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公会审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只是,还没走几步,小四、小胖、黑麻子、鬼见愁等人快马加鞭从城中冲了出来,一个个挥手大声道:“王爷,等等我们。”
    江峰料到小四等人会来的,毕竟他们也是天弓营的人,也就淡淡一笑,停了下来。
    小四等人一个个气喘吁吁的道:“王爷,您可真不够意思啊!有仗打都不叫上我们,亏你还当我们是哥们儿。”
    闻言,江峰笑道:“少废话,赶紧入列。”
    小四等人一听,也来不及喘息,赶紧回道:“是。”
    小胖他们倒好,毕竟天弓营的队长还帮他们留着,而小四,由于上次和斯若尔帝国作战时,整个小队,一共四百多号人,除了小四之外,其他人全部牺牲。是以,小四呵呵笑道:“王爷,我……”
    江峰会意,道:“小四,本王的天弓营正好缺少一位营长,这次就便宜你了,记住,弟兄们的命就是自己的命,可别再像上次那样犯浑了。”
    小四一听,赶紧挠头呵呵一笑,旋即大喜道:“是,王爷。”
    江峰手一挥:“出发。”
    大部分浩浩荡荡朝前走去,江峰突然响起了曾经和小四等人参军时,一起唱过的那首歌儿,这首歌,如今整个天兵团和天弓营的人都会唱了,遂大声道:“弟兄们,还记得咱们曾经唱过的那首战歌吗?”
    话落,所有人齐齐回道:“记得。”
    “好,那咱们就一起唱一个,大家听我的口令,一二三,唱起来……”
    啊……让我们……
    红尘做伴,活的潇潇洒洒,掣马杨帆,浪迹海角天涯。
    对酒当歌,共唱人生喜悦,烈烈轰轰,把握美好年华。
    开赴战场,你我浑然不怕,奋勇杀敌,只为保卫国家。
    出生入死,都是生死兄弟,一旦开站,誓必有我没他。
    刀枪剑戟,统统来者不惧,冲入前线,定将死而后已。
    啊……冲入前线,定要死而后已。
    一个个唱的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殊不知,就在大军启程的时候,也就在大军唱响战歌的时候,全城的百姓们竟然全都出城相送,听到将士们唱着如此热血沸腾的歌曲,一个个泪洒当场的同时,对着远去的大军匍匐跪地,口中大呼:“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朝堂之上。
    满朝文武并没有退朝,突然,尕公公含泪走了进来:“陛下,王爷带这部下已经启程了。”
    陛下点了点头,忽的一惊,忙问道:“尕公公,今日可是个大好日子,你为何却是流着泪啊?”
    尕公公老泪纵横,擦了擦泪水,道:“陛下息怒,实在是因为老奴被王爷的豪言壮举所感动。大军出发时,全城的百姓都出城相送去了,特别是大军唱的那首战歌,听的老奴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恨不得拿起武器冲进敌国中大杀四方呢!”
    “哦?”陛下微微一惊,就连满朝文武也吃惊不小:“尕公公,全城的百姓都出城相送了吗?”
    “是的,陛下。”
    陛下笑道:“看来王爷已深得人心啊!尕公公,那王爷他们唱的又是什么战歌呢?”
    尕公公一擦泪水,道:“陛下,待老奴唱给您听听。”
    啊……让我们……
    红尘做伴,活的潇洒潇洒,掣马杨帆,浪迹海角天涯。
    对酒当歌,共唱人生喜悦,烈烈轰轰,把握美好年华。
    开赴战场,你我浑然不怕,奋勇杀敌,只为保卫国家。
    出生入死,都是生死兄弟,一旦开站,誓必有我没他。
    刀枪剑戟,统统来者不惧,冲入前线,必将死而后已。
    啊……冲入前线,必将死而后已。
    陛下和所有的官员们一听,果然一个个听的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起来!
    陛下哈哈大笑道:“好一首独一无二的战歌,好好好。尕公公,将这首战歌记下来,朕要让军中所有的将士们都唱起来。”
    “陛下英明!”所有的官员齐齐跪地参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点头笑道:“诸位爱卿,这首战歌可激发将士们的高昂斗志,尔等当作为警世明言牢记在心,应当时刻提醒自己,并要告诫我们我们的后人,我们的安宁,便是这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等誓必铭记于心!”
    “很好,众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
    “诸位爱卿,朕想设立一个四公会审堂,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首辅大人等人如今年迈,想辞去官职,专心辅佐于朕,朕经过再三考虑,便答应了下来。朕决定,四公会审由新任的丞相、太尉、首辅大人、御史大夫共同担任。各地方官员所呈上的奏折等,一律经过学士府审批,然后再到尚书搁审阅,最后到四公会审堂来会审。尔等依官入会,切莫站错了位置。”
    “陛下英明!”
    “很好,既然诸位爱卿没有什么意见,那就照朕的意思去做,至于丞相和太尉等职位,尔等斟酌斟酌,看何人适合担任。”
    “是,陛下。”
    满朝文武经过一番商议,共同选出了新新人来当任丞相、太尉、首辅、御史大夫等职位。自从四公会审建立后,满朝文武分工合作,从未出过什么乱子来。而陛下几乎都成了甩手掌柜,往往一般的奏折到了陛下的手中,拿起来只要盖上玉玺就了事了的。因为经过四公会审呈上来的所有奏折,四位辅政先生都会过目一遍,然后酌情整理,再分批呈上给陛下,毕竟陛下年幼,对孰知治国之道尚且肤浅,很多的事情必须由四位辅佐先生,也就是辅佐大臣共同出谋划策才行。
    自从陛下设立这个四公会审之后,很多的事情都是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很少会出什么乱子来。而陛下自己也轻松了不少,就连朝中的文武官员都不再和以前一样,很多的事情都不敢再先皇的面前言揍,生怕先皇会动怒,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如今四公会审一设立,这下好了,满朝文武,各地方官员都是有了吐露心生的机会,不再和以前那样拘谨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