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6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每天放学回来,不管作业再多,三十多里路跑得有多辛苦,只要能看到梅儿,平平安安笑容满脸的迎接他,一切都值得。可是现在突然就要分开了,最不习惯的人其实是他。
    不知道往后她在城里过得开不开心,修文叔对她好不好,万一城里有孩子欺负她了怎么办?当然他一直都知道梅儿是个聪明能干的女孩,并没有人能在她手底下讨到过什么便宜,但是到底还是个小孩子,只要一想到她被蛇咬伤那次,无助可怜的样子,他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要碎了。
    可是,梅儿现在是留在了自己妈妈的身边,而珍秀阿姨和修文叔叔对她又那么好,他没有立场,也没有理由把她带回村里去。何况村里还有人对她虎视眈眈,就算是现在的他守在她的身边,也根本保护不了她。
    一想到齐昌兰伙同齐大君对杨梅做下的坏事,乔云就恨得咬牙切齿。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似乎又让他回到了当初眼睁睁的看着爷爷被人拉出去批斗游行的日子。
    到了这会儿,他不得不松开杨梅的小手,“自己照顾好自己,有事给我捎信,过不了多久我就上城里来了。”
    茫然无措只是一时之间,杨梅很快就从对乔云的依恋中回过神来。“嗯,你放心吧,我不会有事。”又不是真的小孩子,身边离不了熟悉的人。
    她挥挥手,看着汽车慢慢的驶离车站,这会儿还完全没反应过来乔云所说的‘过不了多久我就上城里来了’是什么意思。
    想着有乔云在村里也挺好的,至少家里的蘑菇大棚现在还可以全部托付给他照顾。
    乔云离开不久,杨梅也迎来了三年级的新学期。
    其实自杨珍秀开口要留下她在城里生活后,杨梅也一直心里打鼓。这时候城、乡的户籍存在着一道很大的鸿沟,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村人在城里生活处处受限制,困难程度难以想象。
    这时候的城市居民,大多数都还享受着国家口粮供应制度,有城市户口的人才能解决生活、工作、上学等问题,而杨梅恰恰是农业户口。
    杨梅后来的顺从,很大的成份是在观望。要是她大张旗鼓的反对跟杨珍秀一起生活,那对于这个真心疼爱自己的母亲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万一没学校上学,再让她回到村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显然杨梅低估了钟修文。
    所以开学的日子到了,她不得不跟在钟修文的身后,亦步亦趋的走进临水县城关中心小学的大门。
    这所学校对于杨梅来说,根本就不陌生,前世她的小学生生涯就是在这所小学渡过的。
    杨梅有些诧异的盯着钟修文的背影,一时内心疑惑。无论是现在还是二三十年以后的将来,甚至以后再有很长一段时间,临水县的城关中心小学的校门都不是那么容易进的,而她一个农村户口的插班生,竟然跨进了这所小学的校门!
    城关中心小学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向来为临水县人们所称道,不过相对杨梅来说,这所小学总比其它的学校要好得多,不但她对这所小学熟悉,而且还因为它的位置。中心小学紧挨着临水县的文庙、以及县一中,这样她看到四毛的机会就大大的增加。
    杨梅承认,离开了杨家村,她的心里空落落的,跟她谈得来几句的,也就只有四毛了。
    这时候的中心小学,与杨梅记忆中的还有一些出入。
    首先是校门,钟修文带着她穿过了好长一条弄堂,才来到校门处,两扇镂空的铁花门,此刻正大敞大开着,但在往来不绝的人潮中,还是显得特别的狭小逼窄。
    杨梅有些庆幸,前世她上学的时候校门前弄堂两边的建筑都已经拆除,不然像现在这样狭小的一条出路,她肯定经常被人堵住回不了家。
    除了校门,里面的设施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就连男女厕所分设在教学楼的两边,都没有变化。这时候的厕所还是蹲坑,尽管每天都有学生打扫,但那味道,真是迎风臭十里,都建造在校园角落的位置,从教学楼里出来还要横跨一个操场。
    但是在上世的日子里,这两个厕所曾帮过她的大忙,有多少躲人的日子,她都是在那里面打发时间的。
