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66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企业简介中,描写了企业成长历程:企业在刚成立时,曾用名“沃原鹏阳建筑公司”,后来股东变更,企业升级,变成了现用名——河西鹏燕建筑公司,但法人代表一直都是“张燕”。
    看到“鹏阳”、“张燕”、“股东变更”等字样,楚天齐想到了张鹏飞和皮丹阳曾合作的事。从列举的企业工程业绩中,楚天齐看到了沃原市玉赤县开发区的农业园区工程,他更加认定,河西鹏燕建筑公司背后大股东就是张鹏飞。而张燕正是张鹏飞的堂姐,“鹏燕”二字也合了二人名字中的字。
    当确认了鹏燕建筑公司的身份后,楚天齐不由得想起了那个夺走初恋女友的男人——张鹏飞,也联想到了张鹏飞的父亲——河西省凉河市委书记张天凯。他也就想明白了一件事,怪不得两份工程合同会有那么多“卖国条约”,原来是某些人在做变相“利益输送”。当然这只是猜测,张天凯是否知道合同也未可知,而且也不能认定张天凯或是张鹏飞就怎么回事。唯一能认定的,就是这两份合同甲方阵营中,肯定有人在以此向张书记买好、献殷勤。
    “卖国条约”在那摆着,成康市委常委们肯定都知道此事,但却全部装聋作哑,那么他们肯定不会处理这个烂尾工作。就是王永新虽然来的时间不长,肯定也会对这个公司了解,也肯定知道张书记公子是真正老板。那么这些人指定不会出面,肯定会以“分管城建”的名义,把这件事推到自己头上。
    虽然确定这件事肯定会扣到自己头上,但今天常委们的表现,尤其书记、市长的反应,又有些出乎意料。
    楚天齐没想到为了甩出这个包袱,薛涛和王永新会那么牵就自己。也没想到薛、王为了这件事,竟然能够合作如此默契,意见也会那么统一。看来“利益”真是魔力无穷,既可以让人反目成仇,又可以亲如兄弟。当然,“利益”既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政治的。这次薛、王二人“穿一条裤子”,众常委也“同仇敌忾”,就是因为政治利益,因为他们都不愿去得罪那个正厅,而且还是一个很有希望升任副部的正厅。
    从今天的情形来看,只要不让他们去处理这件事,只要不影响他们现有的权利和位置,薛、王什么都能答应,其他常委亦是如此。这也说明,这件事的严重性。
    楚天齐今天能接下这个包袱,一是因为他知道这事推也推不掉,二是他在向程爱国请教后,心中也更有了底气。
    那天确定鹏燕的身份后,楚天齐就想到了向程爱国讨教,便和对方进行了联系。在电话中,楚天齐说是想当面向程部长汇报工作,征询对方是否方便,何时方便。程爱国给出了答复:本周六来吧。
    于是,楚天齐买了几样土特产,到程爱国家中拜访。对于楚天齐这样的一个副处级,能被副厅级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允许到家中,这是很荣幸的事,也很荣耀。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程爱国是把自己当成了自家人。
    去到程家后,程爱国媳妇接过土特产,说过客气话后,到厨房去忙活了,楚天齐则在书房,向程爱国汇报了工作。“汇报”只是个借口,但楚天齐也汇报的很认真,并提到了可能让自己处理那两个烂尾工程的事,还隐晦的指出了鹏燕公司的背景。
    程爱国对楚天齐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肯定,也适当点评、提醒了一二。关于面对鹏燕公司的事,程爱国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说了“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又说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还说了“不能急功近利”。
    在程爱国家中的时候,楚天齐不太明白,只觉得程爱国说的意思似乎互相矛盾。在程家吃完饭、喝完酒,回到酒店后,又仔细想了程爱国的那些话,楚天齐才悟出来,程爱国不反对自己接手,但也提醒自己稳中求进。比如,不能一下子和鹏燕谈死,那样会把对方逼急,会和自己直接翻脸,而是要循序渐进。
