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19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周大郎脸都黑了,道:“合着不是你们去服役是不是?”
    兄弟俩立即缩了缩脖子躲在满宝的身后。
    第325章 我们不一样
    满宝那么小,怎么可能遮得住两个哥哥,于是周大郎的眼刀不住的射向他们,然后理直气壮的指使他们,“把渔网洗干净了拿回家,哼!”
    然后和周三郎一起挑了装了鱼的木桶回家,临走前则把满宝四个小的也带走。
    大头和二头也想溜走,却被周大郎点名留下。
    于是留下的四人目露羡慕的看着他们回家的背影越来越远。
    周五郎看着渔网上沾的各种东西,认命的叹了一口气,每次打渔,最讨厌的就是后面洗渔网的活儿了。
    周五郎和周六郎认命的把渔网放在稍干净一点的草地上,然后和大头等将粘在上面的水草,木条,石头和泥土等杂物拿下来,等择干净了还要拖到比较干净的水域那里清洗干净。
    这才团吧团吧放在竹筐里抬回家晒。
    回到家时自然被老周头骂了一顿,因为他们不仅没赶上吃晚食的时间,还把身上弄得脏兮兮,臭烘烘的。
    周大郎和周三郎低眉垂目的坐在一旁,好似这事跟他们没关系似的。
    周五郎只能带着老六和大头二头快速的去洗澡,等一群人终于洗干净跑过来坐好,老周头才板着脸拿起筷子示意开饭。
    今晚的菜很丰盛,不仅有两碗小鱼仔,还有一大盆豆腐炖鱼和两盘煎鱼,是煎大鱼。
    以及三样菜蔬。
    虽然菜多,但老周家人也很多,不管饭桌上有多少饭菜,总能把它给吃光。
    今晚的菜不仅丰盛,还是小钱氏做的,那就更好吃了。
    最后所有人都吃得心满意足,难得的连大人都觉得撑了,毕竟粮食并不难放开了吃,大家晚食都只吃七八分饱而已。
    虽然撑了,但老周头很喜欢这种感觉,他放下碗后道:“明儿是中秋,老四,明天你去集上买两斤肉回来。”
    然后看向老妻。
    钱氏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道:“明天的饭食还是老大家的做吧。”
    这话一出,大家都心满意足了,周喜笑道:“大嫂,明天的鸡我来喂。”
    冯氏也道:“院子我来收拾,大嫂,要做菜的时候叫我一声,我给你烧火儿。”
    何氏和方氏也纷纷表示其他家务她们会做好,小钱氏只要负责做饭做菜就可以。
    村子里过节就是吃一顿好吃的,然后晚上让孩子们在院子里拜一拜月娘娘就算完了。
    听说县城里才热闹呢,尤其是晚上,“……那种富裕的大县,一到中秋就全挂上花灯,灯上写了字谜让人猜,还有人在大街上耍猴,耍火,可好玩了。”
    周四郎疑惑的道:“那不是元宵吗?”
    “元宵也是如此,但中秋也如此。”满宝道:“这是傅二姐姐说的,她去年就去绵州参加了灯会,只是今年她爹可能要升迁了,所以不给她们胡乱出门,就不能去了。”
    不仅周四郎,方氏都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问道:“绵州有,那我们县城没有吗?”
    “有是有的,就是没有绵州热闹,听说灯不多,但街上的商铺也会挂出来。”
    方氏就向往的道:“要是能去看一看就好了。”
    周四郎也从没有在县城过夜过,更没有参加过那样热闹的活动,一时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他这一动,连凳子都坐不住了,屁股摇来动去,但只是一扭头看到坐在另外一边正说话的爹娘,他的气就一泄,惋惜的低下了头。
    方氏见了悄声道:“总会有机会进县城里看的。”
    周四郎这才精神了点儿,见满宝还在高兴的和老五他们谈论,他便插嘴道:“满宝,你想去县城看灯会吗?”
    满宝问:“有好吃的吗?”
    周四郎:“……应该有吧。”
    满宝想了想道:“灯会都是晚上的,我们要是去看灯会,那我们晚上住哪儿呀?”
    满宝现在节省得很,除了吃的,一切额外的花销都不想多花,因此道:“要是晚上灯会上会卖的吃的白天也卖就好了。”
    周五郎也只对吃的感兴趣,兴奋的道:“要不明天我们去县城看看,幺妹,你不是放假了吗?”
