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52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真的吗?好好想想,可不要有遗漏。”曲刚的声音很冷。
    乔晓光忙不迭的回答:“没有遗漏,真的没有。”
    “没有?没有?”连着两声缓缓的疑问,曲刚忽然快速道,“同伙还有谁?我是说在看守所内部。”
    “同伙?没有,真的没有。”乔晓光赶忙否认,“我也是被蒙在鼓里的。”
    曲刚‘哦’了一声:“我提示你一下,在喜子和你通话后,他又给谁打电话了?你们在喝酒的时候,提到过他吧?”
    乔晓光连连摇头:“和谁打电话?我不知道。喝酒的时候,我们除了喝酒,就是谈论女人,谈的也是以前的那些女人。”
    屋子里静了下来,谁都没有说话,很静很静,静的很压抑。
    “没有,真的再没有说其它的了。”乔晓光再次否认。
    “你这装糊涂的本事真是一绝,那我不妨说的再明白一些。七月二十九号那天,喜子在用插卡电话给你打完后,又马上用这部电话拨打了另一个号码,这个号码是你看守所的同事在用。”说到这里,曲刚厉声道,“乔晓光,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不说,可不代表别人不说,他可是很配合我们的。”
    “我……我真想不起来,我总不能冤枉别人吧。”乔晓光不停的摇头,然后停下来,盯着对方,“你说是谁?我可以和这个人当面对质。”
    对质?对质个屁,人还不知道在哪呢。
    尽管对乔晓光有怀疑,但问了两个多小时,乔晓光也没有说出“程绪”两个字,不知这家伙是真的不知,还是牙关太紧。楚、曲二人只好停止审问,先让人把乔晓光继续关押起来。
    ……
    时间到了九月三日下午,从程绪失踪开始计算,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小时,但搜寻工作没有任何进展。
    在此期间,没少接到来自己各方的汇报,但不是消息不实,要不就是乌龙事件。在查找监控录像时,只有程绪开车出城的视频,而那辆空车被发现时就在城外路边停着。干警在空车附近的村庄、山上搜寻两日,也没有任何发现。另外,休闲娱乐场所、车站等地,都没有发现程绪的踪影,也没有监听到程绪手机的信号,程绪就好像突然蒸发了一样。
    四点多的时候,曲刚再次来到楚天齐办公室,两人继续分析程绪失踪一事。
    “叮呤呤”,一阵铃声响起,打断了两人的对话。楚天齐看了眼来电显示,按下了接听键:“什么事?……是吗?好,你等着,我马上到。”
    挂断电话,楚天齐对曲刚说:“高峰报告,在十八里庄发现异常情况,他正赶过去。”
    “十八里庄?这和程绪弃车地点可是南辕北辙呀。”曲刚提出了质疑。
    “是这么个理,不过高峰汇报有人发现了重要证据。”楚天齐说着,站了起来,“反正不到十公里的路程,咱们过去看看。”
    “好吧。”曲刚答应一声,二人走出了屋子。
    从单位出发,仅二十分钟时间,楚天齐和曲刚到了目的地——十八里庄,许源镇派出所那辆二一二汽车就在村口路边停着。
    曲刚刚把汽车停稳,路边等候的高峰已经拉开车门,坐了上来,和他一同上车的,还有一个上年纪的村民。
    高峰一指村民:“老刘,你把刚才说的话,再和领导说一遍。”
    村民老刘打量了一下前面二人,说道:“这些天我在市里闺女家住了半个月,今个晌午刚回来。后晌下凉的时候,我去地里摘豆角,一进棒子地就看见倒了挺大一片。一开始我以为是谁家的牛进来歇凉压倒的,再一看没有牛蹄印,倒是有人的脚板印。还有就是,倒的这些棒秧上的玉蜀黍全没了。不用说,这肯定是让人拿走了。在我们这儿,经常有孩子掰玉蜀黍烧着吃,我们都习惯了,我也就没拿当回事。我看了看地里再没有被祸害的地方,就开始摘豆角,摘完就回去了。”
