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7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谢沛也不勉强,知道他爹不会搬走,毕竟这老宅里留着了太多回忆。
    略说了些闲话后,谢栋有些担心地问道:“你俩如今这身份还要多久?我倒不急着叫你们回来。毕竟阿锦当县令,我是真放心,再不用怕那些当官的突然闹些什么鬼事了。只是,我心里老发虚……要真有一天被发现了,你俩千万别傻等着,赶紧跑……”
    李彦锦知道,岳父是个老实人。让他骗骗人,一句两句,一时半刻可能还成。让他天天顶个假身份晃荡,恐怕这胖岳父很快就能减肥成功……
    “爹不用担心,就我和阿锦哥的身手,只要不派几千精兵来围剿,想脱身还是很轻松的。而且吏部那边的官员档籍都改成我们了,如今我和阿锦可是名正言顺的官吏了。”谢沛拍了拍胖爹的手背,安抚道。
    李彦锦也笑着说道:“也得亏如今有表姐在家陪您,我俩不好天天回家,实在是有些不孝。”
    “嗨!我每日还能借着送饭的功夫,来见见你们。就是二娘生辰那天,你们也都回家来过,这就行了。看你俩都好好的,我就心满意足了。再说了,回家陪我是小事,你好好当官,给咱寻常百姓多做好事,那爹我就比什么都高兴!”谢栋被女儿女婿说得心中轻松不少,笑得也更欢实了。
    晚上众人一起吃饭时,谢润笑眯眯地看着妹妹、妹夫,一个劲给二人夹菜。嘴里还说着:“你俩不在家,我一个人吃了好些,今儿赶紧给你们补补,哈哈!”
    众人听了都是一乐,智通咬着排骨,忽然问道:“今年,咱们县里办灯会吗?”
    李彦锦和谢沛一愣,都想到了在蜀中见过的热闹场景。
    李县令眼珠一转,道:“办,而且要大办特办!”
    “嗯?为何要大办特办啊?”李长奎不解地问道:“如今城里好不容易才弄得齐整了,回头一办灯会,恐怕又要乱上几天。”
    谢沛倒是能明白李彦锦的想法,就开口道:“老百姓毕竟不是军人,因为早先的山匪作乱,他们吓着了。后来咱们管得严些,一时半会这些百姓还能接受。可天长日久地压着,城里越来越闷,反倒容易滋事。倒不如借灯会,让大伙都松快松快。”
    李长奎点点头,明白过来,办灯会是为了“安人心”。
    李彦锦嘿嘿一乐道:“这还是其一,办灯会,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这几个月,县里的集市冷清了许多。虽然大部分闲人都被我安排了工作,可还有些人没有着落。若是以前,他们去乡下买点东西,到城里来摆摊也能赚几个钱过活。可现在大家都吓破了胆,他们也不敢出城去,下面村子里的人也不敢进城来。好多零碎的活计就做不成了。时间长了,咱们不方便,他们没进项,都不是什么好事……”
    “嗯,所以你就想着在办灯会之前,先把这消息散出去,引了热闹来,再开集市。这样城里做小生意的一多,日子就活泛起来了。”谢沛帮李彦锦把话说完,大家听了,脸上都露出些笑意。
    想到他们在蜀中府城里见到的场景……人流熙嚷间,卖各种玩意的小贩沿街叫卖,大嫂子小媳妇欢声笑语地彼此打着招呼,人人脸上都带着一股活泼泼的生机……若是卫川也能变成那样,该多好啊!
