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6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06章
    卓玉航和宁馨早已商量好,生完二胎就不生了。孩子多了累心, 生多了女人还伤身, 有俩孩子作伴就很好,他们已经很满足。毕竟上辈子他们可是一个孩子都没有, 这辈子能有俩孩子承欢膝下, 不管是男是女,都是修来的福气。
    吃完冬至饺子,过完腊八,转眼间又到了新年。今年过年卓玉航又不能带媳妇孩子回老家,因为再过一个多月宁馨就要生了,年前年后来回坐车太拥挤, 实在不适合孕妇出门。
    这样,卓玉航准备了一些年货, 分别给老家和岳母那边寄过去。
    其实,自从宁馨跟卓玉航随军以来, 夫妻俩一起回家探亲的次数真不多,一年能回去一次就不错了。所以晓悦也就跟着回去过两次,那时她还不太记事,对老家的印象真不多。但是小孩子都喜欢出门走亲戚, 晓悦一听不能回去看爷爷奶奶,她还不开心呢。
    倒是卓大哥家的三个儿子在放暑假的时候来过部队两次。三个孩子出门大人肯定不放心, 那边把孩子送上车,找人在火车上照顾着,这边下车就接人, 倒是一路平安无事。
    大年初一这天,卓玉航出门给战友们拜年,宁馨不方便出门,但是很多人来给宁馨拜年。小孩子们拉帮结伙来了一波又一波,大声给宁馨拜年。
    宁馨每年准备的零食多,又好吃,她这里不仅有瓜子糖果,还有裹了糖衣的花生、蒸熟又晾干的红薯干、五香或麻辣的肉干,这些都是别人家没有的,每个孩子来了,宁馨都分给他们一些,所以孩子们都喜欢来宁馨这里拜年。有的机灵鬼甚至混在人群中来两三次,宁馨见了只觉得好笑,但她装作不知道,还是会把吃食分给这个机灵鬼。
    当然,大部分孩子都是实诚孩子,每年能在宁馨这里领到一次好吃的零食就非常满足了。
    大年初二这天,应该是回娘家的日子,今年宁馨又不回娘家,卓玉航正好歇班,一家三口就窝在家里,合力给肚子里的宝宝做胎教讲故事。
    远在老家的杨秋菊却做了一桌子菜,用来招待回娘家的闺女一家。
    这几年卓玉婷又添了个女儿,儿女双全,还不用跟婆家住在一起,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出嫁前有点任性的卓玉婷,因为丈夫的背后教妻,性格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原来她可能会因为嫉妒别人当面说不太好听的话,但是现在她就算心里不平衡也知道憋着,回家再跟丈夫发牢骚。
    再说卓玉婷偶尔还会收到三哥三嫂寄来的东西,一年又见不了几次面,远香近臭,她现在忘了以前的不愉快,只记得三哥三嫂对她的好了。
    卓玉婷问:“妈,等三嫂生了,你是不是要去伺候月子啊?”
    杨秋菊想都没想回答:“我肯定得去。你三哥多忙啊,他根本没时间照顾你三嫂,我不去谁去?”
