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小福女 第178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俩人扯出笑容道:“互相指教,互相指教。”
    钱先生赶忙迎接出来,热情的带俩人去换衣裳,又将医署里的人都叫来给他们认识,着重点了胡小妹和韦士忠,“这两个孩子刚开始学医,尤其是胡小妹,连字都认不全,以后三位大夫多帮忙带带。”
    他笑道:“三位说是学徒,其实那不过是为了好学医术,以三位的医术和资历,自然都是大夫,以后医署里有事,只要他们能做的,三位只管吩咐他们去做,对了,这是胡大郎,这是钱小羊,他们二人是这儿的帮工,主要做些粗活儿。”
    又让西饼上来见他们,“这是大人身边伺候的人,但她也懂得些医理,以后三位有事也可以找她。”钱先生微微笑道:“大人现在将她留在了医署,主要做的是医署里的事。”
    邵大夫和田大夫记下,换了衣服后便去前面看周满看病。
    周满便让他们也坐堂,现在来找她看病的并不只有女病人,男子、老人和孩童也不少。
    这些人邵大夫他们都可以看。
    三人各自分了一个诊室,周满看完自己手上的病人便一个诊室一个诊室的看过去。
    别说,有了三人以后,她轻松了很多。
    第3078章 免费的劳工
    等把病人看完,周满也不急,直接把三人写的方子拿出来看,她这才发现三人做的脉案各不一样,其中韦大夫根本不做脉案,直接写药方让人去抓药。
    看来在教他们医术前,她得先教他们做规范的脉案。
    看到周满写下的脉案,三位大夫惊呆了,韦大夫忍不住问,“为何要记这么清楚?”
    田大夫和邵大夫都是大药铺里的坐堂大夫,倒是知道为何要写,但是,“这样也太废纸了,似一些普通病症,完全没必要记录。”
    “纸张很贵的。”
    所以纸很重要,想到已经建起来的造纸坊,可惜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她叹息一声,还是坚持道:“其他地方我不管,但在医署里,写的脉案一定要规范,这些脉案都要存档的。”
    她扭头去看韦大夫,道:“脉案很重要,不仅开方的大夫可以回头看自己曾开过的方子,温故知新,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到更合适病症的药方;还可以给后人留下参考的资料。”
    “当然,这是从远处说的,留存脉案还有一个作用最重要,那就是保护医者,保护病人。”
    韦大夫惊讶,一旁的田大夫颔首道:“不错,民间常有庸医治坏了病人,或是庸人自己弄坏了身体,他们会归咎于正在给他们治病的大夫,此时脉案和药方就很重要。”
    “衙门调查可以调取脉案和药方,只要这两者不出错,他抓的药也对症,那就很难污蔑到医者身上。”
    为地阿福问:“那要是从写脉案开始便是故意造假的呢?”
    田大夫和邵大夫:……
    俩人一起扭头看向周满。
    周满一脸严肃的道:“这时候就需要县衙里有一位像唐大人一样的县令或者县尉了,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都会留下痕迹的,总会查清楚,但这是县衙、刑部和大理寺的事,与我们医署不太相干,我们能做的便是教授每一个要入行做医者的人医德。”
    但做到什么样就看个人了,个人不遵守的,自有国家律法去惩治。
    三人没想到周满分得这么清楚,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那这脉案……”
    “今日便罢了,明日开始你们得照着标准的来,放心,纸张管够。”
    说管够就管够,周满让西饼给他们添置了纸张,然后带着他们去做别的事。
    作为学徒,应该说,医署里的事情很多,作为有本事的学徒,他们要做的事情当然不止是看病而已。
    钱小羊和胡大郎从药房里抱出不少药材来摆在院子里,周满便扶着腰给他们三人做介绍,“这是做金疮药的药材,我们这几天要做的就是金疮药。”
    三位大夫:“……这么多?来医署求医的外伤病人很多?”
    周满道:“这些药不仅是给来医署的病患们用的,偶尔也会向外出售,还有军中,医署穷,偶尔也是要想办法赚一些钱的。”
    韦大夫还罢,本来这种大生意他的小药铺本来就很难抢到,虽然他的药铺在青州也挺有名气,但和百草堂仁和堂这样的大药铺相比还是差了一点儿。
    田大夫和邵大夫看向周满的目光就很复杂了。
    周满坦然的回视他们,“看我做什么,在这之前你们卖给军中的也是生药材,现在不过是换了一个交易对象,这些药材,我也多数是和你们几家的药商买的。”
    田大夫一想还真是,不由好奇的问,“军中为何不自己制作金疮药了?”
