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1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03章 竹马何在(三十)探望
    那一夜, 苏蔷和于伯竟不谋而合地都彻夜未眠,干脆坐在茅草屋旁的溪边看夜看水聊人生,当然,还有一直沉默不言只坐在于伯身边听他们说话的刘正。
    在于伯确认她就在谷底后, 他拉了拉从山顶垂落下来的绳索,然后等在上面的刘正便也下来了。
    于伯对她说,虽然他已经尽力在帮刘正淡忘过往, 但那孩子每当入夜后仍不愿一个人单独待在家里, 这次也是准备将他送到他外祖母家小住几日的。但于伯没想到虽然他素日里对自己言听计从,可在听说他要离开一些时日后无论如何都要跟着他一起上路, 而因为不知前路是否危险,所以于伯坚持不从, 结果经过一大一小在路上的斗智斗勇后, 刘正终是如愿了。但他们也因此在路上有所耽搁, 否则按照原本的行程, 今日一早他便该赶到这里来了。
    虽然刘正不再似刚她刚去刘家村时那般怕生, 而且纵然动作有些生硬, 但这次见到她也懂了些礼数, 但苏蔷知道, 一些事情一旦发生, 那便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 无论以后他从于伯那里学到的本事再多性情再有多勇敢,无论以后他的路有多远住的又是怎样的房子,他都会觉得空落落的屋子里有他亲自接过来并埋在地下的阿娘, 他害怕她,却又舍不得她。
    她突然又想起了庆王,那个与他年纪相差不大也同样失去母亲的孩子。
    如今的庆王,已经完全将向妃当作了他的娘亲。他当然不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生身母亲,可他不知道她为了他曾付出了多少,而且她已经故去了,伤心之后,他还是要生活下去,而向妃便是他如今的所有依靠。
    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幸运呢?
    还有,自己在和他们差不多大的时候,娘亲也过世了,她又比他们如何呢?
    也许只有谁比谁更幸运,只有谁比谁更不幸罢了。
    太平盛世之下,亲人健在一家团圆共享天伦都如此艰难,那乱世之下,不知又有多少孩子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了。
    况且,失去父母的孩子孤苦可怜,失去孩子的父母又何尝不是
    若有可能,她不希望再有这样的人间悲剧发生,但今日过后,只怕朝堂后宫的风波便会迅速地蔓延至最是无辜的民间。
    莫说逸王一党势必会绝地反击,即便是在其因形势所迫而不得不听天由命之后,睿王野心勃勃胸怀大志,若是东宫与其争锋,他定会倾巢而出全力以赴。
    一波未平,一波又再起。
    而且,虽然自己如今还瞒着云宣睿王的意图,但睿王夺嫡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他怎会毫无察觉,只怕等一切都不得不摊上明面时,又免不得一场腥风血雨。
    于无意识间,她已经盯了刘正许久,但神思却一直游离在外。
    刘正倒是毫无反应,并非他不介意,而是他此时已经靠在于伯的肩膀上睡着了。
    倒是于伯轻轻咳了两声,小心翼翼地让他枕着自己的双腿入睡后斜了她一眼:“丫头,这可是我徒弟,你若是喜欢孩子,和那个臭小子自己生一个去。”
    苏蔷回过神来,收起自己纷杂的思绪,在听清于伯方才说的话时不仅不见羞涩,反而忧上眉头,默了半晌后才问他道:“于伯,你是看着阿宣长大的,你觉得倘若我瞒了他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他会不会很生气?”
