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316章:赵昭昭番外篇 少年与山间的风(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赵昭昭出生在一个畸形的家庭。
    他的爸爸喜欢男人,却跟他妈妈结了婚,男人没有勇气对抗世俗的眼光,最后选择牺牲一个女人一辈子的幸福。
    有些卑劣,但也是人的劣根性。
    但纸包不住火,这件事最终还是暴露,赵母与赵父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吵,哭泣和眼泪,谩骂和崩溃,成了赵家的主旋律。
    彼时赵父还有一个同性情人,并且不愿意与之分手,在数次的争吵过.后,赵母绝望的选择离婚。
    倘若能够分开,各自过各自的生活,结局或许不那么美满,但对一个被骗了大半辈子的女人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然而事实永远不尽人意。
    在赵母四处咨询离婚事宜的时候,赵父开始不明原因的频繁发烧,而他的那位同性情人,刚刚被查出艾滋病。
    天就此塌了下来,赵父赵母双双染病,短短几年,先后去世。
    所幸两人留下了一些钱,足够让十几岁的赵昭昭完成学业,只是从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变成孤儿,外人都在猜测,赵昭昭恐怕很难坚持下去。
    没有人知道,赵昭昭心里甚至是庆幸的,他终于可以平静的过日子了,而不是每天都生活在母亲的眼泪和父亲的冷暴力中。
    这么说有些自私,然而耳濡目染,父母不幸的婚姻,早已给年幼的赵昭昭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阴影。
    不知道是否受家庭影响,赵昭昭发现自己也有些不对劲。
    比如,他关注男生多过于女生,比如,在青春期躁动的时候,男生们对着一些片子热血沸腾,只有他心如死水。
    赵昭昭恐慌害怕,甚至怨怼,他憎恨自己流着跟父亲一样的血液,也遗传了他骨子里的异样,也怨恨母亲的歇斯底里,导致他看到女生,就想起母亲狰狞的脸。
    赵昭昭惶恐害怕,小心翼翼的隐藏着自己的不一样。
    十八岁,他考上了大学,下铺是个很可爱的男生,笑起来有一对虎牙,赵昭昭控制不住的接近他。
    他的心思很快暴露。
    可想而知,在那个保守的年代,他会遭遇什么,铺天盖地的鄙夷目光,潮水般的淹没了他,走到哪儿,都会有人对他指指点点。
    赵昭昭可以不在乎周围人的眼神,可他受不了室友的疏远和嘲讽。
    “你不要跟我说话,看到你就觉得恶心。”可爱的男生不再可爱,而是换成了一副厌恶的表情,离得他远远的,仿佛他是洪水猛兽。
    整个大学四年,赵昭昭没有交到一个朋友,他从原来的迷茫难受,到逐渐淡定接受,再到最后的云淡风轻,他迅速的成长起来,也把自己伪装了起来。
    外面,他是俊朗的青年,谈吐有理,斯斯文文,内在,却是一片无边的黑暗。
    仿佛一个看着完好的苹果,实则果核已经腐烂。
    大四的时候,学校有支教偏远地区的活动,赵昭昭想也没想就报名参加了。他无牵无挂,走到哪儿,都是孑然一身,没什么差别。
    他所处的这个世界,看似繁华,却容不下他这一个人,何不离开。
    赵昭昭收拾好行李,来到了风灵村,这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世界,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喧嚣的热闹,这里的一切都灰扑扑、阴沉沉的。
    这里什么都没有,却有着与城市里截然不同的风。独属于这片大山,清透而宁静。
    赵昭昭忽然迸发出一股强烈的愿望,他觉得这里会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他要帮助这里的人们摆脱贫穷!
    是的,没错,一开始,赵昭昭是怀着这样的心情留下来的。
    他在城里活的千疮百孔,这里,没人知道他的过去,甚至因为是支教老师,还颇受村人的欢迎。
    或许,这里可以治疗好他的伤口。
    乡下不比城里,什么都要自己来,他人生地不熟,每一样都是摸索着来的,挑水做饭,他试了无数次,才有了个样子。
    第一次生火做饭,没有煤气,没有电器,要自己生火,他好不容易把火点燃,因为没经验,把锅放上去,火一下子又灭了,他急的趴在地上,对着灶口使劲地吹。
    浓烟呛得他不停咳嗽,白皙的脸也染上了锅灰,那一顿饭,一直花了他两个小时,最后煮出来,还是半生不熟。
    自然是吃不成的,他饿着肚子,茫然地蹲在屋檐下,好心的邻居大妈给他送来了几个饼子,他头一次觉得,一直看不上的饼子,也那么好吃。
    那之后,他就渐渐开始适应了,知道做饭要放多少水,知道什么野菜可以吃,怎么做好吃,他逐渐的融入了这里。
    他还自己种了一块地,就在屋后,他把它开垦出来,跟村里人要了些种子,种了白菜小葱,经常浇水除草,侍弄的十分精心。
    不得不说,他是个适应性很强的人,仅仅几天,他就把自己的生活料理妥当了。
    夜晚躺在松软的被子里,他开始筹划着上课的事情。
    这里的情况,他只来的时候简单了解过,很缺老师,孩子们得不到好的教育,很多甚至没有念书。
    赵昭昭觉得,自己有义务将一切都板正。
    他幻想着,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有朝一日,能重新回到这个村子,建设他们的家乡,届时的风灵村,一定与现在大为不同。
    越想越兴奋,赵昭昭没了睡意,大半夜的爬起来,点上蜡烛,开始写计划,他一口气写了三页纸,洋洋洒洒一大堆,每一个字,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希望。
    第二天,他预备去学校看看,顺便把学生召集过来,一起开个班会,也好了解一下情况。
    风灵村的学校十分简陋,说是学校,不如说是几间大一点的瓦房,操场也没有,只有一块方方正正的空地,孩子们一跑,尘土能飞半天高。
    看着这样的环境,再想想他城里的生活,赵昭昭心情复杂。
    孩子们得到消息,陆续过来,有些家长也跟着来了,想要看一看新来的支教老师。
    一个教室挤得满满当当的,孩子们有大有小。
    那时候,村里人还很喜欢生孩子,一家好几个,热热闹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