    “来来来,你们都出出主意,这灯会该怎么闹,集市要怎么开才好……”李彦锦吃饱喝足后,把桌子清出来,众人就七嘴八舌地充起了狗头军师。
    三日后,卫川县城里突然出了告示。说是新县令宣布,要在正月十五这天办一次灯会。届时,白天会在县里的四条主道上开大集;晚上则在县衙前的大街上,办灯会。
    十五这天还会安排五百乡勇在城里维持秩序,且当日进城者,不收商货税。在大集上摆摊,除了衙门划分出的大摊位要交一点摊位费外,其他小摊位都按先后顺序分配。当然了,若是有恶意占摊位,但又没啥东西可卖的,那就会收到县令大人的邀请,来个县衙大牢一日游……
    消息一出,原本略有些沉闷的县城顿时就热闹起来。
    这几年,又是旱灾又是洪灾,天灾过后更有匪兵下山,别说是正月十五了,就连大年都没怎么好好过。
    如今不同了,匪乱被平了,天灾也过去了。新县令看着还挺靠谱,且有官府出面,又有几百乡勇震慑,好好热闹一下真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已经关门许久的商铺也渐渐重开起来。不少商户更是来县衙打听,十五那天的摊位是怎么个划分法。
    次日,县城里的百姓就看了个稀奇。衙役们带着乡勇,在城里的四条主道上,用石灰粉划起了格子。
    “诶,官爷辛苦了。敢问你们这是在作甚啊?”早点铺的伙计,端着杯热茶就凑了过来。
    衙役见了,嘿嘿笑道:“这不是十五那天要开大集吗?县老爷怕大家争抢摊位,所以就让我等提前划好地盘。想要占个好位置的,就去县衙里找税房书吏交摊位费。十五那天,咱们就给你把位置提前留好。凡是交了摊位费的,每个摊子上都有一个乡勇守着。看谁敢来找不痛快……”
    “哎哟,这可真是……我得赶紧告诉东家去!您忙着~~”小伙计听了,咧嘴笑笑,一溜烟就跑了回去。
    这些衙役用石灰粉划好地盘后,还在每个格子里都按顺序标上记号,忙了三天才算把四条主道都划好。
    这些画在主道两侧的石灰格子,自画好后,就没人敢去踩踏。大家都盼着十五那天能好好热闹一番,谁又会在这之前胡闹惹事呐……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这天。晚间,李彦锦和谢沛挤在被窝里,商量起衙门的事情来。
    “今年不能把人都放回去,咱俩恐怕也只能休息两、三日啊……”李彦锦有些心累地说道。
    谢沛找了个舒服的姿势,把腿搭在李彦锦腿上,说道:“那就让他们轮流休假好了,多发点俸禄,再弄点年货,他们就高兴了。”
    “年货?”李彦锦伸手摸着媳妇紧实滑嫩的大腿,嘟囔道:“如今咱们手里也就是粮食多点,发粮食给他们吗?感觉好像也没多鼓舞人心吧……”
    “你真是没饿过,不知道粮食贵。”谢沛戳了戳李彦锦的胸口,眼珠转了转,道:“得了,这几天,我带着乡勇出城训练好了。”
    “嗯?出城去做什么?”李彦锦低头在娘子脑门上啃了一口。
    “我之前看古德寺那边,有些荒山。上面林子还挺密实的,里面应该不少野物。我想带着乡勇去打猎,一个是让他们实战中长点经验,见点血。二个嘛就是想多弄些肉回来,给爹送去,再给大家伙都发点,就算是年货了。”谢沛说着话,手指无意识地掐着一个小突起,搓来捻去。
    “嘶……娘子轻点!”李某人搂住媳妇,小声叫道。
    谢沛一愣,噗哧笑了起来。过了会,她微红着脸,好奇地问道:“锦哥,我这样弄,你舒服吗?”
    李彦锦犹豫了一会,才说了实话:“不知道为啥,你弄得我有点心慌想吐……”
    “想吐?!!!”谢二娘不解地睁大眼,然后小声道:“可为什么,你这么弄的时候我就挺舒服,麻酥酥的。换了你,竟然想吐?!!难道这样能让你怀孕不成?”
    “咳咳咳!瞎琢磨啥呐!”李彦锦咬了谢沛的鼻尖一口,然后用严肃的科研态度解释道:“我觉得吧,估计是因为刺激太大了……唔!别舔!更、更想吐了!!!”
    夫妻俩一夜情浓,次日一早,乡勇们就得知,威猛无敌的县尉大人要带着大家上山训练去了!
    早就练得有些蠢蠢欲动的汉子们,这下可兴奋坏了!听说没?咱要上山了?!
    百姓们路过听了一言半语,心里不禁纳闷道:咋听着,好像县尉要带着人去当山大王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  李彦锦:听说过喜极而泣、怒极反笑、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可今儿我又学到一个新知识点:爽极想吐?
    第101章 别有用心
    卫川县的五百乡勇分作两拨,轮流跟着谢县尉在荒山密林中连奔带蹿了五天。
    到了腊月二十六这天, 县衙门前热闹地赛过了逛大集。
    好奇的百姓凑过去一问, 才知道, 这是衙门要给公人发年货了。
    再问发些什么年货,就见这些黑壮汉子个个憋着笑,就是不说。有年轻沉不住气地就嚷道:“别聒噪了, 小心吵着里面分年货的!”
    好打听的闲人嘴角抽抽, 心说, 还嫌我聒噪,你们自己吵吵嚷嚷地都快赛杀猪了!
    乡勇们吵嚷并不是为了谁多谁少, 这伙在密林中见了血的汉子, 竟是凑在一起吹起了牛。
    “嘿, 我们那队, 上山头一天,就遇到了个大块头。那野猪长得都快赛过马了……”
    “啊哈哈哈!你就吹吧!野猪算什么,我们还遇到蟒蛇精了, 那家伙, 总有个两三丈长!”
    “我跟着县尉,看着他老人家一拳头就把那黑瞎子给揍懵了……”
    “我们遇到的狼群才够狠, 竟是拼得一只都没剩下……”
    路过的百姓听得目瞪口呆, 这、这都是真的吗?县尉这么牛逼,感觉都能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了!
