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5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山楂是卓玉航在附近山上摘的,宁馨给切成片晒了半干,不会太硬,吃着刚好。
    本来宁馨还给孩子们准备了苹果,当饭后水果吃。但是她看孩子们吃得太多,怕撑着他们,就没再让他们吃苹果,而是让俩孩子吃了几片山楂片。
    俩孩子吃饱喝足挺高兴,宁馨说啥他们就干啥。
    “红军消消食把作业写完,红红在一边玩。”
    卓玉航看媳妇把孩子们管教的乖巧听话,笑着说:“媳妇,看来你管孩子有一套,以后咱家宝贝就靠你管了。”
    宁馨问:“那你呢?”
    卓玉航立马说:“孩子要是不听话归我管。”
    宁馨马上警觉地说:“以后你不能打孩子。”
    “不打,不打,我能舍得打孩子吗?”
    以后的事谁知道呢?如果孩子皮上天,也许卓玉航就忍不住动手了。
    随后几天,果然又有三个孩子出现发烧症状,而且他们都被蚊子叮过。这几个孩子全都送到医院看了,确定是大脑炎。
    因为之前医生的交代,及时给孩子们治病,确实省了不少事。之后很多天,家属院没有再出现此类症状,大家才真正放下心来。
    李彩霞带小儿子在医院住了三天院才回来。可能是因为宁馨给孩子喂过一次药的关系,吕红旗康复得快。回来后,李彩霞和吕龙海特意过来感谢宁馨和卓玉航对俩孩子的照顾。
    而其他住院的孩子,都住院五天以上才回家。
    有的人就找李彩霞打听:“你家孩子最小,住院时间最短,你给他吃啥好东西了,好的这么快?”
    李彩霞仔细一琢磨,“在医院里能吃啥,就是在食堂给孩子买小米粥、鸡蛋羹喝。”然后她忽然想起来什么,说:“带我家红旗进医院前,让宁馨妹子帮我看了会儿孩子,她给红旗量了体温,还给孩子用那啥擦了身体降温,还给孩子捏了捏。等我家那口子带孩子到医院,红旗就有精神了,医生说看起来不太严重,可是去医院之前已经烧到39度多了。”
    李彩霞非常感谢宁馨帮她照顾孩子,不吝啬说好话。
    “我觉得吧,我家红旗好得快,可能就是宁馨妹子帮的忙管用了。你没听小卓说过吗,宁馨以前在村里当过大夫的。”
    赤脚大夫,能跟医院的医生比吗?她们以为宁馨也就会点皮毛,难道真有本事?但是听了李彩霞的话,她们都对宁馨好奇起来,好奇她的医术是不是很好。
    第82章
    不管怎样,话被李彩霞传了出去, 家属院的军嫂们即便是疑惑宁馨是否有真本事, 也不会当面问她。
    如果问了,就算是宁馨有本事, 她也不会大刺刺地说:“我会给人看病, 你们都来找我吧。”
    若是宁馨没本事,她们当面问,岂不是上门打别人脸?不好。
    但是,自此之后,个别军嫂开始有意无意接触宁馨。尤其是哪个军嫂身体不舒服,又不想找部队军医看病, 就去找宁馨。因为部队驻地的卫生所有两个医生,但都是男的, 女家属有时生病却羞于找男医生看病,就主动找上宁馨。
    大多数女军嫂问的都是隐私小毛病, 宁馨都私下帮忙解决了,而且宁馨本人有医德,不管是谁找她看病,她给人看过什么病, 从不会给外人说。
    所以,宁馨在军嫂圈里的人缘越来越好, 后来发展到家里小孩子哪里不舒服,军嫂们也找宁馨帮忙看看。因为找宁馨看病不花钱或花钱极少,有时给说个小秘方就能轻松解决, 导致找过她看病的军嫂越来越相信她。
    尤其是随着冬天的来临,小孩子又在家里憋不住,出去玩时跑得出了汗,最容易感冒。刚有感冒症状时,找宁馨看看,让宁馨给推拿按摩几回,再喝点姜汁红糖水就能好个差不多。
    当然,军嫂们也不是白让宁馨看病。基本每个找宁馨瞧病的人,完事后都会拿点东西过来感谢宁馨,有时会送她几个鸡蛋,或送她点新鲜蔬菜;有时还会主动帮宁馨捎东西啥的。反正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她有两把刷子。
    经常有人找宁馨看病,卓玉航却开始心疼,“媳妇,现在经常有人找你看病,你会不会累?”
