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5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五四一章 新目标(一)
    钱汝君看着新给制出来的航海图,努力思考着。
    即使她已经派出金麦城人,努力的探听,这份航海图还是不尽如人意。
    首先,是测量的问题。
    在小范围的测量来说,大部分的工匠都没有问题,但大范围的测量,估计只有军方研究出一点方法。
    而军方研究出的方法,如果传承不力,还有可能遗失。然后一切重新开始。
    在这个时代,军人是最容易消失的生命。
    因为他们的命,在上位者眼里,往往只直几两银子。
    甚至许多时候,他们的家小,还领不到这笔银子。
    幸好,大汉的军官,还没有后世明清那样**。也因为没有那样**,所以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
    如果不计入马匹的战斗力,以个人的战斗力,一点三个汉人能对得上一个匈奴人。
    要知道匈奴人的军队里,也没有多少人。
    古时候有一句话留传下来,匈奴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其实在马下,匈奴人没有那么可怕。
    可是,人家偏偏有强大的战争机器马匹。
    而且他们的马匹,能够适应战场。
    不像大汉的马匹,只能拉马车,遇到战斗,跑得比谁都快。
    皇帝看出了这点,朝廷百官也看出了这点。
    谁都不是傻子,但谁也没有办法。
    一来匈奴人对马匹管得很严。要进口不容易。
    就像大汉,也把铁器管得很严,匈奴人不容易拿到。
    在这个时期,匈奴人的练铁技术,远远不如汉人。
    毕竟,大汉才在铁器发展的时代。自己都不成熟,还在快速的改进之中。
    在层层封锁下,想突破文化的障碍,取得练铁的方法,对匈奴人来说,还是很难。
    很来,匈奴人练铁进步了,可是长城里的铁匠更进步。
    其实,如果不是铁匠有意隐瞒技术,五百年的技术进步,对大汉人来说,五年就可以达成。
    可知大汉浪费了多少时间。
    又有多少科技,在隐瞒不公开的情况下,最终消失了。
    所以西方会发展专利技术,只要你用他的技术,就要给他钱。
    所以技术拥有人,就不怕人知道他的技术。
    在大部分技术可以公开的情况下,科技的进展,就像飞了一样。
    不过,后来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就是技术壁垒的出现。
    太多的技术要给钱,导致后来的技术发展不容易。
    人们消费的产品也愈来愈贵了。
    因为他们消费的产品要给人技术专利费。
    每个人都分摊一点点,到最后就是很大一点。
    不过铁器的优势不像后来发展火药,能够跨越距离,把马上民族打趴下来。
    铁器再优秀,能够提升的只有个人的作战能力。
    什么时候能用得上这个作战能力呢?
    或许只有当马的术度慢下来,或许匈奴的骑者被甩下马匹的时候。
    所以大汉的铁器虽然发展的比匈奴早,很多发明都能够超越匈奴。
    但都比不上一台可以撞人的车。
    你拿把剑,对着一个开车的凡人挥舞的结果会是什么?
    如果对方车技好一点,你都没有撞到对方的运气。
    幸好,这个问题,不需要钱汝君去思考。
    如果是她的话,不会去养什么马,而是要那些发明出脚踏车的少府人多用点力,发明时术可以四百公里的高铁。
    用高铁的车厢,把匈奴人从头到尾撞一遍,对方只有变成血肉的可能性。
    连火药都不用发明了。
    在没有火药的时代,其实可以纯粹速度比速度。
    感觉也没有那么血腥。
    钱汝君对火药的观感不太好。
    虽然车子也能把人撞得扁扁的。
    但毕竟是生活上的东西,她还是比较能够拉受的。
    路线,铁定不能跟上次一样。
    千年人蔘这种东西,可不是一年时间就能重新出现。
    即使在空间里,也需要种个一百年。
    以钱汝君的思维,一百年她都要去棺材报到了,还种什么种。
    挖过的地方,再挖到的可能性就比较低。在别的地方还有大量千年人蔘的情况之下,不值得费这个力气。
    看着地图,钱汝君的眼光越过长城,看向幽州北部的夫余。
    也就是后世长白山那个地段。
    其实,也不需要走过长城,其实朝鲜可以坐船直接到金麦,再从金麦到达长安。
    只不过朝鲜半岛各国的使者,向来走得是辽西走廊的这个路线,也就是要经过长城,穿过燕山。
    其实钱汝君觉得挺傻的。
    坐船多近啊!
    以现在的走路速度,至少可以省四分之三的时间。
    钱汝君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坐船。
    在没有坚固的船只的情况之下,下海是一个风险极高的冒险举动。
    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的可能性,船只会在海上解体。
    当然,如果他们能拿到汉朝官制的船,汉朝少府工匠,代表着大汉的最高水平。
    能轻易秒杀后世的造船大亨朝鲜,这时可能叫马韩或弁韩。或者叫无名氏。
    这个时候的韩国并不是全境统一,甚至在城市以外的大部分地方,还有许多野人活动。
    尤其在山林里,那是各自为政。他们也没有什么国家意识。
    组成国家,学的是春秋战国时的那一套。有点封建。
    而没有封建的地方,自然就不属于朝鲜的国土。
    钱汝君在想,要不要去夫余呢?
    其实夫余这个外族,历史上不怎么提到,提到也几乎是一笔带过。
    听说骊城附近以前也好像是一个叫孤竹的国家,立国也有上千年了。可是倒楣得遇到扩张的齐国,被灭国了。
    而后来这一块地方,又被燕国给拿下。
    齐国和燕国的恩恩怨怨,历史也说过很多。
    只不过这些国家的名字都洇灭在历史之中。
    只有一些对于历史典籍特别有研究的人,才会知道这些国家的名字,一般人根本没有兴趣知道。
    即使燕国的历史距今不会太久,但燕国和附近的齐国曾经也灭掉好几个国家。这些国家,几乎都不存在记忆之中了。
    其实何止是这附近的一些小国,以前中国大地上有多少个国家?
    这些国家的名字在被灭了之后就很少在正史上被人家提到。
    第五四二章 新目标(二)
    在大汉以前,长江附近以及长江以南都被称为蛮夷之地。
    而蛮夷之地,并不是化外之地,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也有组织,也有社会,甚至也有部落、国家。
    组成一个部落,几乎是在新石器时代以来,人们就发展出的一个模式。
    他们发现只有团结才能够在这个逐渐强大的社会里,存活下去。
    他们必须抵抗的对象,除了野兽之外,还有人类。
    如果还想靠个人荣誉来孤军奋战,很容易在这个组成国家的浪潮里面,被人家打败。
    而被人家打败,对男人来说往往就是死亡的命运,女人还比较好一点,因为女人就等于生育能力,很多族群的人都会把别的族群的女人收纳进来,替他们生孩子,等孩子长大就会是他们族群里的人。
    这时,对女人而言,生育可以说是过鬼门关,尤其是第一胎。
    这个过程,导致男女比例,严重的男多女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