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0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过她的演技也确实受到了很多的称赞,比如说阿托姆·伊戈扬 。
    这位来自加拿大的导演兼编剧和制作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观看《沉静如海》这部电影,但每一次看依然能够让他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一方面是导演皮埃尔·布特龙的拍摄手法跟电影的色彩和叙事方式,另一方面则是玛格丽特·简的表演。无愧于她情感大师的名号,这个女演员在整部电影里面的感情表达上面真的是相当的情绪到位。她的台词算不上很多,尤其是跟男主角之间,只有在影片的最后才说了一句道别的话,但就是能够让人从她那双蓝眼睛中读到太多的内容。
    一切的悲伤跟忧愁似乎都被牢牢的锁在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面,在布特龙的特写镜头下惊心动魄。看着那双眼睛,怎么能让人不动容,不有所触动呢?
    至少阿托姆自己看完电影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被一种惆怅的气息给包围了。那种深沉的忧伤似乎直入骨髓,为什么要有战争?它破坏了多少美好的事物?如果没有这场该死的战争的话,或许这两个同样喜欢弹钢琴热爱文学的年轻人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相遇,产生一段美好的爱情。可是战争把一切都给毁掉了,这两个可爱的年轻人注定了不会走到一起去,只能成为对立的敌人……
    他自己的家庭就饱受战争的苦难,父母都是亚美尼亚的难民。即使是在二战之后世界的格局也不是那么和平的,他们家本来是打算到开罗开上一家家俱店,但埃及的政治环境一向不怎么稳定,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定居之地,所以后来才移民到了加拿大。
    恐怕这次的所有评委中也只有他对战争的破坏性了解最深。
    这部《沉静如海》虽然全片都没有表现战争的片段,也没有像是《钢琴师》中的那种绝望跟冰冷的镜头,但在对战争的反思上面却并不逊色。尤其是男女主角的表演,那种淡淡的感情,不是爱情,却更胜似爱情,那种互相温暖的感情让人忍不住感到鼻子发酸。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面,能够遇上这么一个志趣相投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换个时间跟地点,这两个人说不定就真的成为了一对情侣,他们可以一起弹着钢琴度过一个下午,或许将来还会有个可爱的宝宝。但现在一切都在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戛然而止了,这种结局既让人揪心又让人惆怅,整个人的情绪都不太好。
    同样情绪不太好的还有另外几个人。
    刨去凯瑟琳·毕格罗、杰弗里·吉尔摩这两个美国人和安娜·加列娜这个意大利人以及阿德拉曼·希萨柯这个来自毛里塔尼亚身兼数职的导演之外,评审团里面剩下的几个人不是德国人就是法国人,此时几个人心情各异。
    《沉静如海》这片子吧,制作方是法国跟比利时的公司,发行方又是芬兰的公司,再加上男主角是德国人,女主角是美国人……好吧,同盟国跟轴心国都齐全了,信息量……略大。
    尤其是评委里面的法国人跟德国人,这片子有原著,还有一个半个世纪之前的版本,虽然是心大的法国人写出来的,但其实原著在战后的德国影响力也很大。因为这是难得的没有在德国战败之后对他们一黑到底的作品,算是反映了德国的人性化的一部小说。跟那些战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谴责德国人有多残忍的著作比较起来,《沉静如海》在德国人的心里面地位不可谓不高。尤其是这小说还是饱受他们摧残的法国人写的,心情不可谓不微妙。
    而考虑到德法两国之间以往的那点儿破事儿,这种微妙的心情就传播的更广了。
    本来看到导演是皮埃尔·布特龙,女主角是玛格丽特·简的的时候他们以为这是一部把原著扭曲成爱情片的电影。因为但凡是看过小说的人都知道原著的主角是那位老人跟德国军官,玛格丽特所饰演的女主角只是在书里面打了个酱油而已。考虑到布特龙的一贯风格跟被称为情感表现大师的玛格丽特·简,很难不让人对这部影片产生误会。
    来自两个国家的评委们已经做好将原著小说跟电影分开看的准备了,但万万没想到,皮埃尔·布特龙居然转了性格?说好的爱情片变成了歌颂人性的美好的温情片了?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看看电影里面的老人从一开始的抵触变成对维尔纳的虽然没有说出什么但却明显变得温和的态度和女主角一开始的愤怒到最后差儿就升温成爱情的互暖之情……无论是来自德国的评委还是来自法国的评委们一时都有点儿沉默。
    这可比爱情片的立意高多了,即使是在残酷的战争中依然有着一丝人性的美好。这个发生在特定地点的故事不仅仅是让人们感受到了战争的可恨,也从中汲取到了一点儿温暖。脉脉的温情让电影显得不再那么冷酷,虽然结局并不完美,但这依然是个美好的故事,值得人们细细的去品味。
    这部电影很成功!
