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156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白善正跟在皇帝身后上战场,没错,他也上了战场,不对,关键不是这个,关键是皇帝也上战场了。
    皇帝亲自上到峡谷北地,居高临下的看着下面。
    白善挎着长剑跟在皇帝身边,皇帝站在高处往下看,扭头看见他便问,“第一次上战场害怕吗?”
    白善想了想后摇头,“陛下,这不是臣第一次上战场。”
    皇帝就笑道:“正面冲杀和你引诱开城门是不一样的。”
    皇帝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便指了殷礼道:“一会儿你和殷大人一块儿去杀敌吧,朕的肱骨之臣怎么也要文武全才。”
    白善:……他觉得他有文就足够了,不过也没拒绝,而是躬身应了一声是。
    第2698章 大攻二
    殷礼看到尘土起,目光一厉,“陛下,阿史那将军将敌军引出来了。”
    皇帝立即上前一步看,看了看尘土飞扬的地方,握住拳头道:“再等一等。”
    皇帝让阿史那带一千骑兵去引诱敌军,但还另外布置了两队骑兵埋伏,一边是赵国公带了一万五千兵马埋伏在西岭,一边是牛刺史带了一万一千兵马埋伏在山北。
    阿史那领着一千骑兵将敌军引进峡谷,埋伏在山北一侧的牛刺史见他们入瓮,立即带着人冲出,站在高山上的皇帝看到尘土飞扬,便知道牛刺史动手了。
    立即敲响战鼓,让人摇旗,让赵国公带着兵马也冲杀进去,将敌军包围。
    延寿听到鼓声,一抬头就看到站在山巅上的大晋皇帝,心中激动,立即让人结阵迎敌,长剑指着他道:“儿郎们,那就是大晋的皇帝,凡是能拿下他的勇士,赏千户侯!”
    军队鼓噪起来,立即有人朝着北山冲去。
    阿史那回身杀去,加上牛刺史冲进来的兵马,瞬间拦下了大半。
    还有一些冲了出去,殷礼看见,留下一千人守卫皇帝,他带着三千兵马冲下去。
    白善看了一眼皇帝,紧随其后。
    皇帝站在山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下面的战况,直接用旗语指挥,赵国公和牛刺史等将领便是根据旗语变换阵型,不断的绞杀入谷的敌军,并且不断的引入更多的敌军。
    殷礼带着三千骑兵从山上冲下,迎面撞上杀来的敌军,一刀便将跑在最先的一骑砍成了两半。
    落在他身后的白善有些不适的移开目光,抽出剑来杀入军中,他用的是剑,比殷礼可温柔多了,只抹脖子和刺心腹的位置,绝对不会像殷礼这样一刀把人砍去一半。
    大吉算是白善的亲兵,一直紧紧地跟在他身后,一边砍人一边护着他往前冲去。
    三千人很快将冲出阵来的敌军都杀完了。
    殷礼举手收兵,所有的兵马有序的列于他的身后,浑身煞气的看向峡谷中的战场。
    他们不会加入进去,他们的任务就是守护皇帝,不让一兵一卒上山去。
    高句丽兵不断的想冲过来,大多数人冲不过来,还有的人冲过来了,然后就被这三千禁军斩于马下。
    打了半天,延寿发现他们在不断的损失人,完全被晋军围着杀,脸色大变,又惊又惧,只能后撤,但后路也有晋军。
    “大将军——”
    延寿咬咬牙道:“撤到山中,沿山防守,快——”
    但他们人太多了,等他们终于占据了边上一座山,依山自固时,损失了两万多的人。
    延寿心疼不已,但还有更让人心疼的,赵国公带着人冲杀出去,直接杀了他们要沿路修建关卡的人,斩断了他们的后路。
    如此一来,他们虽然占据了一座山,暂时防守住了,但他们也被包围了,撤不走,前进不了。
    延寿和北山上的皇帝遥遥相望,半晌后转身回才搭起来的营帐,气恼的将捶了一下桌子。
    和他一起的靺鞨大将惠和瞪大了眼睛道:“必须要杀出去,我们可没有多少粮草。”
    延寿呕死,“我自然知道,但现在怎么杀?”
    他有点儿责备惠和不知进退,要不是他追着阿史那不放,他们这六万人也不会陷入陷阱中。
    整整六万呢,虽然他们号称有十五万的援军,但其实并没有这么多,真正能作战的只有十二万,所以大营那边只剩下六万,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来救援。
    救援是不可能救援的,因为他们被大晋的两万兵马给堵住了。
    皇帝远远的看着,很是欣喜,战果比他想象的还大,战事进行的比他想的还要顺利。
    没想到延寿那么怂,竟然没有拼杀出去,而是依山自固,没有粮草,没有后勤供给,那不是在找死吗?
    努力往外冲,虽说孤注一掷,有可能伤亡惨重,但他们的人数远胜于大晋,还是有很大几率冲杀出去的。
    白善和殷礼回到皇帝身边,也看了一眼,问皇帝,“陛下,可要劝降?”
    皇帝赞许的看了一眼白善,“你怎知朕要劝降?”
    白善:“天冷了,再耗下去对我们的消耗也很大,他们连冲杀出去的胆气都没有应该很容易劝降。”
    皇帝微微颔首,“此事不急,朕刚才看下面有一员白袍小将甚是勇猛,他叫什么?”
