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119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所以我们家得有地,有地,再有人读书,那就可以从农户变成耕读,比行商要好听得多,有时候出门行走靠的就是一个势,一个名声。”
    要么人做生意都喜欢说大话呢?
    因为说大话不仅可以让人忌惮,还容易成事。
    周立重噼里啪啦的说了这许多,周大郎和小钱氏总算是听明白了,俩人立即道:“那就买!买地!”
    第2037章 准备着
    周大郎又开始在京城和雍州附近寻摸起来,他找了不少牙子,但正如满宝说的,卖地的人很少,不是迫不得已,只有败家子才会卖地。
    显然,这世上的败家子不是那么多的。
    就是有地出来,往往他这边才去看,还没说要不要买呢,一个转身的功夫地就定出去了。
    他一开始还只是觉得惋惜,但次数多了就觉着不太对,便忍不住问起牙子土地的成交价,因为他和牙子混得有些熟了,虽然具体价格没得到,但他也隐隐知道那些土地的成交价格没那么高的。
    就是很奇怪,竟然卖得这么快。
    他忍不住去问家里最有见识的满宝。
    满宝:……
    满宝她不知道呀,于是虚心请教白善。
    白善道:“这是有人盯上了京城和雍州的散地,恐怕是联合了牙行一起做的局。”
    他道:“比如一人要卖地,要么放出风声去自己卖,要么找牙行。前者牙行听说了,可以让人假作买地的人上门询价和开价,先将价格往下压好大一截,多派出几个人去,那人不知内里详情,要是再加上急用钱,不免被人坑骗;后者更不用说,地挂在了牙行,牙行估价时把价格定低,再低价卖给背后的人就行。”
    满宝惊讶,“可牙行是衙门在管的。”
    牙行是做中介的,不管是买卖人,还是买卖固定资产,都要从衙门那里取得资质,里面的牙子也需要取得衙门的认证才可以从事这个行业。
    而且,牙行里面的工作都需要和衙门打交道,买人要过户,买卖房屋田地这些也都需要过户……
    在普通人的眼中,牙行就相当于半个衙门了。
    满宝这句话一出,连白善都皱了皱眉,“能和京城雍州这么多牙行勾连起来的人可不多。”
    他不觉得对方是拿钱砸出来的,只可能是以势压人,然后才以薄利诱人。
    这人连买地的钱都抠抠搜搜,怎么可能会大方的拿钱去砸牙行?
    白二郎道:“这种事儿和封宗平打听一准儿能知道。”
    白善就看向满宝。
    满宝却摇了摇手道:“不用,我家又不是一定得今年买地,我不过是不解才问起来的,不过这事儿的确稀奇,等下午我们出去玩儿时就是顺便路过县衙一下吧。”
    白善点头,“是许久不曾去拜访唐学兄了。”
    满宝就撑着小脸道:“还有杨学兄,他上次来信说新麦种在夏州的收成比不上在绵州的,还有夏州民风彪悍,有近一半的人不会耕种,也不知道今年他能不能劝课农桑。”
    白善道:“唐学兄肯定会给杨学兄写信,不然顺道写封信,一会儿拿去托唐学兄拿去。”
    不说满宝,连白二郎都连连点头,“好呀,好呀。”
    于是三人开始写信,然后将各自写的信纸收在一起,一叠直接塞进信封里。
    唐县令收到这么一封厚厚的信都惊呆了,他看着上面的名字,“……给长博的信为什么要交给我?”
    白善道:“唐学兄,你不给杨学兄写信吗?”
    近期并没有给杨和书写信打算的唐鹤:……
    对上三双亮晶晶的眼睛,唐鹤只能收了信道:“行吧,我回头给你们送去。”
    三人对此都很满意,于是顺便提了一下牙行买卖土地的事儿。
    唐鹤微微皱眉,点了点头道:“此事我知道了,你们先去玩吧。”
    玩是不可能玩的,白善和白二郎十月要参加进士考,所以出来转了一圈,算散心后就回家去继续温习课本了。
    本来勾肩搭背已经打算出去玩的周立学几人,一转头就见小姑父他们又回来了,而且一回来就进书房里看书,不仅周立学和周立固,就是白叔平都觉得肩上沉重,心里一沉,就不太想出门去玩儿了。
    于是几人相视一眼,默默的放下了搭在对方肩膀上的肩膀,转身也回去看书去了。
    算了,人家都比你聪明这么多尚且这么努力,他们怎么好意思出去玩儿呢?
    小钱氏见他们又回去捧了书去花园里读,对此很满意,和周大郎道:“立学以前调皮捣蛋,怎么也坐不住,没想到现在竟然是家里读书最好的人。”
    周大郎道:“立固比立学还厉害些,而且还有小妹呢,立君和立如其实读书也不差,她们现在都一直在看书呢。”
    小钱氏:……她就是想夸一下小儿子。
    周大郎没能领悟到妻子的意思,拿出两张写着乱七八糟符号,缺胳膊断腿字的纸道:“满宝昨天让我换一家牙行,我重新找了一家,这是今天他们给我说的几块地,因为现在是春天,所以卖地的人不多,你看我们先去看哪一块儿?”
    小钱氏立即丢开了这些想法,低头和周大郎看起来。
    周大郎道:“满宝写的信我也托驿站寄出去了,最多二十天爹和娘他们就能收到信,有小妹在,他们应该会上京城来,到时候立威和立君也不小了,他们肯定也要说亲的,所以我想着买一块儿大一点儿的,到时候可以问一问老二要不要,要是要,我们两家可以连在一起买。”
    “老二他们要上京城来?”