    歇了一下,老刘继续说:“回到家的时候,老伴正好从镇上赶集回来。她说前天派出所通知,公安局要演练抓坏人,让我们配合提供线索,还说有奖励。听老伴这么一说,我就想起了棒秧倒地的事,马上又回到地里,想看看有没有新发现。结果到哪一找,在倒的棒秧下,找到了这个东西。”说着,老刘把一个透明塑料袋递了过来。“我觉得这个像是你们的人用的,就赶紧回去到村委会,打了派出所电话,这个高同志就来了,我领他去看了现场。”
    看到袋子里面的东西,楚天齐和曲刚都是眼前一亮。塑料袋里是一个黑色的钱包,钱包外面有一个银灰色的标识,这个标识正是警徽图案。对望一眼,曲刚伸手接过袋子,隔着袋子打开了钱包。
    钱包里没有钱,只有一张卡,还有一张二寸大小的黑白小照片。照片正中是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小男孩,女人梳着长辫子,辫子从脑后绕过,垂在前胸处,女人大概三十岁左右的样子。女人怀里的孩子也不过两岁大小,看那样子像是在挣扎着大哭。照片中,孩子脸形和女人很像,而且孩子左边嘴角处有一小圈轮廓线,像是有脏东西没擦掉。
    楚天齐和曲刚对望一眼,两人眼中满是惊喜。照片中,母子两人的脸形很像一个人,而且孩子嘴角的特殊标识也太明显了。
    把头转向村民老刘,楚天齐一笑:“老刘,就这些?”
    “就这些。”老刘答过后,马上又补充道,“里面确实没钱,我连那个钱包碰都没碰。前些年,我做过几天村里的联防员,配合乡里做过法制宣传,我知道保存证据的重要性,更知道证据不能破坏。为了怕说不清,我在拿钱包的时候,才用塑料袋直接包上的。”
    楚天齐一笑:“老刘,你误会了,我并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发现的东西越多,一旦被证明是我们派的人放的,那么你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看出来了,这个老刘很看重这个,否则也不可能二次回玉米地里找东西,更不会直接向派出所汇报。正常情况下,村民一般都是报告村里,由村领导再汇报的。
    “哦,是这么回事?”老刘脸上表情一松,“那我再回去找找。”
    “先不要去了,天马上就黑了。一旦你找东西时让我们派的人发现了,那么你前面的奖励也就没有了。不过你放心,你是第一个在你地里发现的东西,即使我们在那里再有所发现,奖励也归你。”楚天齐担心老刘会有危险,才再次用对方关心的事进行劝阻,“你先去忙吧。”
    “好,好。”连着答应两声,老刘“嘿嘿”一笑,支吾着道,“那……那什么时候给……奖励?能给多少?”
    “我们还需要核实。”说着,楚天齐一指高峰,“三天后联系高同志。”
    “好,好。”老刘看了高峰一眼,“高同志,那我就找你了。”
    高峰点点头:“好的,注意保密。”
    “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说的,我还怕别人从那块地里发现秘密呢。”说着,老刘又重点盯着高峰看了一会,然后打开车门,走了下去。
    下车后,老刘再次绕到汽车另一面,隔着玻璃对高峰道:“三天后我找你。”说着,还用右手做了个“六”的手势。
    知道对方在提醒自己“九月六号”,高峰干脆也用手势做了回答,他的手势是“ok”。
    没想到七十多岁的老刘,也照样回了个“ok”,才心满意足的背着手走开了。
    曲刚不禁莞尔:“真是财迷。”
    “有点。不过他提供的信息可是重要线索。”说着,楚天齐把头转向高峰,“你怎么看?”