    因猎物充足,谢沛还给古德寺送了几十张狼皮过去。
    肉是不能朝寺庙里送了, 就是这些皮毛,慧安大师原本也不会收。
    还是谢沛说,寺里年纪大的僧人,因长期打坐,都有些关节毛病,就连方丈也不例外。
    而这些狼皮做成褥子,晚上睡觉时垫在身下,最是保暖,尤其是对有风湿毛病的老关节最好了。
    慧安听了,这才勉强收下,事后还给这些狼皮做了超度的法事。
    后来,李彦锦从觉明口中得知此事,还笑着说,那些狼皮褥子可都是经过高僧开光了,身价非同凡响呀!
    分了年货、领了红包后,衙门中的公人得知过年还要轮流值班时,也就没什么意见了。
    而且,老实说,值班时,每天都有白玉楼送饭过来,比在自己家吃得还痛快些。那些不用出去巡逻的文书,更是能在公房中用炭盆取暖。搁自己家,哪儿能舍得大白天就烧这么些炭呢!
    安排好衙门的值班后,除夕到初三,谢沛和李彦锦就在谢家好好歇了四天。
    因不想招来邻居的怀疑,所以谢沛和李彦锦这几天就呆在后院里。除了坚持练练功,也没什么正事可干。
    于是,在吃喝之余,李彦锦就整出了纸牌来。然后,带着全家人一起玩起了“跑得快”。
    这游戏简单又不限制人数,李彦锦又在其中不断搞事,玩起来,简直是逗得谢老爹腮帮子都笑酸了。
    到了初四,李彦锦和谢沛就回了官宅。两人白日就在衙门里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
    待到初十,所有的公人和乡勇都收了假。
    整个县衙上下,为了十五那天的大集和灯会忙了起来。
    为了保证大集和灯会上不出乱子,同时又要让来者都对卫川县城产生信任感。李彦锦和谢沛制定了一套“宽进、严控、详查”的对策。
    十五那天,城门处将对所有进城者不再查看“门禁牌”,随便进!
    但是进来后,没有“门禁牌”者,只能逛大集和灯会,若要住宿,也只能去衙门指定的两家客栈。
    在城里的主道上,每个路口都有乡勇守着。逛大集和灯会,没人管你。但若是想从这些地方转进城里的其他巷道,就必须出示“门禁牌”。若是没有那气味特殊的木牌,乡勇们是绝不会放行的。
    除此之外,大集和灯会所在的街道上,不但大摊位上会派人驻守,而且每隔几十步就有三个乡勇在来回巡视。
    而城门、码头还有县衙这些地方,更是有谢沛、智通、李彦锦、李长奎四位高手坐镇。但凡哪儿有点风吹草动,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能阻拦一阵,支撑到其他人来援,不成问题。
    这次因为任务比较重,就连李家彩兴布庄的叶管事也被请出来帮忙。他带着几个得力的伙计,主要负责码头这块。
    因为卫川县有个小码头,以前太平之时,常年有些商船路过此地,停靠个一日半日的。只是这几年天灾人祸闹得,县里的码头已经冷清了许久。
    不过,这里毕竟是个出入之地,所以还是要派个人来坐镇才妥当。
    城里布置好后,韩勇也被从六纺镇调回来了。他要在元宵节前后几日,看好信号树这一块。以防再有什么贼人趁着城门大开之际,来个突袭什么的。
    转眼就到正月十四,县城里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些人。除了城中有亲戚做担保的,其他人都被安排进了衙门指定的两家客栈。
    这两家客栈也被县衙书吏临时接管了,每个入住者,都会仔细查验户籍,并登记年甲、贯址、形貌。
    到了十四日下午,冷清许久的小码头上,忽然来了艘船。
    这船看着就是有钱人家用的,船身光滑美观,船舱的窗叶雕刻精致,甲板上还站了几个孔武有力的家丁。
    待船一靠岸,叶管事就示意手下过去询问。
    问过之后得知,对方是府城人,并在卫川县城里买了个宅子。是以前一个富户留下来的宅院。
    查验过房契、路引后,叶管事笑眯眯地派人送了他们一程。
    看到这船吃水不深,船舱中出来的又是几个丫鬟并一个小姐模样的人,叶管事心中也稍微松了一些。
    不过他还是把这户人的详细情况禀报给了李彦锦和谢沛。晚上,那家富户的宅院附近就多了一队巡逻的士兵。
    院子中,小姐模样的女子正在查看她带来的首饰盒。
    旁边一个丫鬟低声说道:“小姐,咱们府外多了巡逻的人……”
    墨菊淡淡一笑,抚摸着金灿灿的宝簪,道:“咱们是来逛灯会的,怕什么?有人巡逻,对我们来说还更安全些,不要大惊小怪的。”
    丫鬟抿了抿唇,道:“是,小姐。”
    墨菊轻哼一声,道:“别当我不知道你心里那点谋算。往日在常先生手下,咱们还是姐妹相称。这次出门,你却只能当个丫鬟,心里憋屈吧?”
    丫鬟刚想开口,墨菊抢着道:“憋屈?也得忍着……谁让你就是比我蠢些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