    殷礼也注意到了,正要派人去问,白善道:“叫薛贵,出自河东薛氏,是北朝河东王之后。”
    皇帝挑眉,“倒是名将之后,让他稍作休息就带上一千兵马去杀一杀他们剩余的锐气。”
    “是。”白善应下后自然有人去传旨,但需要他去写手令和圣旨,嗯,这就是中书省在战场上的作用了。
    于是高句丽军就是入夜也不得安宁,薛贵,阿史那和牛刺史等人轮番上阵,你上去杀半个时辰,过一段时间我又去杀半个时辰……
    等到第二天早上清点伤亡人数时,延寿几乎要落下泪来。
    士兵上来禀报他们随军带的干粮不多,是要突围,还是啥啥时,延寿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正有些迟疑不定,想要组织兵马冲杀出去时,外面便响起震天的叫阵声,不仅下面的士兵,便是延寿听到这些似乎在耳边炸响的声音都忍不住心惊胆颤。
    惠和苍白着脸道:“我们的后路被切断了,怎么退?”
    延寿不说话。
    营帐中默默站着的几个副将忍不住对视一眼,有人便小声的提议道:“将军,不然,我们降了吧。”
    大家一起目光炯炯的看着延寿。
    连惠和都低声道:“不然就降了吧,大晋的皇帝不杀降军,你看那阿史那,不就是降将吗?”
    延寿就似被夹在火上烤一样,左右拿不定主意。
    外面,皇帝和赵国公道:“让儿郎们叫得更大声些,午食给他们煮肉汤喝。”
    旨意传下去,大家叫得更大声了,围着延寿大军喝喝喝的大叫,声音在峡谷中来回的冲撞,不断的回声,让声音更大起来。
    拿着刀枪防守的高句丽军手都发颤起来,惠和拉着延寿去看,悲伤的道:“胆气已破,我们拿什么去战啊。”
    延寿脸色苍白,最后闭了闭眼,解开自己的刀下山去了。
    大家一看就知道他这是同意投降了。
    第2699章 大胜
    延寿带着三万六千多人投降,到了山脚下,将刀捧着跪下,膝行受降,皇帝接受了他的投降,被围着的后军也在延寿的劝服下投降了。
    不投降还能怎么办呢,主将都被抓了呀,不对,是主将带着一半的将士都投降了呀,他们还能硬扛着吗?
    赵国公清点了一下战利品,人就不说了,这一战缴获的马匹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一万多领,还有大量的兵器。
    虽然没有攻城带来的金银珠宝,但这些东西也很贵重,甚至更贵重,因为它们转头就能投入到战场上。
    皇帝清点了一下人数,把延寿等一干酋长,又选了不少领头人出来,将近四千人,全都迁移到内地。
    剩下的普通士兵瞬间没了首领,皇帝也不为难他们,放他们离开,让他们回平壤去。
    士兵们愣了一下,纷纷跪地痛哭,以头顿地,砰砰的谢过皇帝,不少人额头都磕出血来了,再爬起来时就忍不住抱在一起欢呼。
    欢呼声传到十几里外的安市城中,敌军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赵国公看着空地上抱在一起哇哇大叫的士兵,扭头和皇帝道:“陛下大义。”
    皇帝道:“让他们从黄城银城一带走,不许过安市城。”
    赵国公应下,开始带着士兵们去放人。
    敌军太多了,他们现在这里统共就四万多人,敌军的人数比他们还多两倍,全都俘虏是不可能的。
    这些人中有貊人、有扶余人,更有汉人,大家同出一脉,总不能坑杀了。
    不说皇帝就做不出来这样的事,他便是能做出来,朝中的大将和大臣也要拦着的。
    留下还要费粮食,只能放了。
    但怎么放也是有技巧的。
    这些人已经打破了胆,没有了马匹,也没有了盔甲和武器,应该不会再入军,哪怕被抓做兵丁,那也好打得很。
    赵国公亲自押送着他们到野外,看着他们离开。
    高句丽军颤颤巍巍的挤在一起往前走,忍不住悄悄回头看了一眼整装待发的大晋军队,很是恐惧,生怕他们说放了他们,却会从后面射箭。
    因此他们不敢多看,直接三五成群相互扶持着在荒野上玩命的跑起来。
    跑出去老远,他们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见那些晋军还是骑在马上一动不动,并没有追击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找到了自己的老乡便结伴回家去,不想再打仗了,晋军太恐怖了。
    为了不再被抓,也怕被认定为逃兵,他们直接绕过城市走,直接从荒野上传过去,有的实在是绕不过去,也不敢多停留,装作盖牟城的流民进去,然后赶紧跑了。
    高句丽剩下的城池中瞬间涌现了许多流民。
    他们没有吃的会抢夺东西,还会组成土匪山寇,在一些小城市中如蝗虫过境,没有多少东西可以留下来。
    皇帝站在高山上目视他们走远,扭头和赵国公道:“准备一下,攻下安市城,朕带人去白岩城看一看。”
    两边要一起往下推才好。
    赵国公应下。
    而此时,已经休息了三天的契苾何力缓过劲儿来,收到隔壁战线大获全胜的消息后和薛备道:“将来援的这一万人拿下,我们继续往下。”
    满宝就给他装了一丸药,和他道:“感觉快要死的时候吃下一丸,回来我或许能救一救你。”
    契苾何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