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175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只是因为县衙没有药皂,想要过来找西饼要几块药皂的赵明:……
    他没想惊动县令和周大人啊!
    赵明沉默的跟着进门。
    五月看到这一群看上去比乞丐还要脏的人愣了好一会儿,然后忙转身去厨房里打温水过来给他们洗脸净手。
    院子里的下人都忙碌起来。
    周满叫住她道:“让厨房将饭煮成粥,多放一点儿水,煮烂一些。”
    五月扫了他们一眼,有些纠结,这么多人,恐怕得把所有人的饭都开了吧?
    “郎主和娘子吃什么?”
    “我们也吃粥呗,快去吧,有开水就用开水煮上,快一些。”
    开水没有,但热水是有的,贺嫂子直接把所有人的饭都挖了倒进一口大锅里,加上热水就煮。
    等他们洗好脸和手,周满又给他们摸完脉,粥也煮好了。
    贺嫂子直接倒在木桶里提过来,即便是已经吃了两天饱饭的朱三郎看到这热腾腾的稀饭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贺嫂子将木桶提过来,见他们都坐在院子里,便放在廊下,转身道:“奴婢去拿碗筷和小菜。”
    “不用,不用,我们有碗。”
    十多个人立即从怀里,包袱里拿出自己的碗来,有木碗,也有缺了口的瓷碗,要不是这里是县令家,他们肯定一哄而散分食了。
    但因为这是县令家,所以他们不敢。
    白善看了眼他们手里的碗,觉得不能浪费了刚才洗的温水和药皂,于是坚持道:“你们再等一等。”
    然后让贺嫂子他们下去拿碗筷和小菜。
    好在白家下人还是挺多的,不一会儿大家便从厨房里送来各种东西,还将饭桌摆在了外面。
    五月给他们盛粥,见他们一拿到就要喝,连忙拦住,“小心烫嘴。”
    周满也眼皮直跳,连忙道:“太烫会烫坏嘴巴和食道的,要是烫坏了食道,你们想吃东西也吃不了。”
    本来并不介意被烫的几人一听,便不敢往嘴里灌了,只能一小口一小口的吸着喝。
    周满松了一口气,等他们都打过以后便也拿着碗上前排队打了一碗。
    看着同样接了一碗粥跟他们一样蹲在台阶上喝粥的白善,赵明许久说不出话来。
    白县令这也太熟练了吧?
    一桶粥就这么完了,贺嫂子又拎了一桶出来放着,流民们看见骚动了一下,然后加快了喝粥的动作,然后五月和九兰也抬了一桶上来……
    流民们就放缓了动作。
    周满为了让他们喝慢点儿,就让他们绊着小菜吃,白善则是找他们说话,“你们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
    县城里多了一群流民,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白善也早就从巡街的衙役们那里知道了。
    不过他派衙役去劝说他们到衙门登记无果后便不再勉强,他大概能猜出他们是在观望。
    他并不想勉强人,以免给后面过来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会儿人终于来了,他自然有许多的话要问。
    他们道:“我们是从潞州过来的。”
    赵明想了想,没能想清楚潞州是哪儿,白善则问道:“你们是因何出来流浪的?”
    “没有地了,朝廷要交的赋税交不上,就出来了。”
    白善挑眉,“都没有地了吗?”
    便有两个不好意思的道:“我家还有两亩地,但那地不好,没什么收成,种着还不如不种。”
    白善微微颔首,“你们是为什么失地?”
    那原因也是不统一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差不多的,五年前,潞州干旱……
    “其实也不是很旱,但那年运气实在不好,后来好容易下雨了,也不知为什么,那稻穗上的虫子特别多,都是那种黑乎乎的,一眼望去,一整块地都是那黑乎乎的虫子,稻穗上的壳没多少,倒是虫子压弯了稻穗,叶子都被啃了不少。”
    “各种方法都试过了,用火赶,用手撸,但累了一月,那稻壳还是空了,没有收成,要交税,又要活命,免不得就得跟人借钱借粮,本想着这几年勒紧裤腰带就能还上,谁知第二年收成也很一般,交了赋税后剩下的也就够家里吃,根本还不上。”
    “赵老爷不愿再赊借,让我们立即还钱,没办法,我们只能把田地卖了或抵押给他。”
    白善微肃,“朝廷有令,除非有丧,有病,不然不能卖永业田。”
    永业田不能买卖,除非家里有死人需要发丧,或者病人急需治病,到县衙拿了核准的文书才可以卖。
    白善说完便一顿,显然也想到了其中关键,他们要卖,这些东西自然有人替他们办好。
    果然几人道:“这个容易得很,赵老爷和县衙里的主簿大人说一声就行,卖多少地都是可以的。”
    他们都觉得赵老爷是好人,只是他们运气不太好,遇上灾年了。
    白善顿了顿,也没说赵老爷不好,只是问,“当年县衙没有赈济吗?”
    “旱灾并不是很严重。”
    虫灾也属于天灾好不好?
    不过白善张了张嘴,还是略过这个话题,问道:“你们要落户北海县吗?“
    大家都有些迟疑,不由看向朱三郎。
    朱三郎此时却对北海县和白县令很有信心,尤其此时白县令还捧着一个碗跟他们面对面蹲着吃粥,试问有哪个县太爷能做到这点?
    因此他狠狠的点头,直接跪在地上道:“只要大人肯收留我们,我们万死不辞。”
    白善放下碗,将人扶起来道:“倒也不至于如此,你们也可以考虑一段时间,本县也要考察你们的。”
    他道:“你们落户,本县会给你们足够活口的田地,还会给你们建造房屋,给你们免税两年,但本县也不是全无条件的。”
    大家一听说他有条件才安心一点儿,不然凭什么有这么好的条件呢?