    “因为他们现在的药方比不上我医署的好,”周满道:“而且他们人手有限,本来制作的金疮药就是不够数的。”
    周满随军过两次,可以说军中的药材是严重不足,医者更是紧缺,成药基本没有。
    将士们生病,品级高一些的还好,除了看军医还能出去外面找大夫,普通的士兵一靠熬,熬不住才能去抓药,抓完药还得看命。
    平时生病是如此,更不要说战时了。
    军医倒是尽力救治了,但军医少,伤者多,药材也时有不足,这就造成大量的受伤士兵死亡。
    战场上的伤亡率和再战率一直是影响战事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周满和新来的太医署丞你来我往的用信交流过几次后,她便写信给自己认识的将军们,诱惑他们,“太医署能做各种成药,保证战时药材供需,需要吗?”
    和周满上过战场,看到过有太医署医者参与的战事伤亡率的将军们没多犹豫就向太医署和各地方医署下单了。
    其中周满因为身在青州,距离辽东和辽北不远,自己又是活招牌,所以接到的订单最多。
    最后还是她自觉做不了这么多,强硬的拒绝了不少人,同时推荐他们向洛州、潞州和京城等地的医署下单。
    周满道:“这些药都是要送往战场的,一定要保证质量,诸位,我们开始吧。”
    韦大夫想到了什么,纠结了一下后还是忍不住问,“大人,这药方就这么给我们?”
    “放心吧,不给你们,”周满咧嘴笑道:“你们只是处理药材,最后调配由我和文天冬来负责。”
    三人:……
    虽然无言了一下,但三人还是松了一口气。
    金疮药所用到的药材都是差不多的,药方之所以有区别,一是药的配伍用量,二是一些药材的炮制方法不一样。
    周满说是防备他们偷药方,但似乎又不怎么防备他们,直接将所需的药材摆出来,还将几味需要另外炮制处理的药材列出来,将炮制方法写在方子上,让他们照着炮制处理。
    他们觉得就算一时琢磨不出这金疮药的药方,做久了也能够琢磨出来。
    唉,不知周大人是不是太天真了,他们是不是要提醒一下对方呢?
    周满可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她正拿着自己的小本本在记呢,除了金疮药,还有一些成药也需要制作,哎呀,幸亏多了三位大夫,不然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完成这些订单。
    周满看向手脚麻利,从挑拣到处理药材都如行云流水一般的三人,满意的点头,干脆叫来韦士忠和胡小妹道:“你们学着一些,就留在此处听吩咐。”
    看到一旁站着的只是搬弄药材的胡大郎钱小羊和孙大娘三人,她想了想,干脆也留下了他们,“你们也多学着些。”
    他们要是能学到三分本事,将来三位大夫走了,她也能轻松很多。
    第3079章 秘方
    医署药香浓郁,一连两天都飘着散不去的药香,别说,附近的村民们闻多了竟然觉得味道不错。
    随着处理的药材越来越多,偶尔去前面和周满一起给病人问诊,三位大夫渐渐察觉出不对来。
    田大夫拿起簸箕里的麻黄,一脸麻木的问:“这个也是做金疮药的?”
    给他送来处理麻黄方法的胡大郎一脸迷茫的道:“小的不知啊,只是大人让小的把药材和方子交给您,说是照着方子上的处理就好。”
    田大夫接了方子,冲他挥挥手下去,扭头和邵大夫道:“就我们这两日处理的药材来看,周大人这金疮药做的可真够杂的。”
    邵大夫也摇头失笑,“罢了,谁家没有秘密的方子?我们本就不是真的学徒,成药方子自然不能教我们。”
    成药和汤剂不一样,后者要是还能教授,那前者完全就是各家的秘密了。
    周满正在教文天冬如何制作成药,“太医署已经将药方下放到各地医署,你们要学会制作,现在医署一直在花钱,便是陛下和太子都有些挡不住我们的花销了,所以我们也得想办法从他处赚钱。”
    她道:“售卖成药,尤其是与军中的合作是最重要的一点。”
    文天冬戴着口罩,皱了皱眉,“可现在军中不也有同窗进去了吗?他们自己就会做。”
    “那才几个人?”周满道:“如今太医署同意下放的成药方子一共是五个,都是平常可以用得上的成药,效果还不错,现在军中医者少,想要完全靠他们制作成药供给军中是不可能的,三年内都不可能。”
    周满眼睛亮晶晶的,她道:“我和罗大人私下算过,天下成药市场很大,尤其在医者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购买成药以备不时之需的人家会很多,即便以后失去了军中的订单,我们光靠民间的成药市场也能赚不少。”
    文天冬:“天下哪有这么多药材?”
