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49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那好。”说完,楚天齐挂断电话。然后打开车门,下了汽车。
    第九百零八章 想看笑话?没门
    许源县公安局案情分析室。
    楚天齐坐在椭圆会议桌中心位置,他的两侧是赵伯祥、常亮、张天彪、孟克几位班子成员,还有柯晓明以及刑警队的几名干警,信息科科长周仝、许源镇派出所所长仇志慷也参加了会议。本应该参加会议的曲刚,今天早上去市里开会,所以缺席。还有杨天明也没有到场,他是被楚天齐派去辅助陈文明做上访百姓的工作,其实也有督促监督陈文明的意思。
    迅速环视全场一周,楚天齐道:“开始吧。”
    张天彪点点头,开始讲说案子基本情况:“今天上午八点三十三分,有群众报案,称楼下血腥味浓重,指挥中心立刻把报案信息转刑警队。当时柯晓明正在向我汇报工作,于是马上安排刑警队出警,我和他也一同到了现场——许源南苑小区十五号楼。刚一进案发楼道,就闻到了血腥味,还有臭味。
    打开二零二房间后,我们迅速进入主卧室,看到了死者的情形。死者为男性,年龄大约在三十岁左右,身材较矮,不足一米六。当时死者头东脚西,身上仅着内*裤,身下压着浴袍,浴袍袖子还套在死者胳膊上。死者左胸插着一把匕首,匕首锋刃全部刺入,刀柄也没入有一厘米多。今天是六月五日,我们称其为‘六.五命案’。死者的身份,以及房屋具体情况,还在进一步核实中。
    二零二房间,面积大约八十平米左右,有一主一次两间卧室,还有厨房、卫生间。报案群众是该房间楼上住户,据他说今天早上……”
    现场众人神情严肃,听着张天彪介绍命案基本情况,好多人还在记着他讲述中的一些要点。
    不到十分钟,张天彪介绍完了基本情况,然后话题一转:“在进行现场取证、勘查的同时,我马上向局长进行了汇报。随后局长也赶到现场,看到了现场情况,请局长给我们指示,指明破案方向。”
    听到张天彪如此一说,众人都面现惊疑,不解的看着他,然后又把目光投到局长脸上。
    楚天齐面色冷竣,盯着张天彪看了一下,然后沉声说道:“在居民住宅区发生命案,影响颇大。刑警队和主管副局长必须全力以赴、加班回点,相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全局都要把破获此案做为重点工作去抓,争取早日破案。张副局长,在今天下午两点半前,你要把案情书面材料迅速整理完毕,交我审阅,然后向市局、县委、政府做汇报。
    张副局长请示破案方向,我认为这个提法不够专业,但既然你要请教,那我就说一下自己的分析。但我提前申明,我并非专业人士,分析也仅一家之言,我的意见仅供参考。具体实施破案、确定破案方向,必须依靠对现场证据分析,参考报案人与其他证人证言,并从专业角度,利用专业方式,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从分工与职业角度来看,这个工作必须要由由主管刑侦的张副局长来做。
