状况让等着看热闹的人纷纷失望的叹了一口气,本来还等着看兄弟二人组为美色反目成仇呢,可惜,当事人貌似都不怎么热衷啊。
    “我看起来那么面目可憎,美女连跟我坐一会儿都嫌烦?”见到玛格丽特一点儿面子都不给的掉头就走维埃里惊愕的问自己的好兄弟。
    “大概是你花花公子的名声传播的太远,人家不愿意跟你沾边。”看了他一眼,因扎吉慢吞吞的说。
    他对这位影后小姐还是挺有好感的,非常有礼貌的一位女士,如果不是克里斯蒂安举动那么轻率她是不会这么撂他面子的,至少也会打个招呼,瞧她刚刚不就是对他笑的很真诚的吗?再说了作为一个有男朋友的女明星,估计也是不想跟克里斯蒂安沾边儿,对感情不好。
    “花花公子怎么了?花花公子就没人权了?我还不是为了你啊,兄弟!看看这姑娘有多么符合你的审美,当初你们还有那么一段儿绯闻,难道在米兰重逢不是缘分吗?”维埃里说到这里的时候都快夸张的用上咏叹调了,控诉因扎吉的表情活像是在控诉一个负心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