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46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孟克冷冷的说:“这恐怕不行吧。”同时,把目光投向楚天齐。
    曲刚暗暗叹了口气,把头转向旁边的年轻人:“局长,你看呢?”
    楚天齐没有回答曲刚,而是再次在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哟,漏了一张。”说着,把张纸递给了孟克,“孟克同志,这张纸上的内容可以让大家知道吗?”
    孟克拿过这张纸,看了看,然后说道:“有的内容可以,有的不可以,我把允许的内容读一读。”说着,他清了清嗓子,读了起来,“局长同志,这是一份补充内容,目的就是引起局领导的重视。在那几张纸上,我列举了一些事例,但有的地方还写的较笼统。我现在就一个特殊事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三月七日下午四点五十分至五点十二分,我的汽车都停在同一地点,期间并没有挪动位置。但就是这短短二十多分时间里,却被罚了三次,理由都是违规停车。所不同的是,出现了三拨人,有两拨巡警,一拨交警。
    全国各地,我至少走了二十多个省份,就没见到许源县这种警察,竟然一事三罚。我不知道这是警察的私自行为,还是得到了领导的授意,但我分析,在大厅广众之下如此做事,队里领导应该是清楚的,很可能他们就是在执行队领导的决定。希望这只是个别警察的行径,希望这不是局领导开辟的发财门路。警察队伍要想增加经费,途径有好多,比如向上面争取办公费用,比如依靠优异成绩获得奖励。当然如果能够得到社会认可,企业也会适当赞助的,我公司在好多地方就曾经做过这种事情。
    一事三罚,说的不客气点,是想钱想疯了。如果那天不是因为有急事要走的话,我一定要看看,这一事能够几罚。我当时反正是看到了,警察只是罚款,对于最应该纠正的所谓违规现象根本不予纠正。一开始的时候,我很纳闷,后来我想明白了,之所以不纠正违规现象是为了给‘后来者’留下生财之路,是他们之间的潜规则,否则后来者何以循环罚款。俗话说‘盗亦有道’,盗贼做事情都要讲究道理,难道许源县的人民警察竟然不如盗贼吗?
    这封信是匿名的,一是我担心报复,二是我也想看看,看看贵局会如何对待群众呼声。虽然我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但我会关注这件事,会向贵局电话询问进展情况,也会到贵县实地感受有无整改。如果贵局置群众呼声而不顾,没有任何改进的话,那我就会向县里反映,我想县里不应该不管的。不妨说一下,我在贵县领导那里还是能说上话的,有几个领导都得给我面子,何况我这是完全占理的事情。那天一事三罚的时候,那个警察肩上扛着一杠两豆,身体很壮,声音嗡声嗡气的,说话很不讲理,要不是我打电话给……”读到这里,孟克停了下来,把手中的纸张给了楚天齐。
    楚天齐收好纸张,接过了话头:“刚才孟克同志停下的地方,涉及到了县领导,所以他就没有读下去。后来还有一小部分涉及到了对方的信息,也不便透露。”说到这里,他面色一寒,“大家都听到了吧,有什么感想?曲副局长,你说说。”
    连着咳嗽了好几声,曲刚讲起了自己的说辞:“个别警察竟然私自做出这样的事,是给警察队伍抹黑,一旦查实的话,定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听风就是雨,也不能冤枉了自己同志,此事只宜小范围核实。因此,我想安排人手,隐密而谨慎的调查这件事,尽最大努力做到客观公正。我现在的工作量很大,既要调查这件事,也不能荒废了其它事情,因此时间上可能会稍微长一些,请局长理解。
    群众监督我们的工作,这是好事,但必须正确对待,不能矫枉过正。我们自己既要监督、约束治下警察,但还是要保护他们,不能过早的下上一个危言耸听的结论。即使存在个别不足的地方,也要以批评教育为主,适当处罚一下就行了。连我们都不爱护自己的属下,连我们都不能宽容属下的瑕疵,属下会怎么想?那样会寒了他们的心。”