    下面我说一下我的分析。从现场情形看,此案疑为他杀,凶手为女性,凶手与死者相互熟识,并且凶手出手狠辣,应是老手或职业杀手。做出这样的初步判断,我是依据以下证据,经过初步分析而做出的。”
    听到楚天齐说的这些话,众人都相互对望了一眼。而张天彪先是表情尴尬了一下,接着嘴角就露出一抹笑意,不知是冷笑还是什么。
    楚天齐继续说:“案发房间次卧室有一扇窗户是打开的,窗户的里侧窗沿有少半个鞋印,鞋印是前脚掌部分。在窗户的外侧窗沿有两处鞋印,其中一处是半个纵向鞋印,从鞋印的弧度看,应该是左脚部分,另一处鞋印则是后脚跟部分。从这三处鞋印来看,这是有人从屋子里跳窗而出。
    为什么有人正门不走,非要跳窗而出呢?这有违常理的做法,也有它存在的注解,因为这栋楼是小区最后一栋楼,楼房的后面是杂草和围墙,越过小围墙,就是大街了。这里面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的。
    死者身上有香水味,从香水的香型来判断,应该是法国蓝蔻真爱奇迹女仕香水,这款香水应该非死者自身使用。香水味仅在死者的前胸*部分有,而且死者衣衫不整,这说明有女性和他接触,比如拥抱。另外,匕首的刀柄上也似乎有一点这种香水的味道。还有,从外窗沿那半个纵向鞋印看,鞋码大约是三十六号,应该也是女性。从这些证据来看,我初步判断,是一个女人杀了死者,然后跳窗逃走。
    在二零二户门外,我还发现了一个鞋印,这个鞋印紧贴着墙壁,打开防盗门后,正好被挡住了,所以这个鞋印才没被后来者破坏掉。从鞋印的纹路以及鞋码的尺寸看,和窗沿上鞋印应该是同一个人所留。从鞋印方向看,是进门时留下,但没有再发现出门时的鞋印,这有可能是被后来人无意中破坏了,更大可能是人先由屋门进入,后从窗户跳出。
    在屋门口发现了进去时的鞋印,在窗沿处发现了出去时的鞋印,说明这个鞋的主人,也就是这个女人,曾经进过二零二房间。而除了那个只有出去的鞋印的窗户开着,屋子里的其它窗户都关着,而且窗户上的把手也紧紧锁着窗扇,这说明女人是从屋门进入。屋门的两层门——防盗门和木门门锁都没有损坏,那女人就是正常进入,这应该是死者开的门或是她自己有房门钥匙,这都证明两人是熟识的。另外,死者双目圆瞪,似乎在临死的一刻很是惊恐,这也许是他对死亡的恐惧,还可能是没有想到熟人会突然下手。
    我注意到,卫生间只有一套洗漱用具,尤其只有一个牙刷,还有一个剃须刀,基本可以断定,这里是一个人住。虽然拖鞋有两双,垃圾桶里购买小票显示都是去年十月十七日买的,但那双女士拖鞋鞋底上纹路清晰可辩,甚至连个线毛也没有,而男士拖鞋鞋底相对有磨损,鞋底沾的线头也较多,客厅烟灰缸里也全是男士香烟烟蒂。这进一步说明房间里就是男人住,女人只是偶尔来。那么这次出现了女人鞋印,而男人却死了。
    另外,屋子进门处脚垫上有一双女士拖鞋,是鞋尖朝向门外,同时从门口到主卧室没有泥鞋印,而从门口到次卧却出现了泥鞋印。这是不是可以判断为,女人因为和男人熟识,进屋后先换上了拖鞋,等到从主卧出来后,又换上了进门时的鞋,然后走到次卧,从窗户出去了?”说到这里,楚天齐停下来,喝了两口水。
    张天彪插话道:“你怎么就能判断鞋印是案发时留下的?”