    看到熟悉的景物,杨梅的心绪难免沉浸在回忆里,即使那样的时光已经不可能重返,但那时心里的恐惧、无助还是让她有些伤感。
    “怎么啦?不喜欢这所学校?”钟修文见杨梅的情绪不高,也皱起了眉头。
    “没,只是有点……担心。”如果这时候表示不喜欢这所学校,那就是给人家出难题了。不要说杨梅本来对这个安排就很满意,即使是不满意,她也不会再要求什么,毕竟能让她在城里有学上,钟修文的付出肯定不少,她向来不是刁难别人的人。
    正文 第213章下马威
    钟修文松了口气,“担心?没看出来,咱们梅儿也有担心害怕的时候啊!”他牵起杨梅的手,温柔的揉向她的头发。
    杨梅知道他这是示好的意思,但不知道怎么的,她就是对于别人揉她头的事一直很介意,忙一个闪身,躲避了出去。“新学校呢。”做为一个小孩子流露出担心害怕的情绪才是正常的表现吧。
    钟修文没有揉到她的头,并不介意,见她又重新欢脱起来,反而高兴的笑了笑。
    钟修文一直牵着她的手,直接进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是一个四五十岁的瘦削女人,一头利落整齐的短发已经花白,目光从厚实的玻璃眼镜中透出来,很是慈祥,一看就是很受人尊敬的敬业老教师的样子。
    钟修文与她好像很是熟络,“这是张校长!”点头微笑着打过招呼后,直接把杨梅推到了人前。
    “张校长好!”杨梅不得不老实巴交的收起一切心思,毕恭毕敬的行了礼。
    “好,好!小文啊,这是你的孩子?”张校长只用她那很多个圈的酒瓶底一样的近视眼镜打量了杨梅一眼,更多的注意力却是放在钟修文的身上。“你结婚的事怎么也没通知一声,连我都瞒着了!”言语中颇多嗔怪的意思。
    “呵呵,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好惊动老校长。”平常稳重的钟修文在张校长的面前,完全像一个受训的小学生,站得规规矩矩,满脸的不好意思。
    “还不是什么大事?人生大事还不大啊!跟我还客气什么,我可是你的老师,看着你长大的啊。”老校长的笑意味深长,那双不太灵光,却闪烁着智慧的眼睛带上了回忆的色彩。
    都说人越是上了年纪,越是容易陷入回忆,更何况像张校长这样饱经风霜的老教师,刚从那个动荡的年代走过来的人,往往带着这样回忆的神色,那故事都是大把大把的。
    杨梅很识趣的往后靠了靠,把场子给这重逢的两师生让出来。
    只是这间校长办公室不大,脚步一挪就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反倒把钟修文的注意力拉了过来。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我女儿也成了老师的学生。梅儿,在学校要好好学习。”显然钟修文对过去的记忆不想重提,一把又把杨梅拎到了前面。
    “是啊,岁月不饶人啊,不过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愿江山代有人才出,这孩子一看就比你小时候乖巧听话懂事儿!”这回张校长的视线终于拉回到了杨梅的身上。不过放在杨梅身上的话题不多,没多大功夫,张校长就叫人带了杨梅往教室里去,钟修文自然是留下来给她办理入学手续。
    带领她走进三年级一班教室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老师,身形单薄背部微微佝偻,地中海式的发型,锃亮的脑门上没有几根头发。穿着白衣蓝裤,脚踩一双青色的手工布鞋,看上去跟田间地头的老农民没什么两样,让杨梅觉得很亲切。
    两人在路上已经互相做过介绍了,这位姓田的老师就是三一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对于杨梅的落落大方,他暗暗点了点头,很是赞许。
    从教师办公楼出来,左转,上二楼就应该是三年级的教室。等两人的对话结束,杨梅就在心里暗暗印证着脑海中的记忆。
    这时候的中心小学,教学楼还很新,楼梯上水磨石的地面光可鉴人。
    “到了!”田老师站在三年级一班教室的朱红木门前提醒了杨梅一声,鼓励的望着她笑了笑。
    城里的学校比杨家村小学的条件确实要好很多。无论是沥青黑板还是桌椅分离的单人课桌,明亮的教室还是崭新的教学楼,全都不是杨家村小学比得上的。
    “这位是新转学来的同学,往后要在咱们这个班学习,大家欢迎她上来做一下自我介绍!”杨梅还在打量的时候,田老师已经介绍了她,并把讲台的位置空了出来,示意她上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