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21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正巧扫了一眼这边的张主簿便皱了皱,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一眼他的大女儿,小声道:“你就不能跟人家学一学?”
    张大娘子没说话,她看了一眼满宝后便收回目光。
    她当然也认识满宝,应该说,罗江县上下官吏的小女儿小儿子们就没有不认识周家兄妹的。
    他们会卖很好吃的糖,就连他们的祖母母亲等人都知道他们,尤其是周四郎等人,因为她们常从他们手上买山药,姜块等。
    不是多贵重的东西,但新鲜,而且有人送货到门上。
    大家本都是生人,但买得多了,一来二去便成了熟人。
    所以在张大娘子眼里,满宝不过是家里做些小买卖的农户之女罢了,她为什么要跟她学习?
    满宝一直目送马车走远,这才歎了一口气。
    白善宝忍不住看了她一眼,皱眉道:“我去陇州的时候你都没这么难过。”
    “可你还会回来呀,傅二姐姐可能不会再回罗江县了。”
    白善宝一想也是。
    不过他没什么朋友,更没有朋友远行,所以他不能感同身受。
    他左右看了看,凑到满宝耳边小声道:“一会儿我们和堂伯说去县城玩儿吧。”
    “县城有什么好玩儿的?”
    “不知道,但肯定比村里好玩儿。”
    满宝一想也是,于是点头,和白善宝一起看向乖巧的站在一旁的白二郎。
    这种事怎么能少了他呢?
    等白老爷终于跟一众朋友说完话时,三个孩子也嘀嘀咕咕的商量妥当,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白老爷一回头,三个凑在一起的小脑袋立即分开,然后齐齐抬头无辜的看着他。
    白老爷走过去,伸手摸了摸自家傻儿子和白善宝的脑袋,道:“走吧,我们回家。”
    白二郎立即道:“爹,这儿离县城不是很远了,我们去县城买些东西吧。”
    白老爷问,“买什么?”
    “买书!”
    白老爷就瞥白二郎,扬眉问,“你买?”
    白二郎面色不变的点头,“爹,我想买一本字帖临摹。”
    白善宝在一旁连连点头,道:“堂伯,先生说二郎的字不好,得多练,我看过他练字,他都不照字帖来,自己练肯定不好看,所以还是得买字帖。”
    白老爷精神一振,立即道:“家里有字帖,儿子啊,你想练什么字型,爹给你找。”
    “啊?”白二郎忍不住看向白善宝。
    白善宝道:“堂伯,你那些字帖都贵重,二郎肯定不捨得拿来用。”
    满宝在一旁补充,“而且他可能还不喜欢,这字帖得选自己喜欢的才行,练字的时候开开心心的,这字才会写得好。”
    白老爷就沉思起来,“二郎不喜欢读书写字,难道是因为家里的字帖不合他的心意?”
    白善宝和满宝扭头认真的看着白二郎,白二郎只能硬着头皮点头。
    白善宝便道:“堂伯你放心,等他买了自己喜欢的字帖,我们练字时都叫上他,字嘛,写得多了就好了。”
    白老爷深以为然的点头,立即笑道:“那行,我们现在就去县城,二郎,除了买字帖,你还想买什么书?”
    白二郎总觉得自己掉坑里了,但他暂时没有证据,只能心惊胆颤的摇头,“不,不想买书了……”
    白老爷点头,“是应该再买一些书,家里的书还是少了点儿,一会儿我们去书铺里看一看,笔啊,墨啊也得添置一些,要是有好砚就更好了。”
    白二郎不知为何,突然想哭。
    第356章 规矩
    白善宝和满宝是书铺的常客,一进书铺就熟门熟路的带白二郎去找字帖,还暗暗催促,“赶紧选,选好了我们出去玩儿。”
    白二郎就想随手拿一本,满宝已经翻开了一本字帖问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字型?圆一点儿的,还是瘦长一点儿的?总不可能是潦草一些的吧?”
    白善宝已经从一堆字帖中选出了两本来递给他,“这两本不错,你自己选。”
    白二郎便赶鸭子上架一样的翻开字帖,小声问道:“等回家,你们能帮我临摹字帖吗?”
    “不能吧,你爹知道了要生气的,”满宝道:“自己的事自己做吧?”
    白二郎嘟了嘟嘴道:“可我不喜欢写字。”
    满宝道:“我也不喜欢吃鸡蛋,大头和大丫也不喜欢下田插秧……”
    白二郎委屈巴巴的选了一本字帖,满宝不明白这有什么好委屈的,她长这么大还没有一本自己的字帖呢。
    都是借白善宝的临摹。
    白二郎在这边磨蹭着才下定决心,那边白老爷已经在书铺里挑出了好几本书,正笑着沖三个孩子招手,“来看看我给你们选的书,二郎,你看你还有喜欢的吗?”