    “张副局长,你这是考我吗?”楚天齐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然后又道,“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卫生间拖布桶里有清水,看清水颜色肯定使用过,但水里没有长时间放置的味道,说明这些水应该是两、三天前放的。如果鞋印在这之前有的话,肯定会被拖掉,但现在却存在,那就可以证明是死者死了之后留下的。还有另一个证据,也间接印证我刚才关于鞋印的判断,我一会儿再说。按我的整体思路说,可以吗?”说着,他把目光投向了张天彪。
    张天彪面现尴尬之色:“当然,当然。”
    楚天齐心中“嗤笑”一声,继续道:“匕首插在死者左胸处,只有一个创口,创口处与匕首结合紧密,这即为一刀毙命。匕首刺进的位置,应该是左胸骨左侧第二肋骨和第三肋骨间,刺中的正好是心脏部位。看匕首刺进的长度,也说明是从肋骨间刺进的,否则不应该刺进这么深。死者左手抓着薄被,但抓的不紧,从被单上的褶皱看,抓的时间不长,显见死亡特别快,痛苦时间短。另外,除了死者胸腹部、腿上、身体下有流出的血外,竟没有鲜血溅到墙上或周围。这些都说明凶手手法准、下刀快、出手狠,应该是老手或是职业杀手。否则,不应该这么心狠手辣。
    死者身上的血迹呈深褐色,说明他遇害时间应该是在二十四小时以上。另外,血块整个外皮呈红褐色,里面是暗红色,又说明他死的时间不会太长,应该是在三十到四十小时之间。这个时间段,正是从前天晚上天刚黑,到昨天早上天刚亮的时候。而那个时间段,一直在下雨,也正好合上了泥鞋泥的事。”说到这里,楚天齐又把头转向张天彪,“张副局长,我刚才说的这些,都是粗枝大叶,毕竟我非专业人士,请多指教。”
    “不敢,不敢,局长说的太专业了。”张天彪尴尬的连连点头,“太专业了。”
    楚天齐目光缓缓环视一圈,从众人脸上扫过。尽管人们的表情不尽相同,但似乎都流露出一种赞同或佩服。尤其周仝脸上的自信,分明是认同了自己的分析。
    脸色最精彩的就是张天彪了,整个一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模样。楚天齐暗“哼”了一声:想看我笑话?没门。
    正要继续说话,忽然手机铃声响起。看了一下来电显示,楚天齐对众人道:“你们继续说,我出去接个电话。”说完,起身走了出去。
    第九百零九章 破获命案重中之重
    电话是杨天明打来的,杨天明向楚天齐汇报了劝阻百姓上访的事。
    杨天明说,经过做工作,百姓同意暂时不去上访,但陈文明必须给人们争取到应得的利益。陈文明也做了一个圆滑的承诺,尽十二万分的努力去做,但能做到什么程度还不确定,希望百姓能理解。最后百姓给出了时间限制,如果在十天内,还是没有什么结果,那就坚决会上访,也许是县里,还也许是到市里。村民现在已经解散回村,各回各家了。杨天明最后还说,村民讲了,他们认识上面的大官,实在不行,就去找那个大官。
    听杨天明这么一说,楚天齐心里暂时松了一口气,但也担心陈文明那小子能不能说动聚财公司。楚天齐估计也悬,否则这事也不至于拖到现在。从种种现状看,找到那个村长是很关键一环,更关键的是村长手里的合同到底是什么样的。找村长,也是现在当务之急,可是如何找,以什么理由找,还得好好推敲一番。
    让楚天齐哭笑不得的是,村民口中的那个大官肯定就是自己,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也担心,担心村民向陈文明描述自己的相貌,或是讲说汽车的样子或车牌号。那样的话,陈文明肯定要疑心,更要防着自己,说不准又会玩出新的花样对付自己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百姓暂时不上访,那就先放下再说。于是,楚天齐再次回到案情分析室,继续参与案情分析。
    二次回到屋子里,楚天齐说的很少,基本以听为主。他仔细听着大家对案情的分析,并在本子上做着记录,只是偶尔插上一句话。
    该发言的发了,该讲的讲了,众人都把目光投向楚天齐,这是在等他的指示了。
    楚天齐环视众人一周,面色冷峻,语气也十分严肃:“同志们,县城住宅区发生命案,肯定会很快传遍城区,传遍各个单位,恐怕乡下也会传的很广。而且县里,尤其是市局肯定会重点关注。因此,能够迅速破案,是当务之急,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要给上级交待,让上级放心,更要给全县老百姓交待,让百姓安心。
    破获命案这个任务,由刑警队负责,由曲副局长、张副局长直接领导,但同时更是我们全局的任务。这就要求,做为专职部门、专职领导,必须负起专门的责任,必须把这一任务做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各部门也必须全力配合,绝对不能设卡、使绊,尤其领导班子成员更是必须要做到这点。
