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3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因为两人之前商量过,宁馨没有异议,痛快地答应了卓玉航。再说她也想着早点跟丈夫重新生活在一起,不能只让丈夫一个人努力,她也得把该做的做好。
    宁馨为了给婆家留下好印象,特意回知青点收拾一番,重新洗脸擦雪花膏,又把两条长辫子梳得溜光顺滑,再整理一下身上的衣服,才算完事。
    卓玉航跟她过来的,见状打趣她:“媳妇,你这一次去婆家,什么心情啊?”
    宁馨笑着说:“我早已知道你家人什么性格脾气,这回去可不紧张了。”
    虽然宁馨嘴上说不紧张,但是为了能跟卓玉航顺利走到一起,她还是得好好表现才是。
    卓玉航哈哈笑着说:“不紧张好,我媳妇这么出色,走到哪里都带得出门。”
    这个点知青们还没下工,宁馨怕遇到其他知青回来问这问那,收拾好就跟卓玉航去了未来婆家。而且因为还没下工,他们又特意选了条偏僻的小路去卓家,路上没遇到人拦着两人问八卦。
    第45章
    因为卓玉航和宁馨属于自由恋爱,再加上宁馨家比较远, 双方家庭不方便见面商量他们的事, 所以直接略过相亲步骤,卓玉航直接带宁馨回家。
    因为这次见面不是定亲结婚, 卓玉航没有通知大哥、二哥两家人回来。他只是带宁馨回去, 让父母见见他的心仪对象,表明他的心意。他和宁馨的事在父母面前过了明路,接下来才能早点谈婚论嫁。
    虽然见公婆的时间提前了,但宁馨有上辈子的经验,所以她第“第一次”到婆家,并不像上辈子那样紧张。
    卓文华和杨秋菊知道儿子会带对象回来, 都在家等着。卓玉婷知道后也在家等着,都没出去找要好的小姐妹玩。
    “怎么还没来呢?”卓玉婷忍不住站到门口东张西望, 看人来了没有。
    虽然她以前觉得红艳嫁给三哥不错,但是三哥不喜欢, 卓玉婷也没法子,她只能接受宁馨的到来。说实在的,卓玉婷意识到,宁馨确实各方面都比红艳强, 配得上三哥。这点让她无可挑剔。所以面对宁馨的到来,不管她怎么想, 都得欢迎,要是搅合了三哥的好事,她妈也不能饶她。
    “急什么, 过会儿应该就到了。”杨秋菊早已精心准备好饭菜,用来款待未来儿媳妇。
    屋里的四方八仙桌上摆好饭菜,不过因为客人没来,饭菜都被倒扣的碗盘盖着。一看就是等客人来了才开饭。
    娘俩说话的功夫,卓玉航就带宁馨进来了。
    卓玉婷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宁馨好,反倒没有第一时间到宁馨和卓玉航面前凑,而杨秋菊则是热情地笑着跟宁馨打招呼。
    “宁大夫来了,快进屋坐。”
    宁馨笑着说:“姨,您不用客气,叫我宁馨就好了。”
    杨秋菊爽快地同意了,“行,我就叫你宁馨,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用不着太客气。”
    宁馨闻言装作害羞地低下头。
    杨秋菊看到闺女站在旁边,忙说:“玉婷,你宁馨姐姐来了。”她使给闺女使了个眼色,让闺女跟宁馨打个招呼。她也是好意,希望闺女能跟未来三嫂处好,以后遇到啥难事也能找哥嫂帮忙。
    未婚的姑娘上门时,未来婆家小姑子和小叔子一般喊没过门的嫂子叫“姐”,等结婚后,再改口叫嫂子。所以,卓玉婷笑了笑,立马开口:“宁馨姐,进屋坐吧。我妈已经做好饭菜,就等你和三哥回来吃饭。”
    此时卓玉婷见到宁馨,对她并没有什么成见,就是想起“鞋垫事件”,心里觉得别扭。她本来是好心帮好友牵线,没想到三哥已经有了喜欢的人。
    要说起来,宁馨的条件绝对比红艳好。宁馨可是城里来的姑娘,长得漂亮,还会医术,哪方面都比红艳强。卓玉婷对于三哥能找个条件更好的对象,当然没什么意见。
    卓玉航看她们客气来,客气去的,觉得怪别扭,“都别客气了,进屋吧。”
    宁馨进了堂屋,一样看到坐在正厅中的公公卓文华。
