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25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且他是仔细对比过新麦种和他们现种的麦种的,他发现新麦种略比旧麦种圆一些,单独看不出来,放在一起一时也没人会发现,但仔细对比过后就能看出。
    而他看得多了,又仔细留意过,基本打他眼前过就不会认错。
    确定老周家没有弄虚作假,给出的都是质量还不错的新麦种,白老爷便笑着点头,问满宝:“那我该给你多少银?”
    而一旁他的账房已经把银子算好了,显然就等她的回答,双方确认无误后就可以籤押结账了。
    满宝冲着庄先生讨好的笑,然后把算筹奉上去。
    老周头看了一呆,悄悄的问满宝,“你咋不自己算?”
    “爹,我还没学会这个。”
    老周头点头,叮嘱道:“那你努力学,”他压低了声音道:“把庄先生身上的本事都学过来,以后你就算不能去当账房先生,也能去当老闆娘。”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爹,到时候我让你当老闆!”
    老周头:“……不,不用了,那个让你相公当吧。”
    满宝一头雾水,“我相公是谁?”
    老周头:……他有点儿后悔了,他干嘛提起这个话题?
    老周头一转身,看到周喜,便立即叫道:“喜啊,过来带你妹妹。”顺便把那麻烦问题给解决了。
    庄先生已经算出来了,笑道:“一百五十二两,余四百四十文。”
    下人将银子拿了上来,老周头和钱大舅等人眼睛都快直了,他们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
    这,只是种了一季麦子而已,怎么会赚这么多的钱呢?
    大家咽了咽口水,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满宝已经把白老爷他们送出门去了,白家的下人把院子里堆着的粮食全搬到骡车和牛车上运回去。
    正是午时,太阳最大的时候,白老爷是一刻都不想在太阳底下站着,于是单手挡了挡太阳,单手则和满宝挥了挥手,道别了。
    偶尔有路过的村民看见,也只是好奇的站在一旁看,然后问最相熟的满宝,“你们家这是干什么呢?”
    满宝笑嘻嘻的道:“卖麦种呢。”
    “哦,”村民挤眉弄眼的问,“你娘答应换了?”
    满宝笑笑不说话,娘说了,不想回答问题的时候笑着就好。
    村民自以为了解了,高兴的回家去了,太阳那么大,先回去吃点东西喝点水再说,傍晚凉快儿一点再出门唠嗑好了。
    满宝也和白善宝告别,“我先回家,你和白二回去把银子数一数,等下午我再去找你。”
    “行,去吧。”
    满宝高兴的跑回家了。
    老周头他们正摸着银子发愁,看到满宝进来就立即招手,“满宝快来,这我们也不知道各家的是多少,要怎么分啊。”
    满宝道:“我知道!”
    她将那些不是自家的麻袋找出来,让各家认领各家的麻袋。
    钱大舅扒拉过来十二条麻袋,眼巴巴的看着满宝。
    当时为了方便记,老周头他们是特意把各家的放在一处的,只有称完一家的,周四郎他们才会抬下一家的麻袋上前。
    所以满宝只看了一眼麻袋的数量,从后头一数数字就知道哪个数字是谁家的。
    落在最后的是钱三舅家的,他一共带来了七袋,满宝算最后七个数字,直接把后头的钱数一加就可以。
    满宝道:“三舅舅的是九千四百五十文,银子的花,等我算算啊……”
    她是还不太会这么大数字的除去,但她可以先减一千二百文,在纸上写个一,再减一千二百文,再写个一……
    一直到它不能再减一千二百文的时候,就是剩下的铜板和换下来的银子了。
    虽然繁多,但却是准确的。
    满宝道:“是七两,余一千五十文。”
    钱三舅觉着有些不对,“九千,那不是九吊钱吗,合该是九两才对呀。”
    第426章 钱,谁拿
    周二郎道:“三舅,在县城,铜板换成银子得一千二百文才行,有的银成色好的,还得一千三百文才能换一两呢。”
    钱三舅曾经也是在赌场混迹过的,一听就明白了,他歎息一声,感歎道:“我记着很久以前,县城里用铜板换银子,九百文就能换了,没想到现在铜钱这么不值钱了。”
    钱大舅伸手去摸扁担,钱三舅一看便一激灵,连忙蹦到一边叫道:“大哥,大哥,我知道错了,我就那么一说,就那么一说。”
    钱大舅冷哼了一声。
    钱三舅汗津津的躲在了满宝的背后,可惜他太宽,满宝遮不住他,钱三舅讨好的对老周头一笑,“姐夫,那您看……”
    老周头道:“银子得剪吧,铜钱我这儿倒是也有,满宝,先把你大舅,二舅的也算出来。”
    满宝算了老半天,又核对过一次才道:“二舅的是一万两千一百五十文,换成银子就是十两,余一百五十文;大舅的是一万六千九百文,换成银子就是十四两,余一百文。”
    钱大舅笑得眼睛都要眯起来了。
    钱三舅忍不住泛酸,“大哥,你们家挑来的麦种也真够多的,早知道我就让孩子他娘她们也一块儿来了。”
    钱二舅瞥了他一眼道:“谁让你不多生个儿子的,我们两房都是三个儿子。”
    “那是我想生就能生的吗?”
    老周头忍不住在一旁帮二舅兄,“三弟,你当年不是说儿子生多了还得花钱娶媳妇,不如不生吗?”
    这件事显然大家都知道,周大郎等小辈扭过头去不忍直视,连满宝都在不住点头,还拉着钱三舅的手说,“三舅,现在认识到了也不晚,回头你让表哥对表嫂们好点儿,让他们多给你生孙子,一样的,一样的。”
    “你小小年纪,知道啥是生孙子吗?”
