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173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满宝就问她,“有多少人会去找稳婆看病?”
    屋里的娘子们左右看起来,不时有人小声道:“我看过……”
    但满打满算也就三四个人而已,剩下的人都是靠熬,熬到足够严重了才请大夫。
    满宝就叹了一口气道:“可见女子看病的还是极少,娘娘就是想着你们有诸多不便,不想女子连看病都要受人非议,所以才开办太医署。”
    “太医署不仅收男弟子,也收女弟子,所培养出来的女弟子也会和男弟子一样前往各地医署治病救人,是为女医,所以以后你们要是身上有不舒服的地方可以来医署看一看,”满宝道:“各地医署对前来问诊的病人,尤其是女子多少会有一些优惠,不仅在于诊费上,还有些在药材上。”
    连宋太太都感兴趣起来,隔壁桌的一个娘子忍不住问,“周大人就是太医署出来的女弟子?”
    明达忍不住一笑,第一次在满宝前面开口道:“她不是女弟子,是女先生。”
    她扭头看了一眼周满,眼中盛着星光道:“她可是京城有名的小神医,青州能得她亲来不知是修了多少的福分。”
    明达清清冷冷的,这是她第一次开口说这么多的话,屋中便是孩子也不敢喧闹,听她说完,心中没有一丝怀疑,反而信服得很。
    大家再看向周满时,目光也变了。
    满宝察觉到她们目光的变化,忍不住扭头去看明达。
    明达也扭头看她,俩人目光对上,她便不由抿嘴一笑。满宝就心中叹息,压低了声音道:“我若是也和你一样威严肃穆是不是能让她们更早顺服?”
    她上山下乡这么长时间的成果可能还比不上明达说的这两句话。
    明达就小声道:“才不是呢,你与我不一样,你是医者,你和蔼可亲,病人才能更信服你,也更愿意找你看病。”
    满宝恍惚了一下后立即道:“可亲也就算了,和蔼算怎么回事?”
    宋太太不太能听到她们的悄悄话,见她们说完了就连忙道:“公主,我家也有个小花园,不然我们去花园里坐坐?”
    实在是吃完饭了,总不能对着一桌子的残羹冷炙说话吧?
    第2980章 如鱼得水
    到了花园里,大家就更自在了,大家直接围在公主身边说话。
    明达在京城时就没少被人簇拥,却还是第一次被人这样近的围在一起说话,她不由看向满宝。
    满宝却很高兴,这样才有唠嗑的感觉啊,正巧,她还有许多话想和大家说呢,大家这样围在一起让她很有在七里村村口大榕树下唠嗑的感觉。
    一群女人凑在一起能说什么话题?
    那自然是除了男人就是孩子,还有便是婚嫁一类的事了。
    宋太太就问公主,“公主有孩子了吧?有几个孩子了?”
    其实她想问,她和驸马出行,来这么远的地方,把孩子丢在家里不心疼吗?
    明达:“……我还未生育。”
    宋太太就下意识的看了周满一眼。
    周满对上她的目光,眨眨眼,问道:“怎么了?”
    宋太太尴尬的一笑,忙道:“没什么,只是觉得巧,周大人和公主一样,都还没有孩子呢。”
    周满精神一振,她就想着怎么提起这个话题呢,宋太太递过来枕头,她立即接住,“我和公主有意的。”
    “啊?”这是宋太太等人完全没预料过的发展,一时愣住。
    周满道:“我们年纪都还小,女子太早有孕,不仅于自己身体有碍,对孩子的身体也不好,所以我们特意不急着要孩子。”
    明达看了周满一眼,对着众人颔首。
    宋太太一脸纠结,“子嗣不应该是早点要才好吗?”
    “父母年纪小,生出来的孩子会比成年后出生的孩子体弱,也更易夭折,”周满道:“看身边的夫妻生育就知道了。”
    她和太医署是做过相关统计的,虽然只用了京城的数据,但结合医学知识,在青州这边肯定也适用的。
    “同一对夫妻,十四五岁生下的孩子和十八九岁时生下的孩子对比,当然,只一对夫妻的话是不能作准数据的,毕竟总有例外,所以我们会统计很多对夫妻,”周满道:“统计好的数据是,十四五岁时生下的孩子夭折率和孩子生病的概率要远高于十八九岁后出生的孩子。”
    娘子们听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道:“十八上才生孩子,那得少生多少个孩子呀?”
    周满:“……你们家很缺孩子吗?”
    “缺!”
    “那你家现在生了几个了?”
    “周大人,我有三个儿子。”对方一脸的骄傲。
    周满便上下打量她,笑问:“你今年多大了?”
    “我已经二十三岁了。”
    周满:“你几岁成亲的?”
    “十四呀。”
    周满便问,“那你一共生了多少个孩子?”
    对方一笑,“大人怎么忘记了,我才说了我有三个儿子了。”
    周满摇头,“你不可能只生了三个儿子,我问的是你一共怀过几个,生了几个?”
