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40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等这批人把草原统一了,就可以开始兴建其他五座城市了。
    没有比经济的交流,更能促进物资的满足的。
    钱汝君在前面打架,她就让火头军慢慢推进,开始做田野的基础资料调查。
    火头军的人,虽然当军人很多年,但是大部分人,只学到煮饭这项专业,而且还是钱汝君教给他们的,至于田野调查,他们可不会。
    幸好,他们身边有一对一的学堂岛学生,可以教他们。
    至于其他学堂岛学生很忙,必须把新语言教会洗脑的人,并且训练他们的生活,还有军阵。
    以钱汝君的意见,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青壮年男女,都必须学会。
    钱汝君这时候,可没有办法慢慢收集洗脑的人,都是一个时间,放进去很多人。
    对学堂岛学生来说,他们的工作也必须争分夺秒才行。
    学习的精华时间,就在他们从新恢复能力的前十天,不能够浪费掉。
    幸好,他们已经从之前的工作累积很多经验,能够比较好的做到有效率的教学动作。
    建城的工作,学堂岛的学生最后决定不要拟定计划,而是见招拆招。
    遇到困难,在集合众人的智慧,想解决的办法。
    现阶段,只要把办事的步骤写出来就可以了。
    建城不需要具体的样貌,只需要具体的工作项目。
    从建城的地点决定之后,钱汝君没有再把人马派出去了,现在收集了五万多人,其实,基本上已经够成立一个大部族。
    在清扫阴山下的时候,自然还能够增加几万人。
    不过,钱汝君初期的预估有点错误,这里不是有几万人,而是三十万人左右。
    这片草原的确是很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钱汝君从西套平原一直打到后套平原,到最后,钱汝君都在想,是不是该去前套看看,那里算是最接近大汉长城的地方了。
    也最接近皇帝刘恒曾经居住的地方,代国。
    在皇帝的印象中,代国应该是一个苦寒之地吧?不知道,他走过塞北,领略到这里的寒冷以后,会不会对这个观念改观。
    如果要到更远的地方征伐引起的警惕,会遇到的困难将会越来越多,所以钱汝君,开始,把这些人再放回空间里,来做军事训练。
    包括新收的人一起做军事训练。
    除了军事训练之外,他们就是建成的最主要劳动力,老是让女人小孩来做这些事就太过了。
    女人小孩需要做事,不过他们做的事最主要就是替这些人处理后勤的问题。而且,她们也要准备后续建城所需的物资。
    等这些女人小孩,学会了汉人的做事方法,还有烹调的方法之后,火头军就被解放出来了。
    解放出来的火头军也不是没有事可以干,钱汝君要他们,开始做更多的军事训练。
    既然皇帝把他们放在这边,他们也回不去,那么估计他们要在草原上生存许多年。
    在草原上,不会战斗,即使在洗脑的匈奴人眼中,也不会被接受。
    至于想让匈奴听他们的话,很难。
    没有钱汝君下令,他们就必须拥有超越匈奴人的力量,如果集体的力量没有,至少要能够达到个人力量的超越。
    不要求超越全部,至少要超越七成。
    对他们来说,这个事情,很难办到。
    虽然匈奴人才是钱汝君真正的部署,但是钱汝君还是大度的让火头军,具有指挥的力量。
    不过,说是指挥的力量其实更多是监督,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监督的!
    在钱汝君统领之下,匈奴人的大脑只要不出问题,根本不会犯原则上的错误。
    他们会比一般人还乖。
    钱汝君为了让这些火头军有事做,就让匈奴人时不时的犯一些错误,让他们可以纠察。
    到地方之后,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视察土地
    哪个地方适合,用来建屋,哪个地方适合耕种,哪个地方适合蓄水,都必须事先调查。
    他们虽然没有城市的规划图,但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其实都已经计划好了。
    等阴山东面彻底稳定之后,一千多个学堂岛学生都被放了出去。
    钱汝君一个人在空间里,做剩下的事。学堂岛学生已经帮这些人做好基本的维生训练。
    钱汝君要做的是技能训练。
    ,教训那些匈奴人倒是不太辛苦,因为钱汝君要他们当模范,做基本的事情,所以他们要额外学一些基本生存技巧。
    比如说,他们要烧开水洗澡,还有,吃饭前洗手,到公厕如,洗澡和上厕所之类的东西,在以前他们都没有学过。
    而钱汝君把他们放去出去之前,他们也没有学习过。
    甚至让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用香料来调理食物的能力,要不然他们原本的烧烤方式,对钱汝君来说简直是太差了。只是能够吃饱,但是对于口腔的味觉来说,一点贡献都没有。
    因为之前有火头军的帮助,在加上全体学生工作,学堂岛的学生,利用三天的时间,把基本的数据都调查回来。
    进到空间,就很快的把设计图画好了。
    因山上虽然大部分是草,但是还是有一些树木,这些树木如果要砍发来使用,必须用在关键的地点。
    要用什么来做?基本的建材成了大家争论的点。
    虽然牛羊皮也可以来当建材,甚至硝制起来,对他们也不是太过困难。但是他们还是觉得牛羊皮卖到大汉去可以赚很多钱,可以替大汉人民带来更温暖的,衣料所以他们必须找出更便宜的建材。
    钱汝君带着他们在外面走了一圈,就指着山上还有地上的高草说,那些草不能够当建材吗?