    亲家母还得上班,肯定没时间去照顾月子,也就她能腾出功夫来照顾儿媳妇坐月子。
    杨秋菊作为婆婆,在农村来说,可真是好婆婆了。儿子们结了婚,她没想当家做主,给儿子们都分家了;她也没把儿媳妇留着身边尽孝,直接让宁馨随军;儿媳妇们每次生了孩子,只要用得上她,她都尽心去伺候月子……
    可以说,这年头像杨秋菊这样明理的婆婆真不多。很多婆婆都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心理,对待儿媳妇比较苛刻,即便是儿媳妇已经生儿育女,为家里操劳多年,有的婆婆跟防贼似的防着儿媳妇,就怕一不注意儿媳妇会把东西偷偷搬回娘家;儿媳妇上桌吃好东西,婆婆也会心疼,跟割了她的肉一样;平时干活却恨不能把儿媳妇当老牛使唤……
    卓玉婷羡慕地说:“我三哥那里啥样啊?要不是带着俩孩子,我也想跟着你去看看……”
    杨秋菊直接帮儿子解决了麻烦,“你三哥那里地方小,去太多人住不下。等他啥时候换了大房子,孩子们也长大了,你再带孩子去看你三哥。”
    相比家里来说,卓玉航住的家属院确实不宽敞。每次家里去了客人,都得凑合着挤挤。
    “那就算了,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妈,等你去的时候,帮我给三嫂捎点东西……”卓玉婷经历这几年的婚姻生活,已经懂了人情往来,这不知道宁馨要生了,打算让妈给三嫂捎块布料过去走人情。
    “行,你到时给提前给我送过来。”杨秋菊一口应下。闺女结婚后变得越来越懂事,她非常欣慰。
    别看闺女和儿子是亲兄妹,可是他们都各自成家立业,肯定是先顾自己的小家,才能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兄弟姐妹。嫁出去的闺女更不用说,用上娘家兄弟的时候多。只要闺女跟娘家兄嫂处好关系,到时候越到麻烦,说不定哪个哥哥就拉她一把。这就是杨秋菊当娘的心思。
    “希望这次三嫂能生个男孩,这样就儿女双全了。”
    “我也盼着你三嫂生个儿子。”
    到底老思想作怪,不管是卓玉婷还是杨秋菊都希望宁馨生儿子,这年头家里没个儿子,总让人瞧不起。
    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到了天刚刚转暖的阳春三月,杨秋菊早已包袱款款来到部队,专门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宁馨到了预产期,卓玉航早早把人送到医院待产。
    宁馨在医院呆了一天,第二天上午经历阵痛生下一个男孩,六斤八两重。恰好这天卓玉航请了天假,陪媳妇待产,等护士抱着孩子出来,他激动地接过襁褓中的儿子,咧着嘴笑开了。
    杨秋菊也高兴地很,抱着刚出生的孙子乐呵呵地直笑。虽然她不嫌弃孙女,但是又得了个孙子更好。
    幸亏晓悦姑娘上学去了,不然看到奶奶和爸爸这么开心,还以为他们只喜欢新出生的弟弟,不喜欢她了。
    刚出生的孩子皮肤红通通的,黑色的头发紧紧贴着头皮,模样还真不怎么好看,但是那双黑葡萄似的眼睛亮晶晶的,清澈透亮,让卓玉航怎么看都看不够。
    都说庄稼看着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家的好,还真是这样,自家的崽子怎么看怎么稀罕。
    卓玉航陪了媳妇孩子一会儿,不舍地把孩子放到媳妇身边。
    “妈,你看着点,我回去炖点汤来。”
    “行,你放心吧,我就在这里看着。”
    卓玉航回家时,见到的熟人都问他媳妇生了男孩还是女孩。
    “是个男孩,六斤八两呢。”
    “有儿子了,恭喜你啊!”
    消息传开后,大家都说宁馨运气好,生了个儿子。眼下的观念就是:不管女人嫁的多么好,她自己再有本事,还是能生儿子比较重要。
    军嫂们在背后八卦:“看宁馨脸面好,还以为生个闺女呢。”
    “从后面看不显肚子,看着也像男孩。”
    “到底宁馨运气好,这下有了儿子,终于可以放心了。”
    晓悦放学回来后,先去屋里找妈妈,没找到,又去厨房找到正在做饭的卓玉航,她兴冲冲地问:“爸爸,妈妈生小弟弟了吗?”