    尽快破案,是我们大家的期望,是各级领导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快。做为县局局长,我也是这么要求。但是,我要提醒直接经办的领导和同志,快固然重要,可程序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把案子做的铁,要经得起领导和人民的检验,更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因此,在搜集证据、调查取证过程中,一定要力求细致,一定要力求明晰。在做出结论时,一定要有完整的、充足的证据链。
    在会议一开始的时候,应张副局长要求,我讲了自己对案件的分析。我是非专业人士,更没有相关工作经历,我的看法仅是一家之言,不具有权威性。同志们在破案过程中,一定不要受我对案件判断的影响。一定要依据专业知识,依据相关经验、案例,找出正确的破案方向,沿着正确的途径去工作。
    刚才在听的过程中,我想提醒几个点,请同志们注意。一、小区的监控录相必须认真去看,尤其要对案件涉及区域的监控死角进行现场认真勘查,同时紧临小区外的录相也要调看。二、对屋子的排查还要再细一些,比如墙壁、地面、顶棚、卫生洁具等。三、认真对周边进行走访,了解之前有无异常情况。四、桌上的空啤酒罐是什么时候打开的,里面有没有什么玄机?五、法*医尸检时,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六、房主的信息、死者与房主的关系,也要弄清楚,要准确。七、死者的个人信息、工作情况、接触人群要认真调查和排查。
    八、冰箱里只有啤酒,没有蔬菜,家里没有米面,说明这个屋子不是经常有人,最起码不经常做饭。垃圾桶里两个面包食品袋上打印的日期,相隔七个月,而这种面包的保质期夏季仅为四天,也就是相当于即食的,说明这两份面包的购买日期也在七个月左右,这也表明死者不经常回来住。卫生间马桶坐便盆底部有一圈深黄色的水垢印,也间接证明这个屋子曾经很长时间没人住过。那么为什么突然就有人住了?
    同志们,命案已经发生,尽快破获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志们一定要集中精力,集思广益,争取早日破获此案。散会。”
    ……
    回到办公室后,楚天齐第一件事,先是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翻看里面内容。经过对照,他发现自己会上所言均和记录条目相符,心中一松,露出笑容。
    这份笔记,是楚天齐在首都特训时所做,内容很庞杂,其中就包括破获命案的事。在闲暇的时候,他也经常会翻出来看看,以温习和巩固这些内容。首都特训仨月期间,他学的内容至少应该是一年多的紧凑内容,所幸楚天齐记性颇好,最起码掌握了有八成多。在他知道要赴任县公安局局长后,更是专门温习了与之相关内容。
    今天,他本来是想着从现场回来后,根据自己所见,结合笔记内容,对命案有一基本判断。对命案做判断,他也仅是做为自己参考,并不准备在大厅广众之下说出来。自己并不是专业人士,也没必要在众人面前显露,更没必要弄巧成拙、丢人现眼。
    可张天彪今天明显就是要自己的笑话,先是打电话请自己到现场,接着在命案现场说出阴阳怪气的话,然后又不给自己思考的时间,而要直接汇报。楚天齐当时就看出了对方的用心,因此在从南苑小区返回局里的时候,在脑子里把看到的细节就过了一遍。楚天齐当时这样做,也仅是为了应不时之需,也并不愿主动讲出来。
    果然,张天彪竟然直接点了自己的名,名曰让自己指示,实际不就是看笑话?按说自己完全可以拿官话堵回对方,但那样会给他人丢下自己纯粹是大外行的话柄,也会让张天彪到处拿此事笑话自己。与其这样,不如用事实让对方闭嘴。于是他在声明自己非专业人士的前提下,进行了案情分析。
    如果以一个多年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楚天齐的分析还有其稚嫩之处,也不乏欠缺的地方。但他毕竟不是警察专业,以前没有从事过一天的警务工作,众人也知道这一事实。因此,他在案情会上的分析,还是亮了大家的眼,让大家不禁吃惊局长的“专业”,也有力的打了张天彪的脸。大家当时的反应,楚天齐是从人们脸上读出来的,现在想来,也不禁有些小骄傲。
    内心自得只是一闪而过,楚天齐的心思还是回到了案子上。出任公安局长那天,楚天齐就知道肯定会面对一些命案,但他没想到仅赴任仨月就遇上一起。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命案的死者竟是自己认识的人,竟是上月还追过的那个“傻子”。
    “傻子”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否则也不会“玩易拉罐”把戏骗人,更不会把自己的信息透露给别人,从而招致“痦子赵六”对自己下手。但对于“傻子”的身份信息,也只是听胡三说了“阿虎”二字,至于“阿虎”究竟是做什么的,又依附于何人,楚天齐一概不知。他本来还想逮住傻子,想从傻子身上获取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可傻子却死了,而且肯定是被人杀死的。
    忽然,一串念头涌上脑海:傻子之死是不是和其本人掌握的信息有关,是否和知道自己、认识自己样貌有关?难道是有人知道傻子和自己打过照面,担心傻子泄露了什么信息,或是担心自己找到傻子,而先来了个杀人灭口?
