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118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周六郎:……
    可是周家上下都没什么异常,第二天大家依旧如常待她,就是白家那边也没什么不好的话传出,成氏还过来找她玩儿,“我们的日子都差不多,我正打算给孩子做小衣,你要不要一起?”
    邱氏立即点头,俩人前后脚进门,还前后脚有孕,虽然一个是官家小姐,一个是小商户之女,却也很说得来。
    于是俩人一起作伴去了。
    周六郎见了就悄悄松了一口气,满宝说过,孕妇都爱多想,所以不能让她太过沉闷多思,不仅自己伤身,也会伤到孩子。
    宫里的满宝得到了庄先生的准确消息,彻底放下心来,开始忙起太医署的义诊之事。
    萧太医干脆道:“这一次义诊,除了郑辜这十二人外,再从太医署里挑出八十人来做帮手,哪怕是在一旁观摩也好,就让他们先看一看坐堂的步骤也好。”
    刘太医没什么意见,“就是学一些眉眼高低帮一把手也可以。”
    满宝道:“各家送来的优惠药材的单子我都已经看过了,基本病症所需的药材都有,我已经让郑辜他们去抄,等抄好了给你们一人一份。”
    萧太医道:“那就定下日子吧,还要人去张贴公告,郑辜他们最好将这些药材都背下来,以免用了没有优惠的药材,回头要不好看了。”
    满宝想了想后道:“今日是初九,十五肯定热闹,但于我们不太方便。”
    中秋那会儿京城出了踩踏的事儿,虽然当时因为太后病逝事情没闹大,但过后唐县令还是被训斥了一顿,并且记了一笔。
    只是他那时候抓住了几个人贩子,最后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举将一直活跃在京畿地区的人贩子团伙一网打尽,听说当时他让手下的人追凶都追到唐州。
    就是太医院里的萧太医等人都听说了这件事,那些女孩儿多数是要被卖到江南去的,这一去估计一辈子都回不来了。
    同样因为太后病逝,他的这件功劳也没张扬起来,最后功过相抵。
    过年的时候,唐县令对京城的管制就很严格,连带着万年县那边的郭县令也强势了许多,加上过年的时候权贵豪富们大多都还在孝期内,除了一些富商,没多少人敢在外面寻欢作乐。
    所以今年特别平安,但萧太医也知道几个药铺想要支的棚子被安排在了另一条街上,不许他们再扎堆。
    他同样也怕赶在元宵的时候办义诊出事,于是道:“那就往后推,定在十八那天,四天的时间,十八到二十一如何?
    满宝等人思量了一下,全都没有意见,于是应下来。
    他们这边定了下来,刘太医便写了折子上报。
    上面见他们只要求维护秩序的人,以及一些桌椅架子之类的东西,便大手一挥同意了。
    前者交给京兆府,京兆府会交给两县县令,麻烦不到他们,后者嘛,也简单,各部凑一凑,再从库房里搬出一些来就足够了,过后再还回去就是了。
    第2024章 分配
    事情定下,京城两县便将义诊的公告贴了出去,唐县令甚至还特别好心的通知了辖下各坊里正,还让差役下乡走了一趟,把辖下各乡各里各村都通知到,甚至为了避免他们白跑一趟,还让差役给他们错开了时间。
    郭县令本来只张贴公告而已,听说唐县令竟做得这么细致,干脆也这么干。
    于是正月十八那天一大早,内外城门一开便有许多人冒着寒气的进城,还有一些人用木板抬着人。
    守门的士兵们第一次一天之内看到这么多人抬着人进城的,不由多问了两句。
    抬着一个脸色苍白瘦弱妇人的汉子便道:“听说太医署要开义诊,有太医坐堂,所以带我媳妇来看看。”
    士兵便不由看了一眼木板上的人,她只露出了一个头,身上盖着好几床青色的被子,一层叠着一层,几乎看不见人呼吸的起伏,总觉得这么重的被子能把人压死。
    士兵们上下看了他们一下,没发现有什么违禁物,便挥手让他们进城了。
    他们却是第一次来京城,忍不住问身边走过的人,“太医署怎么走?”
    “直走,进了内城再找吧。”被问的人看了他们一眼,觉得他们口音不像是京城附近的,便问道:“你们是哪个村的?”
    “罗村。”
    对方木木的问道:“长安县有这个村?”
    “我们不是长安县的,我们是凤州的,十四的时候我们听人说京城的太医要开义诊,我们连十五都没在家过,直接就来了。”
    “可不是吗,走了四天,终于到了。”
    “……你们走来的?”
    “是啊,第一次来这么远的地方,京城可真远。”
    远个屁呀,京城到凤州骑马也就一天的功夫,马车慢点儿,一天半也到了,走路……
    被拦住问话的人看了一眼木板上的妇人,指点道:“那你们得赶紧去,太医院有个小神医姓周,那是位女太医,她治女子病症很厉害的。”
    汉子眼睛大亮道:“我知道,就是她治好了太子的病,求来了小皇孙,我们就是听说她也要坐堂才来的。”
    不然他长这么大就没出过凤州,哪敢出门往京城来?