    听对方说完,楚天齐严肃的说:“曲刚同志,我不赞同你的观点,更不同意你刚才的说法。你在前面还说一旦核实要严肃处理,现在又说什么以批评教育为主。同时,你的思想也有问题,现在还没有正式调查清楚,你就在给大家打‘预防针’,进行不正确的引导。说什么‘不能矫枉过正’,还说‘要宽容属下的瑕疵’,你这是在偷换概念,在错误引导大家的思想。
    一事三罚,确实是笑话,天大的笑话,就像举报信人说的‘如果她要是不走的话,真不知会一事几罚’。我认为这不是危言耸听,已经再一再二还再三了,出现再四再五也极有可能。我们小小的许源县局,竟然出现了这种笑话,一旦传出去的话,那可真是臭名远扬了。
    听了举报信上面的话,不知大家怎么想,反正我是脸红的很,为许源县公安局脸红,为我们治下出了这样的事脸红。就因为做法太过分,就因为太的不守章法,群众竟然把我们的警察和盗贼相比,而且言下之意还不如‘盗亦有道’。讽刺,极大的讽刺,但这不能怪别人,怪只怪我们的属下忘了自己的身份,做了有损尊严的事。怪只怪个别领导麻木不仁,思想陈旧,对属下无原则的护短、纵容。
    刚才曲副局长说他事情比较多,可能调查要进行的很慢,请我理解。怎么理解?群众能理解吗?举报者那里还等着回复,还要实地感受呢。如果你忙不过来,那就大可不必参与,孟克同志直接去查就好了。如果你实在想参与,那也可以把其它工作分出一些,让别的同志帮忙管一下嘛!”
    曲刚脸上神色不停变化着,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愤怒。待楚天齐说完后,他马上说道:“局长,交警和巡警被举报的这件事情,确实是第一次听说,我一定要查实清楚,严肃处理。每位班子成员的工作都不少,我的工作也不能推给别人。刚才我就是想表达既要严肃处理也要实事求是的意思,可能用词不当,让局长误解了。”
    “好吧,刚才孟克同志已经同意了让你参加调查,我也要尊重他的意见,同时我也要考虑你这老同志的心情。”说到这里,楚天齐停顿了一下,缓缓的道,“只是有些事情也不能太出格了,要适可而止。”
    “是,适可而止。”曲刚心情复杂的回应着。
    “散会。”说过这两个字后,楚天齐率先起身,走出了屋子。
    第八百四十章 善意谎言
    晚上八点钟,许源饭店八层的一间豪华套房里,外间屋门紧锁,有两人刚刚进入两屋套间。这两人正是许源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曲刚和副局长张天彪。两人在局班子成员会散会后,先是在外面喝了一顿闷酒,然后才到了这里。当然,心里都有事,心情不畅,两人没有多喝,倒是都很清醒。
    刚一坐到沙发上,张天彪就说:“曲哥,今天你老是踢我*干什么,要不是你拦着,我早就质问那小子了。凭什么?就凭一个破职务,他就想骑在咱们头上拉*屎,就想对你指手划脚、大声喝斥?他也不撒泡尿照照,他不就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不就是工作才四年吗?说实话,在你参加工作的时候,他还穿活裆裤、和尿泥呢吧?要说他是凭真本事升上来的,打死我也不信,谁知道他舔*了哪个瞎眼领导的屁*眼。”
    曲刚摆摆手,制止了对方:“天彪,不,不。我一直也以为他就是个关系户,就是一个混日子的小屁孩。可是通过这几件事看,我错了,大错特错。他确实进入官场才四年,可以说他吃的饭还没有我吃的盐多,可他却不是一个软蛋,而是一个头脑极其灵活的家伙。就凭他现在的年龄,就凭他的履历,他能升到现在职务,肯定有人在后面推着他,把他送到了副处位置。
