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杨秋菊约莫肉炖熟了,先给三个孙子拣出几块肉多的让他们吃着,剩下的继续在锅里闷着。然后她又在上面热上三合面馒头和玉米窝头。
    卓玉婷估摸着肉应该熟了,再也按捺不住了,她进了灶房,正好看到三个侄子在吃肉。
    “好小子,吃肉也不知道喊姑姑一声,下次有好吃的不给你们送了。”
    卓晓光嘿嘿傻笑,“姑姑,我吃起肉来把你给忘了。”
    “臭小子,这点事就把姑姑给忘了,以后可不敢指望你。”卓玉婷转头跟她妈说:“妈,你也给我盛点肉吃,我饿了。”
    “我看你是馋肉吃了。”杨秋菊再次掀开锅盖,把热好的馒头、窝头端出来,给闺女盛了一碗菜,“先给你三哥端一碗吃,再给你大哥送一碗去。”
    杨秋菊特意给老大家盛了一大碗肉。当儿子的还记恨她偏心,但她有肉吃却没忘了儿子。
    “唉,想吃个肉也不容易。”卓玉婷嘟着嘴,不高兴地念叨。
    杨秋菊督促闺女:“快点去,给你留着,少不了你的。”
    卓玉婷先给三哥端进屋一碗,回来把另一碗放进提篮里,匆匆往大哥家走去。
    “喏,这是咱们让我给你们送来的。”卓玉婷把那碗肉蹲在桌子上,瞥了她大哥一眼,哼了一声就走了。
    此时卓玉山和李金凤正在吃饭呢。李金凤看到小姑子送来肉,一点没计较小姑子阴阳怪气的态度。
    卓玉婷送下肉,大步流星往家走去。两家离得并不是太远,她很快就到了家。
    卓玉婷一进屋,就听到大侄子招呼她:“姑姑,快来吃肉,奶奶给你盛了一碗。”
    看来卓晓光是把姑姑刚才的话放在心里了。
    杨秋菊特意给孙子挑了些鸡大腿、兔腿这种部位的肉,多是一根骨头一圈肉的那种,特别好啃。三兄弟吃得满嘴流油,肚皮溜圆,还直呼好吃、真香!
    吃过饭后,卓玉婷边收拾碗筷边说:“还是三哥在家里好,能吃上肉。”
    最小的卓晓亮误会了姑姑的意思,他拉着三叔的手要回家,“三叔,你去我家住吧,我想天天吃到肉。”
    三个大人听明白了卓晓亮的意思,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卓晓亮认为三叔有能耐让他们吃上肉,他以为让三叔到他家住,他就能天天吃上肉。
    就算卓玉航有那本事,他也不能住在大哥家!
    笑过之后,卓玉航抱起小侄子说:“走,我这就跟你回家。”
    他回头跟杨秋菊说:“妈,我去大哥那里坐坐。”
    杨秋菊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去吧,你不说还给你大哥带肉,别忘了!”她不是不疼大儿子,只是她想疼大儿子的时候,大儿子已经打心底认为她偏心,再加上后来工作那事,彻底寒了大儿子的心。
    可是,杨秋菊又有什么办法,那又不是靠她的能耐得到的工作;如果是她能给儿子安排工作,她肯定会把工作机会留个大儿子。
    第29章
    可杨秋菊听卓文华说,那工作是老二的外家——杨家舅舅出力给外甥安排的, 她总不能抢了人家给自己外甥安排的工作。万一她那样做, 杨家却暗中使坏不让大儿子如意上班,照样落不了好。
    这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杨秋菊也没去证实。正如卓文华跟她离婚时, 她没有去单位跟他大吵大闹一样,安静地接受了一切。
    杨秋菊认为:还不如按照她的心意安排,尽量给大儿子多攒钱盖个好房子,娶个好媳妇,好好过日子。可是因为她跟大儿子关系一直不好,大儿子不听她解释, 时间长了,她索性不说了。杨秋菊认为:她确实有段时间亏待了大儿子, 现在只要大儿子能把日子过好,她就无所谓了。
    而那时卓玉航和卓玉婷年小, 并不知道实情,也没人跟卓玉山解释,所以,卓玉山一直不给亲妈好脸色。
    可卓玉山在意的就是父母的偏心, 在乎的就是那个工作。对乡下人来说,谁不想有个铁饭碗, 那绝对是个大傻帽!卓玉山不傻,只是他没有那个好运气。
    另一个知情人卓文华却没有给大儿子一个合理的解释。也不是他完全不想解释,卓文华倒是想找大儿子解释, 但是大儿子见了他跟仇人似的,懂事后的卓玉山一直记恨父亲抛弃过他们母子的事,从来不肯跟父亲交谈过。
    卓文华想找大儿子谈谈,可是卓玉山根本就不给他讲话的机会,后来卓文华放弃了跟老大解释真相。也许是因为卓玉山是卓文华放弃过的孩子,也许在卓文华心里只有老二卓玉川才最重要,卓文华对大儿子没有那么尽心,他能给大儿子提供的是物质条件。他心里的天秤一直偏向老二卓玉川。
    卓玉航去灶房捡了一直最肥的兔子,放到提篮里让卓晓光提着,“你提着,回头让你妈给你妈炖炖吃。”
    “哎。”卓晓光高兴地答应。
    “走,咱去你们家玩。”卓玉航带着三个侄子去了大哥家。
    这时卓玉山和李金凤已经吃完饭,卓玉山一看三弟来了,笑着问:“你昨个回来的?呆多长时间,啥时候走啊?”