    钱汝君很注重自己的讲话方式,如果是用疑问的方式提出,其他人可以给予建议,如果他是用命令的,其他人不会有任何反驳,只会照令执行。
    学堂岛的学生,一起把眼睛看向高草,眼神亮了起来,草让他们想到一些东西。一种钱汝君跟他们提过的建筑方式。
    第六九一章 圆形城市
    对于城市的建造,钱汝君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计划所以,她对于城市的模样也很模糊,顶多知道她需要做怎么样的配合。
    “公主,我们准备用的以铁丝为主要建材,可以吗?我们知道,草原上,铁器需要限制的,但是铁丝应该没有关系吧?用铁丝做建材,草原上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所以必须到要建材这里没有,我们必须跟金麦城进货。”
    “我们知道,公主能够随时随地从金麦取得金麦拥有的东西,只不过需要事先准备,不能随意拿取。”
    对他们来说,他们不需要知道钱汝君怎么办到的,只要知道钱汝君能把东西搬过来就可以了。
    他们回想过去,猜测了拿到物品需要的事情,但是他们发现,钱汝君拿到不同物体需要的时间,似乎不一样,最后,他们总结了一个结论,要拿的东西不一样,公主需要不同的时间,根据物品产地跟金麦城的距离不同,还有生产的难易度,能出现在他们这边的速度就不一样。
    好像,东西在中央水塔区也是一样的道理。
    从金麦城进货的意思就是必须由钱汝君去金麦城取,至于钱就必须由钱汝君来付了。
    他们知道公主很会赚钱,他做的事情,如果旁边没有别人阻碍,就能够赚很多“钱”。
    就算不是直接拿到钱,但是得到的东西,也跟钱差不多了。
    草原上下雨的机会不多。
    一年的雨量都没有四百毫米。
    在这一片地方,甚至可以说是沙漠,降雨极少。
    大汉皇帝刘恒在的时候,北部温度比较高,降雨比较多的时候。
    但是,这个时期的降雨,就不像后事,多半是暴雨,雨日非常少。
    这个时代,降雨的日子,能够有后世的三倍多。
    就算下的雨多了一点,但是也不会超过太多,平均下来,雨就小多了。
    就算是不打伞,在北方的雨日里,也不容易被雨水淋湿。
    所以中央水塔区的摊位生意,才能做的那么红火。
    他们在考虑建材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条件考虑进去,他们根本不需要像关中长安一样,考虑到雨日的问题,更不需要像在南方一样,考虑到到细雨绵绵的问题。
    一场雨,就能够让牛皮做的帐篷被泡发起来。茅草房,更需要在雨日过后好好的检修。
    在阴山东部,就算偶尔下了一场大雨,就算简易的土房倒了,重盖就好了。
    就是围墙,需要坚固一点,所以要用上铁丝。
    在这个地方的房子,拆卸要容易,修补要容易,轻便是原则,只要能够保暖就好了,所以牛皮做的房子,的确是非常适合的。
    他们想要替这个地方的人盖出来的房子,其实是最简易的房子,但是住起来必须是轻便舒服的,所以他们考虑了很久。
    会冷,所以房子再冬日必须不通风,但是在夏日,这样又太过炎热。
    在大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钱汝君和学堂岛的学生不清楚。
    即使唤回他们久远的儿时记忆,他们也没有办法相出一个冬日能温暖的房子。
    在他们的儿时记忆中,冬天是寒冷的。
    或许,他们该感谢父母把他们卖掉。他们才能够享受到现在富裕的生活。
    他们确定他们比大汉大部分的人都富裕。
    这个富裕不只是在物质层面,还包括了精神层面。
    钢筋、草,还有泥巴是他们主要的建材。
    钢筋是用在对外一面的围墙的。这层的墙体会比较高,并且除了高处不开窗户。至于对内的部分,可以用草编织城墙体。
    他们会想到这一点,是钱汝君曾经跟他们提过一个地方的人,在湖上盖房子,盖房子的建材就是芦苇。
    这种芦苇房,让他们向往不已。
    或许他们的建材还可以加上一些细木片,细木片是配合牛皮或者羊皮的建材。
    牛皮和羊皮的保暖功能比较好,住屋必须有一间要用这个方式盖。
    “你们其实可以用炕来取暖。这里有山,就可以多种点树。这条和的水很多,取之不尽,用的之不竭。”
    钱汝君以后能养几亿人的河流,养不了这上下游几百万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