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61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看到满宝和白善进院子了,而先生没跟着,他立即丢下笔跑出来,一看到满宝衣服上的血便惊叫一声,指着她“你你你”的结巴起来。
    满宝直接推门进自己的房间,抽空回了一句,“不是我的血。”
    白二郎就放心下来,收回了手蹦到白善身边,好奇的问,“这是伤了几个人啊,这么多血?”
    白善伸出一根手指,想想不对,又蹦出一根。
    “两个人都这么多血,那,那还能活吗?”
    “溅我们身上的血就一个,出的血比你现在看到的要多多了,现在血是止住了,但要活下来也难。”
    满宝一进屋便快速的把门窗都关好,这才从系统空间里把一个箱子取出来,里面是她用器皿封存好的血清。
    满宝将箱子放进背篓里,这才背了出去。
    东西取好了,但俩人并没有就往前面去,而是站在院子里商量,“是太子呢,你说我们和他告状怎么样?”
    白善摇头道:“太子有些冲动,且他地位都不稳,还是别指望他给我们做主了,但关系搞好点儿,说不定可以通过他见到皇帝。”
    白二郎道:“皇帝不是知道你们吗,他要想见你们,直接宣就可以见了。”
    白善瞥了他一眼道:“知道皇帝为什么不见我们吗?”
    白二郎摇头。
    “因为他没有正当的理由,他不想让人知道他提早知道益州王的事,那样,一他不好跟太后交代;二他不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白二郎没好气的道:“我听不懂,你能不能说明白点儿,他早知道益州王的事儿怎么就不好跟太后交代了?这跟天下悠悠之口有什么关系?”
    白善顿了顿后道:“益州王的事没闹出来,在太后看来,这就是家事,可以自己解决的,皇帝是打压也好,不让益州王再入京也行,都可以好商好量。要是让太后知道,皇帝早知此事,却还想让我们告御状将此事闹大,太后一定会很不高兴,到时候为难的就是皇帝。”
    满宝道:“但让他们做家事处理,那白叔叔、我爹娘,还有以前蜀县上上下下的官吏就全都白死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为什么死的。”
    白善点头,“没错,那我父亲,还有那么多人十二年前为了天下苍生所做的努力就真的掩埋于尘中,再无人知道了。”
    “还有一点则是因为陛下得位不正,”白善压低了声音道:“如今天下很多人私底下都说先太子和先三皇子一样是被皇帝杀死的,若他直接把我们召去揭发益州王,也会有人怀疑他是容不下益州王构陷于他。天下悠悠之口不是那么好堵的,而我也不太想见此。”
    “那你也想去告御状了?”
    “不想,保命和报仇一样重要,如果有不过登闻鼓,却又能直面陛下的机会,自然是当面告状最好。”白善道:“太子就是一个机会。”
    白二郎这才听懂,问道:“太子好相处吗,他喜欢什么,你们打听出来,我帮你们投其所好。”
    满宝道:“算了吧,他脾气好大,喜欢砍人,我觉着在这方面我们不能迁就他。”
    白二郎:“……喜,喜欢砍人?”
    白善沉重的点头。
    白二郎咽了咽口水问:“可,可他不是储君吗?怎,怎能如此残暴呢?”
    白善便叹气道:“我这会儿知道为什么国子学的同窗们都不太喜欢太子了,难怪他们都喜欢说起三皇子。储君若不仁,以后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三人也只沉默了一下,白善道:“走吧,我们不能耽误太久。”
    满宝点头。
    大吉拎了一个纸袋过来,白善接过,满宝隐约闻到了香味,就盯着他手里的纸袋看。
    白善道:“我让大吉去后厨拿的,一会儿车上吃。”
    满宝连连点头,他们起来得晚,就只吃了一碗肉粥,本是打算早食和午食一块儿吃的,结果也没吃着。
    本来白二郎还想去凑热闹的,一听他们说太子喜欢砍人,他就又心动又害怕,最后还是害怕占了上风,只把人送到了前院便挥手道:“你们保重啊。”
    正被庄先生送出门的吴公公闻言抬头看了一下白二郎。
    白二郎一无所觉,还一脸沉重的和白善满宝挥手告别。
    白善站在车上给先生行了一礼,庄先生挥手道:“去了要好好听话,不要给殿下找麻烦。”
    白善应下,满宝也从车里探出头来应了一声。
    吴公公这才笑着道:“庄先生您放心,咱家会照顾好白小公子和周小娘子的。”
    这么会儿功夫,他也把白善和周满的家世摸清楚了,对俩人更加客气了点儿。
    他看了一眼白二郎后爬上马车,对他也笑了笑,尖声道:“这位公子也放心,我们只是去治病而已。”
    反正治不好治的也是太医的罪,看样子这两位是不会有什么事儿的。
    白二郎愣愣的点头,等马车走了以后才疑惑的回头看庄先生,“先生,他是谁呀,怎么说话怪怪的?”
    庄先生瞥了他一眼道:“不是说晚食前要把两篇策论都写出来吗,你第一篇写完了?”
    白二郎惨叫一声,这才想起这事来。
    第1036章 输血四
    白善坐在满宝的对面,开了纸袋子,从里面拿出一个饼来给她。
    饼是本来烙好的,但这会儿早过了午食的时间,容姨放进灶里又烤了一下,烤得焦黄,然后切开,往里塞了些肉沫和清脆的瓜条,再搅一勺酱便很好吃了。
    白善自己也拿了一个,往里看了看,便撩开帘子伸出纸袋去,“还有两个,大吉,你分吴公公一个。”
    大吉一手握着绳子,一手接过,应了一声。
    吴公公愣了一下连忙道:“多谢白小公子,咱家不饿。”
    白善怀疑的看着他,“你吃过午食了?”