    卓玉航告诉大哥他要在家歇两个月,卓玉山也非常高兴。
    卓晓光跟他爸说:“爸,你看这是三叔给咱家的肉。”他说着掀开遮住提篮的布。
    卓玉山问:“玉航,你怎么又拿肉来了,刚刚不是让玉婷送来一碗吗?”
    卓玉航解释:“大哥,今早我上山了,弄来几只兔子和野鸡,家里还有,这只让大嫂给晓光他们炖了吃吧。”
    “就你能耐,以前你就喜欢往山上去套兔子,现在还是这样。怎么,山上兔子多吗,怎么你好像弄了不少?”卓玉山琢磨着要是兔子多,要不他也上山看看。
    “那是我有经验,你去就不一定逮得多。”卓玉航很是得意,他可是有宝剑在身,照早上的情况来看,以后他想打猎物容易多了。
    “切,能的你。”随后,卓玉山跟卓玉航聊起村里和部队上的一些事。卓玉山主要是问问三弟在部队上吃得咋样,有没有受伤之类的,因为他知道部队上很多事情是要保密的,就算他问了三弟也不会说。
    卓玉山突然提起:“现在各地都往下派送知青下乡,明天咱们这里也要来一批。”
    卓玉航已经知道媳妇坐上下乡火车,明天就到,看来明天他就能跟媳妇见面了。
    卓玉航灵机一动问:“大哥,咱们村也得派车去接知青吧?”
    “去,咋能不去,这可是上面分派下来的任务。你问这干啥?”
    “大哥,明天我想去镇上一趟,正好让人带我一程。”卓玉航是想给媳妇个惊喜,去接接她,只是这话没法和大哥说。
    卓玉山说:“行,回头我给顺子说声,让他走时捎上你。”
    “顺子现在会开拖拉机了?我正想去找他呢。”
    “前两年玉祥家里给他找了个临时工干,听说干两年就能转正。这不又让村里几个年轻人报名学开拖拉机,顺子灵泛,很快就学会了,老支书现在让他管着村里的拖拉机。”
    最重要的是,顺子是老支书的侄子,有这份人情才能让他顶上这个美差。当年村里刚有了手扶拖拉机,第一次选驾驶员就没轮到顺子,而是关系更硬的玉祥成了村里第一名拖拉机驾驶员,那是因为玉祥他小叔在镇上当干部。
    农村最讲究人情关系,不管是验兵当兵、还是谋个轻快点的活计,还是去上工农兵大学,都得有点关系才排的上号。那时老支书没让第一时间自家儿子当拖拉机驾驶员就算大公无私了。
    卓玉航从大哥家回来,又提着一只褪毛的野鸡去找顺子。这时候农村人出门都爱挎个包袱或提着提篮,提篮上面还得用块布盖着。不然若是在里面放了吃的东西,遇到熟人后,你是给还是不给呢。给了自己会心疼;不给面子上不好看。所以还是盖住提篮里的东西比较好。
    他和顺子差不多大,以前都属于特别淘的那种孩子,整天不着家。他们凑合在一起不是摸鱼就是套兔子,还用筛子套家雀烤着吃。小伙伴们经常弄得全身脏乎乎地回家,那是他们没少让父母说教。
    卓玉航一路碰到不少熟人,见面就笑眯眯地跟长辈们打招呼。有人热情地问他:“玉航回来了,可是好久没见你回家了,这次在家呆多久啊?”
