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173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白善看见他,略一挑眉,这才想起来自己也是有幕僚的人,想了想后笑道:“还好,做决策并不十分困难,只是要实现会耗费一定的力气,事情也繁琐,所以有些头疼罢了。”
    崔瑗立即道:“崔某愿为郎主效劳。”
    白善就把他带上了,他是幕僚,有些事情还是应该要了解的。
    他将崔瑗介绍给白二郎他们认识。
    白二稀奇的看着他,“之前我们住在县衙后院并没有看到崔公子啊。”
    白善:“……我一开始想着太子也要住在此处,连我和满宝都搬出去的,院里的其他人自然也搬出去了。”
    只是最后太子没住,所以白善和周满才没搬,崔瑗也就在白二郎他们搬走后住了回来。
    白善将写到一半的信给周满看,道:“你们也知道,北海县官盐过不了多久就会闻名天下,我家里的情况你们多半还不知道吧?”
    这话主要是冲崔瑗说的,他道:“我出身陇州白氏,是旁支,一旦晒盐法闹开,我或许会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在我这里找不到口子,只能从我族中寻找。”
    崔瑗有些紧张,连忙问道:“郎主和本家关系如何?”
    “一般一般吧,”他道:“虽然这几年联系多了一些,但少有见面,而且我家如今主要居于京城,更早一些则是住在绵州。”
    崔瑗一听就明白了,这哪里是一般一般啊,分明是很差嘛。
    “那他们威胁不到郎主。”
    白善颔首,“是威胁不到,但该做的提醒还是要做,”白善看向周满,“我打算给祖母写信,只是这晒盐法和盐政有变的事还不能从我们这里传出去,所以……”
    所以他要找什么理由呢?
    崔瑗想了想后道:“太子巡察吏治并不是秘密,来青州更不是秘密,何不以此事为借口?”
    白善觉得这个理由不错,欣然采纳。
    等送走崔瑗,只剩下他们五人时,其他四人就一起看着白善。
    白善回身看他们,挑眉,“看我做什么?”
    殷或喝茶不说话,白二郎就嘿嘿笑问:“你这是在考你的幕僚?这样的理由我都能找出来,你能没想出来?”
    满宝也嘿嘿笑:“难为你还装作一脸苦恼为难的样子。”
    白善:“……我是真的苦恼。”
    “啊?”周满疑惑的看向他,殷或也好奇的抬起头来。
    白善就叹出一口气道:“倒不是因为白氏,而是因为你家。”
    周满指着自己的鼻子问,“我家?”
    “对,”白善坐在她身边道:“我和本家关系一般,甚至不睦这样的事并不难打听,他们能给我找的麻烦,恐怕也就是撺掇着族里人找上门来邀利,但你不一样。”
    周满问:“我家的问题……四哥手里的商队?”
    “不错,”白善道:“虽然四哥已经压着商队的规模,但每年赚的钱还是一年多过一年。”
    从周满每年分到的钱就可以看出来。
    “即便我们说他卖的多是地里和村里的产出,也属于农作物,但规模过大还是会被认定为商籍,”白善道:“现在周家不仅是你当官而已,还有立学和立固,三娘和立如,将来还会有立重和立威,甚至四哥的孩子将来也会走仕途,所以家里是一定不能落商籍的。”
    虽然周满和周立如已经出嫁,对她们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周家一体,尤其周满和周立如对家里的感情都很深。
    所以这种事最好提前做好准备。
    他道:“四哥最好把手里的商队交出去。”
    周满转了转眼珠子,“比如和你们家的商队一样记在别人的名下?”
    白善眼中闪过笑意,颔首道:“对。”
    “但你们家没有世仆,现采买的下人肯定不能信任,就算你们留下他们的家人,又有对方的卖身契还是会有风险,所以只能交给亲族。”白善道:“或者从七里村选一户亲近的人家来帮忙,或者……”
    他看向满宝,满宝也抬头看向他,眨眨眼,“全部交给立君?”
    白善眼中闪过笑意,颔首道:“不错,其实长远来看,交给亲族比交给立君要更好,出嫁女很少插手娘家的财政生意的,但你们家有些不同。”
    第2986章 不一样
    一般来说,女子在出嫁时会继承一些家产——嫁妆,就当是她分家出去了,就算是世家大族家大业大,女儿出嫁后也不会让他们再插手家中的财政。
    但周家不一样,周立君还没出嫁时就有了自己的私产,且她的私产和周家的产业勾连在一起,在她出嫁后也没有分开,到现在,生意做大,就更难分开了。
    现在周家的总账目都还是她在管着呢。
    所以白善来回对比后道:“不管是从关系上,能力上,立君都是最好的。”
    而且向铭学的人品能力摆在那里,显然比七里村的亲族更适合。
    周满想了想,也觉得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于是也坐到了书桌前打算写信。
    白善就给她摊开纸,又拿出墨条来研墨,兴致勃勃的道:“来,我伺候你写信。”
    周满接过他递过来的笔,问道:“若是立君挂名所有的生意,那以后商队岂不是想做什么生意都可以了?”
