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151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梁御史和任御史也不是傻子,俩人去找唐大人和白善商量接下来的事时发现俩人不在屋内就猜出他们是私下去见喻刺史了,于是有些生气,“他们这是何意,难道唐大人赞同喻刺史此举?”
    任御史也很生气,“我们出京时魏大人和老唐大人一再叮嘱,岐州失地很多,参与的人也很多,因此要怀柔为主,免得闹出大乱子来。岐州距离京城不远,一旦乱起来……”
    梁御史还生气一点儿,“我们四人好歹同生共死过,他们两个就这么撇下我们俩了?”
    任御史:就是,他们可是同生共死过的。
    唐大人和喻刺史介绍了一下白善,“这一位是陛下跟前的中书舍人,白至善。”
    喻刺史来前自然是问过这次奉旨出京的队伍,知道唐鹤才是主办管,而白善年纪轻,资历浅,虽然官品也不低,但更像是来历练蹭功绩的,因此他笑了笑后道:“白大人可真是年轻有为呀。”
    白善笑道:“下官也早听闻过喻刺史骁勇善战,此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喻刺史微微愉悦的挑起嘴唇,请他们坐下后道:“唐大人来岐州也有一旬了吧,事情办得如何了?”
    第2605章 互惠互利
    唐鹤看了一眼白善后才道:“布告已经张贴出去,也见过了各县县令,暂时安抚住了闹事了佃户,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只接触了一半的田地和佃户……”
    唐鹤将这段时间的工作简单的汇总了一下,道:“如今已经赎买回来的田地有十八顷多,哦,这部分不算郑家的那十顷。剩下的,因为佃户情绪还有些不稳,所以未能成行。”
    喻刺史皱眉,“唐大人就没有办法?”
    唐大人便笑道:“还是有的,他们给的借口也不过是维稳,因此我们只要安抚住佃户,他们不闹事,这些人也就没了借口再拖着,他们若再拖延,那朝廷这边就有了借口直接拿下他们。”
    他道:“如今我们安抚下了不少佃农,对涉及到的二十三顷地都有了把握,只是我们一直未曾签订赎买合约就是等喻刺史到任。”
    喻刺史:“等我?”
    他有些疑惑的看向唐大人,“此次赎买不是户部直接拨款吗?唐大人又是巡察官员,此事应该可以直接做主吧?”
    “是可以,但一来,这毕竟是岐州,将来在这一方土地上施政的是喻刺史;二来嘛……”
    唐鹤扭头看向端坐在一旁的白善,无奈道:“全怪我这学弟,他年轻不知事,又过于心软良善,我一个没看住便许了不该许的承诺。”
    喻刺史微微蹙眉,看向白善,见他面容白净俊俏,端坐在那里如竹般挺直,但气质温雅,一看就是世家公子的做派,于是挑了挑眉,似笑非笑的道:“唐大人应该知道我才砍了三个人吧?那三人可都是岐州的地方士族,将来我要在此行政,那就不能让人欺到我的头上,若是与他们相让,唐大人就不必开口了。”
    “喻刺史误会了,”唐鹤连忙道:“他并不是与那些士族做的承诺。”
    他又看了白善一眼,白善就一脸羞愧的低下头去,他这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道:“他是在安抚佃户们时见他们衣衫褴褛,又是在惶恐不安,便没忍住与他们做了承诺。”
    唐鹤扭头道:“还不快和喻刺史道个歉。”
    白善连忙起身和喻刺史行了一礼,满脸羞愧道:“下官给大人们添麻烦了。”
    喻刺史听说不是那些士族和地方大族,而是佃农,便将一脚踏在脚凳上,放松的问道:“哦?给了什么承诺?”
    唐大人道:“我这学弟承诺那些佃农这些土地便是赎买回来后也依旧是佃租给他们,当下就可以签下明年的佃租协议,且收取的租子绝不会超过四成去。”
    喻刺史就抽了抽嘴角,问道:“这承诺你们不会与每一个村寨里的佃户都做了吧?”
