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46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家这么一想也是,于是不纠结了,纷纷往自己手上套手串,看了看后乐道:“别说,还真挺好看的。”
    小钱氏她们也觉得很好看。
    等天快黑了,大头他们总算是玩够了跑回家守夜,便收获了一份礼物,又热闹了一场。
    大丫和二丫拉着满宝和三丫钻到了她的房间里,拿着铜镜要互相打扮。
    周立君道:“我学了好几种发型,我给你们梳。”
    大丫羡慕,“你教我。”
    “行。”
    教梳头自然要有一个坐着被当参考,三丫还小,头发不够长,也不够多,满宝便被拉到了椅子上坐好。
    周立君梳着满宝的头发道:“小姑,你的头发可真好。”
    乌溜溜的,又黑又直,一手捧起能从手心里滑落,大丫也很艳羡,“我娘让我养头发,可这头发怎么养呀?”
    满宝想了想后道:“你等着,我回头就查医书,等知道了就告诉你。”
    大丫抿嘴笑,“好。”
    四个小姑娘一起探讨梳头发,将她们才得的珠花往头上插,耳环也戴上,然后换了新衣裳跑到堂屋那边给大家看。
    屋里顿时一片热闹。
    钱氏将满宝拉到身前,满眼的欣慰,“我们家满宝长大了。”
    老周头深以为然的点头,然后守夜过后才睡了三个时辰就醒了,外面天色还昏暗着呢,不过鸡早就打过鸣了。
    隔以往,老周家也有人起了,但大年初一是特别的日子,不会有谁赶这么早起来的。
    所以钱氏听到动静便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摸出那条闪闪的腰带,便忍不住叹气,“昨晚上还没看够呀,都说了是假的。”
    “要不是假的,那得花多少钱?假的也是满宝的孝心。”
    钱氏哼了一声没说话。
    老周头便拿着腰带坐到床边,小声的道:“我想着把这东西找个盒子装了,我们把它埋到老二的墓里,算是满宝给他的怎么样?”
    钱氏顿了一下道:“你就不能埋点儿好东西?这都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你哪怕给他打个银锁也比埋条破腰带的好呀。”
    “那怎么一样,这是满宝送的,我打的银锁又不是她的孝心,再说了,哪有往墓里埋银子的,那不是……”暴殄天物吗?
    钱给活着的人能吃能用,给死了的人有什么用?
    说着话,老周头已经摸出一个盒子来了,将腰带折好后小心翼翼的放进去,道:“今天我带满宝去坟上,让她多给老二磕两个头,我也跟老二说一说,满宝越发的出息了,让他和弟妹在底下好好的保佑保佑满宝。”
    钱氏低声应了一下,也睡不着了,爬起来道:“今年家里过得比往年好,你也给爹娘多烧些纸钱。”
    “放心,我让大郎他们早买好了,不会短了爹娘花用的。”
    活着的时候他们没钱,死了的,这钱还是可以多给一些的。
    因为守夜,满宝难得的晚起,最后是被敲门声敲醒的,她爬起来往外一看,大头他们也被叫醒了。
    大年初一祭祖,家中的男丁是必要去的。
    至于女孩子,老周家似乎一直就满宝一个跟着去,因为打小如此,满宝以前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这次去益州城,接触的人多了,满宝才知道,有些地方,女孩子是不能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去祭祖的。
    她一边洗脸一边左右看,问在灶上忙活的大嫂,“大嫂,大丫她们呢?”
    “还没起呢,昨晚上睡得晚,估计得太阳出来了才起床呢。”
    满宝忍不住嘟囔道:“为什么她们不去祭祖?”
    小钱氏顿了一下后回头与她笑道:“她们辈分小,你是长辈才要去的,去的时候多替她们磕几个头,让老祖宗们保佑她们将来找个好夫婿知道吗?”
    满宝应了下来,拧了毛巾后道:“还是保佑她们健康平安,前程似锦吧,以后赚很多很多的钱。”
    小钱氏露出笑容,“好。”
    第774章 钓鱼
    满宝跟着哥哥们去到墓前,老周头让周大郎他们在周银的墓边挖了一个大洞,他就将一个盒子放进去,再把泥填上,从附近挖些泥土来隆起坟头,与大坟头融为了一体。
    满宝看得愣愣的,问道:“爹,你往二叔墓里放了啥?”
    老周头“嘘”了一声,左右看了看,发现附近暂时还就他们一家,这才放开声音道:“也没啥,就是昨晚你送我的腰带。”
    满宝愣住,半响才问道:“爹,你埋它干嘛?”
    “送给你二叔看一看,说不准他喜欢呢?”反正也不是多贵重的东西,他拿着也戴不出去,还不如给弟弟呢。
    满宝挠了挠脑袋后看着她爹道:“爹,你跟二叔的感情真好。”
    周大郎和周二郎把坟整好,听到满宝的话沉默了一下,跟小叔感情好的不是爹,是他们好不好?