    优美的画面,诗意的景色,舒缓的节奏,加上男女主角的精彩演绎,《沉静如海》给人们展示了一部不一样的反战电影。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从另一种角度来表现战争中也有美好的事物,让人忍不住沉浸在其中。
    同样的,玛格丽特·简跟托马斯·儒内特的表演也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让人不愿意错过任何一幕。
    皮埃尔·布特龙在拍摄两个的人的对手戏时似乎格外的有灵感,总是喜欢采用特写。他对如何抓住两个人最精彩的瞬间有种特殊的技巧,让那两张如此醉人的面孔上面的情绪如此完美的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可以说这是他从影以来艺术造诣最高的一部作品,简直美丽的不像话!赫伯特·巴尚觉得这部电影的每一副画面都可以截下来做成明信片了。
    这位来自法国的浪漫男士曾担任过法国电影联盟副主席以及欧洲电影学院的主席,是少数的认为电影如果加入更多的爱情色彩会更好的人士。因为这样会让电影中的矛盾更加突出,也让悲情色彩更加浓重。
    为了祖国而舍弃了个人感情的两个人会让观众们感到更加悲伤,他们之间的爱情也会愈发的刻骨铭心。《沉静如海》这个名字本身就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感情,在两个人的心中,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如果这种利益中再掺杂进了爱情的话无疑会让电影显得更加的激动人心跟沉重。
    脑补一下电影没有说完的结局,或许维尔纳会在俄国前线的战场上死亡,妮安娜也会因为反抗德国的侵略战争而踏入死亡的陷阱;也或许两个人都没有死亡,但却因为国家的对立而在远方默默的思念着对方,慢慢的孤独变老,偶尔的弹起他们最喜欢的巴赫的作品,回忆着那段沉默却又却温暖美好的时光……
    如果电影这么拍摄的话无疑的会更动人心弦,也会更加的让人印象深刻,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才会引起更多的共鸣跟思考。赫伯特·巴尚想。
    第470章
    但是现在也不错。他着迷的看着正在推进的电影剧情, 虽然这种温吞如水的感情不够震撼人心,可是导演的叙事节奏跟演员的表演却并没有让剧情显得乏味, 在这个可怕的年代里面, 一间房子里面,两方不同阵营的人士却互相温暖着对方,产生出了家人一般的情感, 他甚至能从妮安娜的眼中看出对维尔纳描述的那些事情的向往。
    这种纯粹的,隐秘的感情更让人忍不住去挖掘背后的故事,电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布特龙这次真的奉献出了一部杰作。
    可惜,这位天性浪漫的法国男人完全没有想到电影想要表现的东西跟表现出来的压根就不是一回事儿!人家布特龙只是想要拍摄一部唯美的爱情故事而已,怎么就那么难呢?
    柏林电影节的一堆评委们在放映室里面轮流的折腾着那些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们, 玛格丽特这边也难得的没有整天缩在酒店里面当宅女。
    做好了保暖措施之后她就开始了观赏电影之旅。说老实话,柏林电影节的参展电影比戛纳电影节的参展作品强多了, 至少没有那么重的口味儿。虽然相对比较起来更为寡淡一些, 但大多数人是扛不住戛纳的那种人间惨剧集中营的审美眼光,柏林电影节的这种正常人向的电影刚刚好。
    而且玛格丽特此次的柏林之行基本上全程各种帅哥陪伴,不但有丹尼尔·布鲁赫这个萌类帅哥当观影伙伴,还有托马斯·儒内特这个楚楚可怜的禁欲型大帅哥当导游。虽然她没有什么想要把友情升温一下的想法, 但给眼睛吃两口冰淇淋也是感觉不错的,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逍遥!