    第九百七十一章 程绪中毒
    “我认为,程绪来过这里,那块玉米地现场就是他弄的。我去现场看了,地上留的鞋印鞋号比我的脚小一号左右,我穿四十三号的。我和程绪做过一段室友,知道他平时穿四十一、二号的鞋。”说着,高峰一指曲刚手中的塑料袋,“这个警用钱包里的照片,更能说明问题。照片里两人显然是母子,那个孩子左嘴角处有一小圈不规则轮廓线,而程绪左边嘴角正好就有这样的一块胎记。”
    “老曲,你怎么看?”楚天齐把头转向曲刚。
    “我认可高峰的分析,程绪肯定在附近出现过。”曲刚道,“至于程绪为什么把车放到相反的方向,可能是为了迷惑我们,也可能是不得以而为之。程绪去玉米地里掰玉米,肯定是为了充饥,至于他是什么时候去的,那就不得而知了。还有他现在可能在哪,也是我们需要分析的。”
    高峰接过了话头:“我随村民老刘去过玉米地,从玉米秧的颜色,以及秧苗根土的干湿程度看,玉米秧被弄倒,离现在也就十五、六小时左右,大概就是昨天半夜十一点到今天凌晨三、四点的样子。有一部分玉米秧不在现场,可能是被他弄去点火烤玉米用了。这些玉米秧只要是晒个半天就能用,估计他是担心在山上弄其它柴草时被发现吧。”
    “那他晒玉米秧就不怕被发现了?”曲刚提出了质疑,然后话题一转,“从他掰玉米情形看,肯定是没得吃了,说明他跑的比较仓促,没有准备足量的干粮。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他也跑不远,很可能就在这附近的山上,我们必须得组织人搜山。只是这山上有一些小灌木,他隐在里面的话,一时不太好发现。而他却很容易看到有人上去,继续进行转移。要是那样的话,搜寻难度就更大了。”
    楚天齐忽然想到了厉剑抓捕二驴子等人的事,便说道:“如果他就在附近的话,会躲在哪,山上还是山下?”
    曲刚回答:“应该是山上,那样视野要开阔的多,而且一般会有一个逃跑缓冲时间,而且被发现的机率相对要小。”
    楚天齐接着发问:“如果在山上的话,他是不是应该在山洞里,或是一个有遮挡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会是这样的。因为他需要休息,肯定需要遮风挡雨的地方。另外,睡在洞里或是有遮挡的地方,会增加安全感,我们普通人这样,犯罪嫌疑人就更是如此了。”曲刚一笑,“局长,你有什么好办法?”
    “也算不上好办法。我就在想,如果是他熟睡的时候,我们行动,占据了制高点。那么,等他醒来或是发现的时候,我们也已对他形成了包围圈,最起码会更容易发现他的行踪。”说到这里,楚天齐停了下来。
    “凌晨一点到四点这段时间,应该是人们睡的最香的时候,从他掰玉米的时间看,肯定也是看中了这一点。他大天白日肯定不敢睡的踏实,或者根本就不敢睡,那么后半夜会是他最困乏也最容易懈怠的时候。我们在那个时间段上山,等到天光渐亮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事实的包围圈。”说到这里,曲刚又不无疑虑的说,“只是这首先需要划定他的藏身范围,另外也要防止在深夜上山时被他察觉,如果他半夜跑了话,那么再想找就又费事了。”
    楚天齐略微想了想,说道:“藏身范围,我想应该是临近山顶的山石下或山洞中,这样既能保证视野相对开阔,也能保证相对隐秘。我们只要在深夜有人到达山顶,那么在天亮时就很容易监控他的行踪了。”
    高峰接了话:“我补充一下,从他掰玉米的地块看,他很可能就在那块玉米地靠的那座山上,要不就是在那座山的背面,也就是在阴面高处。我们可以在天黑前,派几个人从阴面上山,我以前从那走过,那有一条狭窄的山谷。山谷非常隐秘,不容易被发现,即使被他发现,那么他也就暴露了。这几个人上山后,就可以在制高点隐蔽下来,以监视他可能的行动。等到大批警力上山的时候,万一他被打草惊蛇了,我们的人也可以在他意想不到的方位,发现他的行踪。”
    “高峰这个主意不错。”曲刚笑着道,“局长,这么的,你回局里,我在这现场指挥。另外,提前上山这个先遣队,就由高峰带人去,他正好对这里地形也熟悉。”
    楚天齐一笑:“我来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参加一次这样的行动,要不我在现场?”