    “不不不,”唐大人连忙道:“就与一个村子做了,就是大安村那个村子,他也是今日才回来的,承诺便是今日做下的。”
    他解释道:“喻刺史不知,大安村是我们这几日走过的村落中最大的一个,足有一百六十七户,共九百七十八人。”
    喻刺史惊讶,“这么多人,近二里,都快可以形成一个乡了。”
    唐鹤却摇头道:“可惜它周围并没有村落,这个村也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为了方便耕种这些田地前些年才搬迁组起来的。因此并不能成乡。”
    十里为一乡,一般村子都小,像七里村,它都没有一里,还是和大梨村的一部分户民组成了一里,里长便是大梨村那边的人。
    像一个超过一里的村落就是一个很大的存了。
    比如大梨村,那里不仅有大集市,还有道观,有大夫,有肉摊,有专门买卖粮食的人家。
    他们那一片的村民就从来不去白马关镇买卖东西,图方便就去大梨村,图丰富多样那就去县城。
    因为去县城和白马关镇是差不多的距离,甚至比镇上还要近一些。
    白善当时看到大安村那样的地理位置便知道是有心人特意选的地方,为的就是让他们与世隔绝,少与人往来。
    一般这样的大村也要比别的村落富裕一些,但大安村却穷得连丝油味儿都闻不到,上至老人,下至孩童,穿着的衣服都是补丁累着补丁,有些青年壮年,直接穿着短打褂子,就是因为那地方只有大安村一个,除了种地外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唐鹤做过地方官,自然也是一眼就看出了关窍,因此这会儿就忍不住暗示提醒起喻刺史来,笑道:“我这学弟年纪小,读书又有些读傻了,看见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虽说我们安抚他们说将来这片土地还是由他们耕种,却依旧惶恐不安,一时没忍住就当众做了这样的承诺,甚至傻乎乎的把自己的名帖都交了出去。”
    喻刺史上下认真的打量了一下白善,片刻后笑道:“白大人宅心仁厚,倒也情有可原。”
    唐鹤叹息一声道:“但这些田地毕竟是岐州的公田,我等只负责赎买回来,怎能越俎代庖的定下佃租之事,所以少不得要拜托喻刺史了。”
    喻刺史就笑道:“好说,好说,这样吧,明儿我和唐大人一起下乡如何?”
    他笑道:“只要唐大人不嫌弃我碍事,我们可以一同下乡处理了此事,这样一来既快速又方便,也能最快的安抚人心,如何?”
    唐大人满脸笑容,“唐某求之不得呢。”
    “如此我们就说定了,明日一起下乡。”
    “好,明日唐某便在刺史府中等候,一同下乡去。”唐鹤看了一眼喻刺史身后的副将,起身笑道:“既然说定了,我就不多打搅喻刺史梳洗了。”
    喻刺史也起身送他,将人送到门口后道:“唐大人可在后院散散心,稍候片刻,等我换了衣服立即来请唐大人共同赴宴。”
    唐鹤笑着点头,带着白善走了。
    等出了正院,唐鹤脸上的笑容就淡了,白善眼中却盛满了笑意,“唐学兄,这一位新刺史倒是个妙人,粗中有细,看来他这一番动手杀人是很有把握控制住局势的了。”
    第2606章 殊途同归
    唐鹤瞥了他一眼道:“我们这一行人一番话下就沦为了陪衬,你还挺高兴?”
    白善便笑着安抚他道:“殊途同归嘛,这一番多谢学兄了,等回去我请学兄去九福楼吃饭。”
    “我要吃十顿。”
    那估计要去一个月的俸禄,白善有些心痛,脸上却笑眯眯,“好说,好说。”
    天早黑了,但唐大人也没回屋去,而是顺着喻刺史的话转到后院花园里乱转起来。
    此时回去一定会被梁御史他们抓了正着,他还没想好劝说他们的说辞,决定暂时避过他们,而且他也想思考一下这一位喻刺史。
    他背着手走在黑暗中,扭头和白善道:“虽说与他同行会多一些束缚,但观他今日言行,的确是粗中有细,他既心中有谋算,那我们就不惧。”
    在官场上,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既然他们的新队友不猪,唐大人是不介意在合作的态势上稍作让步的。
    而在正院里的喻刺史扒了衣服泡进浴桶里后便道:“这位唐大人倒大方,还以为这次过来不仅要应对岐州各势力,还要应对京城来的巡察,没想到他倒明理大方。”
    副将站在屏风外回话道:“是为了那位白大人吧?卑职观唐大人似乎很看重那位白大人,不想他得罪大人,坏了官场的规矩。而且唐大人称呼他为学弟,行为举止间似乎也很亲切。”
    喻刺史用力搓着身上的泥,不在意的道:“我知道,在京城的时候平安去打听过,白善曾是国子监学生,后又入了崇文馆给太子做伴读,而且他还曾是益州府学出来的,不管是从益州府学,还是国子监学生,都和唐鹤有交集,只不过本官也没料到他们关系会这么好罢了。”
    “但这也有好处,卖他们这一个人情,之后也就好相处了。”
    喻刺史想到了什么,摇头笑了笑道:“不过这应该不是关键原因,最关键的还是这是一个最快平息佃户暴动的方法。”
    “大人要怎么做?”
