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你这次怎么放这么长时间的假?”杨秋菊有点担心,难道儿子在部队出了什么事?
    卓玉航当然要跟家人掩饰他受伤的事,反正他伤快好的差不多了,用不着家人为他担心。“妈,我就是两三年没回来了,这次把积攒的假期一起休了。”
    “没事就好。”杨秋菊马上提起儿子的婚事,“这次你回来也该考虑你婚事了,你想找个啥样的姑娘,回头我让你五奶奶给打听打听。”
    当妈的自然是操心儿女婚姻大事,到了年龄就催着儿女找对象。
    五奶奶喜欢给人保媒拉纤,这辈子她说合的亲事不少,村里但凡有人找对象,基本都让她给保媒说合。
    卓玉航无奈回答:“妈,这次我回来住的时间长,你让我缓口气再说这事。”媳妇还没来到,他找谁说媒都白搭。
    “你心里得有数才行,你也老大不小了,人家顺子,刚子跟你一般大,孩子都有俩了,你不抓紧可不行。”杨秋菊还是老一套,继续唠叨儿子早点结婚。
    她寻思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说啥都得把婚事定下,要不然儿子一走再过两年回来,到时就二十六七了,到哪里找般配的姑娘去,那时好姑娘得嫌他年龄大了。
    “行了,妈,我知道了。”卓玉航无奈答应。只要媳妇一来,他就抓紧跟媳妇“认识”,先跟媳妇处对象,回头再想办法让未来岳母答应他和媳妇的婚事,事成就跟部队打结婚报告。卓玉航琢磨一番,已经把事情考虑清楚。
    杨秋菊看三儿子答应找对象,就想去五婶那里探探口风,看有没有好姑娘给三儿子介绍。她一定好好把关,给玉航找个贤惠能干的媳妇,免得玉航在部队顾不了家里给他找个能干的媳妇,玉航就能在部队好好工作,省得牵挂家里。
    杨秋菊想到这里,没跟卓玉航说,就做主去五婶那里打听去了。
    卓玉婷陪三哥吃完饭,麻利地收拾碗筷,“三哥,你累不累啊,要是累了,你先去睡会儿。”
    “我是得歇会儿,玉婷,你给晓光他们三个把点心和糖送去,顺便告诉大哥一声,就说我回来了。我在家稍歇歇,就去他那边坐坐。”
    卓玉婷嘟着嘴不满地说:“大哥脾气真倔,就是不愿来家里,他打算跟家里老死不相往来咋地,看见他我就生气。”
    卓玉航说:“大哥有大哥的难处,你就别埋怨他了,赶紧给晓光他们把点心送过去。”
    卓玉婷把洗好的碗放进碗柜里,擦干手说:“那我这就给他们送过去,这么着急干嘛。”
    卓玉航突然想起点事,才想把妹妹也支出去。他空间里不少还缺少菜种、粮种吗,等下把妹妹支出去,家里没人后,方便他淘换点粮种、菜种种到空间,先帮媳妇解决吃菜困难的问题。
    卓玉婷拿着点心出门后,卓玉航马上去家里那间破仓库,找出他妈收藏的一些种子。以前卓玉航没去部队之前,经常帮家里干农活,自然知道家里的种子放在哪里,他每样拿了点直接放到空间里,回头打算种上。
    卓玉婷很快到了大哥那边。恰好是中午没出工的时候,再加上三个侄子放学回家吃饭,大哥一家都在。
    卓玉婷一来,卓晓光兄弟三个就看到她手中的包装纸,一看就是点心。
    “姑姑,你给我们带好吃的了?”
    “这可不是我买的,是你三叔回来了,给你们买了点心和糖,让我给你们送来。”
    “原来是三叔回来了,我要去找三叔玩。”
    三个侄子很崇拜这个当解放军的叔叔,一听说卓玉航回来,马上想去找他。
    卓玉婷马上拦住侄子,“等等,你们今天中午先别去,先让你三叔歇歇,下午放学你们再去找他。”
    卓晓光、卓晓辉和卓晓亮听说不能找三叔,马上就把注意力放到点心上。“姑姑,我想吃点心。”
    这本来就是给侄子吃的,卓玉婷不管大嫂的脸色,直接拆开包装,给侄子每人分了一块点心。
    卓玉山说:“玉婷,是玉航回来了?”他对父母有怨言,对老二有怨念,但对同父同母的弟弟妹妹还不错,不会连带不搭理他们。
    “嗯,三哥说歇歇再往你这里来坐坐。”卓玉婷看大大哥一样,不满地说:“大哥,这都过去多少年了,你还埋怨咱妈咱爸,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她最看不惯大哥那个死样子,就跟爸妈欠了他好多东西似的。可爸妈不是给他娶媳妇盖房了吗,当年这也花了不少钱呢。将来她出嫁,爸妈给她准备嫁妆,肯定不如大哥花钱多。她要是跟大哥一样想,难道也要怨恨爸妈?