    他媳妇可是孕妇,肚子越来越大,行动越来越不方便。现在卓玉航看到媳妇走路都会担心她,别说好多人来麻烦媳妇看病了。
    如果真对媳妇和孩子带来危害,卓玉航即使得罪人,也会帮媳妇推掉那些麻烦媳妇的人。
    不是卓玉航自私,又不是媳妇一个人会看病,而且媳妇和孩子对卓玉航太重要。等媳妇生完孩子,做完月子,如果再找她帮忙,卓玉航自然不会阻止。
    “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我没事,孩子也不会有事。”宁馨给丈夫做保证,她又强调一回:“你又不是不知道,自从修炼后咱们身体强健,再没生过病。你看我帮得感冒的孩子看病,从没有被传染过,我觉得应该是身体的抵抗能力增强了。”
    “确实是。但是我怕你太累。”卓玉航看着鼓着肚子的媳妇担心得直皱眉。
    “嗯,我会注意的。”宁馨觉得军嫂们也不是没有眼色的,现在看着她肚子大起来,找她看病的次数都减少了。
    “那你自己悠着点,别累到了!”卓玉航触摸到媳妇的肚子,感受到肚子微微鼓起来一块,他惊喜地说:“媳妇,宝宝又动了。”
    他现在每天都能感受到胎动,但是每次都有惊喜的感觉。那种喜当爹的喜悦感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卓玉航有时会想:怪不得后世很多父母会溺爱孩子。他觉得,等自家孩子出生后,他自己恨不能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把全部的爱给孩子。
    当然,如果以后孩子犯了错,他也会好好教育孩子,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最起码,能把自己照顾好。
    父母对孩子的一片心,掏心掏肺都不觉得过分。
    宁馨抚着肚子轻轻翘起嘴角微笑:“咱家宝宝出生后肯定是个闲不住的孩子,在肚子里就爱动得很。”
    “我看也是。”卓玉航看媳妇此时的微笑散发着特殊的母性光辉,特别迷人,不由赞美:“媳妇,你越来越好看了。”
    宁馨:“胡说,你是说我越来越丑了吧。我现在肚子这么大,肚皮上还有妊娠纹……”她一边说,一边打算生育后一定要做出美容肌肤的药膏,淡化斑痕。
    卓玉航忙打断她的话,“媳妇,我说得是真的,以前我从没注意你有这样的笑容,今天才发现,你摸着肚子笑得时候特别美。反正我觉得你好看,比别人都好看。”
    卓玉航不是很擅长说甜言蜜语,但是他每说一句却是真心实意,宁馨明白这点。
    “不用对我甜言蜜语,我也知道你对我好。”
    卓玉航点头,“那是,咱俩的感情可不一般,别人都比不了。”
    军人们几乎长年无休,起码卓玉航今年没有休假。再说媳妇大着肚子,她哪里都去不了,还不如留在部队过年。
    年前,小两口跟家里通信的时候,分别告诉家人目前宁馨的状况。卓玉航着重问了问他妈,到时候他媳妇生了,能抽出空照顾媳妇月子吗?
    如果亲妈没空的话,卓玉航打算找李大姐在白天帮忙照看下媳妇,等他下班回来后接班。其实卓玉航盼着他妈过来,毕竟外人怎么不如家人处起来方便些。
    杨秋菊接到三儿子的信,拿着到卫生室找宁馨舅舅读信,顺便把宁馨写的信给他。
    因为卓玉航写家信时,也让媳妇给二舅写了回信。现在已经形成习惯,每次宁馨都跟二舅写点什么,比如聊聊怎么治疗某种病症……
    所以杨秋菊接到部队来信,每次都找宁馨舅舅。
    不过因为部队的信件是需要检查的,舒怀瑜懂得这些,还没有问过宁馨关于药丸和膏药的事。之前宁馨留下的药丸用完之后,宁馨又给二舅寄了一些回来。
    这就导致舒怀瑜更加好奇,馨馨到底用什么法子制作的药,怎么就是比他做得好,用起来疗效更更快?
