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4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对,然后你拿着证明去找刘场长,我跟他说声,他那边应该会放行。”卓玉航打算,如果刘场长不同意,他就答应他,等下次他回老家的时候,再给农场送两头野猪过去。有了这个诱惑,刘场长应该不会强留二舅的。
    于是,宁馨第二天就找到老支书那里,跟他说明情况。
    本来老支书听说宁馨要去部队就皱眉不语,听到宁馨打算把她二舅找来才舒展眉头的皱纹。
    宁馨医术都这么好,听说她的医术是跟姥爷学的,那她二舅的医术肯定更好。抱着这样的想法,老支书痛快地给宁馨开了介绍信和接收证明。老支书还说,如果还缺什么证明,回头他可以去镇上补办。
    宁馨带着介绍信和证明,再次踏上去农场的路。
    而卓玉航这边,等一到上班时间,他就给刘场长去了电话,说明情况,想把二舅调到农村。
    刘场长果然没有为难人,他痛快地说:“只要村里愿意接收,我这边倒是能放行。像这些下放人员,本来就是出来劳动改造的,只要不是往城里调,一般没人会为难。你要是愿意把你二舅调走,我这边没问题。对了,小卓,你什么时候能再回来,我还想跟你购买两头野猪……”
    “刘场长,野猪的事,只能等我回去再说。到时候弄到的话,肯定给你送去……”
    两人就这么把事情定下。
    第68章
    宁馨拿着证明找了过来,还有姥爷写给二舅的信, 她当面交给二舅。
    二舅看完信, 抬头笑着跟宁馨说:“既然馨馨愿意让我去那边,我就跟你过去。反正你姥姥姥爷都走了, 我在这里带着没意思。”
    跟在农场干活相比, 舒怀瑜当然更愿意行医。父亲的意思写得很明白,想让他去农村历练一番,多见识各种病症,依据所学继续钻研医术,不要放下所学的医术。等待时局变得明朗,也许能有机会回城。
    “那我帮舅舅收拾好东西, 再去找刘场长办手续。”宁馨自小在姥姥家呆的时间长,跟两个舅舅感情好, 所以才帮舅舅做出决定。这样既能让舅舅继续给人看病,她也能抽出身来去见丈夫。
    舒怀瑜的东西不多, 很快就能收拾好。二人忙完后,又拿着介绍信找刘场长办好手续,他们再回来拿上行李,跟刘场长告别后, 返回了三里堡。
    宁馨问:“二舅,你是想住在卫生室, 还是住在知青所?”
    “我看我还是住在卫生室,就不跟小年轻掺和了。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二舅,你是想在知青点跟那些人搭伙一起吃, 还是在卓家吃?”
    “我在卓家吃饭不大合适吧,要不我就在知青点跟人搭伙。”舒怀瑜怕跟卓家接触过多给外甥女添麻烦。
    可是杨秋菊得知宁馨二舅过来后,立马让宁馨把二舅叫家里吃饭。而且杨秋菊得知宁馨让二舅过来顶替她工作,她要去部队跟儿子结婚后,杨秋菊肯定大力支持。
    这不,杨秋菊款待过宁馨二舅之后,非得以后让宁馨二舅在卓家吃饭。她认为宁馨舅舅家都是有本事的人,当然想和他们家处好关系,所以不嫌宁馨的亲戚麻烦,反而想让人麻烦她。现在她把人情留下,以后自家有事也有脸求上门。
    不过,因为怕宁馨二舅在家吃得不自在,杨秋菊说可以给宁馨二舅送饭过去。
    舒怀瑜盛情难却,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外甥女未来的婆婆,他真不想麻烦宁馨婆家。
    之后,还是宁馨帮二舅拒绝了婆婆。
    村民对宁馨舅舅的到来很是欢迎,毕竟宁馨年轻,医术已经很不错;作为宁馨的舅舅,从年龄上来说,应该比宁馨更厉害才对。而且村民已经知道宁馨辞去卫生室的职位,是为了去部队跟卓玉航结婚过日子,大家对此抱有善意的想法,没有对她走抱有怨言,毕竟宁馨已经找了二舅接替她。
    不过,宁馨打算等小姑子结完婚再走。毕竟去部队路途较远,来回一趟不容易,她去部队后可能要呆一段时间再回来。而小姑子快要结婚了,她不可能现在走了到时候再返回来,还是等小姑子结完婚再走。
    不过,还没等宁馨走,郑东林已经拿到烟厂接收他的证明信,准备返回市里。
    当初郑东林一心想下乡,主要非常喜欢宁馨,想跟她在一个地方呆着。年轻人总是冲动的,尤其是为了感情,能不顾一切。那时他没有经过父母同意就偷偷报名下了乡。