    卓玉婷也觉得妈偏心二哥些,可她认为大哥老是跟爸妈较劲也不是个事。现在村里谁不知道她家那点破事,多丢人啊!
    卓玉山一听妹妹说这个,虎着脸说:“这事跟你没关系,你不用管。”
    卓玉婷气哼哼地把点心摔到桌子上,摔得点心碎了不少,“咱爸妈就算做得不对,你还能一辈子不搭理他们,真不知道你咋想的,气死我了,我走了!”
    第26章
    卓玉山和父母有矛盾,还得从往事说起, 主要是跟卓家大家长卓文华有关。
    卓文华自小聪明, 还是卓家的独生子,父母很看重他, 即便家里不算富裕, 还是咬牙供他上出学。
    卓文华到了结婚年龄,父母给他找了杨秋菊这个乡下姑娘为老婆,因为两人八字比较合,父母坚持让卓文华娶了杨秋菊。当时卓文华没有遇到心爱的姑娘,就奉父母之命去娶了杨秋菊,两人生下第一个儿子, 叫卓玉山,卓玉山这名字是卓文华老爹取的名。
    有了第一个孙子之后, 卓文华父母先后因病去世。因为卓文华一直在市里工作,平时都是杨秋菊侍奉公婆。也就是父母弥留之际, 卓文华才回来操办父母的丧事。
    父母过世后,卓文华照常在市里上班,然后没多久他被调任到其他城市,认识了一个俊俏的姑娘柳茜, 两人在工作接触中互有好感。
    结果可想而知,卓文华不顾别人的想法和看法, 特意到老家跟杨秋菊离了婚,把家里的房子、存款、地都留给杨秋菊,回头又娶了柳茜。然后两人生了卓家老二——卓玉川。可惜好景不长, 柳茜坐月子时非得洗澡,很快不幸得病死了,那时卓玉川还没出满月呢。
    这可怎么办,卓家在村里本来就是独门独户,也没多少亲戚来往。卓文华还在外地工作,根本照顾不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没法子了,只能带孩子回老家,交给他的前妻杨秋菊照顾。
    之后,卓文华和杨秋菊复婚,之后还有了卓玉航和卓玉婷两个孩子。
    让卓玉山满怀怨念的是,从父母那里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当然,主要是母亲杨秋菊的偏心对待。
    比如说小时候吧,卓玉山和卓玉川差两岁,五六岁的时候不能指望卓玉山多懂事,但是他那时已经看出他妈偏心来。因为家里但凡有点好吃的,他妈多是留给弟弟卓玉川吃,要么多分给玉川点。
    那年头农村人重视粮食,而小孩子则特别重视好吃的东西,但凡有点好吃的,恨不能一下子扒拉到自己嘴里吃个够。因为卓文华在市里上班,偶尔会给家里弄点好吃的定西回来,比如点心、糖果。再说他吃供应粮,会把玉米面等粗粮带到城里吃,把白面省给家里两个儿子吃。
    而杨秋菊呢,就是个傻实在的女人,生怕别人说她对抱回来的卓玉川不好,特别偏心卓玉川。比如说家里蒸了白面馒头,先继着卓玉川吃,有时不够吃了,肯定会有卓玉川的,卓玉山只能吃拉嗓子的粗粮窝头;还有家里有了点心糖果,卓玉山只能偶尔吃一次,而他看到他妈偷偷留给二弟吃。
    那时卓玉山还不知道玉川弟弟不是和他一个妈生的,只以为他妈偏心弟弟。
    杨秋菊是有了好名声只是苦了自己的大儿子。
    卓玉山懂事了,才知道二弟是外面的女人生的,跟他不是一个妈。私下他质问他妈:“他都不是你亲儿子,你为啥还向着玉川?”
    杨秋菊面对气愤的亲儿子,能说什么,她只能解释:“玉山,你不懂,妈对他好点,你爸才对你好。”
    卓玉山当然不懂,他爸是亲爸,能对他不好吗?为啥他妈对玉川好,他爸才对他好?打那卓玉山死死认定,他妈就是偏心二弟卓玉川。
    其实杨秋菊是怕卓文华再抛弃她和儿子。那个年代,离婚的女人带个孩子日子不好过,即便是卓文华把家里的房子和地都留给她,街坊邻居的吐沫星子也能淹死她。
    就算是伟人讲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可这个世道还是对女人比较苛刻,尤其对离婚的女人更苛刻。如果男人死了媳妇,就算再找,别人会觉得合情合理,要不男人家里没个女人,咋过日子?要是女人守寡再嫁,就会有人恶毒地说:你看她丈夫才死了几天,她就守不住了,赶紧找下家,一看就不是个好女人!