    但不可否认,他绝不一个孬种,不是一个软蛋。否则,随便在省、市弄一个副处职位混资历,岂不是要滋润的多,简单的多?而恰恰相反,却把他弄到了基层,弄到了一个实打实干工作的岗位。并且这个岗位还不同于一般的正科或副处单位,却是一个危险系数极大的位置。你想啊,他和他后面的人能不知道其中的凶险?毋庸置疑,他们肯定知道,而且知道的很详细。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安排?那就说明这小子肯定情商不是一般高,肯定也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有一定的身手。”
    “曲哥,你有点杯弓蛇影了吧,难道就这么几件小事,你就怕了?”张天彪不以为然。
    曲刚没有计较对方的用词,而是严肃的说:“其实这些道理很浅显,只是我一直很自负,一直不认可这个事实,潜意识中,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屁孩,这才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低级错误,才一次次的送上门去受辱。他上任那天你见到了吧,市局没人来捧场,市委组织部王处长对他不感冒,而且他这个副处级的局一把手竟然没能坐到主席台上。他肯定心中不爽之极,本来正想找地方发泄,却一时没有合适之人,结果我傻乎乎的撞了上去,正好成了他发泄的靶子。本来那是一个灰溜溜的上任仪式,被我那么一激,他反而来了个出其不意的亮相。他的表现虽说不上多么精彩,但最起码挽回了他本应丢失的面子,而我却成那个让他尽情发挥的支点。
    之后我还没有接受教训,没有深刻去思考,总还在想着找他一招之错,好好羞辱他一番。今天上午借着签票的事,借着他这些天不理‘朝政’的事,我上门兴师问罪,质问他不作为,不懂规矩。不曾想他拿一大堆理由等着我,还再次拿‘规矩’做由头,让我向他‘报告’、敬礼,现在想想也是没事找事、自取其辱。
    下午开会的时候,你又提起签票的事,我也因为上午没有得到答案,想要看他怎么应对。谁知他却巧妙的把火烧到了咱们身上,用财务支款说事,给咱们套上了按时冲帐的套子,而且咱们还不得不举手同意。原以为说出他那个司机整天缺岗的事,他会找一个理由搪塞,我就可借此拿‘规矩’说事,说他用权代替程序。又不曾想到,他却把司机周三缺岗的事说成去执行公干。
    等他借由头把那封举报信拿出来的时候,我已经知道,咱们再次钻进了他的圈套,而且是自己送上门去的。其实这几次都是咱们挑衅在先,但却没有占到任何先机,反而接连受辱。这说明什么?说明他预测到了事情出现的可能,说明他早有准备,只是等着我们去触动机簧。这倒好,我们因此吃了大亏、丢了颜面,而他不但达成了目的,还落下一个正当防卫的名声。哎,这小子刚到,本来正是想立威的时候,结果我们就给送上了机会,这不是瞌睡就给递枕头吗?”
    听对方说完,张天彪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点燃两支烟,给对方一支,自己叼上一支。吸了两口后,他看着对方道:“曲哥,他这几次能占到点儿便宜,主要是因为他的职务在哪,也和张老头那几个家伙捧他臭脚有关。要是你不拦着的话,我就要和他理论理论,我们是从财务借款了,可那些主要都是公干的,我能一项项的说出具体去向。”
    “天彪,不要以为人家就是傻子,人家能点出咱们最早的支款时间,那就是在告诉咱们,财务那一套规章制度,人家门清的很。对了,还有举报的事,人家就是等咱们出招呢,否则也许他还不会在会上拿出来。”曲刚说到这里,话题一转,“电话都打过去半个多小时了,怎么还不回话?”
    张天彪“哼”了一声:“你是说所谓举报的事吧,依我看那封举报信也有猫腻,全他妈都是打印件,谁都能做出来。赶哪天咱们也弄他一份,罗织一些他的罪名,看他怎么处理?”
    曲刚摇摇头:“不会吧,信封上可是有邮戳的,是从晋北那边寄过来的,而且还有那些小票复印件,不应该是假的吧。”
    “那可不一定,也许信封是真的,邮戳也是真的,但是完全可以老瓶装新酒呀。”张天彪骂道,“妈*的,那个家伙那么狡猾,什么事做不出来?”