    于伯理所当然地道:“那就看你说的重要的事究竟有多重要了,比如是不是比原谅你还重要。”
    这话听起来与没说也没什么两样,但其实破有道理,只是说着听着都容易,但具体分析起来却很难。
    苏蔷认真听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但又觉得听与没听并无差别。
    “虽然两人相处贵在坦诚,但有时候谁又没有自己的一点小秘密呢,所以老夫认为,只要莫要做得太过分,应该也无伤大雅。”于伯煞有其事地继续对她道,“不过,这只是老夫的一家之言,或许正是老夫这样想的,所以年轻的时候才没姑娘喜欢。”
    当年他是为了调查云宣父亲的死因先是辞了官职后又背井离乡,所以亲事才被耽搁,而且还至今都孤孑一人,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是玩笑之话,但苏蔷却更是迷茫了。
    一夜的时间,时而慢,时而快,但无论快慢,也终究只是几个时辰而已。
    偶尔不知从何处传来野兽的哀嚎声,夏日的山谷凉意入骨,却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爽快,苏蔷在临近晨曦时终是挨不住睡意,小憩了大约两刻钟,虽然睡的少,但入梦却很深,所以在被什么动静惊醒的时候,她一时间还恍在梦中。
    是苏复来了,于伯不知去了哪里,而刘正手里捏着一根树枝于不远处将她护在了身后,对眼前的不速之客怒目而视,却分毫没有惧怕的意思。
    苏蔷颇有些意外,她原以为这几日苏复会与云宣一样繁忙,所以根本无暇过来。
    难道一切已然尘埃落定了吗?
    他自然不会将刘正放在眼里,但也没有再上前一步的打算,只是瞥了一眼盖在她身上的一件外衣,有些不悦地道:“屋子是用来住的,可不是拿来看的。”
    “你怎么来了?”她收起于伯替她盖上的外衣,起了身后站在了刘正身边,垂眸温柔地看了他一眼,却没有让他放下手中的树枝,随后又转眸看向了苏复,心弦一紧,问道,“行宫的事情都处理完了?”
    “我的任务是将万福宫的宫人押送过来,其余的事情与我无干,自然便有时间过来,”他如实道,“不过,虽然现在那里还是一片平静,但想来不过一个时辰,我便公务缠身,之后的几天可能都来不了了。”
    所以他才会借着这很快便会稍纵即逝的安宁过来看望她一眼。
    苏蔷还想问他什么,但还未开口便见他抬脚向茅草屋而去:“走吧,进去聊聊。”
    她迟疑了片刻后,抬脚跟了上去,但刚踏出一步,袖子便被人给生生用力拽住了。
    她低头,见刘正一脸担忧地抬头看着自己,默然不语。
    这才想起于伯,她蹲下身子对他道:“放心,他不会把我怎么样的,于伯去哪里了?”
    刘正开口,声音是她所陌生的清朗有力:“师父想吃肉,所以去打猎了,他在临走前嘱咐我要保护好你。”
    这才是如他这般大的孩子该有的模样,单纯而无畏。
    苏蔷笑了笑,道:“那就拜托你继续在外面保护我了。”
    进去后,苏复已经在桌案前坐了下来,她便站在了门口,等着他开口。
    并未招呼她过去,苏复抬眼看了看屋里的四周,道:“这次事出突然,所以我准备匆忙,只能先让你在这里委屈几天了。”
    苏蔷那时才知道原来这间茅草屋是他自己亲自盖的,看来他的确早已知道了逸王的计划了:“你这么做没有任何意义,我不但不会感激你,反而因为你的擅作主张对你更加反感。”
    苏复看似不以为意地道:“比起你对我的态度,我更在乎的是你的性命,毕竟态度是可以改变的,而性命没了便是真的没了。”
    他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苏蔷虽无言反驳,但却也清楚自己与他讲不出个所以然来的,便也不再与他说这些,而是想到了之前崔羽明所托,便在顿了一顿后问他道:“雪眉门的掌门已经以杀人罪被官府问斩了,这件事你可听说了?”
