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91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萧院正知道,便是针灸降温也不能时时用,人的身体是很奇异的,它会适应这些变化,所以哪怕针灸好用,在急症上也得用在刀刃上。
    所以刚才皇帝发烧他们用的是物理降温,而且萧院正改了一次药方,又让皇帝吃了一剂药。
    他道:“现在陛下已经睡着了,但情况不是很好,临睡前他吞咽口水都有些困难了。”
    他顺口问道:“周小大夫研究了两个时辰,可有找到好用的方子?”
    满宝停顿了一下,还是将写好的药贴方子递了上去,道:“我想到了一个药贴方子。”
    她道:“既然入体的药会先紧着去消旧伤上的炎症,而不能很好的治疗喉咙上的炎症,那不如以贴药贴在脖子上,对症下药,以此清热消炎。”
    第1551章 药贴
    萧院正显然没想到这个法子,他愣了一下后疑惑,“贴药?”
    满宝点头。
    萧院正就和卢太医对视一眼,有些迟疑,“我只知道贴药可治外伤,还能内治?”
    这个时候贴药还不是很多,连药膏都少,治病的药多为草药,也就药粉会多些,至少萧院正就没见过可以治疗高热的药贴。
    他伸手接过,发现其中有两味凉血消肿,消炎止痛的药材在,这倒是也对症,但贴在脖子上……
    萧院正问道:“这个真有用吗?”
    满宝点头,“应当有用的,试试吧,我们又不能再给陛下下猛药,等贴了药膏,我再佐以针灸行药,让药效起得更快些,有没有效果晚上就知道了。”
    以皇帝现在的情况来看,他晚上必定会高烧的,所以他们得在天黑之前想好治疗的法子。
    萧院正又仔细的看了一下方子,问道:“这药贴的方子你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
    满宝驾轻就熟的掰扯道:“不是书楼里的医书,是我家里的,专门记了药贴的医书上记着的,我也是想了好久才想到的。”
    那就是家传或是自己从外搜罗到的医书了,这种医书一般是要传家的,萧院正没有再细问出处,而是和满宝辨起药的君臣来。
    三人讨论了一下,都觉得这个药贴的制作方法没见过,甚至药贴的方子排列也是第一次见,但君臣得当,药性相符,应该没问题。
    而且所用之药也对陛下的病症。
    加上这药贴只是贴在脖子上,毕竟还没入口,萧院正便没有过多迟疑,在辨过后认定它所用的药对症后便把方子交给卢太医,“去抓药来,我们三个一起做,争取天黑之前把药贴做出来。”
    卢太医应下,接过药方就赶忙去抓药了。
    满宝也呼出了一口气,有萧院正支持,接下来要做的事就容易多了,“除了脖子上,我还另外找了一个外伤的药贴,陛下腰上的旧伤已经从内发炎到了体外,不如也在腰上用一贴药膏?”
    “如今陛下后腰上用的是济世堂的三七膏,怎么,周太医有更好的药贴吗?”
    “主药也是三七膏,不过在三七膏里再加两味药……”
    这个方子则是莫老师自己根据皇帝的病情想出来的,满宝当时看了一眼觉得不错,所以就记下来了。
    用的药也简单,不过是再剁碎熬制两味药,然后加上济世堂的三七膏,贴上就行。
    而除了这两样外,满宝还从莫老师那里学来了好几个听上去特别厉害的中药方,不过现在不是制作的时候,先把这两个方子做下来再说。
    萧院正和满宝讨论了一下,也通过了这个方子。
    于是等卢太医拿了一大包药材回来时手上便又多了一个药方,他们要做两种药贴。
    好在所需用的药是重合的,所以不用他再另外跑一趟。
    他将大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包包包好的药包,直接摆在桌子上,“怎么做?”
    萧院正已经把方子都熟记于心,直接道:“一人负责熬制两种吧,正好是六味药。”
    俩人应下。
    熬药当然是不能在偏殿熬的,他们去了耳房,不过这里面的炉子和药罐不够,萧院正让药童再去取来。
    三位太医亲自动手,各自分派好要做的药后就开始对着方子琢磨起来。
    满宝是已经都琢磨过了,因此帮着他们捋了一下,三人这才动手。
    满宝身前左右两个炉子,一味药是要慢慢熬制的,一味药则是要捣碎了磨粉再熬熟,然后再和其他熬制好的药调匀。
    熬药膏对火候很讲究,大了不行,火气会大,药效说不定会正相反;小了也不行,药性可能没出来。
    还有些药材需要另外炮制过才能用,比如萧院正手里的那位药就需要用酒先炮制过才进行下一步。
    满宝不会用酒炮制药材,所以萧院正自己来。
    满宝称好了药材便丢进药罐里,看好了火后就把另一味药材丢进捣药罐里捣。
    她坐在小凳子上一边看着火,一边捣药,在水开了以后药味儿慢慢散出来时,满宝肚子咕噜噜的叫了一阵。
    正忙碌的萧院正和卢太医一起看向满宝,满宝也有些愣,她摸了摸肚子,惊诧道:“哎呀,我忘了用午食了。”
    萧院正:“……这会儿都过申时了,你也真够能忍的。”
    他看了一眼满宝身前的药炉,道:“先看药吧,我让人去给你取些吃的东西来。”
    旁边就有两个药童呢,他们两个立即分出一个来出去了。
    满宝便幽幽的叹息了一声,把药炉的火撤了一些,以中火熬制。
    她继续捣药材,目光不由看向候在一旁的药童。
    萧院正或许知道她在想什么,幽幽的看了她一眼道:“周太医,这是陛下的药,你还是上心些吧。”
    别想着让药童来熬制之类的,没见他都亲自上场了吗?