    想到这里,楚天齐不由得心中一惊:如果傻子是被杀人灭口,那也表明自己受到某些人的关注,那么这些人会是什么人?傻子究竟掌握了什么秘密,或者说那些人有什么秘密,以至于非要杀人灭口呢?凶手的背后黑手,究竟是自己以前的仇人,还是公安局长身份所要面对的人?都有可能。
    如果真是因为自己而使傻子招致杀身之祸,那么这些人又会如何对付自己?仅仅是为了掐断傻子这个线索点,还是要对自己采取什么手段或措施?自己又该如何防备呢?
    想了好大一会儿,也没有头绪。
    楚天齐摇摇头,心中暗道:可能是自己多虑了,刚才也仅是自己的假设,也许傻子的死是有其它原因,可能和自己扯不上一点关系吧。
    “叮呤呤”,手机铃声响起,打断了楚天齐的思绪。
    第九百一十章 老油条
    看了眼来电显示,楚天齐按下了接听键。
    手机里传来曲刚的声音:“局长,命案的事我知道了,要不我和会务组请假,马上回去?”
    “你还是先参加会吧。”楚天齐否定了对方的提议,“这是全省公安系统会议,我没能去成,你又中途请假,这样不好。你还是安心参加会,局里有我呢,再说还有老赵他们,刑警队的同志也很用力。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会及时电话向你请教。”
    “局长,千万别说请教,你那不是损我吗?”曲刚说着,话题一转,“天彪品性不坏,就是总爱意气用事,有时还自以为是,请局长多多谅解。”
    楚天齐岔开了话题:“老曲,你安心开会,只要保持电话通着,随时能找到你,就可以了。”
    手机里静了一下,才传出曲刚的声音:“局长,您放心,我老曲一定竭尽全力,必破此案。还有,这事肯定得和市局汇报吧?要不把汇报材料传给我,我直接给市局领导送去,你看可以吗?”
    “嗯,行。”我随后让办公室给你传过去,“你亲自向市局领导汇报,这样更好。”
    曲刚道:“局长,文件一到,我马上汇报。休息时间到,我该去开会了。”
    楚天齐回了一个“好”字,挂断电话。
    长嘘了一口气,楚天齐摇摇头,不禁感叹人际交往的复杂。上任当天,曲刚就想给自己来个下马威,结果却自讨了无趣。接下来的时间,又接二连三给自己添堵,但对方都没占到什么便宜。这好不容易和谐了,张天彪却又跳了出来,成天还想给自己甩脸子,今天更是连着想让自己出丑,只不过没有遂了那小子心意而已。
    谁惹事都需要自己负责,你曲刚虽然也是好意,但你道的是哪门子歉?我又何必接受呢?而且这肯定也非张天彪的本意,即使是本意的话,也不应该让别人代替,就是你张天彪亲自道歉,我也未必肯定接受。
    楚天齐也知道,曲刚也并非真心就顺从自己,肯定是他背后的领导点了他,他才不得不暂时采取合作态度。曲刚背后站的是县长牛斌,两人是上下级关系,牛斌让他配合,他也就只有服从的份。而曲刚和张天彪并不单纯是上下级,更多的是多年来形成的类似弟兄关系,所以张天彪可以忤逆曲刚的意思,但曲刚却未必敢对县长说不。当然,好多事情都是变化的,等到牛斌想针对自己的时候,曲刚也还会和自己变脸的。
    刚才曲刚的电话也提醒了自己,于是楚天齐收起思绪,拨打了赵伯祥的电话:“政委,过来一下。”说完,挂断了电话。
    很快,赵伯祥就到了,进门就问:“局长,需要我做什么?”
