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0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错啊,看妈妈做几次就学会啦?要不跟着妈妈学裁缝吧,保准能成为一个技术高超的裁缝师傅!”说这话的时候杨珍秀是真的感到了自豪。
    “你不想我考大学了啊?”杨梅很无奈的白了杨珍秀一眼,她这么累死累活的,倒是为了谁啊!
    这句话一说出来,杨梅自己也感觉到了失言。杨珍秀明媚的笑脸已经暗淡下来,这是戳到她的伤心处了。“妈你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女儿,养女像娘,有这么聪明能干的妈妈,当女儿的能差了吗?不过我的目标可是考大学呢,你可别耽误我!”
    “嗯,不耽误你。妈妈要赶紧挣钱,好供我女儿上大学!”当杨梅第一次跟她说要上大学开始,杨珍秀内心就鼓了一口气,不管怎样说,她都不能拖了女儿的后腿。
    正是因为这个信念的支撑,她如今才能这样全力以赴的做事,开店。
    前一段时间是自己想岔了,亏欠女儿良多,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的活着,努力的补偿杨梅。
    杨珍秀的心思杨梅多少也能理解一些,只是涉及到郑建峰的时候,杨珍秀心里还有一道过不去的坎。在这一点上,没有谁能帮她。
    这样的一个小插曲并没有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反倒让母女俩的心更贴近了一些。当杨梅劝杨珍秀打破传统的一件成器的做法,采取各部位流水作业的时候,很顺利的就成功了。
    即使是一件简单的罩衣,但工序量还是不少的,不停的变换缝制部位,还是对时间有很多的浪费。当杨珍秀听从了杨梅的建议,裁片串成串的从缝纫机里流出来,再由杨梅剪下来帮着配好对,再次送到杨珍秀的面前,速度果然加快了不少。
    十件衣服做完,也不过才过去一个多小时,速度得到明显的提升。
    看着杨珍秀做得兴致高昂,杨梅不得不劝阻她去睡觉。
    其实真正顾客上门的时间很短,只有在纺织厂中午、晚上下班的时候店里才是销售高潮。其余的时间,全是杨珍秀和杨梅缝制的时间。
    有了杨梅的帮忙,又改动了制作流程,罩衣成品一出来就是十件,第二天的产量明显提升。好在这是个新鲜的、还没有人尝试的新款式,根本就不愁卖,尽管第二天共做出了七十多件衣服,到晚上收工的时候仍然卖得一件不剩。
    连着两天的盈利让杨珍秀完全信服了杨梅的头脑,而且对开缝纫铺子充满了信心。
    母女两人一门心思都在赚钱里。这几天刘爱英过来的也少了,越近年关,她们家的豆腐作坊生意也是越发的好,自家都忙不过来。
    乔云跟四毛两人也有三天没上城里了,天气越来越冷,做得不太好的温室对他们的平菇出菇率多少有些影响,估计再卖个两茬,就得换新的菇种了。
    正文 第131章家当
    杨珍秀跟杨梅在临水县的生意做得是红红火火,而她们上县城做生意的消息也终于在杨家村八队流传开来。
    对此首当其冲表示不屑的人就是齐昌兰。
    缝纫这门手艺还是她教授给杨珍秀的呢,有好些衣服的款式她都藏了私,并没有教给她,比如做旗袍。在齐昌兰的眼里,杨珍秀并不算一个合格的裁缝师傅。哼,一个半罐子的裁缝能在县城里挣到钱?
    当她将杨珍秀上县城做生意的事当笑话一样讲给二毛听的时候,二毛完全是心不在焉的样子。
    最后一次高老师来杨家村八队已经是半个月以前的事了,现在学校放了假音讯全无,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呢?
    “清荷,你在想些什么?你看看这件衣服烫得!”齐昌兰亏得及时发现二毛的不对劲,不然她手底下正在熨烫的那条裤子就要被烧着了!
    “啊?”二毛被齐昌兰惊醒,慌得跳了起来。“没什么,没什么!”
