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87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家里的账册之类的都是周立君拿着的,包括刚卖出去的茶叶也都是她记的账。
    满宝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发现周立重几个已经把事情做完了,她除了能给四嫂扎针外没别的事可做,便干脆去给方氏扎针。
    方氏脸上的血色慢慢回来了,虽然还是瘦,但脸色一好,身上的那股灰白气息就没有了,看着倒像是个活人了。
    满宝收了针后回自己的院子去,白善还在院子里,见她出来便和周四郎点了点头,与她一起离开。
    周四郎站在院门口看着俩人肩并肩的从甬道那儿走回去,颇有些不自在,他和满宝才是一家的吧?
    白善道:“陛下似乎有意重整太医署,不知道是不是要像我们上的折子那样整理太医署,若是,你要不要进去?”
    满宝也正想与他说这事呢,闻言惊诧,“你怎么知道的?”
    白善道:“中午的时候听刘焕说他祖父近来脱发厉害,想让我问你可有生发的法子,他想尽尽孝心。”
    白善笑了笑后道:“听说是陛下压着户部拿出一些钱来给太子做崇文馆扩修,我下午的时候问了一下杨学兄,杨学兄说,面上说是给崇文馆的,但更大面还是为了重整太医署。”
    白善思虑道:“听杨学兄的意思,这一次陛下打算在各州府都设立医署,这样的花销可不小。”
    满宝便压低了声音道:“今天吴公公也和我说了,还说陛下想把这事交给太子来做。”
    白善若有所思,“这事做好了是功德一件,是太子巩固声威的好途径,若做差了,对太子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满宝不在意的道:“做什么事没有风险呢?我们开放下药也有看错病的可能,太子有陛下支持,只要肯用心,总能做好的。”
    满宝不觉得这事会失败,他们想了那么久才写出来的折子,不敢说高瞻远瞩,也敢说绝对是很好的,怎么会失败呢?
    白善瞥了她一眼后道:“别的不说,各地设立医署,这么多药材从哪儿来?”
    “草药多是采摘的野外的,若不能种植,突然增加的产量那就是竭泽而渔,”他道:“但若是突然鼓励种植,那就会挤压产粮的良田,对百姓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满宝的脑子总算是从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上抽了出来,开始大局观的看待此事。
    她皱了皱眉道:“那就只能慢慢来,先选定一二州试着推广?”
    白善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只不知太子是怎么想的。”
    他扭头道:“这折子还是我们三个写的呢,太子要是太过急功近利,你进宫的时候多规劝一些,不然我怕百年后我们仨的名字要被记入奸佞册里供后人围观了。”
    满宝连连狠狠地点头。
    看那些史书就知道了,有名的昏君身边总有一两个比昏君还出名的奸佞,而若是君主不怎么昏,那错的一定是奸佞。
    满宝抖了抖肩膀,她才不要做奸佞呢。
    另一位奸佞候选人白二郎对这些一无所知,第二天依旧是休沐的日子,因为前一天太累,他干脆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气得白善推开他的窗,还把他的窗帘和床帐都拉起来,就让阳光照着他的窗,不信这么亮他还能睡着。
    白二郎整个人都钻到被子里去了,白善就道:“没见过你这样的,说好了要一起去踏青跑马的……”
    白二郎干脆把自己卷成了蚕蛹,死也不出去,他真的太困了,而且春光灿烂,正是春困的好时节啊,为什么要去踏青?
    他绝对不承认,前天说要去踏青的是他。
    白善揪了一下他的被子,见怎么也揪不掉,干脆不管他了,转身跑出去,自己带了盗骊出门玩儿去了。
    既已经应了封宗平等人,怎么能失约呢?
    刘老夫人让两个护卫跟着他去,大吉则送满宝进宫去。
    太子今天也休沐,一大早的没事做,正陪太子妃在园子里溜达呢,看见满宝便冲她点了点头,等她给太子妃把过脉,确认胎儿很好以后,他就卷了卷袖子伸出手去。
    满宝将他的手放在脉枕上,把过脉后确认没什么问题,他就拍拍屁股走了,让太子妃和她说话。
    太子妃拉着满宝的手笑道:“殿下知道了你的意思,已经答应给你一个手牌,到时候你自带你的弟子进宫来扎针。”
    第1486章 霹雳
    她笑道:“之前你们看病的偏殿就给你们用,除此之外,殿下还让人在那里设了一组药柜,到时候会采买一些常用的药放进去,钱从东宫的账上走。”
    太子妃顿了顿后道:“只是你也知道,宫中限制很多,有些药是不能进入后宫的,所以……”
    满宝知道,这是预防宫人拿了药后害人,哪怕是有药物出入记载,可若是用药的人多了也很难查到。
    宫里,除非是主子生病,不然宫人,不论是宫女还是内侍,那都是硬熬,熬得病重了就丢到防疫所,熬不过去就埋了,熬过去就再调回来……
    所以,凡是有毒性的药物是不能进这座偏殿的药柜的,但就是这样,对于生病只能靠熬的宫人来说也是大功德一件了。
    对满宝来说,这也是教徒弟的一大便利,虽然药物有限,但至少他们进宫学习扎针时还是可以学习开药的。
    而且因为限制,对于开方的灵活性要求也更高了。
    尤其适合锻炼郑辜。
    郑辜不知道他师父给他找了个锻炼开方的好法子,他正在济世堂里干活儿。
    他师父有休沐,他却是没有的,不仅他没有,刘医女他们也没有。
    在没学成前,他们该干活就要干活,该背医书就背医书,该背药材就背药材。
    三丫又不小心记错了几个药材,此时正抱着脑袋死命的盯着眼前总是被记错的药材。
    满宝在吴公公的陪同下再次去看了一下用来做医学教习的偏殿,着重看了一下才搬进来的药柜。
    吴公公笑道:“这里头的小床都没拆掉,药柜才搬进来,再擦擦洗洗晾干,等药材采买回来了就可以放进去。”
    满宝好奇的问,“药单你们找谁拿的?”