    卓玉航声音洪亮地回答:“三爷爷,这回我在家呆俩月呢。”
    “俩月,这回放假放的时间还长点。对了,你还没找对象吧,得抓紧时间找了,你看跟你一般大的都结婚了。你要是再不找对象,人家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哈哈哈……”听到这话的人忍不住笑了出来。
    “三爷爷说话真逗。”
    卓玉航跟人招呼过后,就去了顺子家。
    顺子正打算上工,就看到一身绿军装的卓玉航走进门。
    顺子满脸惊喜,大步走过来拍着卓玉航的肩膀问:“玉航,你啥时候回来的?好长时间没见你了,有时做梦还梦见你呢。”
    这可真是铁哥们。
    卓玉航笑着把提篮递给顺子,“我昨天回来的,这不我今天就过来找你玩。”
    “够意思。”顺子又使劲拍了卓玉航两下,接着他又掀开提篮看,“你这是啥意思,到我家来还客气?拿什么肉啊,等会你再带回去。”顺子说着就要把提篮塞给卓玉航。
    卓玉航拒绝接提篮,他笑着说:“我今早上山了,有不少收获,又不是花钱买的,拿着吧,给小侄子吃。”
    以前他跟卓玉航感情就好,两人经常吃对方的东西,如果他太客气了也不好;而且孩子好久没见荤腥了……顺子稍微一琢磨,就收下肉,“行,那这回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之后,顺子羡慕地摸摸卓玉航的绿军装说:“你穿这身衣服真精神。可惜当年我验兵没验住,要不然咱俩说不定是战友呢。”
    卓玉航爽朗地笑出声:“哈哈,你是没当上兵,可是比我早有孩子了。刚刚三爷爷还在路上说我,如果我再不快点结婚,你家孩子就会打酱油了。”
    当时卓玉航听了这话感觉囧囧的。三爷爷说的“打酱油”跟后世网络了说的“打酱油”,意思可是天差地别,他都不知道好多网络用语是怎么形成的。
    “这方面我比你强,哈哈……”顺子笑得很是得意。总算有一方面能比过好哥们了。
    顺子拎住鸡爪子把鸡提出来,交给他媳妇,“喏,这是玉航拿来的肉,回头你炖上。”接着他转头跟卓玉航说:“晚上你在我家吃饭,咱俩喝一盅。”
    顺子媳妇见到卓玉航带来的肉转眼间眉开眼笑,态度热情地挽留卓玉航:“是啊,晚上在我家吃,我给你们整俩菜当酒肴。”
    “别墨迹,叫你来你就来,咱俩可是好久没聚聚了。”顺子等着卓玉航点头。
    卓玉航随即痛快答应下来,“好,晚上我再来找你。”
    “说好,一定啊,晚上别让我再去叫你。”顺子后知后觉问:“你过来找我有别的事吗?”
    “对了,我看你刚刚是不是要出门,你要有事先去忙着,回头我再来找你。这回我在家呆俩月,以后有的是时间见面。”
    “先回我的话。”
    “没啥事。我就是听说明天你要去接知青,想顺路搭个车。我可是听我大哥说了,你小子运气不错,竟然当上拖拉机手了,厉害!”
    在村里开拖拉机是很让人羡慕的一个活计,尤其是让那些小年轻羡慕。好多男人天生对各种车子感兴趣,不管是时下让人羡慕的自行车,还是在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摩托车,还是以后几乎家家户户买得起的小轿车,一般男人上手学起来更快些。
    “这个没问题,明天你来家里找我就行,正好咱们一起去。”
    卓玉航问:“那你现在有空吗,没空回头咱们再聊。”
    “今天下午队上找我有事,估计还是交待明天去接知青的事,我得去大队上看看大爷有没有别的事要交待。”
    “那我就不进去坐了,回头再来找你。”卓玉航说着就要往外走。
    顺子紧跟着出来说:“玉航,咱俩可是说好了,晚上你一定要来找我。”
    “行,一定来。你先去忙吧,我回家了。”卓玉航慢悠悠溜达回到家。
    这天晚饭前,卓玉航找杨秋菊要了点生花生,让妹妹帮他烧火,自个炸了盘花生米当下酒菜,带着去了顺子家。
    等他到了那里,看到好几个以前玩的哥们在顺子家等他,看来大家都知道他回来了。
    “今天我们看到顺子,他跟我们说你回来了。本来我还不相信你回来了,怎么年前你没回来,年后回来了呢?”
    卓玉航笑着说:“年前更忙,这不才请下假来吗?”
    顺子招呼大家:“来来,都坐下,咱们兄弟几个今天聚在一起好好喝一个……”
    顺子媳妇把野鸡肉跟干菜山蘑炖了一大盆,足够他们吃的。还弄了个炒豆芽,凉拌白菜心,加上卓玉航带来的花生米,算是很不错的菜肴了。
    几个好哥们凑到一起,谈了从前谈未来,还谈了当下的局势……几人吃饱喝足,聊到很晚才各自回家。他们倒是没有喝的醉醺醺的回去,因为顺子家没有足够的高粱酒招待他们,每人只喝了一盅酒,解解馋就放下酒盅。这年头粮食都不够吃,白酒都是奢侈品,不招待客人一般都不舍得喝。
    这些年少时的伙伴都很羡慕在部队发展的卓玉航,毕竟这个年代当兵非常光荣,军人的家属也光荣,还有很多姑娘喜欢嫁给当兵的人。
    对农村孩子来说,当兵是条很好的出路。首先,去了部队能吃饱饭,即便是训练苦一些,这也没什么,农村哪个孩子不是苦着长大的;再者如果好好干几年,争取立功,能升成军官,每个月会有不错的津贴;最后,就算最后复员回家,也会给安排工作,还是当时人人羡慕的铁饭碗,这种好事哪里找。所以,每年部队招兵时,村里的小伙子都踊跃报名。
    卓玉航回到家后,屋里还亮着微弱的灯光。杨秋菊点着煤油灯,正在灯下做针线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