    “生了,是个弟弟,以后你有伴了。”卓玉航嘱咐女儿:“晓悦,你赶紧吃饭,我还得去医院给你妈和奶奶送饭。”
    卓玉航知道不能因为有了小的忽略大的,所以给女儿炒了她爱吃的菜,准备打发她吃饭后再去医院。
    晓悦一听妈妈还在医院,顿时不开心了,“怎么我妈和弟弟没回来?我想看弟弟。”
    “再等一天,要是没事,明天就接他们回来。”
    晓悦拽着爸爸的衣角撒娇:“爸爸,我想看弟弟,你带我去找妈妈吧!”她真好奇弟弟长什么样,毕竟弟弟在妈妈肚子里,她还给弟弟讲过故事呢。
    “不行,你还得上课,明天弟弟就回来了,到时让你随便看。”卓玉航坚决拒绝了女儿的要求。
    晓悦知道爸爸轻易不会让她旷课,只好噘着嘴吸收吃饭。
    饭后,卓玉航嘱咐:“晓悦,我先去医院送饭,你等会别忘了去上学,明天就能见到弟弟了。对了,有事就找隔壁叔叔阿姨……”
    卓玉航嘱咐了女儿,带着饭菜火急火燎赶去医院送饭。虽然医院也供饭,但是总不如家里做的吃着舒心。正好他今天有空,自然想让媳妇吃好点。
    等卓玉航赶到医院,汤还是热乎的,喝着正好,宁馨喝了两碗汤,又吃了几个白煮蛋。等儿子饿了要吃奶的时候,很快有了奶水。
    娘几个医院里呆了一晚上,孩子没啥事,第二天听完医生的交代,收拾一大堆东西回了家。
    这次晓悦终于见到期盼已久的弟弟,但是她的第一句话是:“妈,弟弟怎么长得有点丑啊?”
    宝宝的皮肤还没变白,眉毛稀淡,乍一看确实不怎么好看。
    杨秋菊听了孙女的话笑起来,“没事,过两天你弟弟就会变白,会变得更好看。”
    虽然弟弟有点丑,可对晓悦来说,弟弟像个新奇的事物,吸引了她大部分精力。放学她也不出去皮了,回家就钻到屋里看弟弟。
    “妈,弟弟的拳头好小,真可爱。”晓悦尝试让弟弟抓住自己的手指,结果小家伙真攥住了姐姐的一根指头,还攥得紧紧的。
    还有弟弟的小脚丫,也很可爱。晓悦觉得弟弟很好玩,都不想去写作业了。
    但是等弟弟哭的时候,晓悦觉得弟弟很闹人,好在奶奶和妈妈会哄孩子,很快就把弟弟哄好。
    第107章
    至于小儿子的名字,两口子早已商量好, 生女孩叫卓晓然, 生男孩叫卓晓晨。小二自然叫卓晓晨了。
    晓晨总体上来说是个乖孩子,就是饿不得, 一饿就扯着嗓子直嚎, 把他喂饱就不用太费心了,拉了尿了他也哼唧两声,但是没那么着急。
    宁馨观察到儿子的小性子,跟丈夫说:“从肚子里就看出来了,这就是个好吃的。除了刚开始怀孕那一阵儿我吐过,后来一直胃口不错, 到了怀孕后期,老是觉得饿, 你看现在这孩子就是饿不得……”
    卓玉航:“能吃总比不吃强。”等儿子大点,得磨磨他的急脾气。
    可不是, 孩子要是不爱吃东西,大人得急死。
    杨秋菊见识孙子的急脾气就说:“能吃好,能吃是福气。”
    等宁馨出了月子,杨秋菊看儿媳妇家里家外一把罩, 还有儿子和街坊邻居帮衬着,她就带上儿子儿媳给她买的东西, 又包袱款款回了老家。
    婆婆一走,没人给宁馨搭把手看孩子,就看出她忙来了。晓悦快放学的时候, 她得把饭菜准备好吧,有时做着饭呢,小儿子的哭声传来,可不就耽误事。等女儿放学了,她饭还没做好呢。
    宁馨又爱干净,大人孩子的衣服要经常换洗,小儿子的尿布要天天洗,可不就占用了她很多时间料理这些琐事。
    而且宁馨出了月子之后,她又把孟旭接到家里继续教学,她的日子可算是忙起来了,整天围着三个孩子转,还得抽时间给部队炼药,有时事赶事凑到一起,她肯定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
    好在孟旭懂事,带着孩子也可以给他讲课,给他不知任务,可以让他独自完成,不用她全程管着。而且宁馨忙得脚不沾地,孟旭有时还可以帮她看看孩子。