    白善想了想后道:“只要四哥他们能拿到资质。”
    周满便嘿嘿一笑,一边写信一边道:“去年郭小将军给我们来信,说我的成药特别好用,想要代军中大量采购,于是我给他推荐了济世堂的郑大掌柜。”
    “但书信往来了两次,这门生意总是谈不下来,归根结底就是没人能将做好的成药送到西域,济世堂派人专门送去花费太大,药价也会大幅上涨,”她道:“郭小将军的人也不能和京城这边私自联系,本来交给四哥是最好的,由他送到草原或者西域,再由郭小将军派人到沙漠边上取是最好的。”
    但成药量大,涉及的金额大了,周四郎就不能随意带着进出关了,多来几次,账上的钱多了,肯定会被查户籍的。
    如果生意都放在周立君名下,周四郎只是作为一个管事去押送货物的话,那能做的生意就多了。
    像这种成药,只要济世堂打个招呼,缴足商税就可以进出关了,很简单。
    白善道:“连我们北海县的咸鱼也能通过四哥他们的手出关去。”
    周满:“……你想把咸鱼卖到草原和西域?”
    白善颔首,“你不觉得咸鱼和他们很配吗?”
    他道:“那边缺盐,每次做菜时只要撕下一些咸鱼放菜里就有味儿了,盐不能多卖往草原,但咸鱼的限制要少很多。”
    周满,“那可得小心有人接着咸鱼走私盐。”
    白善颔首,“我也有此顾虑,但不能因噎废食,当下最要紧的是将咸鱼卖出去,还不能压低价。”
    他有心让渔民们的日子好过一些,所以想提高一下咸鱼的价格,他道:“除了草原和西域,还有一些少盐,盐贵的内陆之地也是好地方,可惜我所知地方还是太少,回头等见到了唐学兄请教请教他。”
    周满点头,一边写信一边问:“这会儿唐学兄他们到哪里了?”
    白善想了想道:“还在登州吧?”
    他预估的不错,此时太子就站在登州的海边望着远方,唐鹤和夏御史走到他身边,提醒道:“殿下,时间不早,我们该走了。”
    太子却没动,而是指着一眼看不到边的大海问,“对面就是新罗和百济?”
    唐鹤道:“理论上来说,对面是的。”
    太子瞥了他一眼,转身下了这块大石头,回到路上后上马,“走吧,我们快马回去。”
    说是快马就是快马,他们一路过来时不说慢悠悠,但绝对是到了城池就停下巡察一下,但回去时,他们几乎不多做停留。
    等他们回到青州城时也才六月十八。
    太子换了衣服梳洗过后就问来请安的郭刺史,“白善将官盐上交了吗?”
    郭刺史愣了一下后摇头,“没有。”
    他解释道:“六月过去前都在时间允许范围内。”
    不过太子不提他都还没留意,虽说七月之前都不算误时,但那届县令会在有足够官盐的情况下还一直拖着不给?
    现在已经过了六月十五了呀,白善一点儿都不着急吗?
    郭刺史不由看向太子。
    太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哼笑了一下,吩咐道:“派人召他来青州城吧,就说孤回来了,要见他。”
    郭刺史应下。
    白善收到刺史府的信,立即派人去大家洼传话,“让周立威将盐运来,”他强调道:“亲自运来!”
    白善将崔瑗派过去帮忙。
    涉及官盐的事就没有小事,崔瑗精神一振,问道:“要运多少?”
    白善想了想后道:“能运多少就运多少。”
    崔瑗一听,将县衙里能抽调出来的车都带去了大家洼。
    周立威将库房里大半的盐都装上了,由士兵和衙役们一起押送着往县城去,罗巡检则带着剩下的士兵看守盐场。
    周满看到这么多盐,便猜出太子估计要离开,于是道:“我也要去一趟青州城。”
    就医署的事和太子说说话,顺便送送人。
    明达和白二郎就更要去了,于是第二天一行人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殷或看了眼跟在后面的长长车队,收回视线后问白善,“你想好怎样出手剩下的官盐了吗?”
    白善道:“既然去了青州城,自然是卖给青州各县了。”
    太子来的时候是悄悄来的,但他这段时间去了青州不少地方,又去了莱州和登州,再要离开时动静就大了。
    郭刺史见这么多县令都想亲自来送太子,他也不厚此薄彼,直接给所有县令送信,让他们来送信,顺便表达一下对太子的重视。
    除了给刺史府的官盐外,剩下的盐是给其他县的。
    和北海县不一样,也就县要么产盐量不高,要么干脆就不产盐。
    那些县衙每年都要从外地调拨官盐的,说是调拨,其实也是要给钱的,相当于购买。
    各地官盐要由官府出面和盐场或其他官衙购买,然后放到盐铺里售卖。
    不由官府控制的盐在市面上悄悄流通,那便是私盐了。
    官盐,即便是官衙之间买卖,那也是不便宜的,他可是指望着这笔钱充盈县衙的库房,还得支付和宋老爷赎买土地的钱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