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170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白善这样说,很多村民又羞又气,这话传出去,将来他们两个村在这里更难立足了。
    “所以接下来本县会告诉你们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什么事是律法所不容的,”白善一一看过他们道:“民风不好,我们便改,见识短浅,我们就学,谁又生来就是恶人呢?”
    白善指着地上跪着的贾大郎道:“难道他一出生就凶狠乖戾,注定是杀人凶手吗?还是你们家中的孩子一出生便可看出是奔着做土匪去的?”
    “都不是的,圣人有言,子不教父之过,本县只问你们一句,你们家中那些跟着贾大郎犯事的青年,家中对他们进到了教养之责了吗?”
    人群中,不少人都低下了头。
    一个地方超过三分之一户的人家里有人犯事,犯的还是打劫这样的事,民风得坏成什么样?
    而民风如此,那是从上一辈,甚至更上一辈便积累下来的恶俗,要说他们的父母长辈风气有多好白善是不相信的。
    对比大梨村七里村就知道了,民风民俗都是一代累着一代往下传的。
    对于这一片的百姓,重典已经用了,接下来便是教化了。
    “你们全都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而他,”白善指着地上已经脸色惨白的贾伍道:“他是最失职的父亲之一。”
    “你们以为作为父亲便可以任意欺辱打杀子女吗?”白善道:“你们以为做了丈夫就可以殴妻辱妻了吗?且不说世俗伦理,这两样皆犯了律法!”
    “贾伍所犯之罪有四,隐匿其子杀人,协助贾大郎处理尸体只是其中一条,他最恶之处在于不慈不义,殴妻辱子,败坏风气!”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问:“大人,他要坐牢吗?”
    白善:“他不用坐牢,按律,他该流放。”
    众人吓得小退了一步,流放可比坐牢还恐怖。
    但众人隐隐有点儿快意,他们幸灾乐祸的看向贾伍,觉得他若是不在大井村,那村中的非议都能少很多。
    白善扫过他们的脸色,叹息一声,看来民风民俗一类的东西还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白善道:“你们的贾里正因为包庇贾大郎等人已经被收监,本县会另外给你们指派一个里正,从今以后你们都要跟着里正学习律法知道,将民风扭转过来。”
    白善威胁道:“要是不想以后犯事坐牢,或是民风败坏,儿女不能结亲的,就老实的和里正听课,本县也会时不时的来看尔等的。”
    第2941章 选里正
    为了正一正当地的民风,白善并没有把贾伍带回去才宣判,他直接在赵山的尸骨前和村民们的面前宣判,“……流放辽东,十年不得回,不在赦免之列。”
    贾伍满眼迷茫,根本就不知道辽东是哪儿。
    但他也知道流放不好,尤其是像他这样的人,流放便相当于死了,甚至比直接死了还不如。
    贾伍惶恐不已,他这么大年纪了,最远到过的地方就是县城,流放会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那里没有妻子儿女,也没有自己熟悉的人,甚至连说的话都可能不一样……
    只这么一想贾伍就惶恐不已,恨不得立时死了算了,可他又不敢自尽。
    白善手一挥,便有衙役上前将软成一团的贾伍拖下去,贾大郎看见,忍不住低声笑起来,越笑越大声,大家都静静的看着他。
    最后林子里就只剩下他的笑声了。
    贾大郎好似出了一口恶气,似乎也圆满了,扭头和白善道:“大人,多谢你送他来与我作伴,我比他先走一步,说不定下辈子我能做老子,他能做我儿子呢,哈哈哈哈……”
    白善面色深沉的道:“你就是做了他老子,辱骂殴打他也是犯法的。”
    贾大郎讥诮的挑了挑嘴唇,这话也就哄哄别人了,他才不信呢,老子打儿子要是犯法,那他们这一整个村的人谁也没跑。
    白善心中叹息,手一挥,便让人将贾大郎也带走了。
    围观的人群见父子两个被押下去便让开一条路来,也不知是谁开始朝他们吐口水的,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朝他们吐口水。
    白善微微皱眉。
    董县尉看到了便指着两边的村民喝道:“往哪儿吐呢,往哪儿吐呢,吐到我兄弟身上我让你们舔干净了。”
    押着俩人的衙役也冲两边的村民瞪眼,要不是县令在此,他们早就一鞭子抽过去了。
    村民们这才停止。
    既然人都在这儿,白善干脆留下村民们说话,“本县要给你们换里正,你们可有自荐和推荐的人?”
    人群不说话。
    白善慢悠悠的道:“本县的要求是,此人要身强体壮,还要聪明机灵,更要人品高尚……”
    村民们互相之间看了看,谁都没吭声。
    白善的目光一个一个的滑过去,继续道:“虽不要求能服众,但也该有一定的威望,不然你们这一片不服管教,到最后为了肃清民风,本县要将你们迁徙离开了。”
    众人慌张,问道:“迁徙?迁往何处?”
