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3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钱汝君直接施加在他们上面的只有眼皮。她还不让他们把眼睛张开。
    说起来这也是为了怕里面有冤枉者。给他出去自由的一个机会。
    毕竟一个家里全部都是坏人的机会还是比较少。总有些人的想法是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只不过生活在团体里面,他不能泄露他的想法。
    钱汝君不想造太大的业,所以情节轻微的她准备放他们走。
    “可能这时候到我们的审问时间了,第一个就是文星镇大爷吧!也让大家听听你的丰功伟业。知道你为什么会面临被处决的下场!”
    文星镇跟董武不一样。他是真正的地方大佬,知道面子是他最重要的东西。怎么可能轻易丢了面子,咬牙也得扛过去。
    虽然文星镇内心真的非常害怕,心中实在想不起有谁会这么对付他,还能够请来这么诡异的帮手。但在自己手下面前他也只能逞强。
    “哼,你再不把我放了,小心出不了门。”
    “噗,这里根本没有门。”
    第五〇三章 翻找
    其实钱汝君根本不需要说话。以她在董武他们三人身上摸索出来的方法。她只要侵入文星镇的脑袋,就能够知道他的想法。
    只是这种方法也是有缺点,一个人脑袋里面的想法,包括过去现在各种不同花八门。
    一个人的记忆容量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在脑海里不管是忘记的,或者是记得的都存在着。
    钱汝君就等于进入垃圾堆翻找一样。只不过记忆垃圾堆不会弄脏你的手。但过大的剂量进入你的脑袋会让你被淹没。
    在被淹没之前你会想把东西丢出去,由于丢的速度很快,有时候不小心,你就把想要知道的讯息也跟着丢出去了。
    效率怎么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一个人整理房间,你的废弃物都可以整理半天更不用说。脑子里面的废弃物几乎可以垒成一座小山。请诸君可以预测这些人脑子里面装的东西可能会更可怕,让她觉得恶心。
    当然,也不是没有偷懒的办法。
    那就是透过询问,把相关的答案送上表层。这样翻找起来会省一点力气。
    这个过程文星镇是不可能拒绝的。他没有那个控制力,能够把他的询问视若无睹。只要你有了询问,脑子里就会发生反应。这是很正常的脑反应行为。绝大部分的人是不可能违抗的。
    除非你有受过特殊训练。在大汉几乎找不到这样的人。
    因为在大汉你做这个训练根本没有用,你做给谁查询脑子里面的想法呢?现在可不像后代,有很多机器仪器可以探寻脑里面的反应。进而索取求出她所需要的答案。
    文星镇自然不会知道这个道理。他生活所见所闻的限制,就限制了他的想法。以他的想法来说,除非钱汝君想杀人灭口。否则他就有谈判的机会。
    在他想来会被绑到这里,就基本上要给他谈判的机会。
    而且他不认为眼前的小娘子,能够主导这场莫名其妙的绑架。
    而她的主人不敢现身,说明了要给他一个转圜的余地。身为一个地方混混领袖,最能够把握这个关键点。
    可惜,钱汝君不是可以用常理测度的。
    而且钱汝君拥有的电纸书和空间,更不存在于常理之中。
    用一般的模式去判断钱汝君接下来会做什么事根本行不通。
    而且,钱汝君本身就是一个异类,来自于后世的穿越着,就算在大汉生活了好几年,但大汉的生活,不但没有改变钱汝君,还有不少地方被钱汝君改变了。
    除非钱汝君心里喜爱,不然落后想要改变先进,无疑是幻想。
    例如,除了夏天以外的季节,钱汝君其实蛮喜欢汉服的。
    经过改良棉制的汉服不再是粗燥难穿的,也不像丝绸所做的衣服需要层层叠叠而掩饰身体的凸起,何况上层贵族的汉服基本上高贵典雅,颇符合钱汝君的美感。
    就算平民百姓的穿着,仍然破旧难看。但贵族们穿的是光鲜亮丽。
    金麦城,由于出现的成衣,加上成衣相对于一般自制衣服,价格差不多。他们拿到布料可以比较便宜,也愿意做一些便宜的衣服棉制品跟麻制品的价格,在成本上其实差不多。
    自从金麦城开始自产棉制品之后,棉制品的价格大幅滑落。
    对于早先从长安城买棉制品的商人,金麦盛棉制品开始上市的时候,钱汝君也做了补偿,让降价得以实现。
    现在只要是金麦城里面的居民。其实只要住上两三个月以上,在家里的衣橱都能摆上两件衣服。
    若是住得更久,家里的女人会更忍受不住诱惑,摆上更多的衣服,而这些钱却是大部分的人都能够负担得起的。
    即使是便宜的衣服样式也非常好看,差别在于比较容易跟别人撞衫。
    幸好大汉人民对于跟别人撞衫没有什么意见,甚至还觉得对方特别亲切,有时候在路上遇见了还会讨论起来。
    甚至成立的同衫联盟,在以后买衣服的时候特地挑同样款式集体购买。
    因为她们也知道集体购买一次买的多的话价格可以再便宜下来,这样她们就可以再多买几件衣服,充实家里的衣柜。
    现在金麦城里的人最喜欢比较的就是家里的衣柜有几件款式不同的衣服。这种攀比的风气更让金麦城的成衣业更为发达。