    不过算了,这种事自己知道就行,没必要宣扬出去。
    满宝将祭祖的肉和饭拿出来摆好,周三郎点了一把香,给了满宝三支,大家纷纷作揖祭拜。
    满宝把香插好以后还跪到地上磕头,老周头在一旁道:“多磕几个。”
    正想起身的满宝便又跪好多磕了几个,“爹,够了吗?”
    老周头笑眯眯的点头,“够了,够了。”
    满宝跟着哥哥们,领着侄子们给这附近的老祖宗们都磕过头,便等着老祖宗们吃饭。
    满宝习惯性的从祖父的坟前拔出三根香来走到不远处的一个坟前,上香请坟的主人一起过去用饭。
    这是自她有记忆以来,每次来上坟都要做的事。
    老周家的人蹲在墓地周围看着,并没有告诉满宝坟里的主人已经移到了这边来,由着她去那里拜了拜。
    都拜了这么多年,要是这会儿不给拜,孩子才要问为什么呢,满宝又那么聪明……
    大年初一多是祭祖,或是上山去拜神仙,还有到村口的榕树底下烧香的,也不知道拜的是什么。
    满宝他们回到家时,早食都还没准备好呢,好些人都还没起床,她蹲在大门口放空了一下脑子,便走到河边去玩水,不,是看水。
    她随手捡了跟棍子,就蹲在河边里拨水玩儿。
    白善走到河边时就见她正一人蹲在地上打水打得欢快,便从地上捡了一块石头扔过去……
    石头溅起的水花扑在满宝脸上,白善见了哈哈大笑起来。
    满宝抬头看见他忍不住笑开,隔着一条河大声问道:“你怎么来了?”
    白善便也走到河边蹲下,捡了石头往河里扔,回道:“我家才祭完祖宗,我觉着待家里烦闷便出来走一走。”
    大年初一不兴去人家家里做客,也就能在路上走一走了。
    满宝笑道:“我也是,你看,冬天的水是不是比较清澈,我刚才看到好些小鱼在游。”
    白善探头往里看了好一会儿才道:“太小了,也不能吃,不知道水渠那边有没有大鱼,不若下午我们去钓鱼?”
    “今天是初一,不好出门啊。”
    白善道:“我们悄悄地去。”
    悄悄地去是不可能的,因为白善的身后总会跟着一个大吉。
    不过他们也没惊动很多人,白善跑回家去吃了早食,提着两根鱼竿就出门了。
    满宝则找出了小锄头和小竹篓,俩人河边一汇合,便顺着河流往上,走到了大渠那边,找了块看着还挺湿润的地便开始挖蚯蚓。
    挖着挖着满宝有些疑惑,“河里的鱼都是吃蚯蚓的吗?”
    白善道:“可能吧。”
    满宝:“那蚯蚓钻到了塘泥里,难道鱼也能跟蚯蚓似的钻进去吗?”
    白善:“也吃菜叶子,水草和泥吧?不然河里也没这么多蚯蚓给它们吃呀。”
    “那我们要是挖不到蚯蚓,用菜叶子钓鱼能钓着吗?”
    白善:“你可以试一试。”
    满宝道:“一会儿试,不过我们挖到蚯蚓了。”
    大吉就在大渠边上找了块还算干净的草地盘腿坐下,百无聊赖的看着他们蹲在地上折腾。
    等他们终于挖够了蚯蚓,便找了块看似水草丰美的地段开始下勾。
    满宝道:“我四哥说了,水草丰美的地儿鱼多,它们都还爱躲在草根底下,就是不好钓,总是会拉到水草。”
    白善不在意的道:“没事,我家的钩子特别多,要是断了,我们再装一个。”
    满宝就放心大胆的在水渠里下勾了。
    钓鱼比的就是耐性,俩人搬了找了些干草铺在地上坐着,便开始等着鱼咬勾。
    白善问她,“我们什么时候去给先生拜年呢?”
    “初三吧,白二今年还要去他舅舅家吗?若不去,初四初五也可以。”
    “那就初三吧。”他家的亲戚都不在这儿,也只用去白二郎家拜一拜年,并不忙。
    而满宝每年都只去钱家而已,一天也足够了。
    俩人就这么坐在水边说闲话,坐了大半天,倒是也有鱼咬勾,但就是钓不上来。
    俩人也不急,等到下响肚子饿了,便把鱼竿一收回家去。
    已经晒着太阳在草地上睡着的大吉也从地上爬了起来,幽幽的跟了上去。
    他还是更喜欢跟着少爷在七里村的日子,清闲自在,却也不算虚度光阴。
    不像在益州城,似乎忙忙碌碌,但总觉得一天下来什么事儿也没做。
    当然,还处于学习阶段,恨不得一刻钟掰成两刻钟来用的白善和满宝是体会不到这种感觉的。
    他们提着空竹篓回去,碰见村民们在村子里坐着说话便抬手打了一下招呼。
    有人看了一眼他们的空竹篓,忍不住笑道:“没钓着吧?咱村里那些还留下来的鱼都快要成精了,可不好钓。”
    满宝问:“那笨鱼呢?”
    “年前全叫我们捞得差不多了,对了,你家里捞得最多,你三哥带着你五哥,一天两桶鱼的往家里拎,怎么,没晒成咸鱼给你留着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