    喻刺史道:“既然要给大安村佃租田地,何不干脆给所有租种土地的佃户佃租?租一年算怎么回事,本官可以让他们租三年,甚至是五年。”
    “大人此举妙啊,这样一来,便是给他们的恩典,将来我们在岐州治事要更容易了。”
    喻刺史道:“才砍了人,总要软和一些。”
    “就是那位白大人应承下的佃租太少了些。”
    喻刺史:“有什么打紧,也就三五年,等过了这三五年再往上提一成就是了。”
    “到时大人估计就不在这里了,这份实惠可落不到大人身上。”
    喻刺史不在意的道:“我就是现在收个五成六成的租子,这实惠也落不到我身上。你以为户部是白给我们岐州出钱呢?”
    他道:“都是要还的,现在是因为岐州府库里没钱,所以户部垫付,我出来前刘尚书特意找了我说话,要么抄家后把这次赎买的钱还给户部,要么,以后这些赎买回来的田地,每年的佃租都要送还户部,直到还清这部分欠款为止。”
    喻刺史道:“我已经想好了,我不拿现成的银子还。”
    他道:“田地里的产出还需要一年多才出来,但现在岐州做事哪一样不要钱?让户部慢慢收着这些佃租吧。”
    副将忍不住笑了一声,“大人高明。”
    唐大人在园子里转了一圈,被蚊子围着嗡嗡的叫个不停,实在烦了才转身带白善回前面去。
    他道:“这位喻刺史这么精明老道,刘尚书这次怕是要吃亏。”
    白善却道:“刘尚书只怕比他还要精明,我倒觉得他不会吃亏的。”
    唐大人道:“这次我们赎买的钱可都是从户部拿来的,本以为新来的刺史会还,但今日看这位刺史的成算,他铁定不还。”
    是他也不还。
    白善却想起了什么,轻声道:“学兄,赎买回来的地契似乎一直在我们手里,之前刘尚书不是叮嘱过,为了核算支出的钱,这些地契都要带回京城验算吗?”
    唐大人反应过来,半晌说不出话。
    俩人相视一眼,齐齐叹息一声,“姜还是老的辣呀。”
    此时还一无所觉的喻刺史简单的揉了揉头发,过了一遍水就出来,他对副将道:“奶奶的,就为了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老子连个丫头长随都没带,回头你让人去找人牙子买两个会伺候的丫头来。”
    洗头这种繁琐事得找个懂事的人来做。
    副将笑着应下。
    俩人回到前面他们住的客院,才进院子,就见梁御史和任御史掐腰站在廊下,正目中生怒的看着俩人。
    唐大人脚步微顿,压低了声音道:“你快上。”
    谁知道白善速度也慢了下来,“唐学兄,你才是主官。”
    “正是因为我是主官才不方便,赶紧的……”
    白善没办法,只能恢复正常速度,越过唐大人上前和两位御史行礼,“梁大人和任大人怎么站在这里不进屋?”
    梁御史板着脸问:“白大人和唐大人才去了哪里?”
    白善便笑道:“去后面园子逛了逛,说起来我们来岐州也有一旬了,却还没逛过刺史府后院里的园子呢。”
    “黑灯瞎火的,白大人和唐大人倒是有兴致。”
    白善笑了笑道:“虽然天黑了,但月色还是不错的。”
    任御史:“月色在哪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