    有了程爱国的点拨,楚天齐觉得底气更足一些,但他没有及时返回成康,而是继续留在定野市酒店中,想着如何接手的事。好多程序都设计出来了,但在如何挑明鹏燕靠山的事上犯了愁,要是由自己说出来,那前边的“委屈”就讲不通了。要是有人替自己讲出来,那该多好。当时他也想到了找江霞,让江霞替自己代言,但他又马上否认了。江霞正想通过套近乎让自己帮其引荐程部长,如果自己主动求她帮忙,她肯定会挟恩图报的。另外,万一她不愿配合,那这事很可能就提前暴露了。
    本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思想,楚天齐参加了今天的常委会,结果在关键时刻,江霞真的做了自己代言人,点出了“厅级干部”,自己得以获得了最大的筹码。
    确实应该感谢江霞的仗义直言,但楚天齐又担心对方把这当成一个大恩情,而让自己报答她——引荐程部长。所以,他才在感谢江霞的同时,也告诉对方,我早就知道鹏燕背景,一切尽在我掌握之中。
    其实以后也并不是完全不能引荐,而是自己要和程部长巩固关系,也要看江霞值不值得引荐,更要看程部长的意思。
    “笃笃”,敲门声响起,打断了楚天齐的思绪。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面对现实,时不我待
    从床上起来,来到外间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楚天齐说了声“进来”。
    屋门一开,何志平走进了屋子。
    这可是稀客,自陈奎死后,何志平只是有数的上门几次,而且也是来去匆匆,传达完市长指示后,马上就离开。今日上门,不知是何事由?看到对方手中拿着纸张,楚天齐猜出来了,但又觉得不可能,也太快了吧。
    何志平走到办公桌前,把手中纸张向前一递:“楚市长,这是今天上午常委会的会议纪要。”
    “何主任亲自来送呀,让小李去取就行。”楚天齐疑惑的接过了纸张。
    “市长让我到市委取的文件,要求我把文件直接送到上午参会的政府领导手中。”何志平道,“市长特意嘱咐,附件仅限参会领导知晓,不得随意外传,这是纪律。向其他相关领导和单位,只下发文件正文。”
    什么意思?楚天齐摆*弄着手中的纸张,一共是三张纸。第一张为单页,第二、三张装订在一起,第二页页眉和第三页页尾均有带括号的“附件”二字。
    “楚市长,我走了。”何志平打了声招呼。
    “好的。”楚天齐点点头,给予了回复。
    何志平走出了这间屋子。
    很快,楚天齐看完了三页文字,随手扔在了桌子上。
    怪不得让何志平直接来送,原来这里面有猫腻,是为了减少更多人看到第二、三页内容的机会。何志平所谓的“市长特意嘱咐”,分明是专门针对自己说的。
    这三张纸正是关于上午开会的纪要,但和楚天齐想象的有很大区别。按常规情况,《纪要》应该会简要叙述会议主要内容,然后记录所形成的结论和重要意向。但这份纪要却很特别,把相关内容分成了正文和附件,而且正文形式也有特别之处。
    第一页是红头文件,正文内容不足五十字:所有常委一致通过决议,由楚天齐同志全权处理飞天大厦及四海商贸所涉全部问题。会议还研究了其它事项。
    第二、三页附件内容,全是楚天齐提出的条件,内容意思也和薛涛当时答复的基本一致。只是在开头部分加了前缀:市委为了支持楚天齐快速处理此事,原则上认同以下事项。
    按照上午实际会议情况,处理烂尾项目只是众多议程中的一项,但文件正文却故意突出了这项议程的结果,突出了“一致通过”、“楚天齐处理”等词目。而把另外几项重要议题,用“其它事项”一笔带过。这分明是告诉大家,关于那两个烂尾工程的事,就找楚天齐。
    附件中也耍了花样,首先是前缀设定了“快速处理”这个定语,并且用了“原则上认同”这样的表述,这就为市委留出了很大的余地。另外,附件内容条目中,其它那几项几乎和当时承诺完全一样,但有一条却有了变化。当时楚天齐提议“成康市委所有常委全力支持楚天齐同志,对飞天大厦和四海商贸的施工企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但这里却表述成了“对于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事项,市委要求楚天齐同志‘慎重处理’,并全力支持楚天齐同志采用合理合法的手段。”