    “这不能听你的,你必须在局里坐镇,统筹全局,要是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话,也得你来协调。你不只是局领导,更是县政府领导,还是县政法委领导,有你协调的话,好多事情也容易解决。”曲刚笑着道,“再说了,你可是局里一把手,怎能轻易出马呢?你的人身安全也是局里头等大事,虽然以你的武力值也未必需要保护,但也得这么做。”
    对方说的在理,楚天齐也没有合理理由反驳,只得说道:“好吧,那我就不给你们当累赘了。不过,我还得再向你二位专业人士多学习一会儿。”
    虽然车辆停在路边,但路边有高大的杨树,而且杨树树叶非常稠密,山顶即使有人,也根本看不到。于是,三人在车上又说了一个多小时,楚天齐才离开。在临走时,楚天齐特意交待曲刚和高峰,一定要注意安全。
    ……
    好多干警本已进入梦乡,但在接到局里电话后,都按规定时间到了公安局大楼前。
    此时,大院里警灯闪烁,马达轰鸣。干警们进院后,就被要求着装齐整,然后直接上车。众人都不知道今晚的行动内容,只知道随队出发。以前这种情况倒也出现过,大家也并不觉得奇怪。
    曲刚是这次行动的现场指挥,他是在安排好高峰等先遣队员后,从十八里庄返回的公安局。然后在夜里十一点半的时候,开始召集参战干警。
    所有参战队员已经全部到位,曲刚看看手表,说了声“出发”。警灯瞬时关闭,所有警车一贯而出。
    站在窗前,看着一辆辆警车呼啸而去,楚天齐的心也随着警笛声越飞越远,飞向十公里外的那座山峰。
    今天这次行动,共出动干警五十名,其中八名干警做为先遣队员,已经在高峰带领下提前上山。刚刚高峰再次发回信息,还没有发现程绪的行踪,当然他们目前主要任务是隐密的占领制高点,并不是找到嫌疑人。另外四十二名干警,是刚刚在曲刚带领下才出发的。
    这么多干警参战,配备着局里的各式装备,有曲刚这名老刑警现场指挥,再有高峰等先遣队员的配合。楚天齐并不担心实战成功率,也不担心程绪能够隐藏的住,但他担心扑空。他不是担心扑空本身,即使扑空也不是什么大事。他担心的是,如果扑空,那么这唯一的线索也就断了。
    从现在种种证据看,程绪肯定是那个神秘拉闸人,也是现有嫌疑人中身份最明晰的那一个,还是唯一有线索可循的人。只要找到这个程绪,那么此案中的好多疑点就可能被破解,也可能会通过顺藤摸瓜,找到更多的嫌疑人,从而离破获此案更进一步。
    一旦何喜发被打一事水落石出,一旦抓到相关嫌疑人,再有村民已经争得了应有的权益,那么村民租赁山林一事,就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就能够给政府一个圆满交待,也能给社会一个交待,还能给何喜发家人一个交待。而且此事一旦真*相大白,那么牵涉到其中的另外一些疑点也可能得到答案。
    如果扑空的话,那么刚才的这些“可能”,就会变成假设,变成根本就不成立的假设。那么相关的问题只能是继续挂着、悬而未决,甚至会越来越糟糕。如果扑空的话,这么多人参与的行动,事后肯定会传的沸沸扬扬,更会惊到嫌疑人,嫌疑人可能会躲的更加难以找寻。
    嫌疑人一日找不到,这件事就一日得不到解决,因此而产生的影响就会一天天伴随左右,就会牵扯自己的好多精力,从而影响局里和自己的其它工作。
    希望今天这么兴师动众的工作,千万可别扑空。
    时间一点点过去,但行动还是没有消息,情况正常的话,天亮之前也不会有消息。不知过了多久,楚天齐靠在椅背上睡着了。
    ……
    “叮呤呤”、“叮呤呤”,一声紧似一声的铃声响起,惊醒了靠在椅背上的楚天齐。
    迷迷糊糊中,楚天齐抓起手机,“喂”了一声。
    手机里传来曲刚的的声音:“程绪找到了。”
    “是吗?太好了。”说着,楚天齐下意识的看了看窗外,窗外的天还黑着,便又道,“这么利索?”