    周大郎道:“爹娘要是来京,我猜他们一定会带上老二他们,立威、立君和立如三个孩子都在京城,说亲是大事儿,爹娘不可能自己做主定下。”
    肯定要问过三个孩子的父母的,不然越过三个孩子的父母定下亲事,将来怕是会有怨气和争吵。
    小钱氏略一思索也明白了,道:“那得给老二他们收拾房间了。”
    她苦恼道:“我们住的这院子没有合适的房间了。”
    “那就在后一个院子里挑一个房间就是了。”
    这一个大宅子院子多,房间也多,别说再来老二夫妻,就是老三夫妻也都上京城来,那也是塞得下的。
    小钱氏道:“我一会儿问一问满宝。”
    满宝当然是没什么意见的,“家里的事儿大嫂做主就好,要是缺什么东西就去库房里找,没有的就和立君要钱出去买。”
    没有就不用了呗,小钱氏觉得只要生活必须的东西有就足够了,其他的东西,有自然好,没有也没什么,多少年了,他们家不都是这么过的吗?
    第2038章 团圆
    小钱氏准备着,到了五月上旬,周四郎果然带着一家老小上京城来了,周二郎和冯氏都跟着一起,周立君带着弟弟妹妹们出京城去接人,冯氏看到姐弟三人时都不敢认了。
    不说周立君和周立如,就是周立威也和以前大不相同。
    三人看到父母都很高兴,周立威冲着他爹跑去,周立君和周立如也冲着她们爹跑去,三人一起眼亮亮的看着周二郎,叫道:“爹!”
    “哎!”周二郎看着三个孩子,伸手狠狠的拍着周立威的肩膀,乐得见牙不见眼,“好小子,都长这么高了!”
    又忍不住赞立君和立如,“都是大姑娘了。”
    一旁也很激动的冯氏见三个孩子都冲着周二郎去,不高兴了,便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周立君立即笑眯眯的拉着弟弟妹妹叫“娘”。
    冯氏心底高兴,面上努力板着,也忍不住带了一些出来,“好,你们爷爷奶奶在后面,快去拜见。”
    三人就去后面拜见,周大郎已经先到了,正和老周头钱氏说话呢,看见周立君过来便道:“爹,我们先回去吧,孩子他娘在家做饭呢。”
    老周头点头。
    冯氏稀罕儿子,正拉着他的手道:“可想死我了,虽然高了,但看着瘦了一些,等回头娘给你做好吃的。”
    周立威身子一僵,忙推辞道:“娘,我没瘦,可别累着您。”
    大家热热闹闹的回到周宅。
    周二郎和冯氏还是第一次来,在来前已经不止一次的听爹说起京城的宅子多大多大,他们都没什么感觉,真站在了门前,他们都不由张大了嘴巴。
    等再进门,大家热热闹闹的见过,然后三个孩子把他们的东西搬到后面院子里安顿好时,他们才将目光从别处收回来,咽了咽口水问道:“这一溜儿的院子都是我们家的?”
    周立威道:“不仅这一边,中间还有一溜儿,那边还有一排院子下去呢,不过那边的院子比较宽大,房间少,景致倒是不错,最后是一个大花园,爹,您先歇着,等吃过饭我带你去看。”
    周二郎咋舌,“这么大的一个宅子呀……”
    还是在京城,这得值多少钱?
    周二郎只是在心里想,冯氏是直接问出口来了。
    周立君便道:“不知道能值多少,因为这边的宅子基本都不买卖,能住在这一坊的非富即贵,这宅子还是因为太子送的,不然我们都住不到这儿来了。”
    冯氏咋舌,这才想起来问:“你们小姑呢?我还没见着她呢。”
    “小姑在宫里呢,”周立如道:“今日小姑当值,她请不了假,得等休沐才能出宫。”
    冯氏这才想起来问问周立如,“你现在跟着你小姑学医术学得怎么样了?”
    周立如有些紧张的道:“挺好的,小姑说我学得不差,让我慢慢学。”
    冯氏很兴奋,“你现在会给人把脉开方了吗?”
    她道:“我可是听说了,大头的媳妇也是你小姑的弟子,才学了两三年就当医助了,听你爷爷说,她以后会和你小姑一样当太医,也能分好几百亩的地呢。”
    周立君三姐弟:……
    周立如没忍住,“娘,师姐她是只和小姑学了两三年,可在那之前她就在太医院里当了好些年的医女了。”
    周立君则道:“娘,那地是职田,不是分给小姑的,以后小姑要是不当官儿了,或是换地方当,那些地是要还回去的。”
    又道:“小姑能分这么多地可不只是因为她是太医,还因为她是编撰。”
    冯氏连官名都没听懂,但听着就很厉害的样子。
    周立威直接道:“娘,你别催三妹,让她慢慢的学,小姑说过,学医术的,学上十年再出师也不晚。”
    “那你小姑也没学这么多年……”
    “小姑这么聪明,我们能跟她比吗?”周立威理所当然的道:“都是背一篇课文,小姑看上两遍就能记住了,我们读上二十遍也未必能背下来,所以她一天的功夫相当于我们十天的功夫,一年就相当于我们的十年了,您算算她都学了多少年了。”
    冯氏:……是这么算的吗?
    她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却又说不出到底是哪儿不对。
    周二郎已经把包袱打开,把里面的东西都带了出来,见冯氏还在想便道:“你别想了,连娘都要很久才想明白的事儿你能想明白吗?让他们自己做去。”
    冯氏:……这是什么话,是说她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