    不过,现在时局紧张,舒怀瑜是不敢乱问的,有问题只能暂时憋着。
    舒怀瑜跟杨秋菊读了卓玉航和宁馨的来信后,又听杨秋菊口述,帮她写了回信。
    说实话,自从舒怀瑜帮杨秋菊读信后,真是方便很多,不用杨秋菊拿着信到处求人读信了,要不她只能等丈夫回来让丈夫读给她听。
    因为农村识字全的人真的不是很好找,而且次次麻烦人家,杨秋菊会不好意思。再说家信是给家人看的,外人看了容易传出去。
    舒怀瑜在这里正巧方便多了,因为每次的信件都有他一份,信里讲的事情差不多,所以杨秋菊更愿意让舒怀瑜读信。
    杨秋菊肯定地说:“你给玉航说,等儿媳妇快生的时候,我肯定去照顾她。不过,他得去车站接我才行。”
    前两个儿媳妇都是杨秋菊照顾月子,没道理轮到三儿媳这里她就不管了。杨秋菊又不是看宁馨不顺眼,当然得管。想当初她跟大儿媳关系不好,还是坚持照顾她月子了。
    舒怀瑜说:“杨大姐,要是家人没时间送去上火车,我可以送你上火车。只要坐上火车,你跟列车员讲清楚,让她们记得提醒你到站下车,路上肯定没问题,到了那边有玉航接你,你用不着担心路上遇到啥事……”
    杨秋菊要去照顾外甥女坐月子,舒怀瑜肯定支持。
    杨秋菊:“哪能让你送我,到时候让我儿子,要不让我家那口子送我就行了。”
    “那也行。他们要是没空,你不知道怎么坐车的话,我可以送你上车。”
    “行,我记得了。等过完年,我估摸宁馨差不多快生了,我就过去。”
    第83章
    这一年,因为宁馨大着肚子, 不方便出门去拥挤的地方, 就没有参加部队新年活动,体会到大集体过新年的热闹景象。但是她听丈夫说大汇演挺热闹的, 不仅部队家属和战士们都有节目表演, 还有文工团过来演出。
    大年初一这天,大家都互相拜年,宁馨准备了瓜子、糖块、地瓜干(蒸熟后晾晒的)等零嘴,等好多小孩子过来,宁馨把大部分零嘴都分给他们吃了,给他们把兜里塞得满满的, 乐得孩子嘴角弯弯,甜甜地喊她“婶”或“姨”。
    宁馨自从怀了孕, 对小孩子越来越有耐心,想到自己的孩子以后也会像这些孩子一样到处跑着玩, 甜甜地喊妈妈,她心里比喝了蜜都甜。
    转眼间,很快就到了三月底,杨秋菊临上车前, 给三儿子打了电话,让他一定不要忘记过去接她。杨秋菊选择周末这天坐车的, 因为这天丈夫休班,她让丈夫送她去火车站。
    杨秋菊带了不少东西,其中还有舒怀瑜让她捎给宁馨的东西, 小米和红糖。这两样是坐月子必不可少的东西,舒怀瑜不知从哪里弄了钱和票,买了一些,让杨秋菊带给外甥女。
    卓文华把媳妇送上火车,嘱咐一句:“等回来时给我单位打个电话,我好去接你。”
    “知道了。你回去吧。”
    第二天,卓玉航早早请好假,去火车站接人。杨秋菊一出站口,卓玉航就看到他妈。
    “妈,这边。”卓玉航冲他妈摆了摆手,紧跟着上前迎接,接过他妈手中的包袱和提篮。
    卓玉航:“妈你带的啥东西,还挺沉?”
    “我给宁馨准备的鸡蛋、小米、红糖,宁馨她二舅也给带了一份红糖和小米。”杨秋菊攒的鸡蛋都给闺女留着吃了。不过她跟要好的邻居说好了,让别人给她又攒了份鸡蛋,这不来的时候还带了一提篮鸡蛋。
    “妈,路上没遇到啥事吧?”
    “没事,能有啥事。对了,宁馨还好吧?”杨秋菊转眼问起儿媳妇的身体状况。
    “挺好的,她胖了不少……”
    岳母跟亲妈就是不一样,相处起来不用那么客气。卓玉航熟稔地跟亲妈聊起家常,说话不像面对岳母时多了一份小心。
    军嫂们得知卓玉航他妈来了,又开始议论纷纷。
    “听说小卓他妈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了。”
    “宁馨脾气挺好的,应该不会跟婆婆红脸。”
    “要是小卓他妈看宁馨好欺负呢,会不会背着小卓欺负他媳妇?”竟然有人提宁馨担心了,担心婆婆给她穿小鞋。
    话说当下这年头,一般大都是婆婆强,儿媳妇弱。因为老封建习惯传下来,还有“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思想影响下,大多数婆婆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甚至是管着家里的所有口粮。
    儿媳妇进门后,要伺候丈夫,生儿育女,孝顺公婆,这才是好媳妇。要是遇到个讲理的婆婆还好,儿媳妇的日子能好过些;要是遇到个极品偏心眼婆婆,儿媳妇的日子可就难过了。一旦哪里让婆婆看不顺眼,不是被骂,就会被克扣口粮,连饭都吃不饱……
    “我看小卓他妈说话挺好相处的,也许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
    “谁能从面上一眼看出小卓他妈是不是好婆婆,有些人长得慈眉善目的,心可狠了。”
    “我见过这种事,我们那边有个婆婆在外面说话待人可好了,可是对她媳妇真不咋地……”
    很多军嫂找宁馨看过小毛病,都承她的情。大多数军嫂心思是纯朴的,没有看笑话的心思,还真是为宁馨担心。
    “那要不咱们抽空多过去看看,要是她婆婆欺负她,咱们帮着点。”
    “对,咱们去了,她婆婆总不会当着外人的面欺负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