    在今天会上的时候,楚天齐已经认定,市里这是扔给了自己一个*包,让自己去做炸碉堡的勇士,是在利用自己。现在看到这份文件,更充分证明了这点。而且薛、王二人还通过这份文件,把楚某人“后事”提前做了安排。
    通过对文件做手脚,市委就能进退有据,而自己要想不受损失,那就只有一条路,毫发无损的把碉堡炸了。如果自己真能做到这点,那么成康市委就是英明神武,因为市委可是“全力支持”的。如果自己用牺牲炸了碉堡,那么市委全体同志只会叹息一声,甚至还会觉得出了“被戏耍”的恶气。如果自己没有去炸碉堡,而是乖乖退了回来,那么“能力低下”的帽子就被会扣上,也要受到应有的惩罚或受到消极影响。如果自己受伤了,却没炸成碉堡,那么楚某人就要因为水平有限、政策素养低下,去承担应有的责任。而市委却没有过错,市委可是明确要求“慎重处理”、“合理全法”的。
    再次看着经过精心设计的文件,楚天齐心中暗道:薛、王这是一点都不吃亏呀。
    其实在上午会议进行到最后的时候,所有常委都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无非就是大家互相“哄”着玩,众人把这个烂锅甩给楚天齐,楚天齐也在其中争取到了最大可能的主动权。只不过对于楚天齐“装傻充楞”这一折,众人没有当面揭穿而已,当然也不能揭穿,更不能对这种行为进行批评。如果真那样的话,一旦楚天齐死活都不背这个锅,那还真挺麻烦了,尤其每个人都怕那个锅落到自己头上,因此都认可了被这小年青耍了一把。
    从现在来看,这些官场老油条可不是白给的,尤其薛、王二人更是手段颇多。只通过这么一份文件,就扳回了一些比分,而且自己已得罪了他们。楚天齐并不想得罪二人,但他又不能傻乎乎的把“*包”抱在怀中,所以他在会上的时候,才把自己的反击对准尤成功,而尽量少对尤的主人薛涛开火。但现在看来,人家根本不领情,而只是想着如何把他们自己择出来,却把自己绕了进去。
    楚天齐猛的站起身来,拿起桌上的纸张,向门口走去。但在准备拉开屋门的瞬间,他又停了下来,返回到座位上。现在文件肯定已经下发,薛涛和王永新肯定也已研究出了对付自己的策略,去了又有什么用呢?
    不管怎么说,在接到这么一个*包的同时,能够让市委同意自己的那些要求,已经很不易了。如果当时他们齐心压自己,就不讲理的让自己背锅,自己也并没有特好的办法,那可是以寡抵众。他们不想把自己彻底得罪死,也不想得罪自己身后的人,还想让自己去办这事,也才能够答应了那些条件,这已经是比较理想的结果了。
    木已成舟,时不我待,还是面对现实吧,如何开展工作才是正理。于是,楚天齐打开电脑,对照着上面的一份文档,修改起来。
    ……
    市长办公室。
    何志平站在办公桌前:“市长,他什么也没说。”
    王永新“哦”了一声,然后说道:“何主任,那两个工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到现在还不太明白。合同好像也有不合适的地方。”
    “我……我也不太清楚。”何志平有些支吾。
    “不清楚啊,那好吧,我再问别人。”王永新挥了挥手。
    何志平脸上神色数变,他明白,市长对自己的回答不满意了。他没有走开,而是谦卑的说道:“市长,签这两个项目的时候,我还没到政府办,没有参与。后来都是工程、财政的事,没政府办什么事,也就没了解这事。我只是听说,这个鹏燕公司法人代表是张燕,张燕的叔叔就是河西省凉河市委书记张天凯。还有人说,张书记的儿子是这个公司的实际大老板。签合同的时候,陈市长是市长,尤建辉是分管城建的副市长,还兼着局长。合同签订过程和细节,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王永新不置可否,挥了挥手:“你去吧。”
    带着失落,何志平迟疑的离开了市长办公室。
    何志平的说辞,在王永新的意料之中,他并没准备能问出更多的东西,只是随便一问,看看对方的态度而已。
    对于今天的事,王永新有几个没想到,当时觉得很蹊跷,但现在似乎找到了答案,可又不很确定。
    那天在到省里接上访者的时候,王永新被省政府秘书长和省信访局局长训了一通,尤其秘书长还指出,省领导指示“必须妥善、快速处理”。虽然不到十个字,虽然是秘书长转述,但王永新却不敢不重视。尽管不知道是哪个省领导,但能被正厅级秘书长称之为领导的,肯定要比自己大的多的多,自己绝对得当成当前头等大事来抓。