    白善面无表情的道:“哪里人少就迁往哪里,尔等风气虽不好,却还是本县的子民,是本县的功绩,不到万不得已,本想不想出此下策。现在,你们能否举荐出一个人品还算好,人也算聪明,尔等又能听从的里正来呢?”
    大家互相看看,一时拿不定主意。
    一个青年挤开人群走出来,有些局促的问道:“大人,里正一定要是老者吗?”
    白善面无表情的道:“你们这一里的里正不能是老者。”
    他道:“你们要学的东西很多,有很多东西需要记诵传授,所以需要一个青年人,而且你们这儿的老者……”白善顿了顿后道:“是管不住你们的。”
    不然贾里正也不会蹲在监牢里了。
    青年迟疑了一下,回头看了一眼村民们,还有不远处的家人们,最后还是咬咬牙行礼道:“大人,我,我想当里正。”
    这话一出,村民们立即躁动起来,白善耳尖的听到人议论,“凭什么?他祁家才多少户,我们贾家多少户?再不济从冯家那里找也行啊。”
    “就是。”
    白善眯了眯眼,上下打量过他后问,“你和贾大郎关系如何?”
    祁大郎道:“就一般,我们同村。”
    “他没找过你去做坏事?”
    “找过,”祁大郎坦诚道:“但我不想做混子。”
    白善感兴趣的问道:“为什么?”
    在村里这么多青年都跟着贾大郎混的情况下,出现一个看上去不弱,却又不和贾大郎混的人便显得有些奇怪了。
    祁大郎却满眼迷茫:“我好好的当着人,为什么要做混子呢?”
    白善闻言便叹息道:“是啊,好好的当着人,为什么要做混子呢?你们若都能好好的当人,又怎能养出这样多的逆子来呢?”
    本来还嘈杂不已的村民们安静了下来,当中或许还有许多人不服,但面对白善的重话,此时没人敢挑衅。
    县令可是才说了,他们的民风要是转不过来,全里都要迁徙走的,想想就可怕。
    白善对祁大郎的回答很满意,问道:“你家里有几个兄弟?”
    祁大郎道:“四个。”
    白善更满意了,“没分家吧?”
    “没有。”
    白善脸上笑意渐深,“兄弟间感情可还好?”
    祁大郎拿不准白善的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挺好的。”
    白善上下打量了一下他,问道:“有几个孩子了?”
    祁大郎:“三个。”
    白善便微微颔首,“我要见一见你娘子。”
    祁大郎虽不解,但还是朝后喊了一声,“孩子他娘。”
    人群后头便挤上来一个妇人,她看着年纪也不是很大,但衣服整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也就额头有些微汗,脸色也还好,她有些紧张的走到祁大郎身边,同手同脚的和白善行礼。
    白善上下打量过她,笑问:“嫂子怎么称呼?”
    妇人愣了一下后便道:“大人,我娘家姓郑。”
    白善笑道:“好姓,娘家是哪儿的?”
    “就郑家村的,离我们这儿有三十多里。”
    “那是挺远的,”白善便和她话家常,比如娘家有几个兄弟姐妹,父母可还康健……
    祁大郎一直站在一旁听着,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他想当里正,县令却要叫他媳妇上来问话,但他还是老实站着没打断。
    白善一边问话一边在俩人之间来回滑动,问完后和祁大郎笑着颔首道:“好,你很有胆气,你妻子能在本县面前不卑不亢的回话,可见她脾性也不弱,而你对她也足够尊重,本县会认真考虑你的自荐的。”
    祁大郎愣了一下后道:“大人,当里正还要考察我媳妇?”
    “当然,”白善道:“一地风俗便由一里之长带起来,里正家庭和睦,那治下百户自然也是和睦居多,便是有矛盾,里正也会尽力调停;里正尊重妻子,关爱子女,治下百户自然也会有样学样……”
    大家就不由想到贾里正,一时沉默不言。
    白善并没有当场定下祁大郎,他还想看一看有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
    第2942章 赔付
    可惜,他在大井村住了一夜也没有第二个人来找他。
    没有自荐的,也没有推荐的。
    白善沉思起来,大井村姓祁的人家并不多,只有十二户,剩余的基本就是贾姓,除此外还有赵、刘两姓,但这两姓户数更少。
    而小井村那边基本都是冯姓和贾姓。
    祁大郎要坐稳里正这个位置怕是不容易,所以他才想着等一等。等了一晚上,既然没人自荐,也无人推荐,那便定了祁大郎。
    至少,他有这个心,而且目前看来人也算合适。
    白善将祁大郎找来,和他道:“我会将贾二郎一家迁走,没了他们认为的罪魁,你也好管着他们些。”
    祁大郎垂手恭立,连忙应下。
    白善忍不住轻轻点了一下手指道:“祁大郎,本县信任你,只希望你也信任本县,我希望将来你能将村子里的情况据实以告,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白善自嘲的一笑,“如今更坏又能坏到哪里去呢?”
    祁大郎心中羞愧不已,连忙应道:“大人放心,小的一定尽力而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