    “人是找到了,但他却没醒来。”曲刚的声音带着疲倦。
    “没醒来?死了?”楚天齐一惊。
    曲刚的声音再次传来:“没死。中毒了。”
    “中毒了?”楚天齐又是一惊,“怎么会?”
    第九百七十二章 还在昏迷
    “是一氧化碳中毒,已经把他安排到县医院救护车上,也已给他吸氧、输液。经过初步简单检查,医生说应该没有生命危险。救护车上除了医生、护士外,还有高峰和一名干警,我们的车队和救护车一起,正在往回赶。”曲刚的声音继续传来,“局长,是这么回事……”
    随着曲刚的讲述,楚天齐知道了事情的大致经过。
    原来,在凌晨一点多的时候,高峰等八人正在山顶蹲守,忽然就闻到了烧东西的糊味。仔细一辨别,是烧玉米味,高峰马上想到了老刘地里丢失的玉米,想到了程绪。一开始的时候,高峰他们合计要不要去搜索烧东西这个所在,因为还不确定这个所在是否是要寻找的嫌疑人,也不确定一共有几人。当时曲刚正带领大部队悄悄上山,高峰也担心万一惊走嫌疑人,万一让主要嫌疑人漏网,那就会影响到整个抓捕大局,高峰决定向曲刚汇报。
    又担心在夜深人静用对讲机汇报,容易惊动嫌疑人,于是高峰给曲刚发了条短信息。山里信号不好,高峰这边显示发出去了,可是曲刚那边一直没收到。一直等到凌晨两点的时候,高峰都没有收到曲刚回复的短消息,便决定冒险用对讲汇报一下。
    正这个时候,高峰等人听到脚低下传来说话声,再仔细一听像是在喊“救命”。意识到时不我待,高峰安排四人继续在山顶值守,然后带着三名干警向发声处摸去。
    离发声处越来越近时,呼救声却一下子没了,同时烧玉米的糊味却越来越大。糊味其实就来自山顶下方一块突出岩石下,高峰他们已经看到那里有亮光在闪,好像是一个小*洞。离洞口越来越近,火光已经基本熄灭,烟味却越来越重。意识到情况不秒,高峰等人迅速包抄过去,用强光手电照向那个洞口。洞不深,也就是三米左右,洞口很小,像是一个躺着的罐子。
    一个人半靠着躺在山洞最里边,正是众人要找的程绪,靠洞口的地方是烧的只剩火星的玉米秧和烧糊的玉米。用手电去照,程绪根本没有动静,连眼皮都不抬。高峰他们意识到,程绪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烧玉米秧的时候产生的。当时没带防毒面具,高峰等人便把半袖上衣用水浸*湿,遮住口鼻,然后冲到洞里,把程绪弄了出来。
    将程绪放到外面平地上透风,高峰用对讲机向曲刚汇报了情况。曲刚立即指挥把程绪弄下山,同时也给县医院打了急救电话,把程绪弄下山的时候,县医院救护车已经在路边等候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