    “不能吧?”曲刚疑惑的说,然后话题一转,“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有没有这回事。”
    “我再问一下。”说着,张天彪在手机上调出号码,重拨了过去。过了一会儿,放下电话,骂道,“他*妈的,打电话也不接,我看他是当个破队长就翘尾巴了。”
    “再等等,也许他没听到吧。”曲刚回了一句,然后猛吸了两口香烟。
    ……
    许源县公安局局长办公室。
    楚天齐一边吸烟,一边看着手中拿的一张纸,这张纸正是会上第二次拿给孟克看的那张——举报信补充件。当时,孟克给大家读过后,又把补充件还给了楚天齐。
    看着看着,楚天齐“嘿嘿”笑出了声,为自己的“得意之作”而笑,为事情之巧而笑。
    之所以称之谓“巧”,首先是因为举报信上说的事,正是楚天齐在上任前一天,亲眼所见的事。
    那天他亲眼见到警察乱罚款,听到了现场一些对话,也听到了那名妇女临走时说的话,他意识到她可能要投诉。于是他让厉剑关注寄给自己的信件,尤其关注晋北省的来信,因为他听出那个女人是晋北口音。果然,在三月十五日那天,厉剑送来了晋北省寄来的举报信,举报信里的内容,就是楚天齐今天第一次给孟克的那些东西。
    当时看完举报信后,楚天齐经过反复推敲,觉得还应该再加一些推进剂,于是他另外加工形成了一页内容。当然,后来形成的这页内容并不是无中生有,而只是对原信的扩充,只是更形象一些,这么做也是为了更有利于推进事情的解决。果然,补充件拿出以后,曲刚和张天彪便无言以对,便不再狡辩。曲刚还承诺,一定要严查,如果情况属实,定当严惩不贷。
    之所以说到“巧”字,不只是因为楚天齐正好看到举报信上的内容,也不只是因为他根据实际情况又做了适当扩充。而是因为曲刚等人也适时给了机会,一次当众抛出举报信的机会。
    在楚天齐收到举报信,并对其进行扩充、加工后,楚天齐就在找一个合适的亮出信件的时机。他想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有合适的人员在场情况下,出示信件。
    交警和巡警归曲刚和张天彪分管,曲刚管的更多一些,因此必须让他们知道这件事,并给出妥善解决办法。如果只让他们和自己知道的话,范围太小,他们也容易混淆事非,或是蒙混过关。但是又不能范围太大,总不能弄的尽人皆知吧,最适合的知情范围就是班子成员,而且纪检组长孟克也要参与进来。
    在下午召开班子成员会的时候,楚天齐一开始在犹豫是不是拿出举报信。因为上午刚刚落了曲刚的面子,这次班子成员会又是第一次召开,会上应该多讲局里的整个工作情况。如果直接拿出信件的话,极易给众人造成借事打击异己的印象,对自己的形象不利。
    不曾想,曲刚、张天彪根本不接受上午教训,不但还拿签票说事,甚至说厉剑不守规矩,从而影射自己这个局长。那就怪不得我了,这样想着,楚天齐很自然的祭出了举报信,还给厉剑那天的缺岗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看着面前的纸张,想到自己做的“手脚”,楚天齐多少有些不自在,感觉不够光明正大。转而一想,他又释怀了:尽管手法欠妥,但目的是好的,充其量这不过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而已。
    第八百四十一章 要靠实力说话
    现在已经抛出了举报信,也已让曲刚在众人面前许下承诺,希望这件事能有一个圆满的解决。但自己还是要重点关注一下,以免阳奉阴违,以免走过场。
    楚天齐伸了个懒腰,点燃一支香烟,靠在椅背上吸了起来,又开始思考着其它的事情。
    到许源县局已经半个月,每天除了熟悉情况,剩下的时间就是和曲刚斗了。准确的说,也不是自己要和对方斗,而是对方总在挑衅,自己只是正当防卫罢了。从本意来说,他并不想和曲刚斗,也不想和任一个人斗,他现在只想把工作做好,可好多事情未必能遂人愿。
    就拿上任来说,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了,市局竟然没有一句指示,县委、县政府也没有一个人过问。感觉就像是让自己自生自灭,就像是没有自己这么一个人似的。当然楚天齐也没有主动去汇报,这并不是他不谙官场规则,并不是他不知道“拜地头蛇”的规矩。
    楚天齐从沃原市交流而来,对于定野市公安局,对于许源县里的情况,一无所知。究竟该拜哪个码头,他吃不准。自己初来乍到,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同僚的关注,他这一段出去很少,尤其白天出去更少,就是为了不引起有心人的关注。本来做为一个副处级干部,拜会一下县委书记和县长都是人之常情,但究竟书记、县长是怎样的关系,两人处事方式怎样,却不得而知。
    无论自己先去拜会谁,都会给另一方造成一个有亲有疏的印象,也会让同僚给自己打上一个某某系的印记。他知道一般情况下,书记、县长都不会是同一系,即使原来关系不错,可是一旦成为县委和县政府的掌门人,关系立马就会变的很微秒。这是由职务之间的固有矛盾决定的,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不想把自己归入哪一系,不想卷入那些无休止的派系争斗中。