    白二郎看到父亲手上的书,忍不住张大了嘴巴,他隐隐有些后悔了,其实县城也没那么好玩儿。
    白善宝和满宝却上前了,俩人上前翻了翻就不是很有兴趣了。
    一个道:“这书我家里有,不想买了。”
    一个道:“这书我翻过,好多我都看不懂,我觉得我还得再长一长才行。”
    白老爷惊诧的看着俩孩子,那话其实是吓唬他们的,这书是他给自己选的。
    白老爷沉默了一下,然后扭头看向他家儿子。
    白二郎也正翻着白老爷选出来的书,发现他一本都不认识,甚至连书名都看不太懂意思,不由挠了挠脑袋。
    白老爷越发沉默了,见两个孩子正闪着目光看着外面热闹的街道,他觉得不能任由两个孩子这样自由生长,他们既然这么聪慧好学,那就应该有约束力才是。
    于是白老爷对两个孩子挤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道:“你们有没有要买的书?选出来,我买了送你们。”
    白善宝先摇头,“堂伯,我家里的书很多的,祖母每隔一段时间还都会买些新书回家,我家里不缺书。”
    “那总有你想看家里却没有的书吧?难得来一次县城,堂伯给你们买几本书,只是你们得答应我,买回去了要看,看完了我还要考校的。”
    满宝则自觉收这么贵重的东西不好,于是也拒绝。
    白老爷对她越发和蔼,柔声道:“这是叔叔给你们的鼓励,像你们读书这么厉害的孩子,若是因为书籍不够读多可惜呀,所以你只管去选,叔叔请你们。”
    满宝还是摇头。
    一本书可不便宜。
    而且能够满宝喜欢的还不是一般的书。
    像最便宜的《千字文》《论语》这种薄一些的书籍她都有了,其他常见的书籍先生和白善宝那里也有,基本上都是任由她翻阅和抄写的。
    所以满宝想买的,基本上都是很贵很贵的书。
    娘亲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掉了,你捡了馅饼,回头就得给老天爷上贡一只鸡。
    爹爹说,世上的人好坏参半,但趋利的人一定佔了九成。没有人会不喜欢利,如果一个人无缘无故的对你好,那是因为你可爱;但那个人的好需要花很多钱,那一定是对方有所图谋。
    老周头老早就给满宝立过规矩,道:“价值在五百文以下的礼你随便收,在五百文以上,你可不能拿,爹娘还不起。”
    所以满宝小心的看了一眼不远处书架上那厚厚的几本书,坚决的拒绝了白老爷的好意。
    她心里有些惋惜,要是白老爷送她街上那些好看的玩具就好了,她可是问过价的,都不是很贵。
    白老爷见送不出去一本书,略微有些惋惜,然后就扭头看向他儿子。
    白善宝和满宝能推辞,他儿子总不能推辞吧?
    于是白老爷对他儿子挤出笑容,大方的挥手道:“二郎,你去看看还有没有喜欢的书,拿过来,爹一併给你买了。”
    白二郎要哭了,摇头道:“没了,爹,我觉得家里的书更多了,我用大哥的旧书就好。”
    “不行,我对你们兄弟一碗水端平,你大哥有的,你也都有。”
    白二郎弱弱的道:“不,我,我觉得用大哥的旧书很好。”
    白善宝和满宝大概了解了他的痛苦,都同情的看了他一眼。
    最后白二郎还是没能抗争过白老爷,在他的压迫下选了好几本他并不喜欢的书。
    等走出书铺,不仅白二郎有劫后余生的感觉,就是白善宝和满宝都鬆了一口气。
    书铺的掌柜笑得眼睛都快眯起来了,殷勤的帮忙把白老爷买的书、笔墨纸砚等送到马车上,然后站在门口快乐的和满宝等人挥手告别。
    满宝他们没坐上马车,而是走着顺着街道往下逛。
    冬日漫漫,大家閑着无聊,于是街上的经济活动便多了起来,虽然进城依旧需要进城费,但大家还是喜欢到城里来逛一逛。
    当然,多数是没成亲,却可以说亲的大小伙子以及大姑娘们,还有的就是家境比较富裕,不抠那几文进城费拖家带口的人。
    因此街上卖吃的,卖各种饰品和玩具的佔了多数。
    很多玩具白二郎和白善宝都玩过,甚至现在家里还有呢,但他们在街上看见还是会忍不住想买。
    他们俩人尚且如此,更别说满宝了。
    她的玩具都是家里人给做的,老周家从来不会给孩子买玩具,都觉得有那个钱买吃的岂不是更好?
    毕竟吃的还能进肚子,玩的玩一段时间就不喜欢了,多亏呀。
    所以满宝看着会迎风而转的风车喜欢,看见小木马喜欢,看见木陀螺也喜欢……
    白老爷平时虽抠了点儿,但在对小孩子的这些小玩具上还是很大方的,主要是这些东西都不贵。
    便宜的两三文,贵的十文钱左右就能买,所以他很大方的和三个孩子表示,喜欢什么就拿,他付钱!
    满宝问了一下价钱,觉得这在她老爹给的规矩之内,于是高兴的选了自己喜欢的玩具。
    白善宝更不客气。
    走了不到两百米,三个孩子怀里就抱了不少东西,三人都乐陶陶的,总算是觉得来县城来对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