    此外她还跑去参加了好多的电影首映式, 见到了好多的德国帅哥, 大大的饱了一下眼福。
    顺便的,这次她总算是顺利的近距离围观了一下香港之夜,回想起上次在戛纳差点就变成沙丁鱼的记忆, 玛格丽特就觉得好险好险。不过看着鳗鱼姐的那张瘦的棱角分明的脸孔,她也不禁感慨,真是美人最怕迟暮。虽然这位算不上是顶级美人,但确实是有着独特的风情,想到她以后瘦到干瘪的样子就觉得好可惜。
    “leslie!”转悠着转悠着,玛格丽特就被一只手从后面搭上了肩膀,回头一看,一张好光滑的娃娃脸!
    顺手捏上去,一个男人怎么能长得这么好看啊?而且说好的年老色衰呢?都快五十岁了,为什么还这么嫩?不过,黑眼圈儿跟眼袋什么的好碍眼啊。
    “你是有多久没睡了?还是说爱上了泡夜店?都快要知天命了,小心肾虚啊。”玛格丽特吐槽他。
    意外的,这两个性格南辕北辙的人当初认识的时候就格外的投缘,后来时间久了就更是经常的互相吐槽,现在看着对方一副纵欲过度的样子,玛格丽特觉得这家伙该是有多久没有睡好觉了?居然把自己搞成了这样。
    “来柏林之后就没怎么睡过,你知道我的毛病的,心情一不好连胃也跟着一起痛。”leslie苦笑。
    从2000年的演唱会之后他就会偶尔出现一些诸如手振,失眠跟出冷汗的毛病,他自己平时不喝酒也没有夜生活,抽烟也并不是很多,当时有去医院检查过,所有专科医生都说他身体上是没有问题的,肝很好,心脏很好,什么都很好。唯独是心里面不好……
    再后来状况就越来越严重,到了现在已经经常会好几天都睡不着觉,有时候都要靠墨镜来掩饰浓重的黑眼圈儿跟硕大的眼袋。来柏林之后可能是环境的原因,还是睡了几个好觉的,但是居然被小丫头发现了,真是眼睛够尖的了。
    “你都这样了居然还跑到国外来参加电影节?”玛格丽特愕然。
    这是有多敬业啊?话说本届电影节他有参展的片子吗?努力的从脑子里面扒拉了一遍也没翻出来一部可能是他出演的电影,玛格丽特觉得leslie真的是有够热爱香港电影。
    实际上他也确实很爱,所以才会不顾身体的原因跑到这里进行推广。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大家都不做的话就没有进步,那就是他们的损失了。
    “就当散心了。你这届是大热门啊,怎么样,有什么感想吗?”leslie换了个话题,这种事情跟小姑娘没关系,人家没必要操心,就别说出来了。
    “感想倒是没有,帅哥就见了不少,我决定以后多跟德国的演员合作,养养眼睛。”玛格丽特一脸严肃的说,看起来似乎认真的很。
    “噗——”leslie一下子就笑了出来,小丫头片子居然还会欣赏美色了。
    好吧,在他眼里,玛格丽特依然还是六年前的那个跟在他身边蹭入场券的小女孩儿,除了个子又高了一些,脸也更加漂亮了之外真的没有什么变化。听说她谈过一场恋爱还以为会变得成熟一点儿,但现在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变化嘛。
    “有什么可笑的?我说真的。人生在世不容易,当然要自己开心才好,看到帅哥我心情好,状态也就好,电影当然也就拍摄的很顺利了。这是一种非常有利于身心调节的方法。”玛格丽特振振有词的说。
    她是真的没有说假话,如果有机会的话当然要跟大帅哥们合作,难不成还要期盼着跟长得不好看的人合作吗?人都是视觉动物,别管熟识以后会有什么发展,但至少在第一眼的时候都是看脸留印象。电影搭档又不是交朋友,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我的错,以后多给你介绍一些香港的帅哥认识,到时候一起打麻将啊。”leslie被玛格丽特逗得笑个不停,赶紧许愿烧香。
    “算了吧,我想要认识的帅哥早就认识了,才不用你介绍。”玛格丽特嫌弃的说。
    她也很挑剔的好吗?现在的香港那帮帅哥她一个都看不上眼,当初的狄姜才叫真绝色,看过此等美色别人那就真的是soso了。
    “对了,你要不要考虑一下度个假放松一下心情?我觉得你的状态实在是不怎么好,离开港岛或许会对你的心情有帮助。我下个月要去英国拍戏,带你去参加大卫·鲍伊的party啊。”玛格丽特用大卫·鲍伊来勾引他。
    这家伙对大卫·鲍伊简直痴迷,用这个当鱼饵的话真是再合适不过,玛格丽特对此非常有信心。