    而杨秋菊带个男孩,就是想再嫁人也嫁不到好男人。也许运气好,嫁给个有孩子的鳏夫,这就算不错了,两家搭起来合伙过日子;要么她只能带儿子嫁给有缺陷的找不到媳妇的老光棍。前面有卓文华比着,她肯定不甘心嫁个那样的男人,所以她只能带儿子自己过日子。
    杨秋菊没想到后面那个女人那么没福气,刚生了儿子就死了,撇下个满月的孩子,无奈的前夫只能回来把孩子托付给她。当然,跟卓文华复婚,对杨秋菊来说,无疑是个最好的选择。
    卓文华跟杨秋菊复婚,对彼此来说都是好选择。因为卓文华知道前妻是个温顺善良的好女人,要不是如此,他不敢把跟别的女人生的孩子交给她照顾,也许他就是吃定了杨秋菊不会虐待卓玉川。
    杨秋菊被乡亲们的流言蜚语说怕了,不想再闹第二次离婚,所以她必须对卓玉川好,因为当初没有这个孩子,卓文华不一定再跟她复婚。有卓文华依靠着,起码外面没人说那些难听的话,说她“白吃了这么多年粮食,连个男人都哄不住。”
    卓文华有文化,在城里有个正经工作,长相也好,当初要不是公婆让他在老家找媳妇,杨秋菊知道她不可能嫁个条件这么好的对象。她会跟其他女人一样,到了年龄嫁给能干活的庄稼汉,一辈子伺候公婆、照顾孩子,围着锅台转。
    而她嫁给卓文华,就有别的可能。当然,卓文华给她带来的有可能是痛苦。但是哪个女孩不做梦,不想嫁个才华横溢,温文尔雅的好男人,而是选择嫁给庄稼汉呢?再说,当时卓家出的彩礼可不少,就算杨秋菊不同意嫁,她娘家也不饶她。
    本来就有女人嫉妒杨秋菊嫁个条件这么好的男人,看到杨秋菊最后被甩当然是在背地里使劲诋毁她。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杨秋菊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感觉人家都在背后嘀咕她的事。
    卓文华带孩子回来要求复婚,杨秋菊考虑过后,很快同意了他要复婚的请求。当然,卓文华也跟杨秋菊认了错。只是两人之间有了裂痕,复婚后相处起来,不如之前那么和谐。
    杨秋菊怕她对卓玉川不好,丈夫再跟她离婚,然后她就没了依靠,儿子也没了亲爸爸。所以杨秋菊实打实对卓玉川好,有好吃的先给他吃,有布先给他做新衣服穿,日复一日中,导致越来越懂事的卓玉山难以理解她的思维,跟她误会越来越大。
    杨秋菊是个农村女人,根本不懂得亲儿子因她偏心越发怨恨她。她总认为,大儿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骨肉,不跟她亲跟谁亲。可她没想过,她明晃晃的偏心眼,让儿子怎么跟她亲近。
    因此,卓玉山越大,跟母亲交流越少。他没有遗传自父亲的头脑,没有考出学来,只能在家务农,而他就算在家住着,也整天跟杨秋菊这个当妈的没几句话说。
    有杨秋菊的偏心,卓玉川在卓家的待遇只比卓玉山好。就算这样,卓玉川也没有恃宠而骄,养成不好的性子,相反,他对杨秋菊非常依赖,特别听她的话,尤其是他长大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对杨秋菊几乎是言听计从。
    可以说杨秋菊把那个女人生的儿子养熟了,反而和自己的亲儿子闹掰了。
    卓文华和杨秋菊复婚后,慢慢试探彼此,过了几年,两人看对方有想过下去的心思,又磨合地有了默契,之后两人生了卓玉航和卓玉婷两个孩子。
    虽然有了这俩孩子,但是杨秋菊一直没有忽略卓玉川的感受,反而是觉得大儿子已经长大,不用她管太多,忽略多点。
    最让卓玉山不能接受的是,他爸在市里找朋友给自家孩子安排个工作,因为这个名额来之不易,只有一个,他妈直接让二弟去了,都没问他想不想去,替他考虑考虑,让他也能有个体面的工作。
    所以,因为工作这件事,卓玉山彻底埋怨上爸妈,要求结婚后搬出去住。可能因为工作的事父母确实对他愧疚,便答应了他的要求,花钱给他盖了一个院子,还是农村少见的砖瓦房。
    这条件多好,家里给盖了房子,以后结婚后搬出去还不用伺候公婆。有那私心多的认为,以后闺女嫁过去当家,还能顾着娘家点。所以卓玉山有房子,打听着想把女儿嫁给他的很多。
    最后,卓玉山跟邻村的李金凤看对眼,两人凑成一对。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李金凤嫁过来后,知道公婆偏心二弟,给二弟在城里安排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后,心里不满足有砖瓦房了,也跟着丈夫埋怨公婆偏心眼。有时她还跟外人唠叨家里的闲事,这样大家才知道,原来是杨秋菊傻大方,把好好的动作留给外面女人生的孩子,亏待了自己的亲儿子。
    知道实情的乡亲都觉得杨秋菊傻儿巴叽的,这可是关系一辈子大事,干嘛不给自己的亲儿子争取铁饭碗工作,竟然主动给了卓玉川。
    谁知道杨秋菊到底咋想的呢?反正事情就是杨秋菊跟老大家关系越闹越僵,大儿子大儿媳轻易不跟她来玩,即使走个对面也待答不理的。
    卓玉山感觉被父母伤透了心,这辈子还不知道能不能转过那道弯?