    “是这么回事,你催一下办公室,赶快把六.五命案汇报材料弄出来。然后你拿上一份,去向萧书记汇报,并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看书记、县长那里是由他汇报,还是得我们直接汇报?”
    “好,我也正想着此事,刚才就在办公室盯着,他们正往出弄呢。”赵伯祥道,“局长,还有其它事吗?”
    楚天齐马上说:“哦,对了,弄出来以后,也让办公室给老曲传一份,变一下抬头称呼,是向市局汇报的。”
    “好。”赵伯祥点点头,坐了下来,伸出了大拇指,“局长,你是这个。”
    楚天齐一笑:“政委,你什么意思?”
    “我虽然这几年一直做政委,主要做队伍建设工作,不过以前也主管刑侦多年,也算是专业人士。但是听了你对案情的分析,我还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你观察的真细致,分析的也太专业了。我当时就在想,这哪是一个新入行的人?分明就是一个从警二十多年,而且干刑侦多年的老警察。可事实是你以前没当过一天警察,这就更厉害了。”说到这里,赵伯祥补充了一句,“局长,我这不是奉承,是纯粹的心里话。”
    楚天齐连连摆手:“政委,过奖了,我那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再说,我也并不准备当众献丑的。”
    “局长,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你那是真有实力。”赵伯祥笑着幽默了一下,然后又说,“但有些人就不一样了,自认为当过几年刑警,就自以为是,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整天牛哄哄的找不着北。你看看他那得意的样,眼里哪有领导?好像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似的。不,他是老四,他前边还有一个人。”
    听得出,赵伯祥就是在说张天彪,也是在影射曲刚。对于对方这样的说辞,楚天齐已经习惯了,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哈哈”一笑:“林子大了,不稀罕。”
    “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说着,赵伯祥站起身,“我再去办公室看看。”
    楚天齐点点头:“好。”
    看着赵伯祥走出屋子,屋门也关上了,楚天齐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心中暗道:争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呀。
    曲刚和张天彪等人,一直和自己对着干,近几天曲刚老实了,可张天彪还一直没过那个劲儿。而赵伯祥等人又是另一副嘴脸,总是打着“为局长着想”的理由,对曲刚一系进行攻击,从而想达到一些目的。
    赵伯祥这几个月来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虽然还是表面和自己很和平,也做出一副顺从的样子,但也不时小小摆自己一道,而且不同阶段的表现也不一样。有时热情过甚,有时刻意疏远,近几天又开始大捧特捧。刚开始的时候,赵伯祥和自己说话还不卑不亢,近一段却忽然多了谄媚的味道,一时还不太适应。楚天齐不禁暗想,是对方认为自己喜欢这样,还是有什么其它目的呢?
    楚天齐心知肚明,无论是曲刚的暂时配合,还是赵伯祥的表面奉迎,其实都是为了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都是在用不同方式想从自己这里获得利益,并非真心帮自己。这些人都是老油条,只靠情感是领导不了他们的,必须用不同的利益方式,把他们绑在公安局这辆战车上,让他们听命于自己。当然,楚天齐这里想到的利益,只是一个中性词,并非贬义。
    ……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楚天齐手机响了,他看到上面来电显示,略一迟疑,按下接听键,尊敬的说:“周局,您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