    对方一愣,好一会儿才到:“怀了七个吧,有一个没生下来就小产了,还有三个是夭折了。”
    周满就叹气道:“夭折率都破半了,这就不只是早育的问题了,你要是不介意,明儿可以到医署里找我看看。”
    她这才抬头对众人道:“过早成亲生子,孩子就是比较体弱和容易夭折的。”
    有人质疑,“不是因为吃喝得不够好吗?若是保胎得好……”
    周满摇头,“保胎得好自然是可以提高生育率和存活率的,但此事的根源还是在于早婚早育。”
    她道:“《黄帝内经》里就写,不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应该是成年后再孕育子嗣。”
    宋太太立即道:“女子十五及笄……”
    周满直接摇头,“《黄帝内经》可不认这个,他认为不论是男子还是女子,成年都是在二十之后。男子是在二十四岁肾气充满,而女子是在二十一岁时肾气发育平衡,这时候孕育的子嗣也是最好的。”
    “当然了,当下我们不能全照着《黄帝内经》来,毕竟世俗上的事太多了,可就是要提前,也不该提前太多,”周满道:“男子十六岁时才肾气开始旺盛,具备生育之能,而女子十四岁左右才开始,就相当于花蒂才落下,刚刚结成果子,你们要想果子孕育出种子,不得多等一段时间?”
    众人都听呆了,什么肾气不肾气的她们听不太懂,但种地她们懂啊。
    “瓜果才结成果子便想采摘了剖开挖出种子来,那挖出来的种子能是好种子吗?”
    大家一起摇头,有擅长种地的更是道:“那种子怕是不能繁育吧?”
    周满立即拍掌乐道:“就是呀,不然为何子孙后代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祖上能生十个八个孩子,但等到他们时才能生两三个,有的甚至生不出来?”
    有人心头一紧,脊背一寒,既害怕听到,又忍不住去听,“为啥?”
    “就是因为他们父母还没熟呢就被摘下来,他们自己都不是特别健康的时候就出生了呀。”周满道:“这人生育也和种瓜种豆一样的,待它结了青果子,再留一段时间,哪怕你等不到它完全成熟,也该等到快熟的时候再摘。”
    “人也是一样的,所以男子成亲应该在十六岁之后,二十四岁之前,便是取中间值,也该在二十岁上下;女子也一样,成亲一定要在十四岁之后,二十一岁之前,取中间值的话,便该在十七岁到十八岁之间,我们赶晚不赶早,便算是十八岁吧。这时候生下的孩子才更健康,对男子和女子的身体也最好。”
    众人听呆了,半晌才有人反应过来,“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周满道:“我就是十八岁后才成的亲。”
    明达立即道:“本宫也是。”
    周满便又胡吹,“长豫公主更晚,那都是陛下和娘娘心疼公主,就想要她们健康平安才留到那么晚的。”
    她继续这个话题,“知道人的寿命是由什么来定的吗?”
    众人一起摇头,迟疑道:“天定的?”
    周满:“……气血定的。”
    “《黄帝内经》有云,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就是说人的生长根源全在肾的精气上,精气从下而往上,所以十岁的孩子才好跑动。衰老也是由于气血的衰退,我们若是能保证精气充盈,那就能高寿而不显衰老。”满宝对那娘子道:“姐姐,你就比我大两岁而已。”
    第2981章 挑拨离间
    大家再一看周满的脸和精气神,再看那人的脸和精气神,半晌说不出话来,自己也忍不住悄悄的摸了摸脸。
    “生育孩子是很耗损精气的,生育的越多,精气损耗得更为严重,”周满道:“当然,也不是不让你们生,这毕竟是天伦之道,但什么时候生,生多少,你们该有自己的衡量和打算才对。”
    连宋太太都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闻言苦笑道:“大人说这话就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了,这成亲了总要同房,这生育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怀上了总要生不是?”
    周满便抚掌道:“所以啊,我们太医署正在琢磨避子方,等做出来了,你们要是不想生孩子,可以买了回去吃,虽不敢说百分百,但也可以尽量规避。”
    “除了避子药,最要紧的还是适龄适婚,在合适的年纪成亲,女子最好在十七岁之后,男子则在二十岁之后。”
    周满说得兴起,干脆给她们说得更多一些,“还有呢,就是成亲以后,一时买不起或者买不到避子药,也可以选择同房的时间避免怀孕。”
    众娘子一惊,“还有这样的日子?”
    “当然有了。”
    周满就教她们怎么算日子。
    便有娘子若有所思起来,憋了半天,最后还是红着脸问,“既有可以避免怀孕的日子,是不是也有很容易怀孕的日子?”
    “哎哟,是赵明家的呀,对,你进门也有三四年了吧,一个都没生出来呢。”
    站在人群中间的小娘子被人一推,立即被推到了周满面前,站在了众人的眼下。
    她脸色涨红,一时说不出话来。
    周满就伸手拉住她,将她拉到身边来笑道:“当然是有的,我教你们算,你们记下来,将来你们的儿女说不定都能用上。”
    大家很想说他们的儿女肯定用不上,但周满说起来时,她们还是忍不住竖起耳朵,一起掰着手指头算起来。
    算着算着,有人对比了一下自己有孕的日子,大惊,和身边亲近的人小声道:“还真准,我两个孩子都是在这个日子里头怀上的。”
    趁着她们掰着手指头算的空隙,周满摸了摸手上小娘子的脉,有些宫寒,但问题不是很大,她便小声道:“你明日可去医署里找我,要是不好意思,把赵明也带上。”
    赵明嘛,她熟,见过好几次了,是白善提起来打算接替宋主簿的人。
    嗯,提到宋主簿,周满想起来了,白善昨天叮嘱她什么事儿来着?
    周满总算想起来自己的任务,目光在人群中一扫,实在看不出来哪个是宋主簿的娘子,只能扭头和宋太太道:“说到底还是因为世间女大夫太少,所以这方面的知识在民间流传也少,大家都不懂。”
    “我就想着回头在医署里办个宣讲会,专门和女子说些私密话,也普及普及这些东西,以后听过的女子做了母亲,还能再教给自己的女儿,子孙后代们将来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