    对于高老师的事,她的直觉就是不能说。
    齐昌兰白了二毛一眼,心里暗自警醒。知女莫若母,自己女儿想什么,她就是猜也能猜到一个大概。或许该是到了二毛说门亲事的时候了。
    不管是齐昌兰,还是杨老倌或是于婆婆,都没人能料到杨珍秀一上县城就能挣到钱回来。
    只有乔云和四毛,他们或多或少见识过杨梅的手段,现在对杨梅还抱有盲目的信心。毕竟种植蘑菇的主意当初就是杨梅捣鼓出来的,现在才卖过四茬,就已经有了三百多钱块的收入。就连四毛赚到的人工钱缴下学期的学费都已经足够了。
    在临水县城,‘珍秀时装店’的红火生意一直持续到了腊月二十二。罩衣的款式已经流传出来,在杨梅有一天去露天集市买菜的时候,已经看到了仿制品,不过无论是做工,还是布料,都还达不到‘珍秀时装店’的效果。
    毕竟杨珍秀当初包的是供销社里的库存,现在这个时节不是哪里都还能买到的确良布料的。杨梅设计的罩衣,点睛之笔就在于多种色彩鲜亮的的确良布料巧妙的搭配,而造成的视觉冲击。
    能做这么多天的生意,而且还保持着领先的地位,这点杨梅已经很满意了。
    阴冷了好些天的天空,终于下起了雪。先是密密匝匝的雪粒子,噼噼啪啪的落下来,敲打着地面、屋顶,在地下结上一层薄薄的坚冰,到了夜里,一团一团的鹅毛大雪,才扑天盖地的落下来。
    铺子里即使是生了两个藕煤灶子,仍然难挡彻骨的寒冷。手伸出来很快指尖就冷得生痛,在这样的天气里,再做什么确实有些为难。自从杨珍秀开始做罩衣,杨梅又拜托街道办的王主任在供销社采购了一大批库存的的确良布料,到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了。
    “梅儿你早些睡去吧,我再做会儿就睡。”杨珍秀有些内疚的推了推杨梅。
    这些天的盈门的顾客让她根本感觉不到辛苦,但杨梅还只是一个孩子,每天跟她一样早起晚睡,好不容易长的一点肉,又瘦了一圈。
    “妈你也早点睡吧。”杨梅打了个哈欠,确实有些撑不住。她在心底盘算着,再过两天,也该回家过年了。
    进到里间,白炽灯泡把房间照透亮,杨梅趴在玻璃窗外看了一眼,苍翠的香樟树已经完全被白雪覆盖,只留下一个不甚明显的高大轮廓。白雪落到围墙顶上,堆积起来,看上去又高大了不少,只有墙面还裸露着灰色的墙皮,此刻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冰冷的光。
    雪花飘扬很美,处处透着飘逸,却又静谧无声。
    明明柔弱无骨,明明轻若鸿毛,甚至连一丝零度以上的热量都经受不住,却偏偏让人无法小觑。无论多高大威猛的建筑,无论多生机勃勃的植被,全都被它覆盖,只能见到白雪皑皑。
    ‘瑞雪兆丰年’,雪总让人欣喜。
    特别是杨梅,下雪的记忆已经远去很久了,把头抵在玻璃窗上,通过清冷,感觉着雪的味道。孩子气的往玻璃窗上哈气,不知道明天起来会不会结一层美丽的窗花。
    “该睡了啊。”从外屋传来杨珍秀叮嘱的声音。
    杨梅无声的笑了笑,“好!”
    这样的互动她已经很习惯了,恍惚又回到了那些年与妈妈相依为命的日子。
    与杨梅一同上床的,还有一个花布口袋。那里面存放着她们全部的家当。不知不觉间,杨梅养成了睡前数钱的习惯,一角一元的零钞,似乎对她有着致使的诱惑,即使是冰冷的硬币,滚落下来相碰的清脆响声,都无比的悦耳。
    杨梅一边数,一边整理,尽管里面的钱每一张都非常整齐。
    杨珍秀听到声音轻声的笑了笑,“这孩子!”她不用看都能想像出来,女儿数钱时脸上欢欣雀跃的样子。正是那欢欣,鼓舞着她的斗志,只有为此付出,她才会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杨珍秀搓了搓几乎冻僵的手,放在煤灶上烤了烤,又拿起剪刀继续裁剪。
    不大的功夫,那些钱又被杨梅数了一个遍,还差三块五角就够一千五百块了,不够十天,就有这样的收获已经很不错了。再看看列出的过年需要花销的单子,杨梅又蹙起了眉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