    他看了一眼她媳妇,凤州的大夫都没办法了,可他是真的不想他媳妇死,他可就这一个媳妇。
    罗村的人谢过他,加快脚步往内城去。
    满宝往自己的手心里哈了一口气,在地上跺了跺脚,白善看见了道:“还是来打一套拳吧,打了就不冷了。”
    她的手才揣到袖子里,这会儿很不想再拿出来,可白善说的也有理,而且今天她还要带学生们义诊,得打起精神来。
    于是她点了点头,终于把手从袖子里拿了出来,然后慢腾腾的跟着白善打拳。
    打了一遍她身上也有了热气,干脆又跟着他来了第二遍,白二郎和殷或刘焕几个总算洗漱出来打算去食堂用饭时,才走出院子就看不到不远处的树下俩人正打拳。
    刘焕就牙酸道:“他们怎么总能起这么早?”还总能凑在一起。
    白二郎掀起眼皮看了一眼,见怪不怪,走到路边冲他们喊了一声,“吃早食了。”
    白善应了一声,也打完拳了,和满宝一起收势后走过来,此时他们额头出了薄汗,满宝也不觉得冷了,“果然还是要打拳呀。”
    满宝吃完早食便出宫去了,萧太医和刘太医他们连宫门都没进,直接从家里过去的。
    今日宫里是卢太医轮值。
    到了太医署,前面已经或站或坐了不少人,看到有马车在太医署门口停下,坐着的人就站起来看,前来维持秩序的差役们就叫道:“起来,起来,都给我排好,一个病人一个坑啊,不许多排。”
    满宝提着药箱下车,扭头看了一眼等着的人,再看一眼已经摆出来的桌椅和一旁支起来的帐子便转身进入太医署。
    太医署和国子监门前有一块很大的空地,两府还有公告牌在前呢,这一次太医署和国子监借地,直接把他们墙外的那一大块地都占了。
    在那里摆了桌椅和支了帐子,其实就是简易的棚子。
    进入太医署,里面也是一片热闹,被选中的学生老早就等着了。
    这一次名额都是根据成绩来的,周立如也在其中,她之前在济世堂都是认药材背药材,也没有经验,这一次其实就是来打下手看老师和师兄们怎么做的。
    满宝并不带他们,或者说,他们现在还不值得带,只是在后面观摩,然后帮忙而已。
    需要他们手把手教的是选出来的那十二个学生,满宝的弟子就占了三个。
    萧太医人精一样,她一进来就道:“你来得正好,这十二个人我们六个人带,未免打架,直接抽签吧。”
    十二个人里只有刘三娘一个女的,满宝直接道:“我只抽一个,三娘固定跟着我。”
    其他太医一想,他们都是男子,带刘三娘的确不方便,于是点头同意了。
    刘太医就笑眯眯的在一捧纸团中找出刘三娘的拿出来,然后又摇了摇剩下的纸团,搞乱后看向众人。
    大家便让刘太医先抓,毕竟这会儿他身份比较高不是?
    刘太医让了一下便也不客气起来,抓了两个纸团出来,然后是萧太医……
    按照年纪和资历的话……满宝让呀让呀,最后桌子上就只剩下一个了。
    她默默地拿起来拆开,对上大家炯炯的目光,她便展开给他们看,“石修。”
    众人一听,脸色各异,萧太医摸着胡子笑道:“不错,不错,我急着周太医和保和医馆石掌柜的交情也不错的。”
    满宝当然知道石修,他是石掌柜的小儿子,在进来前也学过好些年医术了的,听说他两个哥哥都想进太医院,可是几次考试都没过,他们家在太医院也没什么人脉,不能走关系进去做医助,后来就放弃了。
    当时太医署一开,石掌柜就把在外面学习的小儿子找了回来,他比郑辜小一岁,刚好踩着年龄线进入太医署。
    大家都知道,他和郑辜一样是冲着太医院来的。
    满宝倒没什么,管他谁家出来的呢,反正都是太医署的学生,大多都听过她的课。
    于是满宝收了条子,“我去找人了。”
    “我们同去。”
    满宝就和大家一起出门,问道:“郑辜和郑芍是谁带着的?”
    萧太医和一位方太医应了一声,表示是他们。满宝就托他们多照顾。
    第2025章 不冷
    石修听说自己跟着的是周太医,激动得眼睛亮了一下,太医署里的人都知道,周太医医术算是最好的那一拨,可与萧太医刘太医比肩。
    满宝带着刘三娘和石修出门,在写有自己名字的桌子前坐下,她打开自己的药箱,拿出脉枕,和俩人道:“让病人上前吧。”
    这就开始了。
    既然是培养学生们的义诊,满宝便着重培养他们,只是也并不是就把病人完全交给他们。
    等病人上前,满宝先看过一遍,一边看一边教俩人,“望闻问切你们都是学过的,只是学过在看病的时候却未必都能记住。”
    这话不仅是和俩人说,也是和站在他们身后的几个观摩学习的学生说,她摸过脉后就问他们,“来,你们两个来问问题吧。”
    刘三娘早有坐堂经验,见石修紧张便先开口问了,病人还是第一次看病碰见大夫当场教学的,也不敢催,磕磕绊绊的回答了。
    刘三娘问了一个问题就让给石修,石修紧张的问了一个她又接上,俩人问了三四个问题后就没有了。
    满宝点了点头,补充了一个问题后便让俩人摸脉,然后让他们写脉案开药方。
    在他们写脉案开药方时,满宝也写好了脉案和药方,并且交代了病人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将药方交给他,指了身后的太医署道:“去里面抓药。”
    身后的学生立即引了病人进去,拿过他的药方开了一眼,然后一脸兴奋的跟他进去,将药方交给里面帮忙的同学抓药。
    太医署的学生抓好了药,各药铺派到这里的大夫便算了一下钱,然后就可以结账离开了。
    说了药材会便宜就果然便宜,这个病人显然也不是第一次治这个病,发现这次抓药一副比以前少了十一文钱,他就高高兴兴的抓了六副离开。
    满宝一边看病一边叮嘱石修,“看病要细致,脉案也要记仔细了,最好过后你只要看脉案就能在脑海中回想起你看的这个病人。”
    她道:“你的脉案和药方都要收好,等傍晚看完了病人我要一起收上来批阅的。”
    她就是这么教郑辜他们的,毕竟病人多的时候,她不可能现场批阅指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