    满宝默默地低头应下了。
    药童给她带回来一碟点心,满宝往嘴里塞了一块,默默地继续捣药。
    三人忙了近一个时辰,总算把药都熬出来,然后倒到罐子里晾着,卢太医取了膏药贴来,三人便坐在桌子前等着药凉。
    满宝间或捏起一块点心往嘴里塞,萧院正看不过,道:“就快要吃晚食了,你少吃些点心吧,不然一会儿该吃不下饭了。”
    满宝问,“我能按时吃晚食吗?”
    萧院正一想,还真不一定,于是不说话了。
    满宝就把碟子上的最后一块点心吃了。
    等药凉得差不多了,萧院正就把药罐推向满宝,道:“你来调配吧。”
    他对这个用量还是不太有把握,毕竟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方子。
    满宝也不客气,直接拿过一个空罐子调药,很快就调出两种药来。
    此时已到酉时了,三人拿着两罐药去正殿。
    魏知他们还守在外殿,太子也在此处,几人已经把处理公务的地点搬到了这里。
    一天下来,他们也看出来了,皇帝的情况很不好,刚刚又烧了起来,皇后喂水时都吞咽不下去了。
    看到满宝和萧院正他们进来,正焦躁的太子便起身走过来问道:“如何了?”
    第1552章 起药效
    满宝看向萧院正,萧院正立即躬身道:“殿下,我等找出了新方子,这就给陛下用。”
    太子松了一口气,和他们一起进了内殿。
    太后和太子妃等人已经被皇后送回去休息了,殿里只遗留了皇后和两位太医及几个伺候的人。
    萧院正他们一来,刘太医立即上前低声说明了一下皇帝的情况,“不是高烧,只是低烧,但咽喉上越发严重了,已经不能进水……”
    连水都不能进了,更别说药了,皇帝现在吞咽很困难。
    所以虽然一时没有高烧,但他们心里都知道,情况更加凶险了。
    方太医也上前低声道:“陛下这会儿睡着了,但很不安稳,梦里似乎也觉得后腰疼痛,我看过了,旧伤有些发热,虽敷了药膏,但情况也有些不好,应该是内里起了炎症。”
    萧院正点了点头,让人去打温水来,目光在众人之中一扫,便点了满宝和他一起上前。
    俩人向皇后行礼,说了一下有新的方子后便坐在床前的小凳子上看了一下皇帝的情况。
    俩人轮着摸了一下皇帝的脉象后便忍不住对视一眼,然后互相点了点头。
    萧院正解开皇帝的衣裳,还推了推他,把皇帝叫醒。
    萧院正看到皇帝眼睛通红,双眼都有些迷茫了,立即道:“陛下,我们找到了新的方子,这会儿要给您贴药膏,须得您起身仰一仰脖子。”
    皇帝张了张嘴,却发现说不出话来,他眉头轻蹙,看向站在一旁的周满。
    满宝看见,上前直接将人扶起来,然后伸手摸了摸他的脖子,暗道:这岂止是急性,还是恶性呢,她就没见过发展的这么快的扁桃体发炎。
    满宝扭头对萧院正道:“来吧,我扶着陛下,您把药膏拌一下。”
    本意是想询问一下皇帝意思的萧院正见满宝直接替皇帝做了决定,忍不住看向皇帝和皇后。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皇后更是道:“既然有了新方子就用吧。”
    太子也在一旁道:“还磨蹭什么,没看见父皇这时候难受得不得了吗?”
    他直接上前扶住皇帝,让周满赶紧的。
    满宝和萧院正互相看了一眼,这才拿过药罐来,拌了拌后就把药膏放在药贴上,然后在皇帝的脖子上看了看,捏了两下后找准穴位贴下去。
    满宝和萧院正一共往他脖子上贴了四贴,贴好后就让皇帝躺下,然后给他处理后腰上的伤。
    萧院正亲自上手,拧了温水毛巾后给他擦掉后腰上的药膏,然后给他贴上调好的药膏。
    等忙完了这一切,俩人就开始坐着等,等到他脖子上的药贴的药性开始散发出来,然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满宝等了有两刻钟左右才问皇帝,“陛下,您觉得脖子有凉爽的感觉吗?”
    皇帝便微微点了点头。
    满宝松了一口气,取过针袋后道:“我给您行针,让药效走得更快些。”
    皇帝便微微闭上了眼睛,他觉得周满行针会让他好受一点儿,他这会儿脑袋发胀,浑身都难受。
    满宝给他行针,让药可以更快的起作用。
    因为是往脖子和脑袋上扎针,满宝比平时更小心几分,她在皇帝的脖子上摸着穴位,小心翼翼的将针扎进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