    再说卓玉航,找到粮种和菜种,又把家里的小锄头拿进屋,把房门插住,就进了空间。等等就算妹妹回来后叫门,听到没人应声,她肯定以为自己是睡着了。
    于是卓玉航放心地进了空间,开始种地。
    卓玉航怕拿太多种子,他妈来年不够用的,就每样少拿了点。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没少跟着干轻快点的农活,熟识各种菜种、粮种。这里面有菠菜种、长豆角、芸豆、萝卜、白菜、丝瓜、南瓜……还有麦种、玉米种等等。
    他找了快空地,根据自己的经验,用锄头挖坑埋种,没多久就把种子都种上了。数量多点的,就种了两行,少点就一行,他打算这茬熟了自己留种。
    恰好这时宁馨没事也进了空间,她一眼就看到丈夫正在种什么,“玉航,你弄到种子了?”
    “嗯,我中午到家了,弄了点种子进来种上,等猜长出来,你再缺菜可以在这里弄点吃。”卓玉航走到媳妇身边:“你忙完了,哪天下乡啊?”
    “嗯,该收拾的都收拾好了,就等着跟大部队一起出发下乡了,还没定下哪天走呢,到时候走之前我告诉你。”宁馨总觉得地里光秃秃的,好像少了点什么?她突然想起来,丈夫只把种子种上,并没有浇水,也不知道空间种地用不用浇水?
    宁馨扭头问丈夫:“玉航,你忘了浇水。你说咱在空间里种菜,还用浇水吗?”
    卓玉航想了想说:“这个,应该是用的吧,不给植物浇水,植物还能生长吗?”
    “可是,空间里的药材还生长的不错,也没人随时给它们浇水。”宁馨指了指周围的药材。
    卓玉航只好改口说:“空间跟外界不同,也许不能用常理推断。”
    宁馨猜测:“也许空间自由一套运行原理,不用管理植物就能生长,不然这些药材早枯死了。”
    “不过,我还是想试试那种淬体泉能不能给植物浇上,浇上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要不我弄点淬体泉来浇上试试?”宁馨想到这儿,就立马开始行动,她在竹楼里拿了个茶碗,跑去淬体泉灌了一小茶碗泉水。
    宁馨突发奇想后又马上行动,卓玉航觉得媳妇得到空间后,奇思妙想越来越多。
    宁馨嘟嚷着:“让我看看这淬体泉对植物有没有效果?”
    其实卓玉航也很好奇这事,并没有阻止媳妇行动,还给媳妇指了指说:“我种的玉米最多,你把泉水倒在玉米种上吧。”
    这样就算糟蹋点种子也不心疼。
    宁馨只打算看淬体泉对植物有没有作用,她只把淬体泉倒在两个明显的坑上,还用手指在土地上画了个圈做标记,“不知用上这淬体泉它们会不会发芽?”
    眼下看起来,宁馨给种子浇了淬体泉水后,并没跟小说中写得一样,种子马上就发芽开花。看来这淬体泉并不能促进植物飞速生长,有没有其他效果还得继续观察才知道。
    夫妻俩伺弄完这点菜地,回竹楼说话了,聊了最近几天他们干了什么。
    主要是宁馨跟卓玉航说她是怎么炼药成功的,而且她发现自己修炼内力速度很快,修炼跟没有障碍似的通畅无阻。
    卓玉航听了之后无比羡慕,“我吃了你给的药之后,感觉全身跟恢复了一样,要不我也试试,看能不能修炼成功?”
    卓玉航的伤口在外面看已经自然愈合,只是留下红红的疤痕。可是内伤应该不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全好,还是得修养一阵子才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