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3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玉聪不知低声嘟囔一句什么,便不再言语。
    女知青看到男知青领肉回去,倒是都非常高兴。这年头有肉吃就很幸福了,盼着每天大鱼大肉?那是绝对是奢望。
    不过,这块肉他们没有舍得马上吃,因为今天还有鱼肉。江梅把肉用盐抹了一遍,挂在灶房里的铁钩子上。
    江梅抽空劝说李玉娟,“玉娟,你刚刚跟宁馨说话太冲了,一会儿给她道个歉,这事就算过去了。咱们能聚到一起算是缘分,以后相处的日子长着呢,总不能因为一点小摩擦就老死不相往来。宁馨可是大方地分鸡肉给咱们吃……”
    江梅的言外之意:你不跟宁馨道个歉,等会儿好意思吃鸡肉吗?
    于是,饭前李玉娟她趁宁馨一人的时候,扭扭捏捏给宁馨道歉。
    “宁馨,对不起啊,昨晚我受了惊吓,今天心情不是很好,刚刚跟你说话有点不好听,我在这里跟你道歉。”
    “没关系,你说的话我没放在心上。”
    李玉娟倒底是不是诚心道歉,宁馨没跟她计较。她们不是一路人,以后走不到一起去,宁馨都懒得搭理她。就这样,之前李玉娟随口说宁馨的事算是过去了。
    晚饭,知青们吃了宁馨带回来的鸡肉。就连李玉娟都厚着脸皮吃了鸡肉,她是有点不好意思面对宁馨。
    宁馨没有再吃鸡肉,说她白天已经吃过了。她倒不是为了省给别人吃,而是想着白天吃的美味鸡肉,暂时提不起兴趣吃普通鸡肉。
    不过,宁馨带来的鸡肚子里面还有蘑菇木耳等食材,让江梅她们几个女生挺喜欢的,说里面的菜一股鸡肉香味,特别美味,这种做法真不错。
    她们还问宁馨鸡肉哪里来的,宁馨只说上山打猎猎来的,其他没多言语,给了江梅等人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她们跟宁馨还不熟,也不好意思问太多。但是心里免不了想:也许宁馨在这里有认识的人。
    这些人并没有把鸡肉和猎来的野猪联系起来。因为鸡在荷叶里包着,里面还有蘑菇等菜,比较像从饭店里买来的食物,而野猪那么大个,又是生猪,当然扯不到一起去。
    这天傍晚,村民和知青们早早领了肉回去。
    杨秋菊看到老大让孙子送来的肉很是高兴。自从三儿子回来,几乎天天吃肉,还是玉航有能耐。
    不过,这天是周六,已经两周没有回家的卓文华和老二一家都回来了。
    卓文华不必多说,他在城里有间单间宿舍,平时晚上下了班就在食堂吃了饭会宿舍住。
    卓玉川在市里当了工人,找个媳妇吴燕也是厂里的正式工,两人排了三年队,终于分配了两间房子,目前他们在市里也算有l了家,就是一家四口住着挤了点。
    卓玉川有两个女儿,叫卓晓芳和卓晓蕊。这点他就比不上老大,因为老大卓玉山有三个儿子,也是卓家大嫂最为自豪的一点。
    卓玉川一家四口回来也有住的地方,反正老大一家搬出去过了,家里还有两间厢房给卓玉川一家备着,回来也能住下。
    他们爷几个赶得巧,刚分了肉几人就一起回来了。
    卓玉川自小被杨秋菊带大,跟外家联系很少,杨秋菊待他比亲儿子都好,他早已当杨秋菊是亲妈。就算卓玉川现在知道杨秋菊不是他亲妈,可往年的事卓玉川都能打听到,他又不是不知道,如果不是他亲妈插足,他爸不一定会跟养大他的妈离婚。
    相对于从没见过的亲妈来说,卓玉川显然更尊敬这应该养大他的妈。
    就连他媳妇吴燕了解到丈夫的身世后,特别佩服她的‘后婆婆,佩服她当初竟然同意和公公离婚,后来竟然还答应养抢她丈夫的女人生的孩子。
    不管杨秋菊是真心还是假意,吴燕都敬佩她。而且杨秋菊从没亏待过丈夫,所以吴燕对婆婆也不错。
    这不这次回来,两人还把日子里省下的白面带回二斤来,打算留给杨秋菊吃。他们一家四口都吃供应量,每个月分到的细粮还算不少,只是每人的供应量刚够吃,这点也是从卓玉川和吴燕嘴里省下来的。
    卓文华等人回来,杨秋菊笑着对他们说:“你们赶上好时候了,今天刚分了肉,今天晚上给你们炒肉吃,明天咱们再炖肉。”
    接着,杨秋菊拍拍额头说:“忘了跟你们说,玉航回来了。”
    这时,卓玉航已经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他跟开始打招呼,“爸,二哥,二嫂,你们回来了?”