    孟旭学知识很快,尤其是背诵知识,但是学习中医不可能只靠背诵就能成为一名大夫,他还得熟悉各种药材,学会抓药、配药,将来还得学把脉,学该怎样治疗各种病症……
    反正生了二宝的宁馨非常忙,时间就在忙碌中匆匆流逝。
    因为喂养得好,已经六七个月大的晓晨宝宝长成一个胖娃娃,能独自坐着玩拨浪鼓。他的小胳膊小腿就跟长成的白莲藕一样,一节一节的,特别可爱。只要晓晨宝宝吃饱了,一般是不爱哭的,算是比较好看管的孩子。所以,已经上了育红班的晓悦对这个弟弟也很喜欢,放学经常逗弟弟玩,放假偶尔也会帮妈妈看会儿弟弟。
    当然,弟弟也有烦人的时候,他哭闹的时候就像魔音穿耳;有时还会不自觉地抓疼姐姐的头发……不过相比较而言,她还是觉得自家弟弟很讨人喜欢的。
    就算有了儿子,卓玉航和宁馨还是一如既往疼女儿,有好看的不了先紧着给女儿做衣服穿,平时不会因为儿子就忽略女儿。
    养儿子和养姑娘不一样,都说穷养儿子富养女,卓玉航和宁馨就是这样打算的,女儿要娇养,吃穿好一些,学到能立足于社会的本领;等儿子大些,要多锻炼儿子,让他自立自强,让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晓晨宝宝还不知道在未来父母对他和姐姐的差别待遇,就算知道,他也只能受着,因为他注定是家里地位最低的。
    今年是多事之秋,长达十年的文.革终于结束了。国家领导人去世,举国悲哀……□□势发生很大变化,这些都跟还是小人物的卓玉航和宁馨无关,他们记得明年就要恢复高考了,这是无数知识青年圆梦的机会。
    卓玉航和宁馨知道明年恢复高考,他们想要参加的话,应该及早准备起来了。
    虽然放下文化知识多年,但是卓玉航和宁馨得到空间传承之后,记忆力增强了,想来学习文化知识不是太难的事。
    可是卓玉航不打算参加高考了,因为他听团长说了,明年春天有个去某军校进修的机会,团长想推荐他去。
    只是这事还没成定局,卓玉航就没跟媳妇提过,想等事情有眉目再说。
    “如果我有去军校培训,出来一样有晋升的机会,就不用考大学了。”卓玉航跟媳妇解释说:“如果咱俩都上大学,读完有好几年呢,时间太长,太耽误事,还是你去考吧。”
    卓玉航有自信考上大学,可是夫妻俩一起上学,不可能在一个学校上学,军校又不自由,到时候势必得跟媳妇孩子分开几年,这是他不愿意的。如果那样,他觉得还不如在军校进修几个月,凭借自己的能力实干晋升呢。
    卓玉航为家庭考虑,宁馨也不是自私的人,她虽然想有个学历撑门面,但是也不能抛下丈夫和孩子不管不顾去上大学,宁馨也把自己的打算说了,“那我考个离家近点的中医大学,咱们一家也能经常见面。”
    “嗯,到时候可以把妈接过来,让她帮咱们照顾一下孩子。”
    夫妻俩很快把明年考大学的事商定好了,接下来宁馨从复习初中知识开始。她记忆力超人,又提前复习,学得非常顺利。
    宁馨不仅自己学习,还给关系亲近的弟弟、表哥、堂哥、婆家侄子等人分别去信,告诉他们国家政策变了,未来说不定哪天就有可能恢复高考,如果可能,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不要忘记复习文化知识,如果真的恢复高考,对大家来说就是机会。
    当然,这种事情是不能往外传的,自己人偷偷知道就行了。
    很快,卓玉航拿到进修机会,到省城军校去进修半年。虽然省城军校和驻地在一个省内,但不是同一个市,坐车去也要花大半天时间。所以宁馨不方便带孩子去看丈夫,都是卓玉航放假时回来看媳妇和孩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