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3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血腥味四下溢开,却不见嫁衣阎罗的身影。
    第104章 大宴封禅(三十一)
    第二日一早, 江湖日报准时发行。
    沉寂了一晚上的京都, 跟随者书客的争相奔走,渐渐沸腾起来。
    辰时一刻, 元和坊内, 人头济济。
    说书先生老王将将登场, 惊堂木一拍,说的就是昨日大宴封禅太微庙桃花林, 仅仅用半柱香就出来的神秘侠客!
    “半柱香!”说书的唾沫横飞:“半柱香是一个什么概念,白国蛇姬虞沉简,当今天的天下第六!同这个男人一天进的桃花林,她上午的时候足足用了半个时辰才出来, 半个时辰,四炷香!四炷香,天下第六才出来,在坐列公, 你们可对这个桃花林有什么看法了吗!”
    一时间,群情激昂。
    “他是从一念君子最多的那个组出来的!难道有没有人猜过吗!”
    “猜什么?猜一念君子没有死?”
    “这几年, 不是一直都有他没死的说法吗,否则,普天之下除了他, 还有谁能做到这个程度, 谁能恐怖如斯!”
    “不可能,若他真的是一念君子,他是傻子吗, 明明知道自己被六大门派围剿,还敢这么大摇大摆的来参加大宴封禅,难道他忘记自己是怎么死的了?当年万千秋的死,这一笔账都还没算清楚呢!”
    “糊涂,你还活在三年前吗?京都先前发生了一件大事,那赵家公子被庄笑所杀,江湖日报与玲珑阁早已声明,近年来江湖上的门派被灭皆是庄笑所为,他也是用针的。现在谁人敢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念君子当真如此罪大恶极吗!”
    “这……”
    “这什么这?就算不是他做的,他逃得出干系吗?我看你们一个个是昏了头了,才会认为这个人是一念君子。三年前他的尸体可是公之于众的!”
    “我呸!泡得发白的东西,有什么可信的!他活着有什么不好,万一真的活着……”
    说到这里,声音戛然而止。
    冷不丁,有一人道:“不用做这些无畏的猜测,明长宴真的活着,又怎么会等到三年之后才现身?天清被欺负了三年,为何他不给天清出头?如果他真的是被冤枉的,为什么不找人寻仇?”
    “别的不说,他与小寒寺积怨已深,他就这么大度,一点也不找小寒寺的麻烦?昨晚上那个要是他,那就说明,他的武功完全没有任何一点退步,有如此之功力,还能看着别人争夺苍生令?再者,小寒寺如果知道他活着,还能放过他?任由他来参加大宴封禅?”
    听此人一番分析,众人心中也略有些信服。
    “说的也是。不过,我们也是抱有一点希望,要是昨晚上那个真的是明长宴,那这些外邦的蛮子就不敢这么嚣张了……”
    一阵唏嘘。
    一人道:“其实,若是武林新秀,也未尝不可。他武功如此之高,说不定,还能影响到中原武林的格局!”
    “但总是明长宴比较好,一个新人,有什么震慑力。万一苍生令不认他呢,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
    “你们是不是也太过天真了一些?一念君子那个组,个个都是黑纱蒙面,谁知道黑纱下面是人是鬼,是中原人还是外邦人,说不准人家就是外邦人混进来的呢,这几年中原弱成了什么样大家又不是不清楚。”
    “你在这儿泼个什么冷水呢!这么厉害的人怎么可能是外邦人?就算是世外高手也是中原的世外高手!”
    元和坊中,热闹非凡。
    书客吆喝道:“报纸!谁要!江湖日报和玲珑阁都有!!”
    一跨进门,书客的报纸被一扫而空。
    众人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人高呼:“死人啦!”
    大街上,一名灰衣服的小贩,从琅琊小河的方向跑来。
    连滚带爬,最后滚了数圈,被一个人轻轻的按住肩膀。
    小贩灰头土脸,吓得脸色发白,被人握住肩膀,还惊魂未定。
    “杀人了……杀人啦!!死人啦!!”
    他猛地抬头一看,声音戛然而止。
    原来,他竟然是撞到了一个女人的脚边,一个容貌上佳的女人。更令他害羞的是,这个女人,骨节分明的手正按在他灰扑扑的衣服上。
    小贩结巴道:“姑娘、姑、姑娘没事吧!”
    后知后觉,他连忙站起来。
    “敢问姑娘如何称呼?”
    “我姓华。”
    站在大街边上的,正是华云裳。
    她笑得十分坦然,小贩看的入迷,连忙回过神:“顶撞了姑娘,还望姑娘恕罪!”
    华云裳道:“听你说前面死了人,你看到什么了?”
    小贩脸色更差,作势呕吐。
    今晨,他从家门出发,路过一间破庙。
    庙前的巷子中,传来一阵难闻的恶臭。
    走进一看,地上一摊烂肉,一个干瘪、死不瞑目的人头,滚落在一旁。
    “杀人了,杀人了!”他咽了咽口水,终于镇定下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同华云裳说了一遍。
    华云裳笑道:“是吗。我很害怕。”
    小贩见状,连忙道:“姑娘!你可千万别过去!那实在不是一个人能承受的,我一个大男人我都受不了,你还是赶紧回家,好好休憩去!”