    所以,王永新立刻答复上访者,元旦前全部支付完毕,那些上访者才同意回到成康市。在返程的路上,王永新一直都在想着筹措资金的事,想到了政府和相关单位各出一半的方案。他知道这事要取得薛涛的支持,尤其还要在处理飞天和四海的事上达成共识。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王永新从省里返回当晚,就直接找了薛涛。让他意外的是,薛涛非常赞成他筹措资金的办法,而且特别痛快的答成了一致意见:让楚天齐处理此事。这让王永新没想到。而薛涛在今天休会期间,又主动提出向楚天齐让步,这让他更没想到。同时他也疑惑:薛涛为什么那么积极?是因为当时她是书记,还是有其它什么说法?
    还有一件事,是王永新没想到的。他没想到楚天齐竟然提前摸清了鹏燕公司底细,更没想到那小子还套用了一招“哀兵必胜”。既然那小子已经知道对方的底细,可为什么又做好了接手的准备呢?是程爱国的支持?还是他在首都真有什么“老人家”?
    “笃笃”,敲门声响起。
    收起思绪,王永新说了声“进来”。
    屋门打开,秘书站在门口,楚天齐走进了屋子。
    “市长,这是飞天、四海项目处理小组人员构成,请您审阅。”楚天齐来在桌前,把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你这效率可真高呀。”王永新笑着接过文件。
    “面对现实,时不我待呀。”说着,楚天齐坐到了对面椅子上。
    “是呀,时不我待。”说完,王永新看起了手中的文件。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我们有护身符
    十一月十二日上午,成康市政府六楼第二会议室,市政府专题调度会在这里召开。市长、副市长、党组成员全部出席,相关科局正、副职及重要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常务副市长彭少根主持。
    首先彭少根宣读了四份文件,其中一份是市委下发的,另外三份由市政府下发。
    市委文件就是十一月十日常委会的那份,彭少根只宣读了文件正文短短的三行文字,并没有提及附件上的一个字眼。然后所有参会副处级领导表态,全力支持楚市长处理飞天大厦、四海商贸工程事宜,并要求分管下属部门密切配合楚市长。
    楚天齐明白,市政府之所以这么做,表面看似对自己大力支持,其实质却是进一步坐实了让自己背锅这个事实。
    另外三份文件,是成立三个临时组委会,分别是房改试点争取、城市规划设计、飞天和四海项目处置。房改试点与城市规划设计这两个组委会,组长都是王永新,常务副组长是彭少根、楚天齐,部分副市长任副组长。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楚天齐兼任,副主任有曹金海、周家林、常玉州,组员都是相关科局的副职。
    本来楚天齐是准备把赵顺也安排成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的,但考虑到曹金海与其极为不睦,干脆就只是让土地局的副局长做了组员。
    飞天和四海项目处置组委会,组长是楚天齐,副组长是曹金海,办公室主任由曹金海兼任,一些局里的正、副职做了组员。
    在十一月十日下午五点多的时候,楚天齐给王永新报去了处置组委会成员名单。在这份名单中,组员不只是一些单位的副职,相应的正职也被列入其中。楚天齐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这些科级正职基本都是常委们的嫡系,他想要以此牵制那些常委,尽量促使他们多帮忙,而不是多添乱。
    在审核这份名单时,对于其它项王永新都没有提异议,但却把组长由“王永新”改成了“楚天齐”。王永新的解释是,这样更方便楚市长开展工作。其实二人都心知肚明,是王永新不愿参与其中,不愿意为此惹到不该惹的人,不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对方的作法,完全在意料之中,但楚天齐却故意要这么写。王永新自己撤掉名字,那是他自己知难而退,不要事后说风凉话,或以此挑理。同时,在对方划掉“王永新”三字时,楚天齐还向对方要了口头承诺:全力支持。