    以前小时候卓玉川也带卓玉航出去玩,两兄弟感情还不错。
    卓玉川打量三弟说:“玉航,好久没见,感觉你身子骨又壮实了。”然后他转身叫过两个女儿,让她们跟卓玉航打招呼,“还记得吗,这是你们的三叔,以前你三叔还给你们买过糖吃……”
    “三叔……”卓晓芳和卓晓蕊声音清脆响亮地喊人。
    卓玉航冲她们笑笑,“我回来时给你们买了点心,等会儿让奶奶拿给你们吃。”
    卓玉航重生后,给人的感觉更加稳重有礼。只是卓玉川一时半会没发现三弟哪里有了变化。再说他们好久没见,三弟就是有变化也不稀奇。
    卓玉川笑着上前跟三弟说话。卓玉航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感官还好,起码他妈没养出个白眼狼。前世他爸先去世,二哥二话不说接妈去自家住,二嫂也还算孝顺,他妈在二哥住的也不错。
    老人年龄大了最喜欢含饴弄孙,杨秋菊也不例外。前世她跟老大关系一直没有改进,老大两口子不往她身边凑,她也知道愧对老大,母子俩一直僵着,杨秋菊并没有让老大给她养老。
    卓玉航和宁馨又没个孩子,而且卓玉航后来调到宁馨老家城市去工作,杨秋菊跟他们两口子住嫌太冷清,她也住不惯外地,就跟着卓玉川住的时间最多。
    单凭这点,卓玉航也觉得他妈没白疼二哥。因此,卓玉航对二哥一直不错,两家走动的也勤快,多是二哥家的孩子经常去看望他和宁馨两口子。
    但是,卓玉航懂事后,却跟他爸不亲。
    在卓玉航小时候,卓文华在市里上班不经常回来,卓玉航几乎天天盼着他爸回去,回来也许会给他们兄妹带好吃的。可是自从他懂事后,总觉得他爸对不起他妈,卓玉航是在他妈身边长大的,心自然偏向他妈更多些,所以跟卓文华不是很亲近,起码比不上二哥跟父亲那般亲近。
    也许卓玉川在卓文华心爱的女人生下的儿子,所以他偏疼些,但是他也疼其他孩子,起码在物质上,卓文华尽量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赚的钱大都交给杨秋菊管着,这点上来说,他这个父亲还算称职。
    因为卓玉航刚回来,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卓文华和卓玉川都在跟他聊部队上的事,以及他休假的时间。他们听书卓玉航要在家休息两个月,都为他高兴。
    一家人说笑着到了屋里坐下,杨秋菊贤惠地给丈夫端茶倒水。卓文华跟妻子凑在一起,很明显他看起来更年轻些,杨秋菊看着跟他的老大姐一样。
    其实杨秋菊还比卓文华小一岁。可是谁让卓文华命好,在市里上班,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最多上班时操心多点;但他也不如杨秋菊操心多。杨秋菊不但管着家里的几个孩子,还管着自家那点地,也得去地里上工,风吹日晒,为孩子操心,自然老得更快些。
    杨秋菊自认为年龄大了,也不在乎老不老这个问题。只要孩子们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她就轻松了。至于丈夫卓文华,也许在他跟她离婚那一刻,她就死心了。她再跟他复婚,也不过是为了让娘俩的日子更好过些,为了让孩子不会背上“有爹生,没爹养的”的坏名声。
    都老夫老妻了,谈那些情情爱爱没用,可不如每月卓文华交给她的那点工资好用。起码她用那份工资养大了孩子,送几个孩子读书识字,以后过上更好的日子。
    就说老大那里,她确实对不住他。但是如果没有卓文华,他娘俩的日子肯定不如复婚后的日子好过。有一样很重要,有爹的孩子起码不会遭受别人嘲笑和欺负。
    杨秋菊给两个孙女拿点心吃,“喏,这是你们三叔给买的点心。”
    吴燕看到婆婆给女儿点心吃,自然高兴,但她嘴上客气地说:妈,这点心您留着自己吃。“