    他说完,叹了口气:“哎,真是可惜了这个一只耳啊。”
    华云裳微笑着问道:“听你所言,你和他认识?”
    小贩道:“是啊!前几天我还借了他一百个铜板,谁知今日他就死了!死得还这么……惨不忍睹。哎,我那钱找谁还啊!”
    他从茶博士手中讨了一碗茶,喝完之后,压了压惊:“是啊。不说了,我正赶着去报官呢!我先跟别人只会一声,往年虽然也有暗杀,但没有哪一次死法如此奇怪的!古怪,古怪!”
    “姑娘,今日京都大宴封禅,这地方可乱的很啊,你千万要小心!快别说了,我走了!”
    华云裳温和的一笑,伸手拍了拍小贩的肩膀:“多谢提醒。路上小心。”
    小贩火急火燎地往元和坊跑。
    大宴封禅时期,元和坊楼下的说书台就是京都最热闹的地方。不过是江湖武林还是外邦来客,都喜欢坐在这里听人说书,了解最新江湖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又或者点一支曲子,供自己玩乐。总之,这一处,乃是情报传播的最快的地方。
    小贩报官之前,还得把这个消息传去元和坊。他自幼便有一颗操心江湖的大侠之心,奈何根骨平平无奇,无论如何也连不了武功,只得做些小本生意。
    到了元和坊门口,小贩道:“大家听我说!”
    他声音洪亮,一进门,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只可惜,他让大家都听他说,却来不及说什么,脖子上,便出现一条细细的红线。
    起初,众人以为是红线,却不料,顷刻间,这红线急速扩大,随后飙出三尺高的鲜血,紧接着,小贩的脑袋跟脖子被齐齐削成了两截。
    人头落地!
    “噗嗤”一声。
    站在最外面一群人,身上被染了一大片血色。
    不知道是谁开口惨叫一声,马上,又有人吼道:“叫什么!不许叫!”
    好在,元和坊如今听书的人,武林侠客较多,见过一些风浪。虽然,这个小贩在众人面前死得蹊跷,但是也并未产生太大的慌乱。
    几百个人中,热烈的讨论起来。
    最后,混迹在其中吃茶的大寒寺和尚,自告奋勇挺身而出,作为武林现在最有威望的门派——同时,大寒寺现任方丈,也是最可能得到苍生令的人。有这两个条件加持,众人都对大寒寺礼让三分。
    三个和尚检查起小贩的尸体。
    却不料,没过片刻,小贩的尸体如同被什么东西融化了一般,先是可怖的像条鱼儿似的挣扎,骇的众人连退四五步,紧接着身体冒出阵阵白烟,最后,原地就只剩下一摊血水。
    有人道:“化骨不留皮,杀人者好恶毒的心肠!”
    冷不丁,一滴雨,突然从空中落下。
    淅淅沥沥,渐渐地练成了一条线。
    “下雨了?”
    短短片刻时间之内,倾盆大雨已至。
    明长宴是被雨声吵醒的。
    他睡足了,想要翻一个身,却不料,浑身上下都无法动弹。
    一睁眼,怀瑜的脸就这么毫无预兆的闯入他的视线内。
    明长宴愣了一下,他往后挪了一点距离。
    怀瑜这张脸,不知道他是如何生的,隔得这么近看,都找不出一丝瑕疵。整个人如同画中仙子一般,挑不出半分毛病。
    明长宴一边想一边感慨:难怪不得京都闺中少女尽折腰,若我是个女人,恐怕对这张脸也毫无抵抗之力。
    不过,他就算是个男人,盯着这张脸看久了,也不由痴了视线。越看,越觉得心口跳动的厉害。
    同时,一股隐秘至极,兴奋至极的念头,从心中冒出:这个人是我的。
    明少侠不免洋洋自得:看来,本少侠的魅力果然不容小觑,如此小美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想入非非时,怀瑜醒了。
    明长宴吓了一跳,往后一弹,被怀瑜搂住腰,这才没掉下床。
    “你动什么?”怀瑜似乎还没有完全睡醒,语气和平常有些不一样,听着仿佛是气鼓鼓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是你醒来得太突然了,怀瑜。”明长宴恶人先告状,只不过,对方并不理会他,只是自顾自的用手臂环紧了明长宴的腰,将头深深地埋进了他的颈窝,不管他说什么都不理。
    明少侠在心中暗自点评了一下:早晨的怀瑜像个小孩子。
    当然,这话是万万不可说出来的,只能在心里偷偷想一下,相处许久,明长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一切是类似说怀瑜像小孩、没长大、不懂事等不成熟的评价,这个小祖宗都要和他生气。
    半晌后,怀瑜终于松开了他,起身下了床。
    明长宴顿了顿,看向窗外,伴随着不太好的天气,还会带来的是他身体上的一些不适,他诧异道:“下雨了?我说呢,方才做了个梦,梦见天清发了洪水,耳朵里全都是水声,原来如此,竟然是外面下雨了。”
    明长宴浑身打了个激灵,连忙将被子收成一团,然后将自己裹在里面,遮住一点微弱的温度。
    怀瑜在他说话的时候就已经穿好了衣服,现下,正拿着一套新的衣服,将明长宴从被子里挖了出来,替他套上。
    明长宴张牙舞爪地乱叫:“我好冷!不要让它离开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