    他们在外流浪四年了,一路从潞州流落到这,早就深知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
    第3026章 孤注一掷
    白善只有一个条件,要他们每人耕作官田两亩三年,免费的。
    县衙只提供种子和农具,县衙会有专人负责查看,以核定对方是否尽心,“给你们耕种的官田必须全部按照本县的吩咐来,至于最后的产量是多少不用你们管。”
    他道:“歹也好,高也罢,本县全部接受,种子和农具全由本县来负责我会派人去查看,只要你们做到了本县吩咐的,三年以后,分给你们的田地会造册分地契,算你们的永业田。”
    朱三郎忍不住问道:“那要是大人不在了呢?”
    白善:“除非我死,不然三年内我都会在任上,不过你们放心,我要是三年内离任或死了,会有人替你们办理地契,这一点可以写到合约里。”
    一群人不解,“合约?”
    “对,本县,或者说北海县与你们的合约,到时候这些都会写下来,双方签字画押,这不仅是本县和你们的约定,也是北海县和你们的约定,所以即便是本县不是北海县县令了,也自有人替你们办好这一切。”
    当然,白善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承诺的事假以人手,总觉得是失信。
    流民们心动不已,很想当场应下,但又有些顾虑,于是没说话。
    白善也不要他们现在就给出答案,他愿意给他们考虑的时间。
    周满和白善只吃了一碗粥便停下了,看着他们将剩下的两桶粥都分吃了。
    这是他们四年来难得吃得最饱的一次,好在米被煮得很烂,小菜也是清淡的,不用害怕吃坏了肠胃。
    考虑到他们带着四个孩子,周满便让人去不远处的方县丞家里借了四套干净的孩子衣裳来,“县衙户房没有小儿穿的衣裳,这四套你们带上吧。”
    县衙是容许来做长工的人带孩子的,这群孩子有两个去处。
    一是育善堂,只是他们需要一个孩子交五文钱,这些孩子才能跟着育善堂里的孤儿一样吃住学习;
    二是自己带着,吃住也都是县衙的,但他们的工钱会比别人少,多带一个孩子便多少五文钱。
    他们初来乍到,到底不放心把孩子放在育善堂里,所以带着往城外官田去了。
    官田那处的书记员将他们安排在一处,倒可以让他们互相照应。
    他们还从县令家里拿到了传说中很好用的药皂,朱三郎传说的。
    他们这边才收拾好天就黑了,城门关闭,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进城的护卫跺了跺脚,回头看了眼跟在身后的三十多人,叹息道:“我们先在城外住一晚上吧,明日再进城。”
    三十多人中女子更多些,足有二十一人,有四个是他们回来的路上在一些村庄借宿,听说了他们要去北海县务工,便丢下了家里的事跟着一起过来的。
    男女有别,所以队伍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护卫一说在城外露宿,女孩子们便找了块草地坐下,就近找了点木柴点火,然后就挤在一起。
    她们也知道,女子出门在外不安全,所以她们很团结,一路上基本不跟男人说话,即便同队,甚至同一个县城同一个里出来的乡亲,她们也不搭理他们。
    坐在另一个火堆边上的男人们早就习惯了,一开始还有几个混子一样的人色眯眯的看着这些女孩子,言语调戏起来,结果护卫呵斥了几句后,那些娘子竟然直接挥着包袱和石头揍起人了来。
    十多个人打几个人,即便男女力量悬殊,那也是打得过的,何况一旁还有北海县的护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帮衬。
    没错,男人们就是认为护卫是在帮衬,不然怎么他们才口花花几句他就呵斥他们,而那些娘子都动手了,他却还是拄刀站在一旁有气无力的喊,“别打了,别打了,大家和和气气的……”
    所以一路上不管是真老实的男人,还是假老实的男人,离这群娘子都远远的。
    现在大家露宿也是,娘子们在这边生火,男人们就坐在老远的地方生了一堆火。
    两个护卫则是两不靠,自己在中间起了一堆火,只是夜里大家都睡了,俩人便一边守夜一边说悄悄话,“这次回城,我一定要和大吉哥说一声,我宁愿去衙门里当衙役跑腿也不要出远门了。”
    这种活儿真不是人干的。
    “别想了,现在郎主手上缺人,这种事县衙不好出人手,不用我们用谁?”
    第二天天还未亮,他们就被要进城的商旅和百姓吵醒了,因为最近白善招了很多长工,城里消耗的菜蔬等物都在增长,所以近来菜价略有上涨,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闻听便每日一大早挑了菜蔬进城售卖。
    所以现在每日进出城门的人比以前可多多了。
    小娘子们醒来,有见识的大丫头便暗道:没想到这北海县的城门看着破破烂烂的,来往的商旅却这么多,难怪有这么多钱从外头招人。
    城门一开,两个护卫便立即带他们进城,也不吃东西,直接送到县衙里去登记。
    只是县衙还没上衙呢,来开门的衙役看见他们,忍不住揉了揉眼屎,眼睛又闭了回去,“一大清早的,你们敲门作甚?”
    “我们带人回来了,谁领他们下去休息?”
    衙役勉强睁开眼睛,“哦,对,你们随崔先生出去招人了。”
    他看了一眼他们身后的人,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进来吧,且有的等呢,赵吏还没回来,大家随便找地儿做吧,别客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