    钱汝君是鼓励消费的。钱存在家里的库房里,只能慢慢腐朽停滞,只有不断的拿出来消费,才能是金流变得更旺盛,让更多的商品得以卖出,丰富生活所需。
    别的地方,发生流通会如何钱汝君不知道。就后世的经验看起来。后发展的地方,金钱会流向先发展的地方。
    在钱汝君发展钱家农场金麦城之前,大汉的金钱流通几乎是停滞的。
    当然,皇帝刘恒在位的时候已经发展出几个大商人。但这些商人赚的钱更多的不是消费,而是储存起来。
    这么多铜钱被储存起来,就造成市面上金钱更不足以流通。许多东西都必须以物易物。甚至布帛都成为交易的媒介。
    钱汝君投入棉布事实上也打坏了布帛的商品价值。
    在布帛的商品价值不确定之下,对于铜钱的依赖提高。
    不过这个时代铜钱的铸造权力竟然不在皇家手上,也不在朝廷手上。
    地方上,吴国已经渐渐掌握了铜钱的铸造。在历史上记载的邓通现在还没有去发展他的铜钱事业。
    如果不是钱汝君把铜钱都再度花出去,换取更多的物资,像小麦,像土地,像麻布、丝绸、马匹之类的东西,钱汝君也会成为铜钱的累积者。
    现阶段,金麦城外,除了保留部分土地,土地是出售给耕种者的。
    而拿到的钱,金麦城再度开荒,发展新土地。
    总地来说,发展清楚地所需要耗费的金钱比较少。卖出土地能获得一倍的价钱,虽然钱汝君已经卖的相当便宜了。而且卖出土地的时候还会辅助农民给予第一年的可以饱足的食物。
    所以知道金麦城政策的农民,大量的移来金麦城。
    第五〇四章 处决
    不属于金麦城的农民,他们也可以用土地置换的方式,取得农地,来到金麦城。
    他们为何要来金麦城?
    除了金麦城的生活比较优越,有很多不同,其他大汉城市的享受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金麦城附近的农田收成会有他们的十倍。
    十倍的收成代表什么?
    代表他们可以多生小孩多存小麦多卖铜钱多,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享受。
    只要他们冒险迁移搬到金麦城附近去耕作就好了。
    最开始农民是保守的,不愿意走动,但是总有些投机者或者是勇敢者会去尝试。
    而尝试的效果很快就出来了。
    大汉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好处,就是爱面子喜欢荣归故里。
    要荣归故里,就必须告诉大家他在金麦城得到了什么好处。
    如果只有一个人,很多人还会认为他吹牛。但是难免会有些人受到刺激就去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等这批人再来荣归故里的时候。迁移的人就不是一两个,而是整村的人。
    这个行动让官方都被震动了,纷纷出来堵截。
    可是有好的生活怎么能够挡得住人们的脚步呢?
    何况官方的人手不足。人民也不需要走大马路。翻山越岭他也能走。
    结果有接近一半的人出走成功。顺利的在金麦城附近流了下来,然后就开始吃饱饭。
    那些没逃走的人怨恨地方官,要不是金麦城不喜欢逃犯。说不定他们就要杀官造反了。
    其实对他们来说,金麦城的需求比大汉的律法更为重要。
    对这些不识字的农民来说,外面的世界,他们没有办法知道,甚至法律他们也不懂。他们所有的知识来源都来自于听说,对他们来说,金麦城拥有的东西,无疑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而百分之七十的希望,就足以让他们发挥出行动力。
    农民成群一旦行动起来,那力量足以颠覆上层的统治者。
    所以越到后期金麦城的扩展速度越快。粮食是决定一个城市能够有多大的关键因素。
    生产量的提升,再加上交通的便捷。让金麦城可以容纳比长安以往多二十倍的人口。
    当然现在是没有办法达到二十倍,因为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长安附近,只不过不是每一块地方都能够做到粮食的大量增产,但是粮食增产一倍到三倍的速度已经能够达到了。
    能够有二十倍到一百倍产量的地方也只有钱家农场。
    但是钱家农场的农产品并不只是供应长安城,还有中央水塔区,以及三千里以内的城市。
    钱汝君发现她越来越爱金麦城,想到要离开金麦城的决定,又觉得有点遗憾。
    等环游世界回来,就在金麦城度过余生吧。
    钱汝君看着黝黑的天空这样想着。
    没有太阳,只有星光的感觉太过奇怪,所以她在会没有办法把空间里当成家吧?
    钱汝君机械化的问这问题,然后进入脑海里搜索记忆。
    文星镇所做过的坏事,果然够把他处决一百次。
    钱汝君翻找过后,毫不犹豫的上前让文星镇死。
    在从他的记忆里找到第二第三个罪孽深重的人,继续询问翻找下去。
    难以想象住着几十个人危害到的生命最起码数百人。天知道以后如果他们还活着能够迫害多少。
    原本钱汝君犹豫不定,但经过翻找之后,她已经认定对方不可救药,不死都不足以赎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