    可是郑东林的父母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在乡下受苦,这不一接到儿子要求回城的信件,他们立马找关系给儿子安排职位。
    只要城里有单位接收知青,这边知青办不会不放人的。
    郑东林能返城一事鼓动其他知青思绪波澜。知青们下乡这么久,已经完全了解乡下生活。虽然当初有部分人是抱着理想来到农村的,但是他们可不想在农村扎根一辈子。
    这不他们一听说郑东林能回去,纷纷起了心思,想想自己家里有没有可利用的关系,把他们调回去。可惜,大多数知青都出生于普通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多,实在是没有那么多职位给他们留着。
    郑东林要走了,按说大家应该要送送他。只是知青们心情不好,心绪不高,没心思给他办送行宴。倒是郑东林本人因为能回城非常高兴,他买了肉回去,给大家加菜。
    宁馨也听说郑东林要走的消息,她一点都不觉得稀奇,因为上辈子也是如此。郑东林没有追上她,很快就返城了。
    等郑东林走这天,大家一起去送他,宁馨作为下乡知青中的一员,也去给他送行。
    郑东林背着打包好的行李,跟大家告别。
    “我要走了,祝你们好运。”
    “一路顺风。”
    大家看着郑东林意气风发地回城,心里和脸上均露出羡慕的神色。但是大家都没他的好运气,暂时没法回城。
    梁国栋向宁馨借了卓家的自行车,去送郑东林到镇上坐车。
    郑东林临走之前,站到宁馨跟前,深深看了她一眼,“宁馨,我要走了,祝你幸福。”
    然后他扭头深叹一口气,彻底把宁馨放到心底的角落。自此之后,宁馨只是他曾经爱慕过的同学,也许他跟她以后再无交集。
    “国栋,走吧。”
    梁国栋蹬起自行车,郑东林跳上后座,最后冲大家摆手告别,很快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郑东林走后,知青们沉寂了一阵子,很长一段时间提不起精神。而宁馨却很忙,忙着跟二舅介绍村里的一切,忙着给二舅介绍她看过的病人,忙着炼药……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很快到了卓玉婷结婚的喜庆日子,宁馨住在卓家,一大早就起来帮忙送嫁。
    卓玉婷上身穿了件红色的喜服,底下配了件藏青色的裤子。这身衣服是李中华陪卓玉婷买来结婚穿的。虽然宁馨觉得土气,但是时下大多数人结婚都选择这么穿,宁馨想她结婚时绝对不穿这样的衣服,也许到时候她可以选择穿一身军装。
    因为三里堡到市里有几十里路程,李家弄不到客车拉新娘,还是杨秋菊跟老支书申请用村里的拖拉机,才解决结婚这天新娘坐车的问题。
    这天,宁馨跟二舅作为新娘家的亲戚,都去坐了酒席随了礼。他们吃过喜宴,宁馨去看过小姑子,跟她说了几句话,就坐着拖拉机回来了。毕竟这天新郎家才是主场,新郎家这边会闹得厉害。
    闺女一出嫁,杨秋菊猛然觉得家里空了很多,就跟少了好几口人似的。她寻思不久宁馨也要去部队了,不舍地说:“你们一个个都走了,家里又剩了我一个。”
    “姨,就算我们走了,又不是不回来。等我去那边安排好,你也可以过去住一阵子。”
    “等你跟玉航结了婚,就得改口叫妈了。”杨秋菊忽然打趣起宁馨。她还想着等宁馨有了孩子,可以过去帮她带带孩子。
    宁馨只听了能作害羞状低下头。其实她已经习惯喊婆婆为妈,一点都不羞涩。
    在宁馨的帮助下,舒怀瑜已经熟悉了村里的生活,比在农场时悠闲自在多了,最重要的是他能在这里捡起医术,继续给人看病。他这边衣食住行安排好后,宁馨也放下心,打算启程去部队。
    因为自从妹妹结了婚,卓玉航就在空间催促媳妇,让她赶紧来部队陪他,他们可以在部队举行热闹的婚礼。
    知道宁馨要去部队,杨秋菊开始给儿子准备要带的东西,她让宁馨带的多数是吃的东。因为卓玉航在部队,不需要家里给他准备衣服。
    准备好一切后,宁馨跟婆婆告别,让舅舅把她送到镇上。
    “舅舅,您赶紧回去吧,我这就上车。”
    舒怀瑜嘱咐:“馨馨,去了有事就给家里或者给我写信,抽空回来看看。”
    “嗯,知道了,舅舅,我上车了,您也赶紧回去吧。”