    大头等人一听,立即眼巴巴的看着小姑。
    周四郎:……明天好像就他被分派了任务。
    周四郎蠢蠢欲动,小声道:“幺妹,幺妹,你去和爹说,明天我们去县城里买肉。”
    周五郎和周六郎一起孤立他,“我们都是没成家的,不跟有媳妇的玩儿。”
    周四郎愤愤,“不出两年你也要成亲了。”
    周五郎顺口道:“到时候我们不跟有孩子的玩儿。”
    “就是,就是,”周六郎道:“你看大哥二哥和三哥他们就不跟我们玩儿,你现在是他们那一拨的。”
    周四郎回头一看,这才发现大哥二哥和三哥他们拿着凳子坐在父母的不远处,大嫂二嫂和三嫂也都在那里,一群人正在那里说种冬小麦的事。
    再一低头,他和方氏正坐在一群孩子中间,上到他周四郎,下到四头都坐在这儿。
    周四郎:……
    一旁的大人们发现他们这边安静了,周大郎回头看了一眼,随口道:“老四,带好孩子,不许欺负满宝。”:
    周四郎:……
    方氏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抱着肚子差点笑跌。
    周四郎连忙张手像母鸡护仔一样的护着她,紧张道:“你可小心点儿,别一会儿又喊肚子痛。”
    周五郎和周六郎嫌弃的扭过头去,继续做满宝的思想工作。
    满宝想了想,中秋先生放了三天的假期,虽然作业不少,但时间还是多,最主要的是d博士被禁言三天,生意一时也做不下去了,便点头答应了。
    她也想进城去看一看傅二姐姐。
    满宝跑去和母亲说。
    钱氏从不拦着满宝进城,只要她想进,基本上钱氏都会答应,于是她扫了一眼她背后的周四郎等人,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道:“去吧,只是要听你五哥六哥的话,不许乱跑。”
    周四郎立即凑上去道:“娘,我也去呢,我会看好满宝的。”
    “你看好你媳妇就行,满宝有老五老六跟着,”说到这里,钱氏扭头和周大郎等人道:“明天把家里打扫打扫,你们都带着家里孩子进城去玩一玩,一年到头,也就那么两次轻省的时候。”
    即便是沉稳如周大郎,老实如周三郎脸上也忍不住高兴起来。
    老周头等孩子们都散了,这才扭头问钱氏,“你要不要进城去看看?”
    钱氏横了他一眼道:“我进城去干什么?要去你自个去。”
    老周头颇有些失望的敲了敲烟枪,嘟囔道:“我去干嘛,我才不去呢。”
    第326章 热闹
    罗江县只有两个时候是最热闹的,一个是秋收后,一个则是过年前。
    往年,秋收后的热闹可能会推迟到重阳节那天,毕竟收完了粮食还得准备纳税上调。
    但今年没有税,调也被适量减轻,所以中秋前大家就闲了下来。
    有和七里村一样决定种植冬小麦的村子,更是要趁着中间的这个空隙到县城里来走一走了。
    因此街上很热闹,比年前他们那会儿来逛的也不差了,于是周五郎和周六郎就一左一右的把满宝夹在中间往前走。
    至于其他人,那当然是各跟各的爹娘了。
    周二郎知道今天是中秋,生意肯定特别好,哪里舍得放弃这个挣钱的机会?
    周大郎也不舍得,所以昨天晚上他们多泡了两倍的豆子,凌晨起来把豆子磨出来做上豆腐,豆腐才好,冯氏他们也把今天要卖的菜蔬也都拔回来准备好了。
    因为进城的人多,今天老周家带进城里的货物是平时的三倍还多。
    傅县令难得的大方一次,通知城门今天免掉入城费,入城的人只要不携带武器都能进入,免费的!
    今天进城的人多,自然卖东西的也多,好在一直巡街收保护费的混混头在吃了周二郎无数的豆腐后特意将他经常占用的那块地方留下来给他了。
    喜得本来因为拿的东西多,带的人多而来晚了的周二郎高兴不已,直接捡了三四块大大的豆腐给对方,当然,还有保护费。
    把东西一一放到摊位上,周二郎一抬头看见自家人就把摊位前的位置给站满了,立即嫌弃的挥手道:“你们该干嘛干嘛去,这儿我来就好。”
    周大郎就道:“我跟你一起,让老三他们带着孩子们去玩儿。”
    小钱氏则对周三郎道:“弟妹难得来一次县城,你带上四头一起去济世堂看一看,也就十文钱的事儿。”
    自从何氏看到陈氏难产后,她的心神一直有些不安,小钱氏也知道她的这个心病,难得来一次县城,不如去找大夫看一看。
    周三郎自然应下,就一把将四头抱在怀里,护着何氏去药铺。
    小钱氏和冯氏就决定一起带着剩下的孩子四处去走走看看,她们不想买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但自家房里的针线也得补充一点儿了。
    如果能在布庄得到些对方不要的碎布那就更好了。
    周喜自然是跟他们一起。
    他们带的孩子多,但大头大丫和二头二丫都是经常来县城的,比自家的老娘还要熟。
    加上他们也能帮忙看弟弟妹妹,于是,大的带小的,大人再盯一盯,基本就没事了。
    大家商量妥当,举步便走。
    小钱氏她们三个一动就把一串孩子给带走了,摊位前一下就空了不少。
    被这里的人流量吸引过来的顾客立即见缝插针的凑上去问,“你这卖什么的这么热闹?”
    周二郎立即热情的招呼,“各种菜蔬,还有豆腐,活鱼和油煎小鱼仔。”
    周二郎拎过一只木桶,示意顾客看里面的活鱼,乐呵呵的道:“都是昨天从河里捞的,养了一晚上,土腥气去了一些,却又很新鲜,今儿可是中秋,买一条回去尝一尝?”
    本来只是想买些菜蔬的客人犹豫了一下便问道:“多少钱一斤呀?”
    “不贵,不贵,十文一斤,比猪肉还便宜,常吃鱼长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