    而leslie,也的确很动心。他真的很喜欢这个英国的摇滚巨星,跨越97演唱会就对这位时尚前锋致敬过,对其喜欢痴迷的程度可见一斑。但他也确实没有什么能够跟这位摇滚大师接触的渠道,两个都不混一个圈儿,连相同的朋友都没有,要认识真的很难。不过如果有玛格丽特在其中牵线的话,说不定就能跟这位他很喜欢的前辈认识一下顺便讨论讨论关于时尚风格的问题呢?此时此刻,迷弟leslie很可耻的被糖衣炮弹给击中了,开始摇摆不定起来。
    “最近有片约?”玛格丽特问他。
    摇了摇头,“没有。”
    “有演唱会计划?”继续问。
    继续摇头,“没有。”
    “发片计划?”再接再厉。
    还是摇头,“没有。”
    “所以你看,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干嘛要憋在港岛呢?还不如跟我走算了。就当散心了,总是这么长时间的绷着不放松即使是身体再好的人也受不了啊。”玛格丽特摊手。
    那里对他从来就不宽容,无论是性向还是形象,从未停止过对他的攻击。既然这样的话,没事还不赶紧出去度个假,难道非要蹲在那里找虐吗?
    “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
    leslie被玛格丽特说服了,离开那个压抑的地方出去度个假确实是个好主意,放松一下心情也好。更何况还能见到自己很喜欢的明星,干嘛要拒绝呢?
    “既然我说的有道理你就跟我走吧,我跟你讲,纽约的唐人街有个很厉害的按摩师。被她按过之后整个人都又酥又软恨不得立刻睡过去,我觉得你这种情况就应该找她试一试……”
    两个人越走越远,声音也越来越淡,看得旁边一群围观的人面面相觑。什么时候leslie跟这个好莱坞的大明星这么熟悉了?居然能够亲昵的勾肩搭背的互捏脸蛋儿?感觉好科幻的样子。
    倒是旁边一直装壁花的经纪人陈女士默默的给玛格丽特点了个赞。
    她现在真的好想要抱着玛格丽特亲上几口,果然是有共同语言的人就是不一样。知道什么东西才能最打动leslie,也有那个资本来让他动摇。这样一来的话她也可以放心很多,否则的话她大概要继续担惊受怕下去。陈女士默默的想。
    leslie最近的情况一直不怎么好,当初发现有抑郁症的时候精神压力大到不敢看医生。现在又是抑郁症又是胃病的,经常性的几天不睡觉,整个人都变得异常憔悴。再这样下去她真的好担心会出事,要知道得了这种病的人好多都是自我了结了生命。leslie是个生活很认真的人,平时也很开朗,但那股劲头一上来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情。离开这个让他心情压抑的环境确实对他有好处,经纪人女士对此举双手赞成。甚至已经在考虑回到酒店就撺掇他收拾行李,到时候跟这位奥斯卡影后小姐一起离开柏林。
    #
    在闭幕式之前的日子玛格丽特都过的很愉快,左拥右抱了两个德国帅哥之后又有了leslie这个大美人陪在身边。德国的食物虽然不像是法国的美食那么多种多样的充满了创造力,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对于两个都是爱笑爱美食的性子的人来说真的是生活的蛮滋润的。
    尤其是leslie,大概是要见到自己最喜欢的明星跟离开了压抑的环境的原因,最近居然也能偶尔的入睡了,比他刚来到柏林时的那个浓重的黑眼圈儿跟大眼袋强多了。连皮肤都变好了很多,就是经常的一脸毛茸茸。
    “你这毛发也分泌的太旺盛了。”玛格丽特对着他那张刮完胡子的脸啧啧称奇。
    第471章
    休斯家是西方人中少数的那种毛发生长不是特别旺盛的类型。家里的男人们没有玛格丽特看了就觉得眼晕的胸毛一类的, 脸上也很光滑,至少是比一些早上刚刮完胡子晚上就冒胡渣的人光滑多了。玛格丽特自己更是如此, 得益于饮食跟生活习惯, 再加上天生的好基因,好莱坞能够跟她拼这一点和皮肤状态的女明星还真的没有。
    而且她认识的男性里面大多是善于打理自己的类型,即使不善于打理自己, 也没有亲近到可以在人家的浴室里面乱窜的地步。所以她对leslie这种需要天天刮胡子,一不小心就变成毛男的情况真的是感到难以置信。
    拜托,看他的脸完全想不到他胡子长得那么快好吗!这根本不科学!