    卓文华站起来笑着宁馨:“宁馨同志来了,快坐。”
    虽然他是坐在屋里等客人上门,可等宁馨一进门,卓文华稍微一打量这姑娘,就觉得这姑娘跟自家三儿子般配。
    要说起来,这个家里最希望儿子找合心合意媳妇的,还是卓文华。他年轻时,因为父母之命娶了个没有共同语言的乡下媳妇,后来遇到真心喜欢的人,还坐下了亏心事,抛弃发妻长子。所以,到儿子这一辈,卓文华更希望他们能找自己喜欢的伴侣,不要像他一样将来因后悔做下错事。
    “叔叔,您好。”宁馨礼貌地跟未来公公卓文华打招呼。
    宁馨进门后见婆婆和公公比前世还要热情招待,总算放下心。其实她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怕这辈子因为重生扇动蝴蝶翅膀,公婆不愿接受她进门。虽然宁馨确信丈夫会解决好一切,但她并不想节外生枝,在婚事上发生不可预料的变化。
    宁馨朝卓玉航看了一眼,发现他正看着自己微笑,看那表情,好像想起什么好事似的。宁馨她感觉目前的场面有点尴尬,朝卓玉航使了个眼色,让他说两句话。
    不愧是相处过一辈子的夫妻,卓玉航接收到媳妇给他散发的信号,马上把宁馨拿来的礼品放到桌上,“爸,妈,这是宁馨的一点心意。”
    杨秋菊递给宁馨一杯糖水,“你这孩子,来就来,还买什么礼品,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用不着这么客气。”
    宁馨笑了笑没有说话。第一次上婆家门,总不好空手来。她跟卓玉航的婚事不像前世那样水到渠成,这辈子见家长着急了点,谈恋爱、找媒人的中间步骤省了。虽然这样能早点结婚,但是确实急促,怕出意外。礼多人不怪,像第一次上婆家门,她肯定得尽到礼数。
    只是他们俩想早点结婚,麻烦事还不少。卓玉航这边还好说,他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杨秋菊早就盼着他结婚,如今他带姑娘家来,杨秋菊只有高兴的份。可是舒怀敏那边,如果知道自家女儿早早定下来,还不一定能同意呢,毕竟宁馨这才下乡没多久。
    杨秋菊给宁馨端了水后,就坐到宁馨旁边开始跟她聊天,了解宁馨的家庭情况。虽然卓玉航这当儿子的已经给杨秋菊介绍过宁馨家的事,但是杨秋菊跟宁馨还不熟悉,目前能谈论的也就是彼此的家庭情况了。
    宁馨觉得没什么可隐瞒的,把自家的情况给透了透底。杨秋菊了解后得知宁馨奶奶这边算是工人阶级,宁馨父亲还是烈士,家庭成分应该没有问题。
    杨秋菊问详细问一下,主要是担心女方的家庭成分问题。家庭成分在目前来说是个很重要的事,眼下特别讲究家庭成分,如果家里成分有问题,不管是上学还是当兵都会受影响。
    因为牵扯到儿子的前程问题,杨秋菊不敢大意。
    在杨秋菊这个当妈的心中,宁馨再好,如果她家成分有问题,杨秋菊也不想因为宁馨的出身有问题耽误儿子的前程。如果宁馨的家庭成分过不了部队那关,杨秋菊肯定反对这门婚事。虽然她真觉得宁馨这姑娘不错,成不了挺可惜的,但在她心里,肯定是儿子的前途更重要。
    其实杨秋菊也听儿子说过,儿子想结婚得提前向部队打报告,家庭成分有问题是过不了政审那关的。到时不用她棒打鸳鸯,部队就不会批准这个婚事。
    卓玉航可不知道他妈的小心思,如果知道的话,他也绝对不会放弃跟宁馨结婚。他们上辈子本就是夫妻,难道因为遇到阻碍就放弃,那是不可能的事。
    眼看钟表的时针已经快指到十二点,杨秋菊就开始张罗吃饭。
    卓玉婷还算有眼色,没等她妈使唤,赶紧帮忙端菜盛饭招待未来三嫂。
    今个中午,杨秋菊准备的饭菜比较丰盛。儿子相中的媳妇上门,她肯定要盛情款待人家。本来自打卓玉航回来后,家里就不缺肉吃,今天为了招待宁馨,杨秋菊使出十八般厨艺,不光做了炖了野鸡,还炒了兔肉,包了肉馅的水饺,比年节吃得也不差。
    这次见面的结果是杨秋菊对宁馨非常满意,杨秋菊觉得宁馨懂事又稳重,特别适合她家玉航。她跟宁馨隐晦地提出,希望宁馨和儿子能早点结婚。