    他似乎没有料到她突然会与自己提起雪眉门,神色微微一沉,默然以对。
    苏蔷知道这是他的心结,所以语气也轻缓了些:“有关你以前的事情,我已经听崔公子说过了,他查出了事情的真相,也算是还了你的清白,至于雪眉门的掌门……”
    苏复蓦地打断了她的话,声音比方才听起来清冽了几许,几乎不含丝毫感情:“他死都死了,还提来做什么。”
    默了片刻后,她决定与他直言:“他虽然死了,可在生前却曾对你下过追杀令,你应该很清楚,包括崔公子在内,你的那些师兄弟其实只是奉命行事,他们……”
    “他们以多敌寡,将我重伤后打落悬崖,害得我险些丧命,此乃深仇大恨,我与他们不共戴天。”显然已经猜到了她的意图,苏复抬眼看向她,眸光清冷,“怎么,你要替他们说情?”
    事实如此,她只能点头:“这本是你的私事,我本无权过问,但崔公子帮过我,他既开口,我也只能一试。”
    苏复波澜不惊地道:“在追杀我时他已经在暗中放我很多次,如今又担心我会杀害那些人,他行事如此感情用事,早就不该待在那里了。”
    原来崔羽明一直都不曾试图伤害他,苏蔷便顺着他的话道:“感情用事的人往往也最重情义,不如你就看在他的面子上放过那些人吧。”
    她只等了一瞬,便听苏复淡然吐出一个字:“好。”
    虽然只有一个字,但已然足够了。
    没想到劝服他竟会如此顺利,苏蔷在意外之下正要道谢,却又听他看着自己道:“不过,我不是看在他的面子上,而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虽然他们将我打落了悬崖,但我也因此遇到了这世上最有趣的女子,也算是他们的功劳,抵了便是。”
    苏蔷知道他说的是自己,淡然一笑道:“无论如何,我还是要谢谢你让我在崔公子那里没有食言。”
    他却突然蹙了蹙眉,不虞问道:“怎么,他对你而言很重要吗?”
    他的话问得莫名其妙,苏蔷也只当自己没有听到,但她倒是又想起一个人,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在迟疑了片刻后还是问道:“你可认得年小黛?”
    苏复没有回答,只是固执地道:“你先回答我的问题。”
    苏蔷无奈,只好道:“他之前曾对我出手相助,于我有恩,自然比陌生人更重要些,仅此而已,毕竟我与他只有两面之缘,大约连朋友都算不得。”
    他不动声色地听着,眸底的满意之色却是不曾掩饰,尔后便平静道:“她是雪眉门的一个女弟子,比我晚几年入门。是崔羽明带她上山的,那时她应该不足十岁,虽然还算勤奋,但资质不佳,所以武功平平;沉默寡言不善交往人缘平平,但因有崔羽明庇护,多年来也与其他人不曾结怨;来历不明家世可疑,有人说她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也有人说她出身高贵且是崔羽明的未婚妻;相貌上乘姿色绝佳,无论是门内还是外派,对她心生倾慕的男
    子并不算少,但也是因崔羽明的缘故,是以并无人敢擅自亲近她,而她也无近他人之心。”
    她只是尝试一下,却不想他竟说得如此清楚,苏蔷十分意外。
    “怎么?你觉得我不该知道这么多吗?”苏复看出了她的讶然,将双手抱在了胸前,饶有兴致地看着她道,“我还知道更多,比如自从她入门之后,有一个人经常登门拜访,虽然表面上是去探望崔羽明的,但其实是去看望她的,因为每次他都会和她单独相见,而且不让他人打扰,即便是崔羽明也只能为他们放哨看门。”
    苏蔷不明所以地听着,不明白他最后那一段话是什么意思,但不知为何,她觉得他言外有意,似乎另有所指。
    “那个人你也认得,便是轻衣司的都统云宣,”苏复抬眼看向她,唇角一挑,一副看好戏的模样,“你该是不知道他与年小黛不仅是旧识,而且已经认识许多年了吧,否则又怎会问我有关她的事情。”
    第204章 竹马何在(三十一)团聚