    对于市局也是如此,真不知道应该先去拜会哪个人。到现在为止,市局还没有任何人找过自己,就连周子凯也没有见到,恐怕市局的派系也复杂的很。既然弄不清一些关系,干脆就先不去为好。
    当然,既生在这个官场,要想完全做一个局外人,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使要和哪些官员走的近,也要看价值观是否相融。同样,对方是否愿意接触自己,也是要看自己利用价值有多大。因此,现在把工作做好,增加自身的价值,才是当务之急。
    本来想的挺好,可是自己一来,曲刚就和自己卯上劲儿了。也难怪,曲刚主持局里行政工作好几个月,不但充分享受到了一把手的权威,肯定也对局长位置势在必得。结果,自己一个外来户站了那个位置,而且还是一个毛头小子,曲刚怎能甘心?从对方的心里肯定认为自己抢了他的位置,同时由于自己年龄、履历的原因,对方肯定瞧不起自己,说不定心里怎么编排自己呢。
    这次到许源县公安局认职,看似挡了曲刚一人的路,其实却是影响了一批人,无形当中也得罪了一些人。如果自己不来的话,如果曲刚顺利上*位的话,那么就会有人升任常务副局长,那人空下的位置又会有人升上来,以此类推,就会有多人受益。但事实是自己来了,那这些人的升官梦就暂时被中止了,自己就成了他们心目中想当然的“罪魁祸首”。
    既然有些事不能改变,那就得面对现实,不能因为怕得罪人就去迎合一些人。当然,也不能一味的得罪人,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从现在自己和曲刚的关系来说,显然已经很僵,显然对自己的工作开展会有不利,但是那些非曲刚系的人可能会更认可自己一些。现在曲刚认为位置被自己抢了,才和自己过不去,时间长了的话,还要看两人的价值观认同感有多大。也许以后的关系更僵,也许会有缓和或转变也不一定。同样,现在赵伯祥和自己看似相处比较融洽,但以后会怎样,谁也不能预知。
    公安局是一个对业务要求较高的行业,需要很高的专业素质,需要较强的侦辩本事。要想拥有更多话语权,要想获得更多的认可,权利、职务只是一些客观附带的东西,够专业、有实力才是根本。曲刚对自己的不认可,也主要就是停留在把自己认定为一个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小伙子。如果自己展现了做为公安局长应有的专业实力,也许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就会有很大改观。
    这么一想,楚天齐心里敞亮了不少,对曲刚的认知也就脱离了脸谱化。
    他决定,还是秉承一个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当然,即使斗争,也要讲究一个度,自己要时刻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因势利导。既达到教训对方的目的,也要让对方有信服的“理”,而不是一味的猛冲直打。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楚天齐今天在拿出那封信后,既要求对当事警察务必严惩不贷,也允许了曲刚先自查自究,而没有把事情做死、做绝。当然,这也是一箭三雕的事情,既给了曲刚一定的面子,也逼他自损一些羽翼,更重要的是让事情得到解决。
    其实,从三月七日那天看到警察一事三罚开始,楚天齐就在想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结合周仝提供的资料,翻阅办公室的文档,他发现有些机构设置重叠、人员超标。巡警的好多职能就和交警、派出所设置有重叠,这既产生了部门间的扯皮,也为辖区居民增加了困扰和麻烦。同样,人员配备偏多,既增加了局里经费压力,也形成了“龙多不下雨”的现实。
    按照楚天齐的本意,机构重叠、人员臃肿就应该裁、减,可他也知道这里面牵扯好多的利益纠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以自己现在立足未稳的现状,根本不适合提这些问题,也根本解决不了。但扰民的事不能听之任之,任意重复罚款的事不能继续存在,因此,他才想出了这么个折中意见——先把乱罚款的势头刹一刹,既应对了人们的诉求,也适当改善一下警察的形象。
    自己到局里这一段,总在以学习、熟悉为主,实质性的工作做的很少,甚至还没在全县广大干警面前正式露面。让广大干警认识自己,自己见一见干警也是势在必然,只是他还要等一些东西——警服和警衔。做为公安局长,要正式在所有干警面前露面,没有着装的话就太那个了,怎么看也都会是一个局外人。看来得催催了,这样想着,楚天齐拿起市局新配的手机,拨打起了杨天明的电话。
    ……
    “叮呤呤”,手机铃声响起,是张天彪的电话。
    张天彪看着上面的来电显示,皱了皱眉,按下了接听键:“有事快说,我忙着呢。”
    手机里传来嗡声嗡声的声音:“二舅,刚才队长找我,说是有人把我告了?”