    毕竟很多药不能放进来。
    吴公公便笑道:“殿下让太医院出的药单,萧院正听说是太子要给周小大夫教学用的,当即就划拉出了一张药单,说只要这些药就尽够了。”
    吴公公笑吟吟的道:“您放心,单子都给太医院看过了,说那些药都没什么毒,除非当喂牛一样给人灌下去,不然没什么害人身体的药。”
    满宝翻开药单看了一下,见打头的是黄豆、赤豆、绿豆、白豆、胡豆、扁豆等各种豆。
    她顿了一下心想,这的确不会有毒,再怎么样也吃不死人,除非一次性往嘴里灌上十几斤,不过也不是毒死的,多半是撑死的。
    剩下的药材便是些甘草、柴胡、黄精之类很常见的草药,她从头看到尾,发现连何首乌这类东西都没有,因为有微毒。
    满宝将药单递给吴公公,点头道:“那行吧,就照着这个弄好了。”
    进宫前先生和她说过,在宫里尽量少提意见,特别是往宫里送的进口的东西,因为很容易出错儿。
    除非必要,否则不要沾手。
    吴公公收了药单,恭恭敬敬,高高兴兴的把满宝送出宫去了。
    她说要带刘医女他们进宫练习扎针,果然第三天过午后就带他们进宫了。
    这是她和吴公公商量出来的比较合适的时间。
    早上济世堂比较忙,那会儿也是宫里最忙的时候,作为干活儿主力的宫人们当然没空来给他们扎针了,所以就定在了未正时分。
    满宝提前带他们进宫,三丫本事还没到家,只能站在药铺门口看着他们走远,满眼的不舍。
    除了刘医女,萧医女也在宫里等着他们了。
    不论是刘医女、萧医女,还是郑辜、郑芍,他们都把穴道图背了下来,只是要精准的找到这些穴位还有些难而已。
    满宝要做的就是在实践中让他们能够找到每一个穴位,且还要知道什么病症扎什么穴位,该如何行针……
    满宝通常会在偏殿里教过大家,等把二十个宫人都看完,她便净手去后面看太子妃去,她三个弟子和萧医女则留下收尾。
    太子妃倒不孕吐,只是嗜睡,因此她过去时,她都是刚好醒,满宝给她摸摸脉,说说话便告辞离开了。
    时间很短,不过是请个平安脉而已,别说药方和扎针了,有时候连医嘱都不用下。
    前后不过两刻钟,但太子妃也很安心了,连晚上睡觉都踏实了许多,然后肚子就开始安稳下来,每天一点儿一点儿的长大。
    太子每天看着都很高兴,有时候回来碰见满宝在,也毫不在意的趴在太子妃的肚子上听了听,满宝很笃定他一定什么动静都没听到,毕竟还没满四个月呢,他要是听出动静来才要糟呢。
    但太子夫妻俩显然不在意这一点儿,自己玩得不亦乐乎。
    满宝每每见到这种情况都是很有眼色的要退下去,太子却突然叫住她道:“皇帝同意孤扩招崇文馆学生至三十人,孤把白善的名字也加进去了,而太医署重整之事也由孤负责,你回去以后准备准备搬到宫里来吧。”
    满宝瞪眼,半响才回过神来,“我,我要住进宫里?不是,白善进崇文馆读书,为什么我也要进宫?”
    太子强调道:“为了修撰医书!”
    他瞥了她一眼道:“不是你上书要在各州府建设医署吗?既要教导学生,自然需要教材,太医院的那些医书都杂得很,前两天光说要教学生什么东西他们就吵得不可开交,孤记起你曾给刘医女一本自己写的医册,既如此,那你们就自己写,等医书修撰好了再招收学生教学。”
    他道:“太医署的事是接下来东宫需要做的重要事情之一,因此修撰之事你可和崇文馆里的学生商议,让他们给你们帮把手。”
    满宝被这一消息砸得头晕,半响才回过神来,“这事,这事……那我以后不能去济世堂里看病了?”
    太子就斜睇她一眼道:“宫里这么多人给你练手还不够?”
    可这病症也太少了。
    满宝心中腹诽,不过她还有些没缓过神来,因此不敢开口怼他,好半响她才问道:“修撰之事只看我?”
    “不是,太医院的萧院正为主编,你得听他的,”太子道:“这医书的事儿你和太医们商量着来,你不是说外面的书很少吗?崇文馆里的书随便你看。”
    满宝立即精神一振,“真的?”
    第1487章 提醒
    太子点头,“孤金口玉言,怎会有假?”
    可白善说,金口玉言也是会骗人的。
    不过这会儿满宝不想提醒太子这一点儿,只乐陶陶的笑眯了眼,立即点头表示她定不负太子所托。
    管他呢,先进崇文馆再说,医书能不能修出来以后再说,书是那么好修的吗?
    最快也得一二年时间吧?
    满宝笑眯了眼。
    崇文馆呢!
    她敢保证,全天下恐怕只有崔氏的藏书能跟崇文馆比一比了。
    崇文馆是太子读书的地方,听说为了培养出优秀的继承人,皇帝一股脑的把皇宫里所有的书都往里堆了,可以说,连皇帝老爷子自己书房后面的藏书楼都没那么全乎的。
    翰林院有时候都要从崇文馆里借书翻阅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