    卓玉航已经到了结婚年龄,杨秋菊这个当妈的自然是希望他能早点结婚,完成人生大事,也好给她了却一桩心事。
    这不,等卓玉航把宁馨送走,杨秋菊就追问儿子:“玉航,你打算啥时候结婚?对了,这次你放假这么长时间,接下来应该很长时间没有假期了吧?既然你跟宁馨看对眼,是不是趁着现在有时间把婚事定下来。”
    杨秋菊就一个意思,早点让儿子结婚。再说玉婷也不小了,早该找婆家了,只是玉婷现在去了城里上班,得跟文华商量一下,看给玉婷在城里找婆家还是在乡下找。不管在哪里找,最好先给大的办婚事。
    杨秋菊是想儿子能提前结婚,再论妹妹的婚事。这样面子上好看些,省得小的先结婚,村里人会说闲话。虽然那些闲话碍不着家里的事,但是杨秋菊有点好面子,还是不希望人家说她家不好。
    恰好,卓玉航的想法跟他妈一致,也想早点把宁馨娶进门。
    “妈,我是这么想的,要是我跟宁馨结婚,怎么都得提前见她家人一次。我琢磨着早点跟宁馨回宁家一趟,得到她母亲的允许才行。”
    杨秋菊正愁这婚事该怎么办。亲家离得大老远,见面也不方面,该怎么讨论孩子们的婚事。
    这不卓玉航一提,杨秋菊立马点点头说:“你是该见一下宁馨她妈。当闺女的结婚,不跟家里通气可不行,我看看咱家还有啥好东西,回头你带上,好去见你未来的丈母娘。”
    杨秋菊想给儿子多准备点东西,好宁馨妈妈对自家儿子有个好印象,最好能立马同意婚事。这不,她把话撂下,就去翻箱倒柜,看家里有没有好存货了。
    这年头,但凡家里有点好吃的东西,比如说糖、点心之类的,都会让家里的大人藏起来,一般都是拿出一点来哄自家小孩子,大部分留着走礼。
    杨秋菊把留着的麦乳精、山楂罐头拿出来,又跟儿子说:“玉航,回头你再套两只兔子,逮只野鸡啥的,我给熏干你带上。你再去供销社买上点心、糖果,第一次上门凑够六样礼也不少了。”
    “行,就照您说的办。”卓玉航去见未来岳母,该拿什么心里有数,他打算多送点礼。因为卓玉航有点心虚,这辈子早早把媳妇拐回家,不知岳母能不能同意,会不会知道他的来意把他打出去?
    宁馨这才下乡多久,满打满算还没俩月。如果舒怀敏知道女儿这么短的时间就找了对象,第一时间肯定会怀疑卓玉航,怀疑他做了什么才让女儿答应给他处对象。
    对大部分父母来说,自家儿女才是香饽饽,有问题的肯定是别人。
    第46章
    按说刚下乡的知青是没法马上回家探亲的,就算知青想家, 没有人给开介绍信, 他们也回不了家。
    如果宁馨想回家,得先拿到介绍信。这介绍信是出门买车票的关键所在, 没有介绍信买不了票, 哪里都去不了。
    这不,还是卓玉航去找老支书说明情况,让老支书给他们开介绍信。
    “好小子,还是你有本事,这么快把最有本事的知青搞定了。宁馨是个有能耐的姑娘,你也是咱们村最有出息小伙儿, 我看你俩挺般配的。行,我这就给你们开介绍信。”老支书说完, 痛快地给宁馨开了介绍信。
    不过因为知青暂时不能返城,老支书给宁馨开的介绍信打着采购中草药材的幌子。反正村卫生室确实缺药材, 老支书这么做也不算徇私。就算别的知青有疑问,这边也有借口堵上别人的嘴。
    介绍信是开好了,但是宁馨却没有办法立马动身,起码动身前她得安排好了正在治疗中的病人。比如有腿疼需要长期针灸的, 宁馨总不能不说一声就把病人扔下不管,她得把病人安排好。
    等宁馨把病人的诊疗安排好, 还有一件事需要去办,就是回家之前去看看一直没有消息的堂哥宁杰和堂姐宁雪。
    这俩人被安排到邻镇上,离宁馨这边有十几里的路程。可能就是因为距离有点远, 所以宁杰兄妹和宁馨没有联系上。毕竟他们知青到这里的时候,只带了行李,却没有交通工具。
    这年头自行车属于比较金贵的大件,农村有的人家不多,况且就算有也不舍得往外借。所以宁杰就是想来看看宁馨,都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如果他靠两条腿走路,起码得耽误两天的时间,请假都不好请。所以至今三人都没有联系上。