    “告你?你们队长说的?”张天彪语气透着惊讶,看了看曲刚,然后对着手机道:“那个乱罚款的家伙是你?”
    手机里声音继续传来:“二舅,你听我说,我那天点儿背,正好赶上是第三拨,前两拨都让巡警给收了。那个老女人也难对付,不但不交钱,还跟我胡搅蛮缠,我就想多叫人来。结果半路来了一个小娘们,先是劝那个女人,后来直接给魏县长打电话,魏县长让我……”
    “混蛋,等着处理吧。”张天彪打断对方,挂了手机。
    曲刚自然听到了手机里的声音,无奈的摇了摇头:“唉,这些家伙,没一个省心的。”
    此时张天彪也蔫了:“曲哥,真有那回事,是我介绍的那个远房亲戚干的,那个笨蛋。听那意思魏副县长也知道了。”
    “证据确凿,还是想想怎么处理吧。”曲刚道,“希望魏副县长别跟着瞎掺和。”
    “是,是。”张天彪点点头,然后话题一转,“曲哥,我还有一事不明,怎么那个小娘们就把明细提供给他了?”
    “我也奇怪呢,出来的时候给她打电话,她也没接。”曲刚骂了一句,“我看那小娘们也靠不住,别是见到年轻男人发*骚了吧。”
    正这时,房间里再次响起铃声,是曲刚的手机。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按下了接听键。
    手机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曲局长,我知道您找我是什么事,我也正想向您汇报呢。今天下午刚上班,楚局长就来了,要我提供单位内部应收款清单,重点询问了您和张副局的几个借条。等他出去的时候,离三*点钟只有三分钟了。我知道你们马上要开会,肯定来不及通知您了,这才没有给您打电话,这应该也是他专门设计好的吧。”
    “嗯,我知道了。”曲刚说完,挂断了电话。
    “好狡猾的东西。”张天彪骂道,然后说,“我们怎么办?不能就这么算了吧?”
    曲刚“哼”道:“耍阴谋算什么?一切还要靠实力说话。”然后话题一转,“不过,不能再轻视他了,要适当改变斗争策略才对。”
    第八百四十二章 太巧了吧
    星期一一上班,楚天齐叫来杨天明,询问警服和警衔的事。杨天明说市局还没有准确答复,他会继续跟进这件事情。
    杨天明出去时间不长,楚天齐手机响了。不是市局统一配备的那部手机,而是欧阳玉娜送的那部摩托罗拉,上面手机卡是刚到定野市时办理的。
    拿过手机一看,上面显示的是一个外省号码,似曾相识。想了想,记起来了,在大约十天前,这个号码曾给自己打过电话,当时自己正在去乡下的路上。略一思忖,他按下了接听键。
    手机里静了一会儿,才传出一个声音:“你是姓楚吗?”
    “赵六,上次你已经问过了。”楚天齐声音很冷,“有什么事?”
    赵六的声音有些疲惫:“近几天,我感觉肚子还是疼,这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你什么时候能给我解药?到底有没有解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