    吴公公顿了一下后笑道:“这倒没有……”
    “那哪有不饿的道理,快吃吧,我家做的饼很好吃的。”
    大吉也把纸袋递给他,“吴公公先取一个吧。”
    吴公公默了一下后满脸是笑的道:“那咱家谢过白小公子了。”
    他从里面拿出一个饼来,大吉便叼了最后一个,七八口便把它都吃了。
    吴公公看得一愣,然后笑了笑,背过身去小口小口的吃起来。
    车里的满宝和白善也相对坐着吃得津津有味,满宝还从背篓里摸出一竹筒的水来喝。
    等车重新停下时,俩人将将喝完水,擦了擦嘴巴。
    俩人背着背篓进后院,同样是那个房间,里面正传来啜泣声。
    满宝进去,便看到刚才看到的那个老妇人正怀抱一个年轻的妇人安慰,身边围着不少下人。
    满宝一进来便闻到一股混杂着血腥味的花粉气,味道浓重到她打了一个喷嚏。
    老夫人抬头,看到满宝便眼睛一亮,正要打招呼,满宝已经在鼻子前挥了挥手,皱眉问:“屋里怎么这么多人?”
    郑太医闻声从里面赶出来,看到她也是眼睛一亮,闻言立即对老夫人躬身道:“还请老夫人先到外面等着,我们要给小公爷治疗了。”
    老夫人怀里的夫人抬起头来,哭着问,“我们不能看着吗?”
    满宝看了看她后道:“可以,但你得先换身衣服,最好先洗个澡,洗个头,还有,屋里的这些人都要退出去,只留原先的那些人就足够了。”
    她不太高兴的看向郑太医道:“开了那么大的一个口子呢,你们怎么让这么多人进来,不知道人越多,气越浑浊,伤口越容易发炎吗?”
    郑太医有些尴尬,低声解释道:“我们说了的……”
    可病人家属不听,对方身份高,背后还有一个太子撑腰他们怎么办?
    满宝就回头静静地看着老夫人。
    老夫人听懂了他们的话,一惊,连忙问道:“我们是不是不能留在这里面?”
    “最好不要留,”满宝道:“不仅今天不要留,以后你们也尽量少进这个房间,以后进来看望尽量换了干净衣裳进来,不要熏香,不要抹粉,手上也要擦干净……”
    满宝顿了顿,放缓了语气道:“他身上的外伤多,我开的口子又有点儿大,所以还是很危险的。”
    美妇人呆呆的问,“什么口子?”
    “肚子上的口子呀。”
    “咳咳,”太子从屋外进来,众人连忙行礼,太子与老夫人回了半礼,这才看向满宝问道:“东西取来了?”
    满宝点头,“取来了。”
    然后看向老夫人他们。
    老夫人立即道:“我们这就出去。”
    人群呼啦啦的出去,满宝想了想,觉得输血是大事儿,而且她也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儿,怎么也要和家属说清楚的,虽然太子也属于家属,但妹夫总没有亲娘亲,于是满宝也跟着出去了,打算好好的与他们说一说。
    郑太医还等着和她商量病情呢,见她出去了,便进去找了同僚,留下一个看着床上昏迷的小公爷,其他人也跟着一块儿出去了。
    一出门,满宝还没来得及开口,郑太医已经围上她了,道:“药灌下去了,但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小公爷失血太多了,长此下去恐怕不好。”
    另一个太医也避着人小声的道:“脉象再没有好转,恐怕今晚都熬不下去。”
    因为是他们自己商讨病情,所以说的便有些直白,但对上太子和苏家人,他们还是会道:“小公爷得天之福,熬过这两日就脱离危险了。”
    至于熬不过,那就是没有福气了。
    满宝可是得过纪大夫点拨的,一听便明白了,“药一点儿作用都没起?”
    “甚微,”郑太医低声道:“正如你所言,小公爷失血太多,偏年纪又大了点儿,比不上季小公子来得壮实。”
    太子见他们在一旁嘀嘀咕咕的,烦躁的上前两步问,“人到底怎么样了?”
    大家互相看了看,然后一起看向个子最矮的满宝,问道:“周小大夫,你说的那什么血清和输血……”
    “我带来了,”满宝放下背篓,找了个桌子把东西放下,将盒子取出来后看向老夫人,“老夫人,郑太医他们和你说过输血吗?”
    老夫人愣愣的摇头。
    满宝就轻咳一声道:“那好吧,那我就解释一遍,病人失血过多,造血跟不上,所以得给他输点儿血渡过难关,但这输血呢也有可能失败的,就是输入他体内的血与他不相融,产生排斥反应,但您放心,我会辨别血型,这个几率会大大降低的,不过依旧需要你们做一下心理准备。”
    老夫人脸色发白,问道:“血,要的血多吗?”
    “现在还不确定。”
    老夫人便把自己的手递给她,“用我的,我是他亲娘,还有老大,老二,快去把他们叫回来,快马加鞭的去叫。”
    美妇人痛哭出声,叫道:“母亲,大伯和二伯远在台州和蕲州,怎么赶得回来呀?”
    “快去宫里把国公爷叫回来,他儿子都快要死了,他还在宫里干什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