    苏复走了之后不久, 于伯也回来了,他不仅空手而归,而且还受了一身的伤。
    他原是已经如愿以偿地打了野味,但回来时却遇到了一头野狼, 一时兴起便打算与其较量一番,结果几个回合后惨败,于是他甘拜下风, 将辛苦了一早上打来的野鸡野兔都心甘情愿地送给了那匹骁勇善战的狼。
    虽然没有吃到肉, 但于伯如此精彩的一番经历却足以让她和刘正听得津津有味。
    但轻松自在的心情也只不过是转眼即逝的,今日便是云宣向皇帝复命的日子, 正如苏复所言,结果如何, 只看今朝了。
    即便她还未来及告诉洪浮接下来该如何做, 但云宣在得知她失踪后定然也会帮她善后, 虽然觉得万事已经准备妥当, 可她却仍不免紧张。
    成王败寇, 一旦此次出了什么差池, 那东宫和睿王都可能会彻底失去夺嫡的资格, 失败的代价是还多人都无法负担的。
    于伯似乎也明白她的心情, 指着从山顶垂下的绳索对她道:“你若是着急出去, 可以走这条路试一试, 小孩子都有这个勇气,你也不一定会摔死。”
    她看了一眼在风中瑟瑟发抖的绳子,果断地摇了摇头, 算了算了,还是保命要紧。
    之后的两日,与她内心的焦灼成鲜明对比的是,山谷中一直很平静,似乎连野兽的嚎叫声都温柔了几分。
    直到第三天的暮晚时分,苏复才一脸疲倦地出现在了山谷中。
    最先听到动静的是刘正,当时他正在我刚苏蔷淘米做饭,听到脚步声后立刻扔下了手里的东西将她护在了身后。
    这一次,苏复对他并没有客气,在大步流星地朝他们走去之后,伸出一只手抓着他的肩膀便轻轻巧巧地扔了出去。
    刘正没能避开,但他的身手还算利落,虽然被甩在了地上,但趁势翻了个跟斗便稳稳地站在了地上,然后立刻便又要冲上去,不过却被方才在茅草屋里休息此时闻讯而来的于伯给拦了下来。
    苏蔷知道他这次出现是因为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心中不由一紧,却又偏生从他的行为举止中瞧不出半分的讯息来。
    他在她的跟前站定,低眸看着她,眼里似染寒霜:“你早就知道了?”
    虽然他的语气甚是冰冷,暗含着让人道不出的怒气,但她听了却是心中一松。
    既然他如此问,那应该大势已成了。
    但事情还未明朗,她不敢托大,本想继续假装糊涂,可不知为何,却做不出困惑的神情来,只好把心一横,在默了一默后如实地点头道:“是。”
    虽然早已料到了她的回答,但他还是挑眉微愠:“所以我只是多管闲事了?”
    纵然他眼中怒气更多些,但任谁都能看得出来他此时的失落,苏蔷亦然。
    她轻叹了一声,如实而又诚恳地道:“你也说了,这件事攸关性命,早知道并有所准备并不一定会必胜无疑,但你不经我同意便将我困在此地,以为这样做是为我好,但却不曾考虑过我是否情愿,的确是多管闲事。”
    听她说罢,他半晌无言,忽而无声苦笑了一下,原本清冷如霜的眸子里似乎又突然间似乎有寒风扫过,唯留一片萧索寂寞。
    还是第一次见他如此伤情的模样,苏蔷一时间也有些无措,她心中十分惦记如今外面的实况,但又觉得此时自己似乎不宜问他此事。
    于伯虽然拉着刘正就站在不远处,但也没有出言打扰,四下寂静,静得只能听到山谷中原本的自然之音,仿佛了无人迹。
    但很快,这种令人窒息的安静便很快便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打破了,又是刘正第一个听到,他循着声音转过了头,眼睛不由一亮。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云宣,也许是因为几日来公务繁忙日夜不休的缘故,他的脸色看起来有些憔悴,但精神尚可,应该是在勉力支撑。他先看到的是于伯和刘正,不由惊讶,尔后才看见了苏蔷,神情蓦地一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