    对于彭少根宣读的文件,台下好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内容,不禁羡慕不已,羡慕楚天齐年纪轻轻就是常委副处,羡慕其在三个组别中的重要位置。只要这三项工作圆满完成,那楚天齐就有了大政绩,地位势必更加稳固和尊崇。其实,现在能得到市里同时支持三项重要工作,已经说明这个来了两个多月的小伙子地位不一般。
    既然有人羡慕,也就肯定有不同想法,有人不禁想到了两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椽子先烂”。这些人中有的表示同情,有的提前惋惜,还有的人就是两个字的看法:活该。
    在这些人中,有极少数人知道飞天和四海施工方的背景,也有极少数人想的长远,认为楚天齐在“以卵击石”。同时也不禁疑惑,疑惑这小子是真傻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亦或是真有什么依仗,他们不禁想到了“首都老人家”这个传言。
    宣读完几份文件,彭少根继续主持会议:“请成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新同志做指示。”
    在掌声中,王永新环视全场。待掌声停歇后,他轻咳了两声,开始讲话:“同志们,刚才少根同志宣读了四份重要文件,文件上表述的事情,既是成康城建的大事,也是成康市委、政府的大事。前天,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了这几件事情,所有常委达成一致共识,今天市政府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又都参加了这个会议,这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这几件事的重视。
    这几件事虽然是以城建为主,但却是需要各部门均密切配合的综合性大事宜。房改试点一旦申请成功,那么全市一多半家庭都将因此受益,对于城建工作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城建规划工作,对一个城市发展十分重要,也对全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飞天、四海两个项目已形成事实上的烂尾,成了成康市两处大的“牛皮癣”,根治“牛皮癣”更有利于城市健康、和谐发展。
    三项工作利市利民。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要求大家全力支持组委会工作,尤其要支持天齐市长工作。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如果谁推诿扯皮、配合不力,那就打科局一把手板子,主管市领导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做为分管城建的天齐市长,要敢于用权,也要善于用人,既要魄力十足,还要谨慎心细。对于天齐市长,市委、政府充分信任,既相信他的工作能力,也信任他的政策水平,更相信他完全能够领导好这几件事情。正是因为对他的无比信任,才让他既担任了两项工作的副组长,更让他出任了烂尾工程处理的组长,让他能够放手处理这件事情……”
    听着这些溢美之词,楚天齐明白,王永新这是在堵自己的后路,在逼自己义无反顾的与鹏燕及其背后势力对决。对方生怕绑在自己身上的绳子不够紧,生怕*包会中途掉落,这是继续在紧绳扣呢。
    “天齐市长,你有要说的吗?”王永新把头转向楚天齐。
    楚天齐收回思绪:“我准备的都太具体,还是在随后的专题会上讲吧。”
    “也好。”答过一声,王永新冲着彭少根点点头。
    彭少根会意,大声说出了“散会”二字。
    市长首先离席,接着彭、楚二常委跟在后面,然后是其他副处,再之后台下众人一哄而起,走出会议室。
    ……
    副市长办公室。
    楚天齐坐在办公桌后,办公桌对面摆了四把椅子,曹金海、周家林、常玉州、李子藤分别在座。
    楚天齐在说,四人一直在听着。
    “根据我刚才说的这些,回去后马上把上周的方案进行完善和调整,在明天下午或后天上午来找我,全部敲定下来,然后我们召开相应的专题会。”说到这里,楚天齐问,“听明白了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