    “是挺旺盛的。”leslie也郁闷,这对于爱靓的他来说真是个伤心的事情,一天不刮胡子就见不了人, 根本就配不上他这张靓到极点的脸嘛。
    “你好自恋。”玛格丽特无语。
    这表情也太明显了,知道你很帅, 但能不能别一副老子帅的惊天动地的样子?跟你那张脸真的不太搭配。
    “对了, 我今天请你看电影怎么样?”leslie摸摸光洁的下巴说。
    他俩这段时间倒是看了不少的欧洲电影,但香港电影却没有看过,虽然玛格丽特说她对现在的香港帅哥不感冒,但这并不妨碍她欣赏香港的电影。以前的那些没有‘狄姜’的电影她还不是看得津津有味?今天的forum of new cinema环节正好轮到《无间道》跟《ptu》展出, 这两部电影都是近年来港岛难得的精品。或许应该说是最后的辉煌?
    leslie不禁苦笑,连港岛自己的媒体都说这里的电影进入了黑铁时代, 片子一部不如一部, 还能指望别人说什么呢?比起十几二十年前靠着片花就能把电影卖到全东南亚的盛况来,港岛的电影确实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一方面是电影人出现了一些断层,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他们自己把自己给拍死了,跟风跟粗制滥造让这里再也不复二十年前的辉煌。真的是让人太过惆怅。
    “好啊。”玛格丽特一口答应。
    她这几年确实是不怎么看港岛的电影了,小时候的那种热情似乎已经消失殆尽,再看现在的一些作品就觉得意思。
    人这种生物很奇怪,有时候会把记忆里面的东西给套上好几层滤镜,美化的不得了,玛格丽特也是这样。其实七八十年代的电影未必就真的比现在的电影要好看,但她总觉得那个年代的电影人跟现在不一样!不是长相变了,只是精气神走了形,再拍出来的东西就寡淡的很,没了那种味道。
    别人的作品不说,单说古龙,她始终觉得还是早年的楚元拍出来的古龙电影最好看,龙哥在里面即使总是一套衣服到底,但一颦一笑之间就是有着一种古龙小说的那种意思。就更不用说古龙本人在台岛编剧监制的那些片子。
    有种东西叫做韵味,别人学也学不来。就像是古龙小说的电视剧,她看了那么多年,也就只有后来的一部《新楚留香传奇》跟《陆小凤》摸到了点儿那种意境的边缘。剩下的,倒更像是金大侠的作品。包括那位演了好多次楚留香的演员,玛格丽特始终觉得小说中的楚留香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至少在楚留香盛年的时候是不应该这个样子的,或许《午夜兰花》中的那位已届中年,更加成熟睿智的楚留香会是这样,但那已经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而正直盛年意气风发的楚留香就应该是狄龙那种一笑起来大家就觉得这是楚留香的顾盼之间一派光风霁月。
    好吧,玛格丽特的这层粉丝滤镜估计一时半会儿是摘不下来了,她对那些古老的电影的执念大概也只有一些执着的影迷可以相比。现在嘛,她则是跟真正的好‘基友’leslie一起坐在电影院里面看《无间道》。
    一部讲述了四个男人间不得不说的故事的电影。呃,这个注解是玛格丽特自己加的,电影打出来的噱头都是四大实力派影星倾情之作,里面的几个女人除了花瓶就是花瓶,连推动剧情的能力都没有,不叫四个男人间不得不说的故事难道叫四个男人跟三个女人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吗?
    不过虽然对这片子里面的那种诗情画意觉得槽点满满,但玛格丽特也确实认为这片子其实拍的很漂亮,甚至有种非常浪漫的感觉,更像是一部华丽的歌剧。那种细腻的感情表现让人有种在看油画的错觉,一扫港岛以前黑帮电影的暴躁和套路,真是清新的不得了。
    “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对港岛的帅哥重新认识的感觉?”从电影院里面出来之后leslie问玛格丽特。
    他自己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没有以往的那种非黑即白的简单粗暴,在剧情处理上面更加注重细节问题。这部电影真的是港岛近年来难得的佳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