    宁杰和宁雪没有金手指,他们兄妹的日子过得可不如宁馨这样自在。自打来到农村,就天天干农活赚工分,整天累得腰酸背疼、灰头土脸的,除了想早日回城之外,想起宁馨的日子并不多。
    只不过三人到底是堂兄妹,宁馨如果回家,一定得去看看宁杰和宁雪,了解一下他们的信息,如果回到家中,亲人询问他们的情况,宁馨也有话回答。如果到时候一问三不知,在别人眼中,那就是宁馨的不是了,人家会觉得她没人情味,不知道牵挂堂兄妹。
    所以,宁馨无论如何都得走一趟。
    宁馨这边好说,她可以让卓玉航帮忙弄到自行车,去看望堂兄妹。
    卓家就有自行车,这不因为卓玉航在家,他爸卓文华就没有骑自行车去上班,而是选择去镇上坐车上班,他把自行车留在家中,万一卓玉航用到,也不用到处去借。
    “还是我送你过去。你还记得去大桥村的路吗?”卓这样玉航把自行车给宁馨推来,问她。
    确实,宁馨已经不记得去大桥村的路。这都过去多少年了,她本来就不是本地人,哪里还记得去大桥村的路。不过宁馨不服输地说:“鼻子底下不是有嘴吗,找不到路问问别人就是了。”
    “媳妇,你长得漂亮,还是我跟着你去安全点。”
    虽然现如今民风纯朴,一般出门不会遇到啥糟心事,但是还有万一呢。单身姑娘出门最好有个伴儿,省得遇到起了坏心的恶人。卓玉航就是觉得自家媳妇年轻貌美,怕她遇到不长眼的二流子。虽然以宁馨目前的本事未必怕二流子,但是遇到那种人也是膈应。如果卓玉航跟在身边,一般人轻易不敢打坏主意。
    “行,你想去就去吧。”宁馨看他打定主意要跟着,便不再拒绝。反正丈夫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了,他俩的关系也定下了,不怕别人传出闲话,宁馨就随他便。
    宁馨去大桥村看堂哥和堂姐,总不能空着手去,她觉得堂哥和堂姐目前最缺的是肉,恰好她空间里的肉最多,于是就拿出两块熏好的腊肉给他们带过去。就算别人眼馋问起,她可以说这肉是她拿钱跟村民买的。宁杰和宁雪也知道宁馨手头不缺钱,肯定不会怀疑肉的来源。
    两人商量好后,一起去了大桥村。幸好现在还不热,卓玉航又修炼有成,就算骑车带人出去十几里,一点问题都没有。
    两人花了大概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到了大桥村。虽然卓玉航是本地人,但他常去的地方是本镇,而邻镇,在他是半大小子的时候,偶尔跟着大孩子到这边来看过电影和样板戏。因为时间久远,他只记得去邻镇的路,还是边走边打听,才确定大桥村的准确位置。
    等他们快到大桥村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卓玉航停下自行车,“媳妇,咱们进空间吃点东西再过去。”
    宁馨跟卓玉航很有默契,马上就明白他的意思。玉航肯定是觉得当下粮食紧张,如果他们空着肚子过去,别人让他们吃饭,他们也不好意思吃人家的口粮。可是不吃的话会委屈自己空着肚子,这样的话,还不如找个隐秘的地方,去空间吃饱再过去。
    反正空间里不缺吃的,两人简单吃了些之前早已做好的饭菜,又在空间看了会书消磨了半小时的时间,约莫人家都吃过饭,他们才动身去大桥村。
    现在正是吃饭午休的点,知青点的人刚刚吃过饭。有的知青觉得干活累,正躺在炕上歇着;有的精神头足,正在看书;还有的凑到一起说话,谈话内容正式讨论他们这些知青什么时候能回家。
    卓玉航和宁馨打听着进了大桥村知青住的院子,刚进门就有人问:“你们找谁?”
    卓玉航马上笑着回答:“我们来找宁杰和宁雪,他们在吗?”
    就在他们说话的功夫,宁杰已经听到动静出来了,他看到宁馨惊讶地问:“馨馨,你怎么来了?”
    宁馨走上前,笑着跟堂哥说话:“二哥,一直没有你们的信息,我过来看看你们。姐呢?”
    宁杰有点无奈地回话:“小雪病了好几天,感冒还没好,在炕上躺着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