    “我多大岁数了,吃这个做啥,这是她们三叔买了给侄女的吃的。”杨秋菊摇摇头拒绝。但是她并没有把三儿子买的麦乳精拿出来,而是留着走亲戚或是走礼用。像她这个年龄的人,吃苦吃惯了,有点好东西也舍不得吃到嘴里。
    吴燕揉揉两个女儿的脑瓜,心里感慨,好在卓家除了大哥对丈夫有成见,其他人都没问题。大哥一家分家单过,就算自家一家四口回来也挺自在的。
    卓文华跟两个儿子聊天,杨秋菊和吴燕去张罗晚饭。卓玉婷在外面看完热闹之后,终于回来了。
    因为吴燕是城里人,吴燕对这个二嫂挺客气的。
    “二嫂,你们运气真好,今天回来正好赶上分肉吃。你不知道吧,队上分的肉是野猪肉,还是三哥猎的野猪,三哥真厉害,自己就能猎到一头大野猪。”
    “真的吗?玉航真厉害,他自己就能杀死野猪?”
    “那是当然,我三哥本领强,他自己杀死野猪后,从山上拖下来的。”卓玉婷不傻,她当然没有告诉二嫂,三哥回来之后还猎了野鸡和兔子回来,而且已经吃过几次了。
    吴燕忍不住夸奖,“看来玉航去部队练出真本事来了,竟然这么厉害。”接着她又问:“妈,玉航这年龄应该得找对象了吗,咱家这边能找到合适的吗,叫我看,玉航长得不差,还在部队当兵,就是找个城里当工人的媳妇也能找上。”
    杨秋菊笑笑说:“玉航说他有喜欢的人了,这是他自己的婚姻大事,让他自己做主吧。”
    “妈,有您这么开明的婆婆,谁嫁到咱们家谁有福气!”吴燕觉得她嫁给卓玉川真的不错,起码遇到个明理的好婆婆。不像有的婆婆,就算是城里人也是抠搜的不行,也会拿捏儿媳妇。别看她婆婆是乡下人,却从来不干那些欺负儿媳妇的事。
    其实杨秋菊是看上了宁馨,觉得宁馨哪里都配得上三儿子,这才没反对,再说人家宁馨可是会看病,有这门手艺,以后差不到哪里去,何况人家还是城里人。要是三儿子找个差劲的儿媳妇,杨秋菊肯定也会意有见,不会由着儿子乱来。
    卓玉婷撅噘嘴说:“三哥有了喜欢的对象还保密,哼,他早晚会把人带回来,我倒要看看他找了个啥样的人?”她还是不满三哥隐瞒她。
    “是吗,有喜欢的人了,看来玉航也快要成亲了。”吴燕笑着回答。虽然婆家在农村,但是婆家条件着实不错,比有的城里人过得还不错。
    吴燕寻思:想当初她嫁给卓玉川时,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还劝她,可别想不开嫁给农村人,说不定农村婆家一家子都是拖累。谁也没想到,她顺着自己的心意嫁到卓家过得还特别舒心。
    第42章
    可不正是,如果卓玉航结了婚, 家里只剩一个小姑子待嫁, 卓家可是负担一点都不重,别忘了家里还有赚工资的人呢。
    吴燕想到这里, 突然想起一件事, 她笑着跟小姑子说:“玉婷,听爸说,他给你找了个临时工干,以后你也能在市里上班了。
    卓玉婷不可置信地问:“二嫂,是真的吗?”她做梦都盼着去市里上班,都念叨她爸好多回了, 让他帮她找个工作。卓玉婷一点都不想跟村里的女孩一样,到年龄就嫁人, 嫁人后不仅伺候公婆,照顾丈夫和孩子, 还得干家务,出去上工赚工分,忙得团团转,她可不想过那样的日子。
    卓玉婷听到这消息非常高兴。她马上要进城上班了, 如果以后能够转正,她也有个铁饭碗, 以后就是城里人了。
    吴燕:“当然,这种事我可不敢胡说,不信你去问问爸。”
    杨秋菊听了也蛮高兴的。家里就剩下这个闺女没着落, 她跟丈夫要求过几次,看能不能给玉婷在城里找个活干,没想到还真让丈夫给办成了。她没想到丈夫还真费了心,给闺女找到了一份工作。
    杨秋菊决定今天晚上多做两个菜,一是犒劳丈夫费心,二是庆祝闺女马上要进城上班。
    卓玉婷听了二嫂的话,跟小燕子似地脚步轻快地跑到屋里,凑到卓文华跟前,“爸,我听二嫂说你给我找了个工作是不?”