    周满道:“罗大人曾在岭南做官,那边的药材很丰富,有许多山民就是靠着采摘药材为生,他已经和岭南那边联系,他们会想办法开辟药田,或者直接在山中撒种,保证后续药材的生长,这样年年采摘年年有。”
    文天冬瞪大了双眼,显然没想到先生他们连这个都商量好了。
    周满道:“药材的生长需要时间,年份不够,药效会大打折扣,而且对地力也有要求,不能贫瘠,也不能过于肥沃。特别是一些目前只能野生的药材很难人工栽种,那就要想办法在它原有的生态下多增植一些,虽然还是野生的,却是人力引导,算是半野生吧。”
    考虑到不使药材抢占农田,周满和罗大人探讨过,都认为直接在药材的生长环境中直接扩大其的生长数量就可以,而对一些已经能够由人成熟栽种的药材,比如生姜、山药、红枣等物,可以在民间推广,其他还是以野生为主的药材便直接在山中遍洒种子,扩大它原有的生长数量,假以时日,药农直接上山采摘便可,这样的药材算是半野生。
    文天冬咽了咽口水,木呆呆的看着周满。
    周满抬头对他笑了笑,问道:“怎么,很惊讶?”
    文天冬垂下眼眸道:“在学中时,先生们曾经为此争吵过,同学们也议论过,因为开办地方医署,所需药材必定会增多,先生和同学们都担心药材会因此涨价,本来便看不起病的人更加看不起病,而本来能够看得起病的还会因为涨价的药材看不起病。”
    周满问道:“那现在药材涨价了吗?”
    文天冬想起前几日钱先生交上来的采购单,道:“除了几味药材略微涨价外,其他药材大多没变化,有的甚至还降价了,似乎是正常的。”
    “就是正常的,”周满道:“我对照过青州这两年的药材价格,今年的起伏都在正常范围内,并没有因为医署的开办而涨价。”
    她道:“我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但我们不能想着它有可能涨价便不去做事,做事应该是朝着便民利民去做的,若是担心恶劣的后果,那就努力使其往好的一方面去做。你担心医署开多了药材会涨价,那就多种药材,使市场上的药材能够供给我们的使用,这样不就不会涨价了吗?”
    “你们讨论了这么多,不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吗?”周满道:“所以得去做,做了才知道对错,我们努力过了,即便最后还是错的,”
    那就问心无愧吗?
    “那就改过来,”她面色坚毅道:“已经走过一条错的路,回头重新来过,成功的几率就更高了。”
    文天冬:“……先生好有毅力。”
    周满伸手拍着他的肩膀道:“不要怕失败,来吧,做金疮药,你调配出来,回头我让胡小妹他们进来灌瓶,契苾将军还等着我们送药过去呢。”
    文天冬便呼出一口气,点头应下,“最近又打仗了吗?”
    “没有大的战事,不过偶尔交交手是有的,而且他们也需要练兵,摔摔打打的,受伤是常有的事,”周满道:“而且最近天寒,我还给他们做了不少治疗风寒的成药,这次让他们感受一下我们成药的魅力。”
    文天冬点头,一边按照周满的叮嘱称处理好的药粉调配药,一边忍不住问,“大人似乎和罗大人很聊得来?”
    周满便习惯性的扭头往外看了一眼,确认外面没人,又想起来这是青州,左右都是她的人,她这才叹息道:“萧院正是个好人,但在医署的建设上过于中规中矩,罗大人就不一样了,他和我一样雄心壮志。”
    周满道:“提倡种植药材一事早几年我便和萧院正提过,萧院正只上书一次,户部以可能会抢占农田为由打回来之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但这次罗大人直接和各地刺史县令联系,目前不仅岭南一带,连雍州一带都开始试探性的种植一些药材了。”
    猝不及防听到老师和最顶头上司矛盾的文天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