    “你先上车,等你走了我再走。”
    舒怀瑜望着逐渐消失的汽车,心里默默为外甥女祝福:希望馨馨一辈子能幸福。
    宁馨坐车到了市里,买了去c市的火车票,登上去c市的列车。卓玉航所在的部队就在c市,不过是在郊区,等宁馨到了那里,还要转车。
    不过,昨晚宁馨已经跟卓玉航说好,等到那里,卓玉航会去接她,就算他没空去接人,也会托人去接她。
    时下火车速度太慢,到c市要用一天多的时间,宁馨买的是坐票,看来她又要忍坐着忍一晚上。到了火车中途,天擦黑的时候,宁馨斜对面的空座上坐了人,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还带了三个孩子。
    第69章
    女人刚上车的时候,怀里抱着个孩子, 手臂上还挎了两个大包袱, 后面紧跟着两个小孩拽着女人的衣角。
    宁馨本来就稀罕孩子,看这位大姐带着孩子, 还带着好多东西, 连忙起身帮忙,安排她和孩子坐下。不只是宁馨,邻座的热心人也都帮忙。
    因为三个孩子看起来不大,可能大姐只买了一张坐票。时下的人比较纯朴,看孩子没地儿做,有人就说挤挤, 让孩子坐下。他们让大点的男孩挤在中间坐下,宁馨趁机把看起来是小二的女孩抱到怀里:“来, 姨抱着你坐会儿。”
    附近就她一个年轻女性,还是她照顾女孩比较好。小女孩可能是第一次出门, 虽然对周围很好奇,但是眼神怯生生的,性子很是乖巧,宁馨抱她都不知道反抗, 任由宁馨把她揽在怀里。
    抱孩子的大姐坐定之后,连忙和大家道谢, 也跟宁馨道了谢:“谢谢你,大妹子。”
    宁馨打量一下对面的大姐,看她肤色较黑, 脑后挽着发髻,地方口音比较重,一看就是农村来的。路上挺不方便的,不知她带着几个孩子去哪里。
    “没事,小姑娘挺乖,挺可爱的。”
    有人问起大姐:“你这是带着孩子去哪里,走亲戚啊?”
    这年头人情味很浓,大多数人性子朴实,对外人的防备心不大,有人问,大姐就笑着回答:“俺家那口子在部队当兵,这不前阵子来信儿,让俺们娘四个过去随军。”
    周围的人听说大姐男人是军人,都为她能随军高兴,接下来对她和孩子更加照顾。
    宁馨一听说去部队随军,马上问:“大姐,你去哪里的部队?”
    他们坐的是一趟车,目的地不会一样的吧?
    “俺去c市,俺男人说到了那里会来接俺们。”
    宁馨觉得真巧,“我也市去c市部队,咱们应该市去一个地方吧。”
    “大妹子,真巧,你家有人在部队啊?”
    “嗯,我对象在部队,我这次过去看看他。”
    “那太好了,可有人跟俺作伴了!你不知道,俺头一回带孩子出远门坐火车,家人把俺们送上车,俺就怕下车没人来接。俺心里发毛,有妹子作伴,俺就不害怕了。”
    “大姐,等下咱们一起走。”
    大姐知道和宁馨顺路后,看着她亲切地不行,跟她聊起天来。通过聊天,宁馨得知,大姐名叫李彩霞,她男人叫吕龙海,现在是营长。家里有三个孩子,分别是吕红军、吕红红、吕红旗。
    本来李彩霞一直是在家跟婆婆一起住的,前不久婆婆因病去世,处理好婆婆的后事后,丈夫申请让她们娘四个随军。
    这不卓玉航所在的部队刚调整分配了一批房子,吕龙海和卓玉航都分到房子,就都让家属过来随军。不过因为卓玉航和宁馨没有结婚,部队领导又看中卓玉航,提出让他未婚妻到部队举行婚礼。
    虽然宁馨不认识吕龙海,但她估摸着这人应该是丈夫的战友。既然都是军属,多帮点忙也是应该的。
    宁馨一边聊天,一边逗怀中的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姑娘抬头看了宁馨一眼,微微笑了笑,却没有回话。
    大姐忙说:“这孩子头回出门,性子也腼腆,可能不好意思跟你说话。红红,快给姨说你叫啥。”
    小姑娘还是害羞不说话。
    到了吃完饭的时候,宁馨把她带的白煮鸡蛋和烧饼夹肉拿给两个大点带孩子吃,他们才张口喊她姨。吕红军看着比吕红红活泼些,吃了宁馨给的东西后,跟她说了好些话。
    李彩霞看宁馨如此照顾自家孩子,跟宁馨谢了又谢。
    晚上,宁馨抱着小姑娘睡的觉,累得她胳膊酸疼,却没敢闭眼睡觉。因为她生怕自己睡着会松手把孩子给摔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