    卓文华点点头应了,“嗯,我给你问好了,在招待所当后勤人员,你愿意干呢,就好好干,说不定干上几年将来还能转正。”
    后勤人员说着好听,其实干的都是些杂活,比如洗客人睡过的床单、被罩、枕套,打扫卫生等等,反正就是干一些零碎活。这还是卓文华有面子,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名额,就这工作,还有的是人抢着干。起码有份工作能赚钱,不是在家吃闲饭的。
    卓玉婷眉开眼笑忙不迭地答应了,“爸,我肯定愿意,在市里上班总比在家呆着强啊!”
    此时卓玉婷还不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活,只是觉得去城里上班就很高兴了。
    杨秋菊做了凉拌木耳、油炸花生米、白菜炖肉,还把卓玉航拿回来的叫花鸡剁成块上桌。
    在这几乎顿顿吃咸菜的年头,能一顿吃四样菜,可谓是吃大餐。
    一家人热热闹闹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其乐融融,看起来没有一点往日留下的阴影。
    这天晚上,托卓玉航的福气,三里堡的大多数人家都尝到了肉滋味。
    知青们因为吃到肉,暂时把那个在女厕所偷看的人抛到脑后。
    乡村的夜晚,安静又祥和,干了一天活的人们都早早上床歇息。
    杨秋菊忙完后,终于有空坐下来跟丈夫说话。
    “文华,我没想到你还真给玉婷找了工作。”
    卓文华眉毛一挑,“看你说的,玉婷可是我闺女,我还能不不管她?”
    年轻时,他是一时冲动,做下对不起原配妻子和儿子的事情,但是这不代表他不管自己的孩子。这些年他赚的钱大多交到妻子手里,给老大盖了房子,给老二找了工作,让玉航和玉婷读书。玉航当兵,家里暂时不用管他,那只有玉婷这个闺女还没安排好。
    卓文华确实是想先让闺女去城里上班,以后最好找个正式工人嫁到城里,这样闺女以后就不用像农村女孩一样,嫁人以后还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
    杨秋菊说:“你闺女当然归你管,等她嫁人以后就不用咱们操太多心了。”
    都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闺女嫁得近点还好,如果受了委屈,娘家给力的话还能给出气;如果嫁得远,一年难得见几次面的话,就算受委屈也得忍着。如果娘家插手太多,也许闺女在婆家的日子更不好过。所以,嫁闺女前得睁大眼,给闺女挑个好婆家。
    杨秋菊在心里盘算,嘴上还跟丈夫念叨:“玉航已经有了喜欢的姑娘,等玉航结了婚,就得赶紧给玉婷找婆家,要不找对象找晚了,好婆家都让别人挑走了。”
    杨秋菊平时不舍得乱花钱,把丈夫的工资都积攒着,已经给儿女存好彩礼和嫁妆钱,就等着剩下的这对儿女早早成亲,等她完成任务,心里就轻松了。等小儿媳妇生了孩子,她帮忙看看孩子就成。
    卓文华关心地问了一句,“玉航喜欢哪个姑娘,什么时候上门提亲?”
    现在小年轻不都是喜欢自由恋爱吗,卓文华以为玉航跟附近村子里的姑娘互相有了好感,才会这么问。
    卓文华年轻时有那么一遭,虽然是他的过错,但他反省过,觉得他年轻时不应该听从父母的意见,早早娶了个乡下媳妇。那样他就不会干出抛弃妻子的事。
    因此,卓文华不打算干涉几个孩子的婚事,只要他们看中了对方,而对方人品没有多大问题,他就不会干涉儿女婚事。他能想到这点,卓玉航兄妹几个不用担心会被父母棒打鸳鸯。
    杨秋菊还卖了个关子,“文华,你绝对想不到玉航喜欢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