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100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白善不在意的道:“怕什么,写上,你虽不是御史,但年纪小,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听风就是雨,别人也不会怪你的,要是冤枉了他们,他们自可以上书表白,朝堂不同他处,他们白纸黑字的上书了,难道大家还会强按着他们的头认下不是他们做的事吗?”
    满宝竟然觉得白善说的有道理,她偏头看着他,问道:“你的心肠什么时候弯了这么多道了?”
    白善闻言便抬手敲了一下她脑袋,笑道:“我们入宫都这么久了,我又不像你每日只想着修书和钻研医术,我们除了上课外,还得跟着学里的侍讲博士学习为人、为官之道,这种借力打力的事儿又不难琢磨,多在詹事府那儿站着听一听他们汇报政事就懂了。”
    第1704章 偶遇
    满宝眼睛大亮,“还教为官之道吗?我也想学呢,怎么你给我的课程表上没有?是哪位侍讲上的课?我也要去上!”
    周满被招进宫里来住,一开始杨和书就说了,她要是想上课,也可以去听,毕竟,崇文馆招贤时,她的名字就在招贤名单上,虽然她进来不是当学生,而是当官儿。
    不过周满进宫以后很忙,几个月下来,统共去上的课不超过五节,其中有两节还是为了给他们先生撑腰去上的,另外三节则是因为上课内容正好是她感兴趣的,所以跑去听了。
    白善瞥了她一眼道:“当然不是直接说的为官之道了,有时候侍讲们会将朝堂上发生的事儿拿出来与我们讨论,还有前朝的那些纷争,讨论得多了,知道了前朝的大人们,还有朝堂上大人们做的事儿,慢慢也就琢磨出来了。”
    他道:“而且还有先生在呢。”
    有些话是不能在课堂上说的,说透了就没意思了,还容易惹祸上身。
    但白善和白诚是庄先生嫡传的弟子,自然又是不一样的。他如今也在宫里做侍讲,倒是方便了他给他们开小灶。
    每日师徒三个说说话,给他们答疑课堂上的一些疑问,点明了其他侍讲博士未说尽的话,白善也就学会了。
    说白了,在朝为官当中庸,这才能持久;但在其位谋其政,这样才不负拿到的俸禄;更要不忘初心,这样便是身死道也不会消。
    这就是白善听了各个先生讲课后总结出来的为官之道。
    他对满宝道:“你想知道什么问我就好了,不然你要想琢磨出来,怕是一节课都不能落下。”
    满宝一听,泄气了,“好吧,你将你做好的笔记给我看,或是每日吃饭休息时和我说一说就好,我现在好忙的,根本没时间。”
    白善点头,“看出来了。”
    他点了点磨好的墨,放下墨条道:“写吧。”
    满宝便思考了一会儿,半刻钟后便沾墨落笔。
    白善坐在一旁看着,时不时给她指点一下,让她改一下语句,或是从另一方面写。
    因为已经写过一次,这一次又和白善先商量过,所以还挺通顺的。
    满宝一口气写完。
    白善见下午上课的时间快到了,他便接过她写好的稿子快速的又过了一遍,然后点头道:“你再修一修就好了,我上课去了。”
    满宝就挥手:“去吧,去吧。”
    白善跑去上课了,满宝就拿着写好的稿子嘿嘿一笑,通读一遍后改了几个句子,然后就吹干了墨水,把东西一收,喜滋滋的跑回崇文馆去。
    满宝在自己的位置上找出一封崭新的折子,酝酿了一下,还清了清嗓子,这才打开折子将稿子誊抄上去,还特特注意了一下字体,保持折子卷面干净,务必要做到最好。
    她觉得她考试的时候都没有这么认真。
    誊抄比写的速度还要慢,等她终于誊抄完,脖子都酸了。
    她仰了仰头,转了转酸涩的脖子,等墨水干了,她就将折子收起来,然后把折子送到门下省去。
    哼,吵架嘛,谁怕谁呀。
    就是可惜,明儿就休沐了,现在也快下衙了,门下省受理得两天后了吧?
    第一次不是那么渴望休沐了。
    满宝将折子送到门下省,便背着手,跨着步走回东宫去,正巧碰上太子在太极殿处理完事情,也正要回东宫。
    远远的看见前面那人背着手走得霸道自在,太子便忍不住扭头问吴公公,“这是有什么喜事儿?”
    吴公公努力想了半天没想出来,便斟酌的道:“因为太医署要开学了?”
    太医署开学,遇到周满的课,她肯定要去上课的,那样她必定有许多时间出入宫城。
    外面总比宫里好玩儿的。
    吴公公想了半天也只想得起来这一件,然后就没了。
    太子瞥了他一眼,背着手向周满走去,前面的人毫无所觉,主要是双方离得有些远。
    太子见她进了东宫还是背着手,左张右望的看着两边的风景,便也忍不住左右看了看,半响后反应过来,怎么倒跟东宫是她的地盘似的?
    太子干脆运气叫了一声:“周满!”
    满宝正自得其乐的欣赏着两边的风景,突然听见叫吓了一跳,立即收回放在背后的手扭回身看去,就看见太子正远远的站着。
    满宝便站住,想等他上来,但见对方动也不动,她这才觉得不对,好像她是下位者,虽然他是要往她这边走的,但还是得她去就他才对。
    满宝心累,脸上却扬起笑容,一脸高高兴兴的小跑着上前。
    跑了好一会儿才跑到太子跟前,有些气喘的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道:“在宫里,跑跑跳跳的成何体统?”