    “知道呀,我三嫂和我四嫂才给我添了两个侄子呢。”
    钱三舅当然知道,只是两个孩子满月都碰上了春忙,所以他们那边都还没过来看过,本就是打算等端午的时候上门看一看,送一篮子鸡蛋呢。
    前两天,钱三舅还在为家里的鸡蛋犯愁呢,觉得大姐夫太不体谅人了,这辈子光因为他们家添丁就送出去多少鸡蛋了?
    不过这会儿钱三舅的心没那么疼了,他也懒得再跟满宝这个小娃娃口胡,直接笑吟吟的看着他姐夫。
    老周头知道他是为啥,也并不含糊,拿出银子来就分。
    结果才摸出一锭银子来,大门就砰的一下开启了,其实声儿也不是很大,就是大家都安静下来不说话,全神贯注的看着银子,这一点儿声响就显得格外的大。
    以至于老周头心一颤,手一抖,下意识的就握紧了银子,生怕谁来跟他抢似的。
    其他人也吓了一跳,回头去看,这才发现是钱氏她们回来了。
    钱氏一头雾水的看着他们,“……你们围在一块儿干嘛呢,我在大圆家听说白老爷走了,他爹,你是不是在外头说了我坏话,怎么……”
    钱氏话音才说到一半,就看到了众人中间的银子,一时也失去了声音。
    她身后的一众人自然也看到了,她们可没见着卖麦种的场面,所以突然看到这么多银子,没人觉得这钱是她们家的。
    直到老周头分银子后。
    钱二舅的最好分,因为白老爷拿来的就是十两一锭的银子,直接给他十两,再从铜钱里数出一百五十文就行。
    钱大舅那儿,老周头也直接给他一锭银子和一百文,然后就又拿出一锭来犯愁,他问钱大舅和钱三舅,“直接剪开?”
    钱大舅点头,钱三舅却叫道:“别呀,我知道这种整锭的银子换成散银要多贵些,因为散银有损耗,姐夫,你交给我,回头我拿到县城里去换,你再给一两的散银就行。”
    老周头才不听他的呢,直接看向钱大舅。
    钱大舅点头道:“别听他的,直接剪开,要是小了,我们两家补一补就行。”
    钱三舅忍不住叫:“大哥!”
    钱大舅瞥了他一眼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上次你说进城去买布,结果到赌坊外头转悠去了,村子里都有人看见了,我告诉你,这点子钱你也不能拿着,让大郎拿着。”
    说罢,回头对钱三舅的大儿子道:“回头你把钱收好来,你爹问也不给,也不许给你娘,回去后你们兄弟商量着平分了,还是放在公中都行,你们家里现在那点麦子省一省还能吃到夏收,实在不行就掺些麦麸。”
    钱大舅直接就把三房的钱给安排好了,“别有了点儿钱就祸祸,想想你们家里的几个孩子,过不了几年就要开始说亲了,娶个好点儿的媳妇就得五两银子往上了,你嫁个闺女总也得准备点儿嫁妆不是?统共也就七两多的钱,你们兄弟俩一分还能剩多少?”
    三房的大郎点头应下,钱三舅气得鼻子都快要冒烟了,结果眼睛一歪就对上了钱大舅的目光,他手指一痛,直接缩了脖子不说话了。
    钱大舅道:“回头你娘要是问起,就说这钱是我分派好的。”
    三房的兄弟俩点头。
    钱大舅就对老周头道:“剪吧。”
    老周头就把满宝叫过去画个线,满宝看了眼他们拿的剪子表示很怀疑,“爹,这个剪子能剪银子?”
    “总要试试嘛,不行就放到案板上拿刀砍。”他们家又不是啥有钱人家,当然不会去买那专门剪银子的剪子了。
    满宝总算是明白为什么银子会有损耗了,她挠了挠脑袋问,“我们家不是有银块吗?去年把姜卖给药铺,结算回来的都是银块吧?”
    钱大舅和三舅家的两儿子一听,连忙表示:“银块好,银块好,这样回去我们也不用再剪开使了,这一剪子下去,掉下银屑来,那都是损耗呢。”
    钱三舅气得掐腰,吼道:“所以我让你们进城去换银块,一锭能换十两的银块不说还能多出一些铜钱,知道不知道?”
    第427章 分银
    钱大舅瞥了他一眼,对老周头道:“既然家里有,那就用家里的散银兑也行。”
    老周头这才想起这茬来,他憨憨的笑道:“我都忙晕乎了,哪里还想得起家里有银块?”
    老周头看向钱氏,钱氏都不带动弹的,掀了掀眼皮道:“银块没那么多。”
    她已经听清楚了,两家一共还有十一两没给呢,家里的银块就是小豆丁一样,才三两出头,换个屁呀。
    “哦。”老周头看向满宝,“来来来,我们来剪银子。”
    满宝不知道为什么老爹对剪银子这么热衷,但是,她还是歎息一声上前了,她估摸了一下四两和七两的比重,然后在银子上画了一条线。
    老周头气沉丹田,一剪子下去,银子有了一个口子,他目光炯炯,对准了那个口子又是一剪子下去……
    钱三舅看得心动不已,把被夺了财政大权的事丢在了一旁,嗯,其实财政大权已经好多年不在他手上了,他兴緻勃勃的挤上去,嬉皮笑脸的道:“姐夫,给我试试呗。”
    就是钱大舅和钱二舅都看着那把剪刀蠢蠢欲动。
    最后银锭在四个老头的齐心合力下终于被剪成了两份,老周头笑眯眯的拿出称来称了一块,乐道:“哎呦,这个挺准,六两五分,多一点儿点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