    满宝:……她要是慢慢走过来,是不是就变成不尊太子了?
    不过太子也就是训弟弟妹妹们习惯了,随口一训的,见人到了跟前,他便举步继续往东宫去,问道:“你这是去太极宫里看恭王?”
    “不是,现在恭王殿下并不用每天都看,我有空了就去看一看,今儿没去,我是去的门下省。”
    虽然周满说得轻松,但太子知道她并不粗心,哪怕恭王不需要她时常看顾,最多隔两天她就要去一次的。
    如果不去,她还会特特的和皇后上书请假,太子就曾在母后那里看到过她的请假折子。
    太子问:“你去门下省做什么?”
    满宝就将王绩等人弹劾太子和太医院敛财的事儿说了,见太子无动于衷的模样,便问道:“殿下,您不生气吗?”
    “哦,这么一件小事儿倒是不值得生气,”他道:“父皇和朝臣又不傻,一年两千两而已,又不是两万两,二十万两,孤用得着去贪这点儿钱吗?”
    身后的吴公公应道:“就是,殿下随手拿出一觞珍珠,几件玉器就值这么多钱了,何必去贪那点儿银子?不过是他们日常看不惯殿下,所以弹劾罢了。”
    只要不是直指太子身上的缺点,也不是暗示他没子嗣什么的,参与人数也不足够的情况下,太子一般都不会炸。
    每天都有人弹劾他,他要是每次都暴跳如雷,那每天干脆就一直生气就好了。
    第1705章 意味
    满宝同情的看了一眼太子,太子蹙眉,居高临下的瞥了她一眼,问道:“所以你上书干什么去了?”
    “我上书弹劾王绩等人了。”
    太子微微挑了挑眉毛,上下打量了一下周满后问:“跟御史吵架吗?”
    满宝严肃的道:“殿下,怎么能是吵架呢,我这是为了让朝堂、太医署和国家变得更好。”
    太子敷衍的点头,“不错,弹劾得好,不过你要是吵不过可不要哭鼻子。”
    “我是那样的人吗?”满宝挺着胸膛雄心壮志的道:“我只要有理,那就不会输。”
    太子扯了扯嘴角,觉得她太过天真,这世上,尤其是在这朝堂之中,输赢看的从来不是道理。
    太子瞥了她一眼后便背着手加快了脚步,超过周满往他住的后院去了。
    吴公公连忙小跑着要跟上,被落在后面的满宝一把抓住,小声问:“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吴公公小声道:“就是让您自己去玩儿的意思。”
    说罢,他立即挣脱开周满的手,小跑着追上太子,落后三步跟在后面。
    满宝挠了挠脑袋,忍不住嘀咕,“我本来就是要自己玩儿,是你叫住我的。”
    她耸了耸肩,转身往崇文馆去了。
    等她走到崇文馆,正好白善他们下学。
    满宝想到了什么,立即小跑着去找庄先生。
    庄先生正收了自己抄下来的文稿要回家去,看见满宝跑进来就笑问,“跑什么?”
    满宝道:“先生,您回去告诉我大嫂,明天早上我要吃羊肉竹笋臊子面。”
    庄先生问:“明天一早你不是用过早饭才出宫吗?”
    “我可以少吃一点儿,留着肚子回去吃臊子面。”
    庄先生便抬手敲了一下她的脑袋,应了下来。
    此时庄先生还不知道满宝上折子跟人吵架了,因此笑吟吟的应下。应该说,此时大半的朝臣,包括御史台都还不知道。
    折子交到门下省时已经晚了,大家都要准备下衙,一些无关紧要的折子便堆在那里,由值班的人挑选,然后再决定是否选送给中书省和陛下查阅。
    周满一个五品编撰,弹劾王绩等人也不是顶要紧的事儿,所以就跟一堆折子被落在了后面。
    还是晚上值班的魏知无聊,让人将这些折子归类一些,明儿将一些要紧的送进宫里给皇帝批阅。
    不错,大部分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都可以休沐,但上层却是有轮值的规矩。
    皇帝更不用说,碰上官员休沐,他也就早上免了早朝,少了一些折子而已,但每天还是都要干活儿的。
    周满的折子也被筛查出来了,魏知正好去看近来的弹劾折子。
    弹劾折子一直是监督百官风气的重要东西,从这些折子上你能知道哪个官员跑去花楼买醉了;或是哪个官员或官家子弟又做了什么败坏风俗或破坏律法之事……
    魏知一直认为,吏治是否清明就看弹劾折子是否可以想弹就弹。
    哪一天当言官都不敢说了的时候,那就是吏治败坏到一定程度了。所以便是御史之中也有为谋私利而弹劾的现象在,但他依旧不提倡陛下禁止。
    因为人都会趋利避害,一旦没有实证而惩治了言官,那对言路开放的打击是很大的。
    翻了好几本,他翻过的本子大多放在了右手边,这是不需要皇帝处理,只上交给中书省就可以了的;左手边目前只放了一本,那是需要皇帝亲自看的。
    他随手捡起一本,一翻开,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字便先一疼,虽然看着很工整,但这么多字……
    说过多少遍了,便是弹劾也要言简意赅,少说些废话,御史台那些人就是听不懂……咦?
    魏知清醒了些,微微坐直身体来,回头又从第一行读起……
    魏知花了好一会儿功夫才将这封折子读完,想了想,还是伸手放在了左边。
    门下省筛选出来的折子第二天一大早便被送到了皇帝案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